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 发表于 2003-10-30 20:23:09

【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请问汲冢竹书中所记“周穆王驾八骏西征”以及“盛姬卒于途次以至反葬”具体为何事?
还望高人不吝赐教!!

刘宗迪 发表于 2003-10-30 20:28:38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番茄兄所引诸事出自《穆天子传》还是《竹书纪年》?

番茄 发表于 2003-10-31 08:50:08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应是《穆天子传》吧?!
另:偶在读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时,曾对文中所引“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奔戎再拜稽首”一段文字不甚明白,尤其是穆王与西王母的对话。“眉曰西王母”中的“眉”作何解?
晚辈实在是才疏学浅,烦请赐教。

刘宗迪 发表于 2003-10-31 09:31:45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偶对《穆天子传》没有做过专门研究,只是在研究《山海经》是捎带着提了几笔,因为两书中都提及西王母,我的看法,《穆天子传》不是真正的历史著述,其中穆王西巡也许有点历史的影子,但其规模肯定不会像书中所述那样气势磅礴,此书虚多实少,其实已开后世历史演义小说之先河,但因其编年史形式,常逗得研究历史的老先生们信以为真。其中,穆王西见西王母的故事肯定是假的,全凭《山海经》而依托。《竹书纪年》中穆王西见西王母之说自然也是同一来历。
    最近整理出一片《西王母考》文,其中正好有关于《穆天子传》的一段,贴在这里。番茄兄如看不下去,甩番茄或者鸡蛋好了。
   不过,这可是未刊稿哟,全部权利保留。

