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j2005 发表于 2010-6-14 13:53:18

浅谈传统民俗节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谈传统民俗节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花朝节对我们的启示朱林飞

【提要】传统民俗节日不仅能调整社会各种关系,而且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新洲区旧街花朝节的活动主要有:点花灯、吃汤圆、唱会戏、开展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六人秋、广泛的文化商品交易等。旧街花朝节不是单一、静止的,而是多样、动态、系统的,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价值体系。旧街花朝节的价值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经济价值、情感价值。旧街花朝节蕴含着丰厚的经济价值。首先是因为旧街花朝节具有活态的传承性,要创造条件能让旧街花朝节存活不消亡,这样才有可能使旧街花朝节得到有效的传承,要组织专家对旧街花朝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论证,有针对性对旧街花朝节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开发。对待旧街花朝节必须牢记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保护性的开发。要让旧街花朝节既能保持本真性,又能让旧街花朝节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发挥旧街花朝节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民俗节日新洲区旧街花朝节地方经济

    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充分反映着广大劳动人民诸多的社会、文化因素,同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心理的集中反映。我国传统民俗节日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受着民族的和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传统民俗节日,不仅能调整社会各种关系,而且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一、传统民俗节日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影响
    传统的民俗节日,往往与鬼神是密不可分的,劳动人民在这些民俗节日里祭祀天地鬼神,祈祷丰收和平安,形成习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在不断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世界。神的这种无所不在的力量逐步在消退,马克思在说到神话时曾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神的作用逐渐被否定,神的地位逐渐被动摇。与此同时,传统民俗节日中,人与神的角色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类那种对神的畏惧、崇敬的心理逐渐淡化,人的主体性逐渐觉醒。在蒙昧时期,人类创造了神,为他们安排了节日。在觉醒中,他们逐渐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神。他们感到了自己的力量,对把握自己的命运有了更多的信心,逐渐把自己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不再专注于神的意志,更直接地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组织传统民俗节日的活动,使神的节日逐渐变成了劳动人民的节日。
    随着这种转变,一些传统民俗节日,特别是一些单纯祭祀神灵的节日逐渐消失,或者失去了广泛的影响。还有一些传统民俗节日本身虽然没有消失,但在流传中经过不断的演变,发生了变化,有的已经面目全非。如:端午节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端午节与古代作为图腾的龙有关,是龙的节日。纪念端午的风俗,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以及节日的龙舟竞渡活动,与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如屈原、伍子胥等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纪念历史人物的活动。到了现代,纪念意义虽未消失,但人们更注重于节日的赛龙舟等活动,似乎已经变成人们开展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的节日。另外,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民俗节日的发展、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与我国广大的劳动人民对火的崇拜,对天地清明的祈求,以及拜月、祭月等有关。表现着古代人类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俗节日活动往往与历史人物、历史传说联系在一起。这样,传统民俗节日活动的主角,已经不是冥冥中不可知的神灵,而是历史上确曾生活过的历史人物。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纪念已经不是对神灵的祈祷,而是对人类自身的品德、能力精神的肯定和宣扬。它具有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激励后人、振奋人民群众精神的作用。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这些节日的纪念性质也在逐渐消退,历史上的人物成为一种历史的回顾,传统民俗节日变成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的活动,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饮食食品,特殊的娱乐活动,如观灯、赏月等等,都因为广大劳动人民而存在,同时,也被广大劳动人们所享用。
    在传统民俗节日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一些新的纪念性节日也不断产生,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各个国家的国庆节等。这些节日是人们对自身的、关系到历史和民族的重大活动的纪念,这里没有任何神灵的影子。有的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奋斗得来的,他是对人们奋斗精神的肯定,是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
