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试论深圳新民俗文化
试论深圳新民俗文化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社会变革中,一座现代化新兴城市--深圳,在南疆拔地而起。她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体制改革的试验场,日益引起世人的瞩目。深圳巾毗邻香港,背靠广州,总面积为2020平方公里。建立特区的,这里经济落后,文化基础差,人口外流(主要是偷渡到香港)的现象甚为突出。当时的民谣唱道:"深圳只有二件宝,蚊子、苍蝇、沙井蚝;十室九空人逃外,村里只剩老和小"。这是六七十斗代;尤具是十年浩劫期间深圳现实的生动写照。
建立特区后,短短的八年间,深圳由原来仅有几万人口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为包括来自全国各省、币"移民"在内的近100万人口的特区城市。她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一国两制的临界线,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昔日"政治边防"紧闭着的大门,促进了特区的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促使这个各地"移民"共处、多种方言混杂、新风旧俗渗透交义的城市,加快了移风易俗的步伐,逐步形成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民俗文化。深圳这种新萌发与形成的文化现象,对于探讨"民间文化与现代化"这个新课题,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均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宝贵资料。
一、深圳传统民俗文化及其变迁 深圳的前身宝安县,旧称新安县,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据《新安县志·风俗》介绍:"邑地滨海,民多以业渔为主、其务农者亦能勤力作"。当地人民长期以农渔生产为主,"朴拙成风,巧饰不习".具有传统的淳风厚俗。
自晋代水嘉以来一千多年.不少中原人士辗转迁徙至新安县,带来中原民俗与当地的交融,如重"门第"、"礼仪","士励学术而谨仕进","重阳扫墓与清明同,余节大略与荆楚岁时无异"。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迷信成风,"俗尚巫信鬼,凡有病或使妪持衣燎火而招于门,或延道家逐鬼"。而农民遇旱灾或遭虫害时,祭神祈雨和禳灾之风.极为普遍。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规定很多不能触犯的禁忌。
封建统治时期,深圳渔民被视为"贱民",不能登岸,以船为家。由于常年同海洋打交道,风险极多,渔民寄托于神灵,从中寻找精神慰藉。蛇口赤湾天后庙中所供奉的"天后娘娘",被渔民视为保护神,即是一例。每逢旧历三月,赤湾便举行盛大的庙会,焚香朝拜者蜂涌而至。此习俗延续数百年不衰,形成所谓"赤湾胜概"的"新安八景"之一。
在服饰方面,旧时农民衣着用布,多为自织自染的"十丈乌",颜色革调。男人多穿对开襟上衣,阔大裤脚的"唐装"。妇女穿大襟右扣上衣,裤的样式则与男装相似。唯客家妇女的服饰颇具特色:头戴竹蔑编成的空顶宽檐凉帽,上衣外加系一素色"围裙",已婚或未婚妇女以其发型及所佩戴"头帕"的颜色与绣花的不同来区别。
深圳旧俗"民多重农桑而后商贾",农民经商者甚少。1910年10月,广九铁路从九龙到深圳罗湖桥一段通车后,商贾往来逐渐频繁,中外贸易迅速发展,各种店铺纷纷出现,使萧条的深圳墟逐渐扩展成为一个边睡小镇。生活极端贫困的农民,也有些人开始弃农从商。但在旧社会,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所限,农民要做生意挣钱.谈何容易!
