陈连山 发表于 2003-8-2 23:08:27

吕家河听歌记

吕家河听歌记

2002年暑期北京大学中文系99级学生赴湖北吕家河采风实习报告(B组)
领队:陈连山(老师)
成员:管谨严、张碧英、盛利君、章凌、甘丹、贺信
2002年9月3日


吕家河听歌记
(一)吕家河概况
吕家河是一个贫穷而快乐的地方。初到那里的时候,你会讶异于她的美丽,也会因她的穷困而叹息,但随即就会被她欢快的气氛深深感染。
吕家河所在的官山镇周书记是一个快活的让人羡慕的人,他用令人叫绝的特色菜小鸡炖蘑菇接待了我们。在那桌吵吵嚷嚷的酒席上,我们第一次听到了吕家河的民歌。已然有几分酒意的周书记用他高亢的嗓音把我们和民歌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第二天我们启程去往民歌村吕家河。一路行在山中,时有缥缈的如烟如雾的东西环绕。惹得同行的同学们大叫:“哇!这里可以拍武侠片了!而且拍出来绝对比什么卧虎藏龙之类的强!”山路颠簸的厉害,脚下始终有一条细细的流水,司机告诉我们,那就是吕家河。河水清澈见低,适逢酷暑,河水在烈日下已经消瘦的可以。但仍可见洗衣的农妇们和游泳嬉戏的孩子们,笑声不绝于耳。溯源而上,不过半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传说中的吕家河。
这里传奇而美丽。四周群山环抱,绿树葱蓉;河水恰如整个村子的灵魂,在硬朗的山中,点出了温宛灵动的一笔。关于这山,关于这水的传说更是神奇而神秘:
这里虽是四处层峦,但在山谷中又有一条不大的山脉沿谷逶迤而行,传说中这是一条龙。又有一处小小的突起,宛若龙头,探入河中饮水。曾有仙人预言这里因有龙气,将出一位娘娘和一位太子。后文革时,动乱中,有人提出要截断河水大搞建设,被南来的一位算命先生强烈制止,说这里是龙脉所在,一旦砍断,那么前人预言的娘娘和太子都将死去。先生的建议被看作是胡言乱语,砍“龙脉”的活动如期进行。不久,村中一个异常聪慧的姓刘的小女孩无任何先兆的死去。传说她死后,化为了一座山,就是在吕家河西南举目可见的一座绵延的山峰,远远的看去,活脱脱就是一个仰卧的美人。当地人说,她就是那个未能成为娘娘的小女孩,把那座山也喊作娘娘峰。在龙脉砍断处的西南,遥遥可见一座“太子庄园”。说是“庄园”,实际上却是几家农户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任何规划,却错落有致,整齐划一,不同于村里的任何一家的房子。黄土砌成的墙体,灰色房顶,天然而成的布局,俨然一座有皇家气派的太子庄园。在龙脉被砍断后,这位太子也没有出现,但是他坐在的地方却已然具有了出生太子所需要的“气派”。
到达吕家河的当日,我们就在领队冯书记的带领下,沿河边小参观了一下。河水清澈的可人,龙脉断处,水势稍大,有几个孩童赤条条的在水中戏耍,引来同行诸位的各色评价若干。
也是在这里,我们几乎零距离的接近了“贫穷”。村子里183户710人,有耕地1093亩,主要种植水稻。也有副业木耳香菇的种植,但近年也越来越少。村里的人均收入不过1881元,除去水分,纯收入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村里已经通电,电器也得到了普及,但是我们去时,恰逢电网改造,电时通时断。所有的电视,电风扇,冰柜都成了摆设。酷暑中,山里吹不进风,更是闷热难当。村里唯一的小卖店里的冰柜也天天滴滴答答的滴水,里头的冰棍圆的方的什么样子的都有。村里每年只杀一次猪,猪肉被挂在房梁上,晾成“腊肉”,就是村里人一年的荤腥了。我们住在村里最好的“招待所”,吃喝都有“专款”,可是十几天下来,大家全都叫苦连天。每天的菜蔬只有雷打不动的四样,我们称之为“四豆”——豆腐,扁豆,豆角,土豆。新鲜固然新鲜,全是农家肥养出来的,绝对不会有污染,可是几天后,大家的脸都绿了。在这里,想吃花生米都是很奢侈的想法。
由于“贫穷”,我们的采集工作也相应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庄稼地里的农活一刻也等不得,老乡们为了配合我们的收集工作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来给我们 唱歌。我们的活动经费有限,所以给他们的“误工费”也非常有限。都是一些有相当年纪的老大爷,在大热的天里,给我们唱上一整天,我们能够回报的只是每天10块钱,几杯水,几根烟和不尽的感激了。有很多珍贵的民歌,例如远古时期的神话,我们找到了会唱它的歌师, 但却听不到这些歌。大爷后来很认真的跟我说:“不是为别的,这是我最后的宝贝了,你们给的钱太少了。”于是,我们只能带着很多的遗憾和无奈离开。虽然如此,当地老乡还是尽最大的努力配合了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虽然贫穷,但不可否认这里是一个快乐的“桃源”一样的地方。没有无穷的叹息和愁眉,当地人们的精神面貌都非常的乐观快乐。我们去到吕家河的当天晚上,村里就热热闹闹的来了一次歌会。火炮(当地管锣鼓等打击乐器叫做火炮)铿锵,男女老幼争相登场,真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烛光下个个都是兴奋通红的面庞。让人深受感染。当地人爱唱歌,那种热爱让我极为感动。一直配合我们工作的张占银大爷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嗓子沙哑(这对他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因为他常常感叹没有歌王姚启华那样的嗓子,否则一定也可以唱过歌王的)可是一旦开口就止不住的往下唱。有一天我在整理磁带的时候,张大爷刚好走过,听到了录音机中有他的声音,当时眼睛中的那种惊喜和快乐就像个孩子。他匆匆的赶到我身边,一边听,一边又把前一天唱过的顺口又唱了一遍。
当地的小女孩曾经把她们在山上采的薄荷草泡在水里,给我们喝,水里透着一股清香和清凉,爽口极了。当时我就想,原来人的心就是这样的小,就是这样小小的如草一样的快乐也能够把它填满。而这里满山遍野的岂不全都是快乐?