    当然,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发展在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是一致的,但发展的程度是不平衡的。神的影响在不少地方的一些传统民俗节日里仍然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一些宗教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另外,在一些传统民俗节日里,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对某种神灵的纪念,但那种纪念已经变成了对历史上某种神话的愉快回忆。美好的神话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人们并不追究神灵的存在与否,只是对神灵产生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达到娱人娱神的目的。
    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而艰难的生活岁月里,在人类繁衍生息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筛选,或者约定俗成,或者经过某种程序确定,形成了一系列传统民俗节日。这一方面离不开所谓神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因为这些传统民俗节日满足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一些心理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他能使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得到适当的调整。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日月的运行,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而季节的变换和农作物的生长又直接规定了农民的劳动生产过程。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各种传统民俗节日,总是与季节和农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祈祷或庆祝风调雨顺和作物丰收,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劳作生活的一种休整。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广大劳动人民所付出的劳动是沉重而艰辛的,体力的消耗很大。在作物生长期的前后,有这样一种休整和调节是很必要的,它既是劳动人民生活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者对提高生产力的需要。
    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这种调整,还不仅仅是生理上和生活上的一种调整,也是心理上、意识上的一种调整。在历史的进程中,人们长年处于生产和生活的重压之下,在世事的纷扰,人世的争斗之中,他们需要喘息的机会。传统民俗节日里热闹的歌舞游戏、鞭炮锣鼓、灯火欢笑、美酒佳肴、亲人之间的团聚、亲戚邻里之间的问候与祝福。所有这些,都似乎是在给人们展示生活中欢快和亲切的一面,让人们从生活的旋涡之中,从社会的压力之下,获得暂时的轻松,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感受到世态中的温暖和情谊,从而坚定对生活前途的信心,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的辛劳和艰辛。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传统民俗节日仿佛是温馨的港湾。在湍急河流中漂浮的船只,要在这儿得到休整,以汲取前进的力量,祈求对未来航程平安的保证。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现代社会各种矛盾的纷纭交织,社会上各种事物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激烈变化。时代步伐、生活节奏的快速多变,使得传统民俗节日里生活节奏和心理情绪上的调节显得依然十分重要。使现代人们在传统民俗节日生活中展示的亲人的情谊,大自然的恬静,游戏中的欢乐对人们都是一种慰藉和鼓舞,使得人们在传统民俗节日后总会以更加舒畅的心情,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去工作、去奋斗。因此,重视并充分发挥传统民俗节日的这种调节作用依然十分重要,这与社会发展的总的要求是一致的。
    传统民俗节日的这种调整不仅对个人的意识起作用,同时,人们在传统民俗节日里也不断地调整着各种社会关系。当然,社会关系调整的动向,总是极其明确地显示出时代的特征。如强调皇权,就是封建社会传统民俗节日活动的一大特色,统治阶级总会利用一切机会显示其权威,以此维护和稳定其统治地位,巩固其固有的统治关系。
    传统民俗节日中规模盛大的娱乐活动,是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传统民俗节日活动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得以娱乐身心,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表现情感,交流情感的极好机会。在古代那种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社会,人们情感的表现和交流常常得不到满足。终日辛勤耕作的农民,需要表现自己的情感,需要相互沟通和理解。一种强烈的表现和交流的欲望时时在鼓励他们。传统民俗节日中的各种表演、各种仪式,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快乐和慰藉。正如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所说的:“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而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