在婚姻习俗中,旧俗十分强调嫁娶必须"门当户对","'嫁产不以妆奁相夸耀",结婚时以摈榔、茶叶、茶果这类物品作为礼物,这实际是中原风俗的传承。解放后许多带有封建色彩的民间习俗虽逐步被革除,但在农村仍未完全绝迹,可见旧俗的传承具有十分稳定的特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保障,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民如今已不再迷信鬼神、祈求神灵保佑了。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深圳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缓慢,工农业产值很低,文化卫生事业基础薄弱,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预期的改善和提高。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批准创办深圳经济特区。从此,深圳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几年间,昔日"朴拙成风"的边陲小镇,已经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深圳市委、市政府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移风易俗,使一些原来健康有益的风尚继续发扬,一些无害的习俗被引向健康有益的轨道,一些从海外流人的不良风气,亦受到有效的抵制,从而逐步创造出一种与商品经济相适应、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新民俗文化。
二、深圳新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地区,尤其是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便是新民俗文化萌发的温床。近年来,深圳新民俗文化方兴未艾,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旅游文化
深圳作为内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发展旅游文化大有潜力,现已形成"五湖四海(既香蜜湖、西丽湖、石岩湖仙湖、银湖、小梅沙海湾、大梅沙海湾、南澳海湾和"海上世界"等)为主体的11家综合性旅游点。深圳旅游业注重利用民间文化为其服务,开辟形式多样的民俗旅游。蛇口"海上世界"的明华轮,以中国民俗文化为特点,创设既可购物,又可游览的"中国民俗风情游览中心",汇集全国各地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以吸引海内外游客。香蜜湖度假村辟地1万多平方米,建起一座由8座蒙古包形成的蒙古村,还从内蒙古招聘了20多名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子为游客服务。这里有草原、马场、帐篷、烤羊肉、奶茶,特别是还有50多匹赤鬃马……白天可骑马射箭,晚上可在蒙古包睡觉、享受牧民的乐趣;另外仿造几座德国式城堡,集吃、住、玩于一堡,充满异国情调。此外,还有西丽湖野生动物园、华侨城"锦绣中华小人国"和正在筹建的南头"大观园"等,都是颇具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其中"锦绣中华"集我国长城、故宫、敦煌石窟、布达拉宫等72个风景点于一处,以弘扬中华文化景致,发展深圳旅游业。现已成为旅游热点,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关注,从而在深圳形成民族文化的优势。
(二广场文化
自从1986年7月以来,深圳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办的"大家乐群众自娱晚会",在广场上搭起一个舞台,采用自荐自演的方式,竟吸引了为数甚多的群众。这种逢星期天与星期三定期举行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观众不必买票进场,自荐表演者则要花五角钱排队等候。只要自愿,谁都有登台献艺的机会。观众与演员可以随时"换位",表演的内容有地方小调、流行歌曲、民间舞蹈、杂技小品、说书、讲演。曲艺和健美体操等等;只要内容健康,也允许"演员"即兴将歌词"改旧编新",总之是不拘形式,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晚会开始时,广场上人头攒动,少则三四千人,多则七八千人。观众自始至终站着观看,途中甚少离场者、演得好的给掌声,演得不好则给笑声,始终充满着融洽、欢愉的气氛,从未发生过起哄、闹乱的现象,令海内外游客来此观摩者也暗暗称奇。
"大家乐"迄今已演了多年,登台表演的"演员"达5000多人次,其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不足5岁。观众共达50多万人次。眼下,"大家乐'发展迅速,已在深圳市各地扩建了50个"大家乐分点",并先后组织了"大家乐家庭友谊赛"、"'88年大家乐大汇串"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形成具有特色的广场文化。
(三)社团文化
深圳各种学会及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很多。人口仅有二万多人的蛇口工业区,就有各种群众性社会团体25个,成员2000余人。可分为娱乐消遣型、学术研究型和综合型三类。不同层次的人可根据个人专长、爱好,自由选择加人某个社团。这些社团在开展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蛇口工业区月季花协会,把原来生长在北方的月季花移植到蛇口,形成人人爱花家家种花的风尚,月季花成为工业区的区花;又如蛇口科技文化协会举办的包括社交、礼仪。音乐欣赏、服装设计、美容、烹调、性知识等专题的生活系列讲座,吸引了大批青年,连在蛇口工作的外籍人员都颇感兴趣。社团文化以全新的、自由的组合方式,为各层次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天地,被誉为蛇口人的"第二家庭"。
