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烟 发表于 2010-1-10 08:57:43

北京师范大学展示周之学位论文(2003-2009)

北师大民俗学学科点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2003-2009)

作者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院校      专业      毕业时间      学位

尹虎彬      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博士
巴莫曲布嫫      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博士
康 丽      中国巧女故事叙事形态研究——兼论故事中的民间女性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博士
陈金文      孔子传说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博士
杨 秀      京郊农村用水的民俗传统与政府投入的关系——从怀柔县沙峪村田野调查资料切入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博士
岳永逸      庙会的生产——当代河北赵县梨区庙会的田野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博士
吉国秀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地区清原镇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博士
朱 霞      云南诺邓井盐生产民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博士
王杰文      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民众的诙谐与乡土社会的秩序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博士
叶 涛      泰山香社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博士
林继富      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徐赣丽      民俗旅游村研究——对广西桂林龙脊地区瑶壮三村的调查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刘汉杰      沧州武术志——从民俗志视角切入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刁统菊      姻亲关系的秩序与意义——以山东枣庄红山峪村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李 列      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1928-1949年)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刘俊起      多元互动中的地方传统——豫南盘古庙会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张士闪      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以山东昌邑地区西小章村竹马表演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漆凌云      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博士
赖彦斌      民俗地图与数据库——主要基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原始数据的民俗地图与数字故事民俗地图试探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张虎生      拉萨转经——一项对神圣空间与时间生活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韩同春      京西庄户-千军台幡会——村落联合体的文化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詹娜      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以辽宁东部山区沙河沟村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黄旭涛      祁太秧歌表演传统的田野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鲍金凤      神灵的建构——以巴林右旗公主信仰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李华伟      宗族与乡村基督教的互动------以李村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陆晓芹      乡土中的歌唱传统: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社会的“吟诗”与“暖”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黄今姬      祖籍地民俗与华侨群体的认同——对韩国仁川华侨村传统节日民俗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博士
鞠熙      碑刻民俗志——北京旧城寺庙碑刻民俗分析及其数据处理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西村真志叶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扈玲娟      中国“难题”母题民间故事初探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罗树杰      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以广西虎村白彝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郑长天      瑶族“坐歌堂”的结构与功能——湘南盘瑶“冈介”活动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陈映婕      过“时节”:村落工业化中的消费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武宇嫦      礼与俗的演绎——民俗学视野下的《礼记》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马光亭      时间之争——对苏北依村基督教群体的民俗学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博士
王颖超      传统再生产与品牌文化的打造——以一种白酒“道光廿五”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博士
王学文      村寨生活与族群社会——贵州荔波水利大寨的生活文化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博士
曹荣      乡村天主教群体的信仰与生活——北京桑峪村天主教群体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博士
刘目斌      地域崇拜与流动的认同——青海民和三川“纳顿”仪式的田野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博士
周锦章      手工业民俗志——以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的手工行业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博士
吴丽平      清代北京房契与北京城市生活??历史民俗学视角下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博士
张恒艳       北京广化寺的宗教民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博士
舒燕            北京旧城观音女庙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博士
郜冬萍      水浒文化符号的意义阐释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博士
蔡磊         手艺劳作模式与村落社会的建构——房山沿村编筐手艺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博士
闫爱萍       关公信仰与地方社会生活——以山西解州为中心的个案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博士

林烟 发表于 2010-1-10 08:59:18

北师大民俗学学科点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2003-2009)