周穆王西征见西王母非史实而是民间故事

    周穆王西征,见西王母,这是西王母神话“西方说”的重要根据之一。《史记》载之于前,汲冢《竹书》发之于后,又有《列子》作为旁证,可谓证据确凿。《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容或有后人的增饰,《列子》可能是文人的想象发挥,对它们的记载尚可质疑,但是,《史记》是严肃的历史著作,太史公的话总不会捕风捉影吧。
    但是,奇怪的是,司马迁尽管在《赵世家》中提到周穆王西征之事,在《周本纪》中叙述周穆王的事迹时对其西征却只字不提,此外,在《秦本纪》中追溯秦人祖先时也提到造父御穆王西征之事,但也绝口不提见西王母事。据《穆天子传》,周穆王御驾西征,足迹所及,行程上万里,遐方诸国纷纷逢迎礼遇,其事雄哉壮矣,正应该是史家所艳称的先王盛事,周朝史官本应大书特书,但司马迁在其本纪中却只字不提,这实在是意味深长。
    袁珂先生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说:“前人尝讥作《史记》的司马迁‘好奇’,把一些神话传说的材料采入书中,但史公对《穆传》、《竹记》材料的使用还是谨慎的,在《周本纪》的穆王传中就没有提到穆王见西王母事,只是在《赵世家》里才从侧面简略地提到,把此事当作一段赵族先祖发迹的传说来稍事点染罢了;这种处理从史学的角度说来还是比较恰当的。” 但袁珂先生没有解释太史公这样处理的缘故。
    这一点其实并不难解释,其在《赵世家》中提到这一故事,旨在藉以说明赵氏的来历,一个姓氏或民族的来历,原本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它和一切溯源性解释一样,都是后人依傍之辞,皆非有史实可资凭据者,《史记》所载许多民族和家族起源的故事,绝大多数是荒唐缪悠、无可稽考的神话,甚至连太史公自述家世也不例外。司马迁引用造父御周穆王西征之故事说明赵姓来历,正如他在《殷本纪》中引用女狄食鸟卵而生商人的祖先契以说明商人的来历,在《周本纪》中引用姜原因踩到大人的足迹而生周祖弃以说明周人的来历,在《秦本纪》中引用秦祖孟戏、仲衍鸟身人言之说以说明嬴姓的来历,只是引用民间传说姑妄言之,而并不意味着太史公相信实有其事。
    但《周本纪》在叙述穆王事迹时,因为穆王时周人早已建国,王者之起居出征必有史官付诸笔札,故叙述穆王的事迹就只能依靠传世的史料,就不能不慎重区分真的史实和假的故事,只有确凿有据的才能载入史册,因此,在《周本纪》穆王纪中,司马迁只叙述了穆王征讨犬戎和作刑书的故事,因为两者都是“有典有册”可以稽案的,前者见于《国语》,后者见于《尚书》。
司马迁对穆王西征故事的这种态度和《穆天子传》本身浓厚的传奇色彩足以暗示,这一故事只是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而非有典可据的历史记载,而且,故事的来源也不是周人,而是赵人,是赵人为了自我标榜而发明出来的,《穆天子传》和《竹书纪年》中关于穆王西巡的故事,自然也是同一渊源 。顾颉刚先生根据《穆天子传》中记载的地理交通情况,推断此书可能是赵武灵王开疆拓边时的产物 。
    其实,《穆天子传》中穆王与西王母相互赋歌酬答的故事,与后世《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中汉武帝与西王母幽会密约的故事乃至更晚的《仙传拾遗》中燕昭王与西王母相会和《纂异记》中唐明皇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何其相似乃尔 ,表明这种人王与女神相会的故事套路在古代说部中一直很流行。由于神仙道教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服食修炼求神仙的方术一直是蔚然成风,披靡朝野,因此,神人相会、弃世成仙的故事母题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喜闻乐见,西王母既为道教信仰中众仙之“班首”,因此,西王母降临尘世与凡人相互酬答的故事也十分流行,当属人人耳熟能详。在这类故事中,总有一个企慕神仙的得道者与西王母相互酬答应对,周穆王和燕昭王、汉武帝、唐明皇一样,只是讲故事者临时拉来充角的人物。对于民间故事而言,世代流传的情节母题才是重要的,至于拉什么人物来充当故事中的角色,则全看讲述或搬演故事者的喜好。这就意味着,在西王母下凡故事中,拉什么人来跟西王母唱对台戏,是拉周穆王、燕昭王、汉武帝、唐明皇这些风流天子,还是捏造一个莫须有的张三、李四,其实无关紧要。反之,流传后世的这类西王母下凡的故事中,与西王母相酬答的既可以是周穆王,也可以是燕昭王、汉武帝、唐明皇或别的什么人物,足以暗示,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其实并非信而有征的史实,而只是无中生有的神话,由燕昭王、汉武帝、唐明皇会西王母故事之为凭空捏造,足知周穆王会西王母的故事亦必为向壁虚构。
    看来,《穆天子传》一书真假参半,即使其中记载的周穆王巡狩西域的故事确属史实,其中的西王母故事却完全是道听途说的神话传说,此书杂取史书和说部拼凑而成,已开后世《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之类历史演义小说虚实相生的先河。只是由于《穆天子传》故意采取编年体的叙事框架,把虚幻的故事塞进真实的时间框架中,因此更容易以假乱真,因此也让很多历史学家上了大当,一门心思地想根据周穆王的行程考证出西王母是何方神圣,西王母之国坐落何方。其实,周穆王西征会见西王母的故事既然纯属子虚,则此类考证自然就成了无的放矢、痴人说梦。
    周穆王西巡会西王母故事既然是民间传说,那么,《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史记•赵本纪》和《列子•周穆王》中记载的穆王西巡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就不足以作为证明西王母为西方之人或神的根据了。
    而《穆天子传》所述周穆王欢会西王母的地理背景则据《山海经》而敷衍。《穆天子传》中的“舂山”和“群玉之山”就是《山海经•西次三经》中的钟山、玉山 。不过,为与帝王的身份和巡守的排场相般配,西王母的居处不再是《山海经》中的荒山野水,而是变成了西方一个国家,即“西王母之邦”。而为了夸张周穆王西巡行程之渺远,“西王母之邦”被安置到了周京以西万余里,已经从海内推到了海外(中亚的帕米尔地区或吉尔吉斯草原),昆仑山、钟山(舂山)、玉山(群玉之山)在《西次三经》中原本相距不过数百里,到了《穆天子传》中,为了与穆王西巡的壮举相称,诸山之间的距离不得不被拉大。
    《穆天子传》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则西王母之山又称“弇山”,“弇山”一名本自《山海经》。郭璞注“弇山”曰:“弇兹山,日所入也。”“弇兹”即“崦嵫”,《西次四经》有“崦嵫之山”,郭璞注:“日没所入山也,见《离骚》。”《离骚》云:“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以“崦嵫”或“弇兹”为日入之山,又本自《大荒经》,《大荒西经》云:“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弇兹”在《大荒西经》中处于西极之地,本为西极之神名,因与日月所入之山相近,故讹为日入之山名。《穆天子传》的作者,因见《大荒西经》以“弇兹”为西极之地,《尔雅•释地》又以“西王母”为西极之地,故硬将“弇兹”与“西王母之山”捏合为一,由此种故意弥缝之迹足见《穆天子传》其书之多伪说。
    《穆天子传》中环绕西王母之山的整体地理背景既然多出自《山海经》,则其关于西王母的述说实皆据《山海经》而敷衍。