(二)吕家河民歌特色
这样小而贫穷的小山村,它的扬名不仅是因为其风光秀美,更是因为它是个民歌宝库。
吕家河民歌自99年被发掘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当年召开的国家民歌学术研讨会上,明确的将其定名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
从如此众多的民歌的大概看来,吕家河民歌的特色可以归结为三“多”
第一“多”,这里歌手众多:全村700多人中,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的达到80多人,其中四人能唱1000多首民歌。在这样的小村里聚集了如此众多的歌手,着实是罕见。不管男女老幼,都可以随叫随唱,毫不忸怩。在歌唱中,看不到官与民的差别,也无需顾忌老与少的、贫与富的差别。在我们采访的歌手当中,有的家庭状况良好,几乎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如在去年举办的民歌大赛中得到二等奖的汪采凤,在堂屋中,作为奖品得到的大彩电赫然而气派;也有的家境颇差,尚且在温饱线上挣扎,给了我们巨大帮助的张占银大爷和唐子万大爷都是非常穷困的。可是唱起歌来,大家都是一样的抖擞、兴奋。小村的袁主任有一天带我们去采访一位蒲大爷,大爷家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远,要翻过两个山头,有着胖胖的圆肚子的主任穿一拖鞋给我们在前面开路,边打狗开路,边放开嗓子大唱山歌。山路很难走,但却有着无法名状的轻松。在大爷破陋的屋子里,“为官”的和“为民”的一唱一和,和睦极了。
第二“多”,这里民歌数量多,内容丰富:仅李征康老师一个人整理的民歌就有五卷一千多首。我们在短短几天的工作中,也收集了数量惊人的民歌唱词。刚开始几天我们仅把歌手唱的整理在纸上就手忙脚乱忙的不可开交,后来各位歌手自己整理的或是收藏的歌本陆续被发现,大家几乎都手足无措了。幸好系里给配备的数码相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拍了几百张照片以后,仍有大量的歌词散落民间。      
吕家河民歌形式上分为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诗。阴歌是在办丧事的时候唱的歌,平常不可以随便在屋子里唱,我们只能在外面河边或者凉亭里听到歌师无所顾忌的唱阴歌。在吕家河民歌中,阴歌的数量很大,大约占所有民歌的70%,是我们搜集的重点。阴歌之外的其他歌子,都可以成为阳歌,曲调就比较活泼轻松。长篇叙事诗,是阳歌中的特例,是有故事情节的“本头歌”,这些歌根据曲调的不同可以唱做阳歌,也可以唱做阴歌。
吕家河民歌内容上包罗万象,十分丰富。大到神话历史,从盘古开天到历朝历代历史延续,每个朝代的重大事件以及传说在吕家河民歌中都有体现;小到劝善、对骂、谜语和情歌,事情百态、嘻笑怒骂也都融入吕家河民歌。而其中妓歌私情歌等小调更为突出。
一般汉族地区多号子山歌少小调,而象这种反映妓女、私情的小调更是只在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发达的城市才出现。处于荒山僻野的吕家河的民歌却存在着大量的小调私情歌。仅“五更调”就有《月亮闹五更》、《新媳妇闹五更》、《姑娘开五更》、《婊子闹五更》、《征兵闹五更》、《洋烟闹五更》、《小姑娘闹五更》、《母猪闹五更》、《宋美龄闹五更》、《老奶奶闹五更》等十几种。
第三“多”,这里的民歌曲调多样,据统计有79种。不同于常见的民歌曲调单一,这里的民歌综合了江南江北各地民歌的特征,既有塞北的铿锵,也有江南的婉转,曲调变化多样,十分悦耳。这其中,既有我国北方东北方音乐俗曲中常见的“剪剪花”、各类“闹五更”以及“打牙牌”“十八摸”等曲目,也有明显具有山西秦腔河南豫剧唱腔风格的“占花墙”“起歌头”体现西北中原的风格,江南小调的曲调也很突出“十杯酒”“孟姜女春调”等都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色彩。

