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的春节:网络改变不了游子的归心
巴莫的春节:网络改变不了游子的归心网络改变不了游子的归心——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
本报记者 许立群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5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2/05/15/res01_attpic_brief.jpg
2009年春节,因为工作的缘故,巴莫曲布嫫没能回老家四川与父母团聚。除夕之夜,她给二老打了电话拜年,而对其他许多老友和同事的问候,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2/05/15/res02_attpic_brief.jpg
网络正改变着传统拜年方式,这种做法已经有好几年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居民刘富磊一家三口就通过网络视频向邻村姑姑一家恭贺新年。
张振祥摄
网络春节挺有年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将传统节日纳入了国家节假日的制度安排,这一决策从论证到实施,一直有中国民俗学会的积极参与。作为中国民俗学网的学术总监,巴莫曲布嫫一直关注着同道们对于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的研究。中国民俗学网在节前就开设了学术专题栏目“春节:我们的节日”。
“像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和央视等很多著名网站也都开设了春节专题。”巴莫欣喜地说。她还注意到,今年网上过年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了,音影图文并茂,新意迭出。网上大拜年,网上送春联,网上逛庙会、网上赶年货大集、网上聊年俗、贺岁电影展、新春网游黄金档,一派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的气象。网友、驴友、影友还纷纷结伴过年,出现了购年礼“拼单”、买年货“拼团”、回家出行者“拼车”、留守一族“拼伙”等等新年网景。除了发送电子邮件、电子贺卡和幻灯片PPS,定制祝福彩信和祝福网页,自制视频、卡通和MV,人们还通过社区论坛和个人博客互致新年问候,祝福祈愿,写下新年日志,上传当地节俗图片和视频,记录和分享节期的点点滴滴。“这是多么生动、鲜活的记录啊,值得民俗学专业的学者去做跟踪研究。”
巴莫认为,“网络上的春节”经过十年、几十年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定将成为中国人新的历史叙事和有关时间的代际生命体验;同时,还有助于年轻人捡拾起已经遥远或正在模糊的节日记忆,重新激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向往。
时下,不少人觉得网络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节日礼俗。对此,巴莫并不担心。“现在中国的网民已接近3亿,如果网络拜年真的可以替代阖家团圆的话,火车站就不会人潮汹涌了。”巴莫笑着说。“新华社有报道,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有23.2亿人次东西南北大流动,比去年又增加了3.5%。这足以说明,无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无法改变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
传统文化也需经营
比起虚拟世界里耀眼的中国红,巴莫觉得现实图景里的年味儿反倒没有那么浓郁。“至少从公共美术的角度看,春节里的北京城还是缺少有年味儿、有劲道的城市景观。”“倒是圣诞节的时候,很多大厦、商场门前都竖立起巨大的圣诞树,上面缠绕着五颜六色的彩灯,身临其境,人们很自然地就感受到了圣诞的气氛。”
巴莫说,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哈佛大学访学期间,她赶上了两个圣诞节。“我发现,他们圣诞树上的挂件儿其实都很讲究,大多是旧东西,有祖辈们世代相传的宝贝,也有亲朋好友多年前的馈赠。每年圣诞之际,人们把玩着这些心爱之物,讲述着背后的故事,缅怀先人的恩德,回忆美好的时光,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庄重的仪式感令人动容。”
巴莫认为,中国的春节也有丰富多彩的节日符号,春联、福字、年画、窗花、爆竹、庙会、社火、花灯、生肖、五神(福神、禄神、寿星、喜神和财神)……中国人应热爱、重视并善用这些符号,不能流于形式,要提炼和抽绎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和民族精神。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两千多年来,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但民间过春节的方式却在不断演变。巴莫说,“传统只有适应当下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情境才能继续保持活力。毕竟时代在发展,我们不大可能在‘现在’重建‘过去’的仪式。但春节传统及其文化精神却不应该被遗忘,那就是在团圆、和美和福瑞的氛围中朝向又一个新的始端,接续中国人有关时间的世代认知和生命体验……”
巴莫认为,春节作为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映像,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需要经营。“惟思既往,立足当下,朝向未来,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中闪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光彩。”
全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9-02/05/content_186438.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