许多民间社团还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如蛇口围棋协会在"海上世界"举办了中日围棋赛,体育协会组织龙舟队参加香港国际龙舟赛。
罗湖区"粤乐社"和书画协会、摄影学会,也经常邀请香港同行进行交流。有30多个社员的"粤乐社"是由罗湖区一批退休艺人和粤曲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社址设在社长钟绮云家,客厅就是排练场。
大家集资买了乐器与服装,每周二晚集中活动,办社三年多来从不间断,连香港那边的粤曲"发烧友"也被吸引过来。该区还有青年吉它学会、武术协会、老人娱乐会等等。更多的行业协会则在各种经济与科技活动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四)歌舞厅文化
让内地游客颇有点神秘感的深圳歌舞厅,现已成为特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100多家歌舞厅,大都由中外合资的酒店宾馆经营。这些歌舞厅装修豪华、设备先进,一般白天用作餐馆,晚上则成为歌舞厅。全币歌舞厅每晚约接待15000名左右的"顾客"。欢乐园歌舞厅的一副对联写道:"劲歌民谣中西乐多元化创新,寿宴喜酌南北菜丰俭各由人",揭示了这类设施的主要活动内容,表明其属于文商结合,以商促文,活跃城市夜生活,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企业文化。
深圳歌舞厅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要求。在这里观众可听(歌)、可看(表演)、可唱(上台与歌手齐唱)、可舞;亦可吃(食品)、可喝(饮料)、可谈(生意、社交等),还可以"点歌"。观众与演员可以对话,没有舞台上的"第四堵墙"。人们过生日喜欢到歌舞厅,歌星献上《祝你生日快乐》,令生日庆祝顿为增色。青年人结婚也乐意到歌舞厅.乐队奏起优美的婚礼进行曲,更使喜庆活动锦上添花。为树立良好的歌舞厅艺风,在市文化部门的倡导下,深圳许多歌舞厅在选唱港台优秀歌曲的同时,专设了民族曲艺和民歌节目.同样受到欢迎。前不久,深圳新园大酒店联合深、港、穗35个单位举办了"新园杯"普通话歌唱大赛,引来了众多的参赛者,评选出十大歌手,既推广了普通话,发现和培养了歌手(蜚声流行歌坛的歌手陈汝佳、王虹等,就是深圳歌舞厅培养出来的),又提高了酒家的知名度,名利双收。同时、成立"深圳市歌舞厅联合会"",制订行业公约,鼓励歌舞厅艺员参加为群众服务的各类活动。通过举办全市性的通俗歌曲创作暨演唱大赛、"新园杯普通话演唱比赛"、"学雷锋百名歌星演唱会"等活动,既倡导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又提高了演出人员的思想、艺术水平,许多人先后在全国大型比赛中摘取桂冠。
(五)花卉文化
作为新兴城市,深圳的环境绿化居全国前列,市民种养花卉也蔚然成风。蛇口工业区成立"月季花协会",在全区遍种花卉,并选取良种月季花参加香港举办的"花卉展览"。蛇口工业区还于1986年首次举办"全国城市市花展览",全国七十多个城市的市长携带市花前来参展,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促进经贸发展。市物业公司等有关部门先后举办市民有奖花展,深圳农科中心花卉研究所认真培植良种玫瑰,在香港举办玫瑰花展销。去年由市政府举办的第八届"春节迎春花市",盛况空前。据统计,有黑龙江等九省市(区)和我省二十多个县市一百五十多个单位参加花市活动。币花卉协会对参赛的花卉单位进行评选,优胜者发给奖旗。据悉,一家由北京来深兴办的花卉公司,正在筹办"情人节玫瑰花展"。
(六)服饰文化
俗话说"食在广州,穿在上海"。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毗邻香港的深圳,已日益成为国内外服装交流的"窗口"。各类"时装店"在深圳街头琳琅满目,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前来购买时装。1988年在特区举办了"深圳中国时装节",既有三百多位时装设计师提供的六百多套时装参加比赛,又有55个民族的服饰在中国服饰博览馆展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深圳有八十多位市民报名参加服饰美邀请赛,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登台,展现了特区"群众模特儿"的风姿。参加这次时装节活动的群众,竟有七八万人之多。可以说,注重穿戴。讲究美饰,已成为特区人的一种时尚。服饰文化亦已成为深圳新民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深圳的时装既融入世界服装流行趋势,又体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较为注重服饰配件和迎合消费者的时尚心理。深圳的时装店众多,既有豪华的国贸、华城、东方、南洋等高档时装世界,又有建在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小型时装店,仅在特区经营时装的个体户便有千家以上,时装款式至少有二三千种;深圳时装大都标价很高,一般都是进货价的二三倍,留有足够余地给顾客压价。故买者要敢于讨价还价,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不买不要紧,时装店小姐决不骂人。
(七)饮食文化
近年来,深圳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饮食文化也随之兴起,逐步赢得了"食在深圳"的美誉。