(三)吕家河民歌的成因
出现上述的几点特色,推根究源,可以从地理环境、历史原因和民俗氛围几个方面来探索吕家河民歌形成的原因。
吕家河有着独有的民歌生长环境。吕家河位于绵延八百里的武当山后山中,群山环绕,交通不便,对外的交流很少。一方面,风光秀丽的环境培养了人们乐观的心境和对于生活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在劳动之余禁不住的引吭高歌。另一方面,闭塞的环境无疑是对于保存民歌起了巨大的作用。这里就像一个“藏在深闺人未知”的“桃花源”,外界的纷扰和大千世界的快速变化很少能波及到此。所以这里的人们才得以在这个天然的“宝库”中将这些民歌“珍宝”完好保存。
吕家河独有的民俗传统也是民歌得以生长的温床。连续四天的婚俗和持续两天两夜的丧俗都象是一个盛大的民歌聚会。众多的民歌手聚集在一起通宵达旦的唱上几天,既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娱乐。在物质文明缺乏的当地,精神娱乐活动不能依赖于电视、电脑或者剧院、戏台,只能在这样或大或小的聚会中倾情歌唱。他们所喜爱的,所唱的也得以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如当地的葬礼,几乎全由民歌贯串。葬礼上所唱的歌称为阴歌。阴歌又分为歌头(又叫做起歌头)、劝善歌、翻田埂和还阳歌四部分。一个齐全的歌头有360句,与祭祀、招魂的仪式紧密联系。歌师手持引魂幡,在孝子烧纸、拜祭之后开始唱歌,从开始所在的十字路口处唱一句进一步,孝子也后退一步,烧一张纸磕一个头,360句唱完后,刚好进到屋内,来到灵前。拜祭后进入第二个程序“劝善”,这一阶段唱的歌大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唱歌到后半夜的时候,歌师们为了消困解乏,开始对歌,这就是“翻田埂”。这一阶段是最为热闹的。众人比才华、比智慧,歌中充满了智趣,是当地民歌的精品。天亮以后,要抬死者上山掩埋,这时就要唱还阳歌。整个过程完了以后,阴歌才算圆满结束。我们去时,恰逢不远处一个村子里出了丧事,陈老师带领贺信去往慰问,熬了一宿,记录了这整个过程。
吕家河民歌产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据李征康先生研究,早在春秋以前的西周,这里就有大量优秀的口头文学广为传唱,“采诗之风极为盛行”。据《房县志》记载,《诗经》的采风者尹吉甫就是房县人,在周宣王时曾在房县一带采风。又据材料记载,《孺子歌》所吟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是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就是在这武当山一带所采。唐朝时,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并迁房州。当时的房州即为现在关山镇的邻县——房山县。房州落后穷困、山深地僻。中宗李显只得让士兵垦荒务农,生产自救。为了鼓舞士气,提高生产效率,便让歌手在田间敲锣打鼓大唱民歌,来解除士兵的疲劳。于是唱民歌之风大为兴起。李显的流放,带来了武当山地区民歌的第一个高潮。及至明朝,永乐皇帝下令大兴武当道教。一时之间,有3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齐集武当山,开山披路,修建道观。在武当山住了13年之久。这些民歌在劳动之余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唱民歌。庞大的民工队伍带来了武当山民歌的有一个高潮。这也是武当民革曲调庞杂,并具有大江南北多种风格的重要原因。“神道”建成后,从全国各地前往武当山进香的香客、游客众多。于是全国各地出现的新民歌,与这些香客、游客一起,也流入了武当山和吕家河。善良热情的吕家河人民以歌会友,也使得吕家河民歌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就是吕家河民歌能包含各个时代、各个区域特色的重要原因。而吕家河民歌中能存在如此数量庞大的私情小调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吕家河民歌何去何从
我们的采访对象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满脸都是沧桑。实际上除了歌王姚启华之外的老人,都是或者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或者没有那么好的嗓子,身体也好不到哪儿去。我时常想,那天的一别,是不是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村里会唱民歌的的确很多,但是更重要的是,会唱的越来越少了。我接触到的孩子们,大多已经不会唱民歌。
村里通电了,各家都有电视以后,不知还会有多少人来到那个大院的凉亭下引吭高歌。将来公路通了,来的游客估计会有很多,也不知道走出大山的吕家河人是不是更多。
最早被“挖掘”出来的歌王姚启华比起其他的歌师已经商业化了很多。面对记者和镜头都圆滑很多,更不要提面对我们几个学生了。不管是对多少人,不管是对什么人,唱的都是来来回回的那么几首歌。如果没有深入的了解,就可能只采到了民歌村表面上的众多民歌,而不能深入挖掘到吕家河民歌的精髓。如何能趁吕家河尚且民风淳朴,尽快的抢救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民歌,是我们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们刚到吕家河时,曾听了周书记的一个报告。周书记无不疑虑的提出了吕家河民歌的发展问题。并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提议。他提出将当地的民歌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他提出在小学教育中增设民歌课,“从娃娃抓起”把民歌代代相传。但是面对日益开放的村子,日益丰富的日常生活,这些好像远远不够挽留民歌宝贵资源的日益流逝。