作者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院校      专业      毕业时间      学位
李亚妮      青春期民俗教育——2001-2002年陕西关中地区三村田野调查与地方文献资料的描述和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硕士
李 鹤      从社会性别角度看旱作农业地区的用水民俗——以山西省霍州市阎家庄乡刘家庄村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硕士
王秀梅      经歌与乡村女性叙事——以山东省巨野县经歌和乡村女性叙事群体研究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硕士
赵晓双      节日与性别——黄河九曲灯仪式中的性别角色与分工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3年7月      法学硕士
李 美      桂西壮族丧葬仪礼及其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陈巴黎      北京的东岳信仰与东岳庙香会组织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西村真志叶      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文体特征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王素珍      《风俗通义》的风俗观研究——兼论《风俗通义》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的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王 丹      伍家沟村精怪故事类型研究——兼论故事中的地方性知识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华智亚      族谱与村民的记忆——塘村的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程善伟      峄山风物传说论析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项 萌      客家家族制度、文化与女性——来自广西朱砂垌村的个案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4年7月      法学硕士
周锦章      寺庙大杂院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以北京西四北三条隆长寺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吴静瑾      《清嘉录》与清代中期江南地区岁时民俗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张恒艳      作为家庭节日的“七月十四”——对广西壮族“七月十四”社会功能及山变的考察与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王学文      村落生活方式与村民地方感——一个京郊石业村落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陈纹珊      晚清北京岁时民俗志与都市岁时节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毛淑芬      两个村庄的传统葬礼民俗及其社会性别角色——以山东省阳谷县闫庄村与河南省台前县杨岗村葬礼为个案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郭丽云      村落联合体的文化传统及其再造——北京丰台区“花乡十八村”个案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王立阳      求雨仪式与村落空间——后营的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马丹丹      献祭与礼物——1926-1948年华北农村社会体制变迁的文化解释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李 秀      论民俗旅游的展示模式及舞台分层的景观展示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李 莉      论镜母题中的他者观和自我观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李红武      现代民间口承神话演述人及其神话观研究——以陕西省伏羲山、女娲山演述人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周 春      当代中国乡村的民间故事讲述活动——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伍家沟村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5年7月      法学硕士
何晋      绕游民俗志——试从清至民国时期北京、四川两地的资料切入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李小川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变迁——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庞村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王瑞华      从《礼记•乐记》看先秦乐俗观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吴丽平      <杭俗遗风>与晚清杭州城市民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柳芳菲      从晚清定婚习俗看民间俗规与国家律典的协调与距离——以晚清时期北京定婚资料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詹环蓉      冲突与谋合——北京桑峪村天主教群体的个案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张旭      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中的“变形”母题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赵长坤      多元文化视角审视下的高中语文课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张成福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以辽宁、河南、四川、浙江、陕西和河北六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故事卷”中采录的现代民间口承神话为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仝云丽      神话、庙会与社会变迁——河南淮阳人祖神话与庙会的个案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代改珍      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对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田野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6年7月      法学硕士
靳晓娜      《白蛇传》传说的文本整理与电子典藏——从《白蛇传》传说文本与民俗志地名关系的角度切入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曾燚娜      牛织传说的文本整理与电子典藏——对牛织传说图形的民俗文化内涵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王晓鸣      梁祝传说的文本整理与电子典藏——从梁祝传说文本与历史地名关系的角度切入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贺少雅      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北省永清县水灾民俗初探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苏燕      王树楠与《新疆礼俗志》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许明堂      《朱子家礼》研究——以近世家族礼俗生活为中心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孙乾飞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生成过程考察——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门头沟卷》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李琼      中国民间魔宝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王诗愉      说唱与敬神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谢磊      闲暇、生计与文化——近世京城八角鼓票房的流变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袁明子      胡同中居民的地方感与民俗文化的地方性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孙甜甜      老字号商家管理传统中的内外关系——北京大栅栏老字号的民俗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周全明      康家营子弟大秧歌——对北京近郊一个调香老会信仰仪式和组织制度的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阮氏好      越南荣军烈士纪念仪式之田野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杨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北京天桥中幡的保护与传承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卢海英      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的生产与变迁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常华      大众文化对民间文化的整合及结果---以涉及民俗内容较多的电影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7年7月      法学硕士
蔡锦碧      节日史志文献整理与数据处理(福建省)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韩冰      建筑牺牲型故事与建筑民俗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王敏      县卷本故事数据库中的“狐狸与人”主题故事母题描述与故事类型索引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张世昌      北京徽籍会馆志与会馆民俗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陈建丽      北京妙峰山碑刻文献与香会(花会)组织的集体记忆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谢艳丽      传说记忆与村落生活——以葛庄孝妇传说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王雪      民国以来北京近郊丧葬礼俗的变迁——以一个“大了活”的口述史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白劲光      坟墓的“现代化”过程——以北京郊区墓葬改革过程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尹滢      看坟人的历史记忆与民俗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马永基      社会转型期的村民合作传统变迁——以鲁中山区的郑村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王效珅      对城市化进程中原住居民生活现状的考察——以望京社会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程安霞      旅游开发与传说传承的扩展化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林静      羌族族群认同的变迁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李智      湖北武当地区的“叫魂”习俗——一项医疗民俗的民族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王均霞      敬神的妇女:泰山进香女性的民族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8年7月      法学硕士
邵凤丽      家谱凡例研究——以徽州汪氏家谱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郭慧宁      《太平广记》报应类故事初探——兼与当代中国部分报应故事比较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徐聪      民国时期北京岁时节日文献与岁时节日民俗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赵娜      北京旧城寺庙与街区用水——以北京西单地区羊皮市胡同等个案调查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连莉      北京传统茶行经济民俗地图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王宇琛   国王妻子型故事研究——以孟姜女故事类型分析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何深      云南黑井的盐业技术民俗与私盐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马海燕      传统文化的利用与再造---以洛阳老字号“真不同”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张丽君      都市民俗旅游口头表演研究--以什刹海胡同游的三轮车夫为考察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王耀凤      地方神之建构与传承——以丽江纳西族保护神“三多”为个案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郭文钠      满汉全席与清末民初满汉关系的变迁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罗丹      被选择的传统:旅游视角下的广州波罗诞庙会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徐天基       仪式性馈赠:河套沟人的象征之旅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丁红美       当代农村中的兄弟交往实践研究——以西草泊村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陈影         民俗教育在中学阶段的实践与反思——以北京市兴海学校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俞晓燕       一个庙会的复兴与再定义——对嘉兴网船会的民俗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李晓萍       京西山区村落生产领域的空间结构——以大安山村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曹俊仙       地域社会与地方戏的传承——民俗学视野下京西山梆子戏的传承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黄霏霏       个人生活口述史的民俗志研究——以翁向新《晚晴斋忆旧》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      2009年7月      法学硕士

哈依吉 发表于 2010-1-10 20:23:29

看到这些就只能鞭策自己十二万分的努力了!
加油!

