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祭敖包
内蒙古兴安盟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
蒙古族祭祀敖包已经有数百年的传统。据史书记载,在成吉思汗时代,每逢大事或出征作战,定要亲自到神山之下,摘帽挂带,虔诚祈祷,以求苍天保佑。以后,祭敖包便成为蒙古族的古老传统。
祭敖包的传统方式,主要分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类。所谓血祭,就是宰杀牛、羊,向敖包献牲祭祀;所谓酒祭,就是扬洒奶酒、鲜乳之类,向敖包献祭;所谓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点燃香火柴薪,将肉食、奶食象征性地投入焚烧,以示祭祀之诚;所谓玉祭,就是将珠宝、钱币之类撒到敖包顶上,以祈求福佑。
敖包的祭祀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神化成为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兴安盟敖包祭祀也保留着那些神秘的色彩和文化特征,并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神奇的原生态祭祀文化色彩。它不仅是传承原始氏族文化的载体,还涵盖着风土人情、生态保护、道德教育理念以及祭祀文化、竞技比赛、群众文化、生产生活技巧等广泛的内容,是多种文化交汇相融的集中表现。
祭敖包之前,人们来到敖包跟前,一般要从西南登上敖包山,顺时针方向转一圈,来到敖包正前方香案前行叩拜之礼,然后将带来的石块放在敖包上,用五色哈达、彩旗、禄马旗将敖包装饰一新。在敖包前的大案上,摆上煮好的全羊,两边摆上鲜乳、奶酪、黄油、圣饼、白酒、什锦粥、盐、菜等食品,由喇嘛念经,以使这些食品变得圣洁。然后喇嘛燃放沙地柏枝叶、香火,进行烟祭。这时法号长鸣、法铃击响、鼓钹大作,参祭者不论僧俗尊卑,均大襟铺地,向着敖包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口诵祭词,从浩日穆斯特到黄金世界的山水、神仙,从成吉思汗诞生的不儿罕山、克鲁伦河,到土生土长的阿尔巴斯山、哈屯高勒(黄河)都赞颂一遍,最后祈祷:
赐我们牲畜增多,日子殷实,
赐我们平安享乐,延年益寿,
赐我们万事如意,欲求必得,
赐我们吉祥如意,无病无灾。
但愿我们永远吉庆有余,幸福安康!
关于敖包的禁忌
关于敖包有不少禁忌,需要注意,例如:妇女不能上敖包顶,不能在敖包会上参加赛马;行人不能骑马从敖包旁经过,一定要下马向敖包叩首膜拜,添些石块或树枝,但有些敖包忌讳搬动附近石块树木,更不得添加;祭敖包时要保持祭品的清洁干净,做到物净器明。有些敖包禁止外姓人参加,严禁刑事犯罪和在逃人员出席;严禁带孝和埋葬死人的人员、患热疾人员参加;妇女在月经和产假期间不得参加;在敖包禁地内不得砍伐树木等防风植物,不得挖坑取土,不得打猎,更不得开荒种地,附近河流湖泊中不得游泳、洗澡、洗衣服、撒尿、钓鱼;敖包高地不得丢弃白骨头和垃圾等,更不能大小便;不得攀登敖包,拆散敖包石木;敖包附近不能杀生、伐木打柴、捕鱼捞虾等等,因此敖包附近的自然环境一般都较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