在深圳市内,大大小小的宾馆酒楼、快餐厅、小食店,遍布各个角落。不论白天、晚上,随时可找到就餐之所、这里荟萃了天下的佳肴美食。中华大地源远流长而又异彩纷呈的川、鲁、粤、苏、浙、闽、徽、湘、京、鄂等十大菜系,以及上海、广西。潮州等地的风味小食在深圳都能吃到。就连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西餐美点,日本、朝鲜、泰国的名菜佳肴,在深圳都并不鲜见。美食的繁多,亦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时至今日,"深圳的'北京烤鸭'比北京的'北京烤鸭'好吃",已成为北京来客的共识。
深圳饮食占主导地位的是"粤菜',其显著特征是以"鲜"见长,尤以"海鲜"著称。深圳为数众多的海鲜酒楼,全部设有装着氧气泵的海鲜他,池里放养着生猛的基围虾。螃蟹、鲍鱼等各类海鲜,供客人即点即烹。
深圳的酒楼餐厅大都装修豪华,讲求优质服务。室内彩电、空调一应俱全,顾客一踏进餐厅直至膳毕,均会受到热情而周到的招待和服务。大多数酒楼和餐厅都设有舞池和舞台,配备了乐队和歌手,专为食客娱乐助兴。其中号称深圳食府的国贸大厦,底层与二层设有"食街"、酒家和咖啡阁,高达50层楼的顶层是旋转餐厅,在这里品茗宴客,深圳的全貌尽收眼底,美食与美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三、深圳新民俗文化形成的原因 深圳新民俗文化是伴随着特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形成的,其中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首先深圳毗邻港澳,又有祖国南大门广州为依托.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从水路看,经蛇口海湾、可通向港澳,东南亚以至整个世界,从陆路看,仅罗湖--九龙海关,每天就有几万乃至十几万节假日)商人、游客、官员、学者从香港进出深圳。对外开放后,国外的各种文化自然通过先进的传播媒介、书刊以及各种渠道进来。其中外来文化中与人们生活联系较密切的那些表层形态(如流行音乐、的士高、桌球、游戏机等等),很快引争先涌深圳。这些表层文化的形式,多从香港转口输入,经过吸收和改造,或多或少地加入民族文化的佐料,尤为深圳一般市民所易于接受,促使深圳群众文化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此外,促成新民俗文化形成的原因还有:
(一)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特区建设的需要,特区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各地"移民不断涌入深圳,北方人。南方人、客家人、潮汕人,还有在深投资办厂的港商和员工,以及在深工作的外籍专家和技术人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他们所喜爱的民间文艺,这些,都给深圳原有的群众文化和传统民俗注入了新的因素。同时,深圳从内地招聘,调进的多是年轻干部和工人,这是深圳成为全国人口年龄最年轻的城巾之主要原因。目前汇集在深圳特区的几十万名生产建设者之中.70%以上都是青年。青年人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从而加速了文化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方式的趋新。
(二)生产方式的变化
深圳人在历史上素以"民多重农桑而后商贾"(《新安县志》)著称,建市前当地群众也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建市后,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由单一农业转为农、工、商、副、渔全面发展,而以工与商为主。据1988年统计.建市8年来引进外资兴办的"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已占特区企业的10%,占工业产值的60%多。另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均在深圳设有办事处,办起不少内联企业,数量也很可观。据资料显示,特区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经商,显示出向商业性城市发展的趋向。
由于深圳原是个边境小镇,是在农民包围的条件下建设特区的,为适应特区建设的需要,深圳市原本地青年大都"洗脚上田",带着泥上芳香跨进了工商贸易等各个行业,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工人转变"的突出现象。顺应这种"农村都市化,农民工人化"的潮流,深圳的新都市民俗便应运而生。
(三)文化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接触外界、了解信息的机会和条件,创造了有利于观念更新的社会环境。时效观念、信息观念、务实观念,竞争观念等,在深圳早已深入人心。从特区人的文化心理角度看,也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开放意识强,由自我封闭变为扩大交往;第二是兴趣广泛,由爱好单一向全面发展:第三是重自我表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第四是民族文化意识增强,由崇洋仿外到"洋为我用",发展民族文化;第五是创新意识,由从众求同到标新立异。深圳新民俗文化活动,大都有"首创"和"实验"的性质,如"首届三点式健美赛"、"首届城市市花展"、"首届时装节"、"首届少儿文化节"、"首届美食节"等等,显示出深圳人"敢为天下先"的民俗心理;第六是由"文不经商"、"士不理财"到"以文补文"、"以商促文",发展文化与企业的联姻。深圳许多企业负责人,都明确提出把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反对把民间文化仅仅看作是发思古之幽情的"占董"。