(五)附部分搜集内容
由于时代和风俗的限制,作为男歌手,他们的活动范围比起妇女就更为广阔。他们可以参加各种风俗典礼,通过歌种途径学习民歌,因而他们的歌唱内容就更加的丰富。在我们采访的众多男歌手中,每个人都有非常宽泛的涉及面,但是每个人又都有自己所独有的特色。有专爱唱历史典故的,有对小调特别熟悉的,如此不等。其中大多数人都对历史典故有偏好。张占银张大爷就是其中的一个。张大爷没上过学,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可是他对历朝历代的典故却了如指掌。他曾给我们讲过水浒中的一些故事,与书里所写的几乎不差毫厘。他对上古的神话也很熟悉,只是再不轻易传世。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遗憾。在我们的再三央求下,他同意给我们唱了其中的一小段。这就是下文中的《十划》和《王母娘娘造衣裳》。歌中唱到“万国九州”的由来和人间烟火以及人类基本生活资料(衣服)的出现,这对于中国的创世神话是个重要的补充。
我们还走访了两位女歌手家,比起老大爷们,她们的嗓子好的让人生羡。解放前由于妇女地位的限制,她们不能像男歌手那样参加丧礼之类的聚会,也不能随意的抛头露面到山上放羊放牛,所以她们学习民歌的途径就几乎只限于锅台和绣房。比起那些男歌手来,她们所唱的歌里少了些色情的内容,更多深情和纯情的吟唱。也有很多酷似江南小调的歌子,只单单抒发一时一事,婉转缠绵,清丽可人。
此外,我们还搜集了大量的歌本。大多都是当地热爱民歌的老人家自己记录的。由于老人们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文中多有错字白字。其中有我们手抄的,更多是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的。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歌本被挖掘。直到我们离开的那天,陈老师仍然在加紧时间把最新收集的歌本拍下来。据说,在文革时期,由于“闹革命”,各家所藏的歌本基本都被焚烧。大量书面资源流逝了。目前留下的都是后来整理的。以此也可以看出当地民歌资源的丰富和当地人民对民歌的热爱。

