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民俗协会 简介
温州大学民俗协会,成立于2006年4月12日。协会的创立,为温州大学的社团再舔一颗灿烂新星。协会以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广大青年学生民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为基础原动力,切实秉承民族文化精神为基点,致力民俗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力促民俗文化健康发展。协会以中华民族各种传统民俗节日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节为活动载体,不断追求品质、积极探索,推出了清明踏清、端午包粽子大赛、中秋赏月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扩大影响,呼唤传统。同时协会积极走出校园,定期与社会力量联合推出系列民俗活动,引起了同学的浓厚兴趣,广大同学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热情高涨,反映良好。协会举办的几次大型活动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2006年4月12日举行的民俗协会成立大会,两百余位会员参加了会议,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剑平老师、副书记魏成春老师、校团委吴莉娜老师、人文学院学生科科长李浦豪老师等领导到场庆贺协会成立并对协会寄予厚望。大会正式聘请人文学院民俗学研究生导师邱国珍教授、人文学院辅导员曾蓓蕾老师分别担任协会专业指导老师及思政指导老师。民俗协会由此写下启航的篇章。协会成立以来,各位理事认真贯彻执行社团联合会方针政策,带领全体会员忠实履行协会宗旨,本着“以学为主”的教育思想,积极策划各项活动,举办的几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取得圆满成功,为温大学子奉献了一道道民俗文化的大餐。
现今,在西方文化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各种“洋节日”不断登场,而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却被青年学生们慢慢地淡忘的时候,协会的成立并大力开展活动对弘扬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协会在今后将继续以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大力开拓,大胆创新,力求民俗文化能真正地同广大青年学生联系起来,策划和推出各种富于民族风味而有贴近学生实际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受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高度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发挥青年学生才智及先锋作用,为民俗文化的继承和保护献智献力。同时,协会将进一部深化社会合作关系,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广泛宣传,为广大同学打造更多的活动平台,积极而有效地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知名度从而辐射社会,唤起更多民众的民俗文化意识。
为真正扎实有效地实现上述标准,民俗协会积极在探索中前进,努力实现协会功能从在校园普及民俗到为具体实践保护民俗,即实现由展示性向服务性转变,由普及性向普及调研并进转变。协会将团结广大民俗爱好者,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民俗文化,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协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丰富民俗文化宝库做出贡献。因此,民俗在协会发展的新阶段,在今后一个长的时期内,逐步进行将一些新的工作探索:
1、积累民俗资料,举办校园专题民俗展览。
2、编辑出版社团刊物,定期向广大同学宣传协会动态,普及特色民俗知识,推荐民俗书刊、图录及资料,初步介绍国外民俗学著作、国内外民俗学最新研究成果、动态。
3、加强民俗学的理论研究,以增进民俗学的社会功能。通过民俗学讲座、民俗知识竞猜,专门民俗调研培训班级等开展民俗学的初步学习。协会将鼓励广大会员联合人文学院民俗学研究生,介入民俗学的研究工作,考察、调研温州民俗文化,搜集、整理、研究温州民俗文献资料。如果条件允许,联合研究生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
4、寻求温州市文联、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争取多方力量指导民俗协会工作。
5、与兄弟院校民俗社团进行进行对外交流。通过交流活动,以期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共同成长,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6、在暑期组织社会实践队,进行田野民俗调研,让大学生近距离走向田野,走向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扩大协会的社会影响力。
7、开展多样的校园民俗文艺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侧重民间手工艺品展示工作,侧重于民间习俗活动中艺术表演方面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举办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的校园民俗文娱活动,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
民俗协会,作为一个年轻的社团,势必能运用民俗文化的魅力,营造民俗氛围,在人文学院民俗学雄厚的研究实力与浓厚的学术氛围的滋养下逐步地成长。在社团林立的温州大学里打造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社团,而这一切,则要靠新老社团人共同努力。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09-12-4 21:56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