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关键词
文学批评关键词Glossaryofliteraryandtheoreticalterms
(以英文字头为序)
作者:杨慧林
根据Studying Literature: the Essential Companion编写,原书编者为Paul Goring等,London: Arnol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1年出版。
9、Authenticity 原生态。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术语。意指原生于某种文化、而不是强加于该文化或者被该文化所汲取的因素。批评者认为,“原生态”的主张是将“土著人”及其文化框定在一成不变的族群特质之中,要求“土著人”保持其陈旧的生活方式,以作为西方人的“他者”。
16、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集体无意识。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不仅对意识和无意识予以区分,还特别指出“无意识”包含着“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中“个人无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前者是“被遗忘或者压抑,从意识中消失了”,后者却“从来没有在意识中出现过”、“并不是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集体无意识”才是最隐蔽、而又最根本的精神层次。荣格以“集体无意识”解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相似的神话原型和原始意象,对原型批评和神话批评(mythic criticism)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被较早运用于鲍德金的《诗歌中的原型模式》(1934),其中将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与《旧约》中约拿的故事相比,归之于“再生”的原型。
17、Context 语境。即一定文本得以存在、一定意义得以生成的环境。
20、Diachronic 历时性。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与“共时性”相对应。对语言的历时性研究,是侧重语言的历史发展、积累及其变化。文论中的“历时性阅读”,主要是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历史间隔。
21、Dialogic对话。巴赫金的术语,亦作dialogue。在巴赫金看来,“对话”所包含的词语互动,是语言的根本属性。因为词语并不是中性的,而必然与他人相关,当我们把他人的话语纳入自己的用法时,也就形成了与他人的对话关系。有论者形容说:“一个词语对于巴赫金,就像是一个人转给另一个人的衣服,不可能将原来的气味完全洗掉。”巴赫金的“对话”观念,也涉及到“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问题以及布鲁姆所讨论的“影响的焦虑”(the anxiety of influence)。与“对话”相对应的概念是“独白”(monologue)。托多洛夫曾在《米歇尔·巴赫金:对话的原则》(1984)一书引述他的话:“从根本上看,独白主义不承认在自身之外存在着另一种意识——另一个同样正当……的‘我’(或者‘你’)。”
30、Grand narratives 辉煌叙事。与“细琐叙事”(little narratives)相对应,分别来自法文的grand récit 和petit récit。利奥塔德于1979年出版《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以后,“辉煌叙事”一词被广泛使用。利奥塔德提出:“我用‘现代’一词标识任何自我合法化的科学,其自我合法化是根据一种明确地诉求于辉煌叙事的元话语,比如精神的辩证法,意义的诠释学,理性主体或行为主体的解放,或者财富的创造。”这里的“辉煌叙事”,使人的行为或者生命得到意义,其中人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业已书写在叙事之中的角色,而人的最终结果已经被事先注定了。“细琐叙事”则要抛弃这种高超的目标,将自己限定在比较具体的解释模式中。
31、Grammar of narrative 叙事的语法。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术语。其主要代表热奈试图将“语言学范式”(linguistic paradigm)扩展为一种“叙事的语法”,他认为结构主义是对以往文学理论的一种“矫正”,“文学已经太久地被视为没有符号的意义,因此现在有必要将它视为没有意义的符号”。
32、Gynocriticism 女性批评。伊莲娜·肖娃尔特所使用的术语,以此来描述一种将女性作为写作者来研究的“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t criticism)。在1985年出版的《女性的疾病:女性、疯癫和英国文化1830-1980》一书中,肖娃尔特对这种“女性批评”进行了界说:“其内容是女性写作的历史、风格、主题、文体和结构;女性创造的精神动因;个体或者集体的女性经验之轨迹;女性文学传统的演进及其规律等等”。
34、Historicity of texts文本的历史性。“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textuality of history),构成了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基本立场。其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认为:“作品的生产和消费,……总是涉及多种利益,……这恰恰因为艺术是社会性的,从而体现着多种意识。一定的价值和利益是在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斗争中产生的,在面对过去的艺术时,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不可避免地要记住价值和利益的转换。”这是强调“文本的历史性”。另一方面,新历史主义批评认为历史文献与文学文本一样,也有叙事性甚至虚构性;要通过历史文本来把握真实的历史完全是天真的幻想,因为历史只是前人所记述的文献材料而已,“客观历史”则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格林布拉特要将“通常只限于文学文本”的阅读活动转向“一切文本性的历史踪迹”。这是强调“历史的文本性”。也就是说,一切“阅读”都不仅是针对文学文本,而且也将包括全部社会的、历史的、意识形态的内容。
35、Horizon of expectations期待视野。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的术语。意指在任何阅读活动之前,读者的全部经验已经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从而形成其特定的的“期待视野”。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先有”(fore-having)、“先见”(fore-sight)、和“先概念”(fore-conception)。加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论及“期待视野”的问题,认为不同的“期待视野”并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不断形成、相互融合的。这种“视野的融合”(fusion of horizons),恰恰是“意义”产生的关键。后来姚斯等人对此问题的重申,代表了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取向。
41、Intertextuality 互文性,亦作“文本的间性”。指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热奈也用“显文本”(hypertext)和“潜文本”(hypotext)指称互文本和互文关系,比如乔伊斯的《尤利希斯》和荷马的《奥德修纪》,就是“显文本”和“潜文本”的实例。巴赫金强调一切话语都具有对话的因素,所以其论文《小说话语的史前史》特别注意到“戏仿”(parody)和“滑稽”(travesty)在现代小说中的应用。在《语言的欲望》(1980)之中,克里斯托娃将文本界定为“一种互文性的文本排列:在一个给定的文本空间里,来自其他文本的不同话语相互交合”。罗兰·巴尔特也大体上赞同这一观点,他甚至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互文性的,“任何文本都是以往之引文的新的组合”。
53、Myth 神话。现代西方文论关于神话的研究,是同列维-斯特劳斯和罗兰·巴尔特密切相关的。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1972)一书中建立了与传统神话观念完全不同的学说,即:神话是一种思维方式。罗兰·巴尔特的《神话学》(1972)则认为神话的思维方式与意识形态颇多相似。罗兰·巴尔特在神话研究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将神话与当代生活相关联,使人们意识到神话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他所说:神话的概念可以说明一种独特的文明过程,使我们知道被历史所决定的环境为什么会显得自然而然;由此则可以揭示被掩盖的“意识形态的恶习”。
67、Text 文本。主要指文学艺术作品,广义的文本则是指一切人类活动的产物。
全文见: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197
RE:文学批评关键词
grand narrative 一般译为“宏大叙事”(也有总体、巨事、大、堂皇叙事或叙述),不知这里为何译成“辉煌”。authenticity在文化研究中就是翻译成“真实性”或“本真性”,这个后殖民主义的“原生态”,不知意义有无区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