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2|回复: 3

中央民族大学展示周之前辈学者篇(杨成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7 01: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杨成志(1901——1991),字有竟,汉族。著名的民俗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
1927年,离开岭南大学到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工作,并与何思敬、崔载阳、庄泽宣、钟敬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俗学会"。开设民俗物品展览室,举行公开展览。1928年,与顾颉刚、崔载阳、容肇祖、钟敬文等人联合开办民俗讲习班,主讲“民俗学问题格",与钟敬文先生合译《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同年夏,受原中央研究院和中山大学语历所指派,与俄国学者史国禄教授夫妇及容肇祖同赴云南调查少数民族情况。嗣后一人留滇继续调查。接着赴川,在大凉山彝族地区调查研究彝族奴隶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等,同时还对金沙江沿岸及昆明、河口等地的苗族、瑶族、傣族、安南〈即今越南〉人等作了调查。1929年6月,在云南东陆大学演讲《从西南民族说到独立罗罗》,介绍彝族的衣饰、食物、居处、婚姻、礼节、制度、歌谣、历史、文字等,后〈1932年〉发表于广州考古学院考古学杂志第一卷。1930年4月,发表《罗罗文的起源及其内容一般》,谈及彝族有关彝文起源的传说。同年写成的《云南民族调查报告》中,涉及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及民间文艺内容。1931年陆续发表了《云南罗罗族的巫师及其经典》、《罗罗太上清净消灾经对译》等文章,介绍并研究彝族宗教巫师及其宗教经文。
    1936年9月,主持恢复曾一度停刊三年的《民俗》周刊,改为《民俗季刊》〈16开本〉,任主编之一。并在第1卷第1期“复刊号"上发表《现代民俗学一--历史与名词》、《民俗学会的经过及出版物目录一览》两文。该刊至1944年共出了2卷8期,杨成志为此刊撰写了《安南人的信仰》等许多有关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引起相当影响。
    自1952年起,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兼民族文物室主任。1952年,依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写成《粤桂疍民调查情况简要报告》、《广东畲民情况调查初步总结报告》,其中民俗部分均有较详论述,为辩识确定少数民族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材料。 1956年,与潘光旦、吴文藻二教授共同起草《中国民俗学十二年远景规划》。1962年1月,在《民间文学》上发表《瑶歌的社会历史体现》。同年5月,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学术讲座上作题为《我国民俗学运动概况》的专题报告,后载《民间文学》1962年第5期。1963一1965年间,先后赴广西武鸣、都安等县考察当地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经济结构及民俗、宗教、婚姻及口头文学等情况,分别写成四种调查报告。
    1979年12月,与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堃、罗致平、钟敬文等七教授联名发起《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后载《民间文学》1979年第12期。 1983年5月,在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作《民俗学的起源、发展与动态》专题报告,后载《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同年7一8月间,在“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讲习班"上作题为《民俗学的内容与分类》的学术报告。同年12月,在《舞蹈》1983年第6期上发表《民俗与传统舞蹈散谈》。1985年8月,在《舞蹈》1985年第4期上发表《舞蹈与民族文化》。同年10月,以五言诗形式为山东大学社会学系编辑出版的《民俗研究》“创刊号"抒写了长达80行的题词。题词分“炎黄帝胄"、“欧美姿态"、“祖国巡礼"三阙,简扼而富于文彩地叙述了民俗在中外的演进及现状,饶有趣味。1986年,在《民间文学论坛》第3期上发表《民俗学三大学派的异国解释》。1987年,又在该刊第6期上发表《瑶族“开天辟地”神话》。自1984年起,杨成志先生从他为之辛勤耕耘了60余年的中国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教育讲坛上退了下来,专心于整理旧作,著述新章。在60余年勤勉笔耕中,杨成志先生撰写了10多本专(译〉著,两百多篇论(译)文,共计约三百多万字。
    可以说,杨成志教授学术生涯肇始于民俗学,其后一以贯之,“一生在中国民俗学的田野上耕耘",成绩斐然,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享有较高声誉。日本民俗学家白鸟芳郎、君岛久子、直江广治以及香港人类学教授谢剑生,都很推崇杨成志先生。国内学术界也给予他应有的荣誉,杨成志教授分别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人类学会"、“中国民族学会"、“中国社会学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百越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或顾问,髦耋之年,仍在勤勉笔耕,孜孜奉献。


[ 本帖最后由 雨葭 于 2010-6-27 01:36 编辑 ]
发表于 2010-6-27 09: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啊,景仰景仰
发表于 2010-6-27 16: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相就是长寿啊。。。。。。。。
发表于 2010-9-27 0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7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