    当然,这种表现与交流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往往还有各自的具体内容。官吏,豪绅有了夸耀财富、显示权力的机会,觉得提高了威望,巩固了社会地位。民间艺人有了显示技艺、施展才华,有了表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和场所,从而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声誉。青年男女有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风采,以吸引异性,借此寻找意中人,弥补了天长日久的思念。亲朋好友有了探访团聚,馈赠问候的时间,增进了亲友之间的情谊。正因为在不同的人群中还有着多种多样的情感的表现与交流,传统民俗节日就显得丰富多采,吸引着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参与到传统民俗节日中来,这就是传统民俗节日的魅力所在。
    情感的表现和交流当然有很多种形式,但人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言语、表情和动作,而利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人们主要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长期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美和呈现出来的美。每一次盛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都是一次民间艺术活动的大展示、大汇演、大比赛,并能不断地推动民间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发展,让民间艺术不断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的需求。
    通过传统民俗节日活动,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民间艺人,推选出一个个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使传统的民俗节日成为民间艺术的摇篮,使民间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得到提高,使民间艺术在民间得到正常的发展和有效的传承。人民群众在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广泛运用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表现与交流,是人类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真诚而挚著追求的显露,是大众心态的更深层的反映。所以说,传统民俗节日不仅能调整社会各种关系,而且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二、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花朝节
    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每年农历二月十五都要举行花朝节。这是流行于我省鄂东一带具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节日。据查,新洲区旧街花朝节它产生于南宋淳熙年间庆福寺庙会,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庆福寺自建成起,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总要举办庆贺花神生日的盛大庙会。四方信众云集到庆福寺,祭拜花神,祀神祝诞,乞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庙会期间还要举行悬彩赏红、游春扑蝶、花灯出行、点花灯等活动,后来还发展到唱会戏。
    随着旧街花朝节的日趋昌盛,赴会的人也日渐增多。旧街花朝节期间,时值年节闲日结束,春耕备耕开始,有的群众不愿单纯地玩会,趁赴会之际,顺便带些手工制作的木器、竹器之类的产品出售,以增加收入。农民为了备耕,必然要添制农具,因此,庙会上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就这样,旧街花朝节增加了物质交流内容。明末清初,武汉、安徽、河南以及邻县黄冈、麻城、黄陂等地的商人也闻讯而来,他们带来的是受人们喜欢的铜、铁类制品;民国时期,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江西的木耳和香菇等产品也运到旧街销售,使整个旧街花朝节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旧街花朝节上游人如织,商贾如云,各种土特产品琳琅满目。由于卖货、买货和游玩的人数众多,会址不得不由大庙周围扩展到空旷的河滩和大街上。庙会期间搭台唱戏,玩打卖艺,热闹非凡;卖货摊、测字摊、算命摊、茶摊、小吃摊一应俱全。游人商贾各取所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每年都赶来参加旧街花朝节,这就是民间俗称的“赶会”。新洲区旧街花朝节,历经800多年的、久盛不衰的传统民俗节日庙会活动,除沿袭古代其它地方的习俗外,并结合本地特点,创造了许多本地特有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并创造了许多旧街花朝节特有的民俗文化。
(一)旧街花朝节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点花灯。花朝节点花灯是乡民集艺术欣赏和祭神于一体的一种形式。旧街有一座“东岳庙”,庙前有一棵两公尺高的铁树,七层树枝的每王片树叶上,可放油灯一盏,全树可放置100盏油灯。每年旧街花朝节夜间,四面八方的群众都来点花灯,称之为 “铁树开花”。铁树上百盏灯光排成梅花图案,灿烂夺目,颇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势。
    2、吃汤圆。南宋景定年间,棉花种植传入新洲,人们企盼棉花收成好,在农历二月十五“花朝会”时用汤圆祭祀花神。因此,新洲民间流传有“汤圆大,棉花球子大”的说法(新洲至今“花朝节”的早餐有吃汤圆的习俗)。吃过汤圆的人们,饱撑撑地齐集于大庙内外。经过沐浴斋戒的善男信女,都到庙里顶礼膜拜。
    3、唱会戏。自有花朝节以来,就有 “无戏不成会”的习惯。自古以来,每年旧街花朝节期间,庙内戏楼总要演戏十天半月,当年唱会戏一般是唱楚戏,而且最喜爱唱楚剧中的《路遇》。唱会戏,起先限于庙内,后来逐步发展到河里搭戏台,进行多台口,多剧种地演唱。同一个会,有楚剧、有高跷、有京剧、也有汉剧。
    4、开展各种民间艺术活动。每年花朝节,是各种民间艺术的大荟萃。据清末诗人李荣校先生在《旧街花朝赋》一文中写道:旧街花朝会有艺十余种,诸如;测字算命、玩拳习打,摆棋布阵,顶碗跑马,雕龙绣凤,写字绘画、打球踢毽,猜谜戏要,说书唱筒,木偶纸马”等等。
    5、六人秋。“六人秋” 就是打“六人秋”,是一种祭神的游乐活动。“六人秋”是用方木做成七米高的园盘,装置六个秋千架,可供六人耍坐。游乐时,先用人启动,后自转,颇有乐趣。旧街明末乡土诗人赵以才在《花朝观感》“戏秋千”一诗中写道:“花城姊妹戏秋千,恍似群仙下九天,毕竟小姑心太怯,不胜娇喘倚娘边。
    6、广泛的文化商品交易。每逢旧街花朝节期间,赶会的人们除进行各种物质商品的交换以外,还有不少群众带来字画、绣品,竹木石器等工艺美术和各种编织物……等进行交流。文化商品的交易,更增添了花朝节的文化特色。