煮酒青梅 发表于 2010-1-11 09:40:19

加油加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猫快跑咯 发表于 2010-1-11 18:18:53

向前辈们学习,致敬!

萧放 发表于 2010-1-11 18:22:39

北师大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缔造者钟敬文

原名钟谭宗。出生于广东汕尾海丰公平鱼街,客家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
  少年聪颖勤奋,爱好诗文。1922年毕业于海丰县陆安师范。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学做白话诗。毕业后在家乡一带教小学,20年代中期到广州岭南大学国文系工作并学习 。
  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同时写作散文与新诗,出版了散文集和民间文艺论集。先在家乡小学教书时,就酷爱民间文学,开始搜集、整理民间传说等。后到广州岭南大学半工半读,就着手整理了《粤风》专集。
  1928年秋到杭州。先在一所高级商校教国文,后转至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任讲师。此时除继续研究民间文学发表论文及译著外,热心于散文、小品的创作,在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期间,积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文艺创作。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山散记》,新诗集《滨海的二月》,文艺短篇集《柳花集》,写了《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中国地方传说》等学术论文,并与人合创了中国民俗学会,编印了《民间》、《民俗学集镌》等刊物和丛书 。
  193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科研究院学习,并继续民间文学研究,在当地《民族学研究》、《民俗学》和国内的《艺风》发表论文。
  1936年夏回杭州,从事教育和研究上作。后到桂林,在迁至桂林的无锡教育学院任教。不久赴广州,到粤北战地考察后,写了《抗日的民间老英雄》等数篇报告文学、散文。 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民主运动。在广东四战区政治部任视察专员 ;与何家槐共创立了中国全国文艺抗战协会曲江分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写了报告文学集《良口之战》;中山大学由云南迁粤北坪石,他被聘为副教授,后为教授。
  1941年到中山大学文学院任教,至1947年夏,因“左”倾思想被中大当局解聘。旋转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文学系教授,被选为中国文学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这一期间,他写了一大批学术论文和写了纪念彭湃、冼星海、郁达夫、朱自清的文章,出版了新诗集《未来的春》,还主编了《方言文学》文集。
  1949年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候补委员,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不久就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教授。他一如既往致力民间文学的研究和文学创作,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他深入生活,涉足兄弟民族地区,写了《西北纪游诗抄》、《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民谣中所表现的有觉意识》和有关鲁迅研究等一批学术论文,还有《一声春雷》、《碧云寺秋色》等散文20多篇,撰写了《近代民间文学史略》,翻译了日本学者增田涉《鲁迅的印象》一书。
  他在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成为我国提倡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学的首批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打出民俗学大旗的学者之一,是第一次提出中国文字“三大干流”的概念,较早地把民俗学现象看成一个由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体的学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善于进行理论构架的人。

田兆元 发表于 2010-1-11 20:42:04

我数了一下,有45名民俗学博士,这还不是完全统计,真是叹为观止!北师大抓住了机会培养了一批人,是空前的,如05,06的时候,一届就有8,9人毕业,估计以后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规模。现在的博士招生受到限制了,不可能招这么多的人了。当然北师大的教授队伍扩大了,招生也随之增长也有可能。
中国这么大,这些人才还是完全不够用。
今天的民俗学学科,人才队伍是第一位的。既要有质,也要有量,当然更重要的是帅才,独当一面,能够四面开花,又能够全国民俗学团结一心,我们才能与其他学科竞争,至少达到平等相处。这样也才能为文化建设做一些贡献。
期望北师大继续带头做民俗学的工作母机,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其他院校也一起配合,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才能撑起民俗学的局面,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群中,占据自己的地位。

游在民间 发表于 2010-2-25 19:58:46

能在北师大学习民俗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游在民间 发表于 2010-2-26 11:50:48

加点补充

要是能把北师大从开始招收研究生,所有论文展示出来就更好了。

叶涛 发表于 2010-6-17 10:37:33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10-1-11 20:42 发表
我数了一下,有45名民俗学博士,这还不是完全统计,真是叹为观止!北师大抓住了机会培养了一批人,是空前的,如05,06的时候,一届就有8,9人毕业,估计以后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规模。现在的博士招生受到限制了,不可 ...
钟老生前曾经计划培养50名民俗学博士,争取每个省、每有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学专业人才。他老人家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不过,当年全国只有北师大一个博士点,如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点已经是十个指头数不过来了。今天民俗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状况也是钟老始料不及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展示周之学位论文(200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