番茄 发表于 2003-11-2 16:39:46

RE: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感激涕零!!!!!!!!!!!!!!! :o :P : :)

shuhantangli 发表于 2004-5-23 18:12:15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刘老大,为什么不能把穆王和西王母的故事看成是当时周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部落交往的一个神话性阐释呢?尽管考古上似乎还没用证据。

刘宗迪 发表于 2004-5-23 21:25:22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嘘,这里只有一位老大,不姓刘。
说西王母是西鄙某国的女王,而周穆王跟西王母的交往是华夏天子的“怀柔远人”,这别人早就说滥了。吾人本意正是想证明这个老生常谈之为谬说,岂能再人云亦云?

郭襄 发表于 2004-5-23 21:44:15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神话历史化。

独行天宠 发表于 2004-7-5 00:38:14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呵呵,老大!对穆传没有专门研究就全盘否定其真实性,和有人没有对山海经深入研究,就否定其真实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大的几个论断值得注意:
1.周穆王西巡会西王母故事既然是民间传说,纯属子虚,那么,《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史记•赵本纪》和《列子•周穆王》中记载的穆王西巡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就不足以作为证明西王母为西方之人或神的根据了。
2.《穆天子传》中环绕西王母之山的整体地理背景既然多出自《山海经》,则其关于西王母的述说实皆据《山海经》而敷衍。

1.将穆王见西王母与民间故事系连,然后引入前提:民间故事纯属子虚,故所有穆天子-西王母记载都是无中生有的故事。这样的逻辑无疑是成问题的。首先前提:民间故事纯属子虚,就是错误的。这在民间文化论坛上,用不着我来证明。其次就算所有民间故事纯属子虚成立,相关典籍的记载,也不必定被证明是子虚乌有的。因为它们并不是民间故事。

2.山海经和穆传的地理描述,不必是:不是后者出自前者,便是前者出自后者。两者可以来自共同来源,因而是暗合的。如果山海经出于帝禹时代稍后,而穆传地理出于西周,两者的暗合不难理解,甚至无须共同的知性来源,而它们却必定有共同的现实来源:因为历史在变,而地理却不变。今天如果有人写一个新疆中亚记行,恐怕也要面临被怀疑演义山海经的尴境。

不好意思,两枚鸡蛋。后头还有。

刘宗迪 发表于 2004-7-6 12:16:51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回独行侠:
1,真实性是相对于特定的语境而言的,史学有史学的真实性,文学有文学的真实性,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真实。这个道理俺还是晓得的。俺说民间文学纯属子虚,是在史学的语境中说的,搞错“定义域”的不是在下,而是兄台。
2,穆天子传是史实,还是故事,我想在这民间文化论坛上,已经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吧。
3,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两书孰先孰后,抑或两者同出一源,我想只要细心读一读山海经本文就不难明白。《山海经〉中当然有很晚的东西,即《海内〉四经,但就是这部分,也肯定比《穆传〉要早,《穆传》那种文体,可能产生于战国吗?
4,兄台云:“历史在变,而地理却不变。今天如果有人写一个新疆中亚记行,恐怕也要面临被怀疑演义山海经的尴境。”此言差矣,历史在变,地理也随之而变,如果地理不变,所谓历史地理学从何谈起?大地是客观的,江山是难移的,但地理是人文的,人居住而成聚落,人命名而有地名,人对地方的命名,往往是根据前代史书,比如象汉武帝案古图书命名昆仑山之类,因此,地理自己不会变,是随人们对大地的理解之变而变,如果新疆中亚有些地名是按照山海经命名的,假设今天有人写一个关于这些地方的游记,说这个游记是山海经的演义,有何不可?说到底,浪迹于人类历史中的每一个人,谁的游记或生命史又不是古代文字的演义。除非你能够真的脱离历史和文化而“独行”。
   
[ 本帖由 刘宗迪 于 2004-7-6 13:11 最后编辑 ]

freshberry 发表于 2004-10-7 11:40:51

RE:【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

台兄评得棒啊!!!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穆王何事不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