    旧街花朝节除了继承其它区域的花朝文化活动外,还融注了很多自己的风俗习惯、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大大丰富了旧街花朝节的内涵。使旧街花朝节有别于其它地方的花朝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旧街花朝节的基本特点
    花朝节在旧街的兴盛,离不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旧街位于大别山南端余脉与平原交汇处,地处武汉市东北,属丘陵地带,古为鄂东交通商贸重镇。旱路,东可进入大别山腹地,西下武汉,北达豫、皖,南至湘、赣;水路,穿街而过的三庙河流经沙河入举水到达长江。这种“山之尾,河之头”的地域,为平原与山区之间的贸易提供了条件。山货运出大山在此销售,平畈人走到山脚,不愿进山,加之此地是古驿站,来往人员较多,于是旧街就形成了人流和物流中心。旧志载此地有“河头山尾,堡埠共生”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旧街花朝节独特鲜明的地方民俗风韵。特殊的地理形势决定了不同的生存形态和文化形态。旧街花朝节是旧街地区悠久历史文化高度民俗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把对与当地有关的文化风俗融为一体,获得了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得到传承,深深殖入了当地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肌体。旧街花朝节的流传发展,不仅仅是庙会的市场,在当地已成为一种民俗习惯,成为一种节日文化。旧街花朝节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独特性。旧街花朝节上的宗教礼仪、牌子锣鼓娱神助兴、点花灯、赶花会、唱会戏、吃汤圆、花朝诗会、商业销售顺口溜、花灯出巡、制作花糕、种花挑菜、物质交流等行为方式、礼仪、习俗,体现了旧街人民独特的创造力,具有其独特性。而且,它们间接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意识、价值观也都有其独特性。
    2、活态性。旧街花朝节文化虽然起源于旧街庆福寺,庆福寺是它的物质因素、物质载体,但其价值并非主要通过庆福寺体现出来,它的一切活动诸如花朝祀神祝诞、花灯出巡、点花灯、游春扑蝶、赶花会、制作花糕、淡情说爱、物质交流等都是活态的,它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它的价值是借助于行动展示出来的,它的表现、传承都需要语言和行动,都是动态的过程。旧街花朝节,它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态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技术、技能的高超、精湛和独创性,重视人的创造力,以及通过旧街花朝文化反映出旧街人民的情感及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的根源、智慧、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得到充分的展现。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及变化,造就了旧街花朝节活态性的特点。
    3、传承性。从历时的发展来看,旧街花朝节从南宋淳熙午间流传到现在,已有 800多年的历史。它的传承主要依靠世代相传才得以保留下来,一旦停止了传承活动,花朝文化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难以存在。正是由于有祖祖辈辈坚持不懈的传承,才使得旧街花朝节保存和延续下来。
    4、流变性。旧街花朝节期间唱会戏由庙堂逐步流变到空旷的河滩,由唱戏娱神,流变成多种民族风情文艺演出,供游人娱乐欣赏;物质交流由最初的农具、耕牛交易,流变成品种齐全的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种子、农药、地方特色食品、大型农用机械等商品买卖;卖货的吆喝声流变成了朗朗上口、引人发笑的顺口溜;日人流量由最初几百人逛庙会,流变成现在的十几万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旧街花节流变性的特点。
    5、群体性。旧街花朝节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集体智慧和集体创造的产物,它吸收和积累了众多旧街人的聪明才智、经验、创造力、技艺。参与旧街花朝节物质、文化活动的既有数以万计的旧街人民,又有周边区域及中部五省的游人、商人。因而,旧街花朝节的流传、延续、传播具有群体性特征。
    6、历史积淀性。旧街花朝节并非一时一世的产物,而是在经历了800余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着极其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信息。而且,在传承过程中,又积累了历代旧街人民的智慧、技艺和创造力,充分反映了旧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旧街花朝节不仅包含着众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中也反映出特定的旧街人民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性。
(三)旧街花朝节的价值
    旧街花朝节不是单一、静止的,而是多样、动态、系统的,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价值体系。旧街花朝节的价值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经济价值、情感价值等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旧街花朝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800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并了解历史。它有其产生的特点历史条件,总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特点,通过旧街花朝节,我们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民众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和思维观念。旧街花朝节以其民间的、质朴的、活态的存在形式,可以弥补官方历史之类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在此意义上,它可以被称为活态历史。旧街花朝节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