fanweiyu 发表于 2003-8-16 20:29:55

RE:吕家河听歌记

冲击最大的还是贫穷

lilidan 发表于 2003-8-17 16:28:07

RE:吕家河听歌记

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各种变迁,将四面八的各种歌调带到了吕家河,可是吕家河却没有那个能力将这些民歌带向四面八方。按陈所述,诸如《宋美龄闹五更》,调是固定的,词却是最近的。这与民国时期国内战争不无关系,
吕家河的确是在走旅游开发的路子,这会让人们从经济上富裕起来,可是带来的人们心灵上的一些物欲,虽不好用横流来说,却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变化。可是这又是一件无河奈何的事。吕家河的人不可能永远贫穷,就是不因民歌出名,吕家河的儿女终究会一天一天一个一个靠读书或是打工走出那个闭塞的山村,走向外面的世界,民歌终会消失,只是早晚的问题。
如果学者们真心爱好民间的这些文化,音乐界的人真的认为民歌能滋养音乐艺术,那么钱应该不是问题,十元与一百无,一千元都只是一时的付出,况且也能带给吕家河那些贫穷的老歌手们经济上极大的改善。如果这些经济并不困难的学者们舍不得掏出钱来收集(想求助政府或是组织是没有什么大的帮助的),将来总有一天,就算醒悟了,也会发觉为时已迟,因为生命是没有情面的,死亡与年华的流逝带来的记忆的退化是无可挽回的。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03-8-17 16:35:11

RE:吕家河听歌记

我赞同这位新手入门的观点。

fanweiyu 发表于 2003-8-17 19:39:11

RE:吕家河听歌记

呵呵,我不太赞成。至于原因,只要以后自己试一试掏钱听歌就知道了

半山 发表于 2003-8-22 10:39:05

RE:吕家河听歌记

这个《宋美闹五更》名字起得太幽默了。

半山 发表于 2003-8-22 10:40:23

RE:吕家河听歌记

不知这位仁兄能否把歌词也来一段。

半山 发表于 2003-8-22 10:48:21

RE:吕家河听歌记

我们几乎零距离的接近了“贫穷”。村子里183户710人,有耕地1093亩,主要种植水稻。也有副业木耳香菇的种植,。村里的人均收入不过1881元,,“电器也得到了普及”但是我们去时,恰逢电网改造,电时通时断。“所有的电视,电风扇,冰柜都成了摆设”。我们住在村里最好的“招待所”,吃喝都有“专款”,可是十几天下来,大家全都叫苦连天。每天的菜蔬只有雷打不动的四样,我们称之为“四豆”——豆腐,扁豆,豆角,土豆。新鲜固然新鲜,全是农家肥养出来的,绝对不会有污染,可是几天后,大家的脸都绿了。
这是陈老师的大言,他说他算零距离的接近了贫穷。我看陈教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了。原来北大的人离社会那么远。研究民俗如果离社会太远,研究比没有研究的好。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03-10-20 23:25:14

RE:吕家河听歌记

吕家河现在的状况其实算是还可以的,还有了一些"农家乐",当然一般人只能吃"四豆".其实四豆还能忍受,不能忍受的是吃不完的面条,面饼都算是奢侈品了,更不说米饭.而吕家河的米酒其实挺不错的,各位可以去喝喝.
哈哈,那一带长河,细细流水,洗衣裳的大姐小妹,连牛带羊,下游洗衣上游的却就河喝水,真是自然一派.
趁着去的人不多,去感受贫穷,也是感受自然.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03-10-20 23:27:32

RE:吕家河听歌记

<十二月探妹><十二月探郎><小叔子扒灰>有意思的名字可多了,连十二四岁的小男孩也会唱几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吕家河听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