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德均(1911—1956),江苏淮安人,是我国著名学者。虽然英年早逝。但在民俗学,民间文学,古典戏曲,小说等方面给后人留下的珍贵著述,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作为民俗学家,他深深置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以目录学为基础,贯穿以考据,训诂校勘等传统治学法及西方的历史进化观念及比较研究法,从民俗学角度审视中国古典戏曲,小说,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类别来源,母体演化等一系列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叶德均先生年谱:
1911 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安徽。曾用笔名:子振,德均,匀君,云君,永明等。有兄弟姊妹7人,叶德均为家中长子。
1925 淮安中学读初中,开始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
1927 加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中大第一批民俗学会民俗学会校外会员之一。
1928 与同乡当铺老板的女儿郝华印结婚。
1929 所编《淮安歌谣》出版,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的代表当时民俗学研究最高理论成果的36种丛书之一。
1930 由淮安中学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师从赵景深先生。
1931 在《野草》之“风俗专号”上发表《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和现在》一文,是我国民俗学史上一篇重要的论文。
1932 编《李调元故事集》并由绍兴民间出版部出版。
1934 与同学林若波一起创办,编辑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刊物《文学期刊》。同年,毕业返乡。
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 辗转于扬州,上海等地从事教学,俗文学研究活动。并在上海与郑振铎,周贻白,庄一拂等著名学者共同组织戏曲丛刊社,研究戏曲考证理论等。
1944 在浙江湖州中学任教。
1945 在浙江青年中学任教。
1947 受湖南大学之邀,赴该校任副教授,讲授“俗文学”及“宋元明讲唱文学”等课程。
1948 应时任云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徐嘉瑞先生邀请,携妻儿从长沙前往昆明,任中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戏曲史”,“中国通俗文学”等课程。教学之余,完成《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歌谣资料汇录》等一批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论文,后收录于赵景深,李平先生编《戏曲小说从考》中。
1953 上海上杂出版社出版其重要的戏曲理论研究著作《宋元明讲唱文学》。
1956 含冤去世,时年45岁。
叶德均先生著作目录
《我们学英文的目的》 1926 3 卷上集《学生文艺汇编》
《民间文艺的分类》 1928 《文学周报》 第六卷
《歌谣拾零补》 1928 10 《民俗周刊》 29—30期
《淮安歌谣集》 1929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
《淮安地名谜》 1929 10 《民俗周刊》
《淮安旧俗》 1929 10 《民俗周刊》
《淮安风俗杂掇》 1928 11 《民俗周刊》
《淮安东岳庙》 1929 12 《民俗周刊》
《淮安杂谈——宁波歌谣》 1929 12 《民俗周刊》
《民俗杂谈》 1929 12 《民俗周刊》
《关于民俗》 1929 12 《民俗周刊》
《坊本谜语谭》 1930 2 《民俗周刊》
《淮安农谚》 1929 10 《民俗周刊》
《建筑》 1929 4 《民俗周刊》
《烧纸及往生钱的说明》 1929 5 《民俗周刊》
《小谣儿说明书》 1929 6 《民俗周刊》
《淮安歌谣集自序》 1929 6《民俗周刊》
《淮安方言录》 1929 1 《民俗周刊》
《谈谈两部俚曲》 1929 12 《民俗》
《为民间文艺的分类答绍原先生》 1930杭州民俗学会 《民俗周刊》
《解信》 1930杭州民俗学会 《民俗周刊》
《读民间戏曲研究》 1930杭州民俗学会 《民俗周刊》
《一猎人》 1930杭州民俗学会 《民俗周刊》
《痴女婿》 1930杭州民俗学会 《民俗周刊》
《最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 1930 《现代文学》 1卷3期
《中国民俗学书目》 1930厦门《思明日报》之《民俗周刊》33到35期
《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过去及现在》 1931 4 《草野》5卷3号
《中国民歌千首》 1932 《青年界》 2卷4期
《民间故事书目》 1933 《青年界》 2卷5期
《李调元故事集》 1932 绍兴民间出版部
《山海经中蛇的传说》 1933 《民俗周刊》116—118期
《山海经中蛇的传说及其他(续)》 1933 《文艺先锋》 2—3期
《淮安婚俗志》 1933 《民间月刊》2期
《淮安动物观》 1929 11 《民俗周刊》
《编辑座谈》 1933 《文艺先锋》4期
《清代歌谣的采集》 1934 《青年界》6卷4期
《关于八仙的传说(附吴红赵景深的讨论)》 1934《青年界》5卷3期
《鬼车传说考》 1934 《文学期刊》1期
《民俗学的意义及其变迁》 1935 《文学期刊》2期
《民俗学之史之发展》 1936 《青年界》9卷2期
《猴娃娘型故事略论》 1937 广州《民俗》1卷2期
《关于俗嗣的演变》 1937 6 《歌谣》
《一年前的回忆》 1938 香港 《大风》17期
《从苏北到上海 流亡杂记之二》 1938香港 《大风》23期
《读曲札记》 1940 《学术》1期
《卫道者的小说观》 1943 《万象》2卷10期
《吴歌》 1944 《天地》10期
《读卑杂抄》 1944 《风雨谈》10期
《石点头的作者和来源》 1944 《天地》6期
《明代的俗曲》 1944 《杂志》13卷3期
《关于“新曲苑”》 1944《风雨谈》14期
《曲名考》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室出版 1944
《演长生殿之祸》 1945 《杂志》15卷5期
《元代俗曲》 1946上海 《俗文学》1期
《曲目钩沉录》 1946 10 上海《大公报》 1—3,5—8期
《刘姥姥的世故》 上海《申报》“春秋” 1946 11 5
《十年来中国戏曲小说的发现》 1947《东方杂志》43卷7号
《说词话》 1947《东方杂志》3卷4期
《俞万春及其荡寇志》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小说卷》
《淮安打寿材的习俗》 《中国民俗搜奇》第四集
《鬼儿型民谈旧抄》 《孟姜女》第一卷1—4期
《明代撒帐歌抄》 《歌谣》周刊 第三卷第7期
《淮安歇后语》 《民俗旬刊》 第6期
《淮安医药迷信言行》 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
《淮安的禁忌和其他》 杭州民俗学会《民俗周刊》
《戏曲论丛》 上海日新出版社 1947
《宋元明讲唱文学》 1953 上海上杂出版社
《戏曲小说从考》(上 下)1979 中华书局
摘录于张银燕《叶德均民俗学思想论述》2007年5月
由于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