   2、文化价值。旧街花朝节反映着该地区的文化和特色,同时也反映着该地区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发展方式,体现出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积累的过程。这些世代积累的文化又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存在和发展的标志与支柱。因此不同民族、种群有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形态、文化标准、文化观念,它反映出旧街花朝节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为人类文化的百花园增光添彩,丰富、充实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旧街花朝节又在同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碰撞、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文化的特异性与适应性并存共生的“和而不同”的局面。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旧街花朝文化中的花朝诗会、花朝对联、唱会戏、民俗风情文艺演出、商业销售顺口溜等,都是鲜活的文化,是生活中的文化智慧。旧街花朝节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巨大的文化财富,它鲜活生动地记录了旧街人民的杰出智慧和聪明才智,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旧街花朝节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现和象征,它忠实地记录了旧街区域内的文化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极其珍贵的文化价值。
    3、情感价值。花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古代人思想观念保守,禁止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自由恋爱。但每到花朝节时,官府破例允许青年男女尤其是未婚青年男女自由约会,自由恋爱,寻找理想的婚姻。每至花朝节,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游春扑蝶;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爱情诗,作花鸟画。在新洲旧街,花朝节男方要邀请未婚妻到家做客。已经相爱的或正在追求爱情的青年男女,结伴出游,赶花朝庙会,正是他们加强感情交流的好机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旧街花朝节逐渐演变成为集爱情、民俗、娱乐、物质交流于一体的人民群众喜爱的节日。尽管旧街花朝节已不再具有当初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们作为花朝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见证,作为旧街区域的珍贵历史文化,精神情感的活态遗存,在今天仍然以其与各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紧密联系,表现出重要性,其意义和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花朝节是来自古代人民生活中的一个传统节日,是谈情说爱的节日,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情感价值。
    4、社会和谐价值。旧街花朝节是积累、传承文化并加以创造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规范人们思想观念、行动方式的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它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和谐价值。旧街花朝节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就个体的人的层面而言,旧街花朝节既能促进自我与内心的和谐,也能促进自我与他人的和谐。这是和谐价值中的人与内心、人与他人的和谐。旧街人民非常好客,每年花朝节期间,当地居民家家像过年一样设席摆酒,邀请亲戚、朋友在家会餐,共赏花朝盛会。有的人甚至把花朝会上刚认识的朋友也请到家中酒肉款待,似乎谁家的客人多谁就特有脸面。他们为能请到更多的亲朋好友在家吃饭而自豪,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同时也达到了与他人的和谐。
    (2)就个体的人与集体、社会的层面而旨,旧街花朝节能促进个人与集体、集体与社会的和谐。旧街花朝庙会上祭祀花神、唱会戏等活动,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安分守己、恪守礼法、知足常乐,安贫乐道、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明礼诚信、乐于助人、天人合一等美好的伦理道德,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花灯出巡、点花灯、游春扑蝶、赶花会、花朝诗会、物质交流、地方风情表演等民俗民间活动,能够团结民众,使个人融入到和谐的大集体中,起到凝聚民心的作用,从而达到平安、和谐。集体和谐了,也就有益于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旧街花朝节是由民间自发组织和形成的一种大型的集市庙会,因此,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格和地方乡土气息。旧街花朝节延续800多年而不衰,时至今日,歌繁花盛,风情别致,且越办越红火,越办影响越大,其影响远及鄂、豫、皖、湘、赣五省。置身于旧街花朝节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地方传统文化习俗和地方风情,什么是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旧街花朝节就是乡村农耕生活方式的大展示,也是旧街花朝节传统文化的大展示。