蛇口海上世界提出开发旅游文化,旨在以"文"会友,以展促销,企业借文化扬名,文化促企业盈利,从而达到发展特区旅游事业,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目的。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内地人来深圳,总感到这里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也有所不同。这里的街头,几乎看不见闲逛的人,各家各户、邻里之间串门闲聊者极少,下班后各忙各的事。从事第二职业,利用业余时间"炒更"的不乏其人。探亲访友,一般需要事先电话联系,否则,将会受到不必要的尴尬。两个青年在马路上骑单车撞倒了,起来互致歉意后各自踏车而去,原因是"没有时间吵架"。在文明村罗芳村参观,没有干部陪同,因为没时间陪。在深圳,年轻人建立家庭后大都各自居住(据i986年统计,特区人的居住面积人均10.27平方米),"三代同堂"的极少,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大家庭"聚会。年轻人和老辈们都说,这样的家庭关系才更融洽。
深圳的人情味似乎"淡"了一点。其实也有"浓"的一面:对社会公益事业,人们都热心参与。广东北部水灾,大兴安岭火灾,深圳捐款比内地更为踊跃;职工或学友遇到不幸,马上有许多人伸出温暖之手;团市委组织服务性质的"真诚、友爱"活动,广人团员青年都积极参加。
(五)特区政府的积极引导
对于特区人民群众首创的各类新民俗文化活动,深圳市委、市政府一向给予热情扶持、积极引导,无论是"大家乐"义艺晚会、中国城巾币花展览、中国时装节、中国美食节、深圳荔枝节等等.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少领导还亲自参加、与民同乐。市委还倡导发动社会力量兴建群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完善群众文化网络。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群众的文化需要,也加快了移风易俗,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四、深圳新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
如上所述,深圳新民俗文化是在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诞生的。党的富民政策,使深圳经济迅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据深圳抽样调查队于1987年调查中显示,特区市民家庭中彩色电视机普及率102%,电冰箱普及率90%;80%的家庭拥有收录机或组合音响,75%的家庭拥有洗衣机,照像机也进入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绝大部分的市民家里都使用液化气炉灶。这样使家务劳动量大为减少,闲暇时间相对增多,市民可以通过香港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迅速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此外,随着农村都市化,越来越多的"都市里的村庄",通过兴办"三资企业",迅速成为"万元户村",村民中盖楼房者非常普遍、不少家庭还拥有汽车。这些变化,在新的民谣中也有所反映:
"如今群众晤(不)同先,人人身上三种钱:人民币来外汇券,还有港币千打千"。
"农民盖起小洋房,安居乐业喜洋洋!花生蘸糖吞落肚,特区日子甜又香。"
从深圳新民俗文化苗发的过程中,可以窥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创造新文化的"催生"作用。从现代文化发展史上看,我国的民间文化有三次更新的过程:第一次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时提倡平民文化,关注"引车卖浆者流"的文学,促进了中国平民文学的兴起;第二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自那时至80年代初的30多年间开展了对传统民间文化(含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与研究的工作,对其精华加于发展,对其糟粕部分,如封建的、小农经济的旧观念有所扬弃,从而出现了一个范围广大的文化更新。但是.解放后所形成的新文化(含民间文化),实际上只是五四新文化的继承和延伸,井没有跨过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基础的壕沟(中国的民俗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的土壤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两次文化更新,实质上还未能突破根深蒂固旧民俗文化的基调与格局,还没有完全摒弃、扫除千百年来封建的小农经济的文化的消极成分,更没有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基础厂产生的封闭、半封闭的文化背景中,民间文化的现代意识难于产生,传统民间文化的糟粕难于摒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亦难于创建。正是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路线确定,才使我国进入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民间文化亦进人了第三次更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的新民俗文化,付志着我国民间文化有了质的飞跃。