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席文(Nathan Sivin)教授主讲“科学史方法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9年“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开课通知
2009年“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定于4月13日至4月22日于北京大学举行科学史系列讲座。本次邀请的讲席教授为国际著名科学史家席文(Nathan Sivin)教授,授课主题为“科学史方法论”。
授课日程表:
序号
授课题目
授课时间
1
科学史发生着什么变化?
4月13日星期一上午10:00-11:30
2
运用社会学与人类学方法
4月14日星期二下午15:00-16:30
3
运用通俗文化研究方法
4月15日星期三下午15:00-16:30
4
运用比较方法
4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00-11:30
5
运用“文化整体”概念
4月20日星期一上午10:00 -11:30
6
科学史方法的讨论
4月22日星期三下午15:00-16:30
授课地点: 北京大学四院哲学系二楼会议室(图书馆向西,静园旁)
联系人: 罗凤河,010-64003430,luofh@ihns.ac.cn
彭冬玲,010-64017635,pendl@ihnas.ac.cn
助教:郑术(科学史所),15810055980,zhengshu111@gmail.com
董桥声(北大),13269399319,dongqiaosheng@gmail.com
说明:
本课程是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必修课,要求所内研究生均参加。
欢迎北京大学等周边院校的研究生听课,但要求尽量做到自始至终听课。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可以给注册全程听课的同学出具中英文的学习证明。注册请填写以下内容在4月9日前发送邮件至:dongqiaosheng@gmail.com
姓名: 单位: email:
主办: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协办: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09年“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简介
“竺可桢讲席”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于2004年为纪念近代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而设立,是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的产物。自开设以来,成绩斐然,效果显著,反响强烈。
为促进科学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培养中国青年科学史工作者,推进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北京大学哲学系将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举办2009年“竺可桢科学史讲席”。讲座地点转移到北京大学,一方面是为了扩大“竺可桢讲席”的影响力,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受惠。
本讲席立足于科学史学科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发展目标,介绍国际科学史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和重要成果,以及相关的科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进展和问题。所有讲座对外开放,欢迎对科学史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
席文教授简介
席文(Nathan Sivin,1931—),国际著名科学史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荣誉研究员。作为李约瑟之后“第二代”学者中的杰出人物,席文对中国科技史研究影响深远。2008年第12届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研讨会上特设了“席文教授荣誉日”,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席文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科学史,涉及中国炼丹术史、中国天文学史和中国医学史等多个领域。他以哈佛大学博士论文为基础出版的《伏炼试探》(1968)是研究中国炼丹术的开山之作。1969年发表《中国早期数理天文学中的宇宙和计算》,是首位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历法数理部分的详细研究。1987年发表《当代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席文教授的研究都是在仔细研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多元化解释。他的《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难道是真的没有吗?》(1982)是对 “李约瑟问题”及其相关研究取向的深刻批判,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科技史研究新“范式”,这在他的多篇论文如《沈括》、《王锡阐》和《哥白尼在中国》之中得到体现。著有精选论文集《中国古代科学》(1995)和《中国古代的医学、哲学和宗教》(1995)。与英国著名希腊科学史学者劳埃德(G.E.R. Lloyd)合作,从比较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和古希腊科学,合著《道与名:早期中国和希腊的科学和医学》(2002),其中提出“文化整体”(cultural manifold)概念,即把科学与当时具体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席文教授最近出版的《授时: 1280年中国的天文学改革》,是他对《授时历》历时40年研究的结晶。
http://www.ihns.ac.cn/UserFiles/infosys/gonggao/1000397.asp
[ 本帖最后由 木兰 于 2009-3-31 21:08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