三、传统的民俗节日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历经800多年的旧街花朝节是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节日,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旧街花朝节文化。文化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根,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一种特色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地方经济发展对地方文化的繁荣又反过来起到推进作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旧街花朝节作为民间流传的一种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性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便无法实现。一切现存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在发生、在变异、在创新,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因此,对旧街花朝节文化,我们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要严格遵守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正视市场经济和社会消费的现实情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其经济价值,我们只有将旧街花朝节中有转化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经济服务,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使花朝节持久的得到传承,使二者相得益彰,使传统的民俗节日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认为旧街花朝节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表层经济价值
    在旧街花朝节前后几天里,几公里长的街道和干涸的河床上做生意的摊位密密麻麻,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各种民族风情表演的帐篷一个连着一个;游玩购物的人流每天在10万人次以上,日交易销售金额超过 3000万元。参加旧街花朝节众多的游客给旅游、商住、餐饮等服务行业带来经济收入。如此火爆的场面和可观的物质交易销售金额在全国同类小城镇少见。由此可见,旧街花朝文化节的经济价值。
(二)蕴藏经济价值
花朝文化节中的花灯出巡、制百花糕、酿百花酒等民俗,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旧街花朝节期间,如果我们把传统的花灯制作打造成产业,做成形状各异、新颖奇特、活灵活现的花灯,供广大民众娱乐赏玩,他可形成一个庞大的花灯市场。也可把传统花灯工艺与现代声光电等高新科技结合起来,制作成内容、形式丰富多彩、造型生动奇特的花灯出售。
    另外,与花朝文化相关的百花糕、百花酒等是旧街花朝节中特有的传统食品。当年朝廷大臣能够吃到一块武则天亲手赐给的百花糕感到无比荣耀,兴奋得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如果我们利用旧街花朝节为契机,对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以此增加当地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可以将与旧街花朝节故事相关的传统食品百花糕、百花酒等进行开发成为旧街花朝节的品牌食品,制作成为精品,使其逐步成为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将会给当地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旧街花朝节蕴含着丰厚的经济价值。首先是因为旧街花朝节具有活态的传承性,要创造条件能让旧街花朝节存活不消亡,这样才有可能使旧街花朝节得到有效的传承,要组织专家对旧街花朝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论证,有针对性对旧街花朝节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开发。对待旧街花朝节必须牢记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保护性的开发。要让旧街花朝节既能保持本真性,又能让旧街花朝节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发挥旧街花朝节应有的作用。旧街花朝节保护好了,知名度更高了,创造的经济效益就会更多,就能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给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增加更好的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和实惠。因此,我们如何让旧街花朝节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呢?我认为:
(一)加强领导,是长期保持旧街花朝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旧街花朝节经过800多年的传承,除了留存丰富多彩、极富地域特色的旧街花朝节文化外,同时,旧街花朝节在不同时期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不同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他们充分利用旧街花朝节的无形资源,打造旧街花朝节品牌,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旧街花朝节合理利用,使旧街花朝节为地方经济服务,但我们必须要让旧街花朝节既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同时也能借助旧街花朝节给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旧街花朝节这种传统的民俗节日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旧街花朝节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发展经济是党和政府部门重要的职责和主要工作,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抓经济工作上来。旧街花朝节是祖先留给旧街人民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旧街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有责任、有义务把旧街花朝节发扬光大并把旧街花朝节传承下去。旧街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资源,让旧街花朝节这种传统的民俗节日对旧街的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认为,加强对主办旧街花朝节的领导,是长期保持旧街花朝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那么,党和政府部门在主办旧街花朝节时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呢?