在商品经济处于领先地位的深圳特区产生的新民俗文化,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大众性。新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创造。它从萌发之日起,就受到特区群众的广泛欢迎。这种活跃在人民中间的文化形态,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以其突出的大众化与多元化,适应了特区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因而能不断发展,约定成"俗"。它既是特区社会面貌的一种反映,同时也给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事业的单一体制,文化"教化"功能的过分强化,真正属于满足不同层次人们需要的"大众文化",似乎没有真正出现。只是到了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民俗文化才初具"大众性"的规模,也许将来会普及整个社会主义大地。
(二)商业性。深圳新民俗文化与商品经济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亦是其显著特点,目前,深圳正由小文化向大文化过渡,社会文化社会办、群众文化群众办的巾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福利型的文化结构更多地被经营服务型的文化结构所取代。仅以开展较为大型的文化活动来看,如深圳首届"比基尼"健美赛、蛇口全国市花展览、深圳少儿文化节、中秋千盏灯会、首届中国时装节等活动,大都集文、体、商、贸于一身,实行吃、喝、玩、头、行综合服务,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三)开放性。新民俗文化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有着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功能,因而其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如服饰文化不但显示特区人求新爱美的心态,也通过特区这个开放的"窗口",展现中华神韵,融汇国际风采,开创时代新潮。"大家乐"则不但为特区群众提供自娱场所,也向外国游客、国内人士开放;不少外国友人与国内知名人士,也兴致勃勃走上舞台,享受这民间文艺的乐趣。蛇口"家庭主妇联谊会",主动与该区外籍人员组织的"国际妇女俱乐部"开展联谊活动,沟通了彼此的交往与友情;"海上世界"注重汇集中外优秀民间工艺品,每逢圣诞节、情人节等四方节日,都专为外籍员工组织充满异国情调的化妆舞会,让外国朋友们玩个通宵达旦;同时还组织"龙王嫁女"、"白雪公主"等颇具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从而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的文化走向中国。
(四)自娱性。自娱自乐是当代人审美情趣的新变化。在文化娱乐中,人们"自我"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不满足够动式地接受教育、观赏节目、参观展览,而是要求主动参与、自娱自乐。深圳的广场文化、歌舞厅文化、社团文化等,无不显示着自娱自乐、消遣松弛的功能,从而揭示了这种文化心理:"饱暖思娱乐,致富需文化"。这大概就是深圳青年人乐意参加自娱性文化活动的原因。
深圳新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昭示人们,作为新兴城市的深圳,同样存在着民间文化与现代化相互渗透参与、新风旧俗相互交叉演变的历史过程。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还需要培养一种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民俗心态和文化条件。我认为.深圳新民俗文化的形成,对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与特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同时,具有大众性。商业性、开放性、自娱性的新民俗文化,展示了中国民间文化(含群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趋向,呼唤民间文化理论界自觉地把文化观念建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把对民间文化研究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上,更多地放在世界民间文化发展的背景上(当前英、美、日等国,趋向都市民俗的应用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注重对丰富的新民俗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开拓民间文化研究与群众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深圳,正朝着"面向世界、面向十来、面向现代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己经初步形成的深圳新民俗文化,也应在特区"两个文明"的建设中,进一步继承祖国民间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与借鉴外来有益文化,在党的十三大精神的指引下,探索并发展与商品经济相适应、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RE:【转帖】试论深圳新民俗文化
请老兄注明转帖的出处。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