1、长期规划,分步实施。为了做大做强旧街花朝节文化,充分利用旧街花朝节文化资源,将旧街花朝节做成旧街乃至武汉市新洲区的文化品牌,做成一张对外宣传的靓丽的名片。武汉市新洲区委、区政府应将旧街花朝节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将旧街的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周边的旅游景点的规划同旧街花朝节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耳目的一新的感觉。当然,规划是宏观的,可用分步实施。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将旧街花朝节的宏伟蓝图转变为现实,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使旧街花朝节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基本的保证,使旧街花朝节不断注入新的发展元素,适应新的人群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使旧街花朝节不断地得到传承,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另外,在旧街花朝节期间,因为参加旧街花朝节的人越来越多,负责组织旧街花朝节活动的机构,应该将参加旧街花朝节的各种摊位分布合理,尽量将人流分布均匀,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加大对旧街花朝节的宣传力度。应在各种宣传媒体开辟专栏,对旧街花朝节的历史、旧街花朝节的风俗、旧街花朝节的基本特点及价值、旧街花朝节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宣传,扩大旧街花朝节的社会影响。
3、周密策划,确保安全。每次举办旧街花朝节活动之前,应进行周密的策划,其中也包括安全方面的策划。举办活动必须要确保安全,安全是活动的基本保证。举办活动安全了,那么举办的活动也就成功了。在举办旧街花朝节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方面的预案,确保旧街花朝节活动的安全。
(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是长期保持旧街花朝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旧街花朝节由最初的花朝庙会,发展到花朝物质交流会,又发展到如今的花朝文化旅游节。这除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外,主要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广大群众是旧街花朝节的主体。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使旧街花朝节在旧街传承了800多年;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使旧街花朝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使旧街花朝节充满着朝气和生命活力。旧街花朝节期间唱会戏由庙堂逐步流变到空旷的河滩,由唱戏娱神,流变成多种民族风情文艺演出,供游人娱乐欣赏;物质交流由最初的农具、耕牛交易,流变成品种齐全的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种子、农药、地方特色食品、大型农用机械等商品买卖;卖货的吆喝声流变成了朗朗上口、引人发笑的顺口溜;日人流量由最初几百人逛庙会,流变成现在的十几万人。旧街花朝节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集体智慧和集体创造的产物,它吸收和积累了众多旧街人的聪明才智、经验、创造力、技艺。参加旧街花朝节物质交流和文化活动的既有数以万计的旧街人民,又有周边区域及中部五省的游人、商人。我认为,要想让旧街花朝节具有生命力,得以持久地传承,应该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是长期保持旧街花朝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旧街花朝节,渊远流长秉存了鄂东地区人民的文化精神,在鄂东及鄂东临近地区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承载的民间传统文化信息量大,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深入挖掘、抢救和保护这一传统节日,对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引导旧街花朝节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满足当地群众对节日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能推动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的开发,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二○一○年六月初稿于武昌)




作者单位: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邮政编码:430064
联系电话:1300714193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传统民俗节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