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n 发表于 2004-11-18 14:18:45

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0:07 新周报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妇女文字,是一种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它诞生和使用在湖南省江永县,字形奇特,用当地土语发音;它传女不传男,历代为女人专用。它出现已有数千年,却在近年才被发现和重视。女书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然而,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苦思冥想,却仍难以完全破解此“天书”……
  《新周报》记者 吴采平
  
    阳焕宜: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走了
 
 9月20日,江永女书最后一位自然传人阳焕宜走过了98个春秋,在家中无疾而终。
  阳焕宜老人一生伴随着女书成长。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有著名的“女书传情七姊妹”,女书代表人物高银仙是七姊妹中的大姊。阳焕宜虽并未与高银仙结拜,但她们年轻时一块习女书3年,有着深厚的友情。上世纪90年代,结拜的七姊妹先后去世。此后,在“女书之乡”江永县,能认识、阅读、歌唱、创作女书作品的自然传人,就只剩下阳焕宜老人了。
  在过去,这些文字都是老人们内心的秘密,女书记载的秘密都只在结拜姊妹中流传。男人无法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而现在,老人的谢世,意味着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已面临绝传的境地。
  阳焕宜出生于江永县上江圩镇阳家村,14岁时与高银仙等五人到兴福村义早早(人名)那儿学女书。当时学女书要交钱,每交四百文钱才能学会一张纸(一首女歌),包括会唱会写。学了三年后,附近有嫁女的人家便来请阳焕宜去写一些女歌“三朝书”(放在抬盒里做嫁妆)。21岁时,她嫁到新宅村陈家,但婚后仅三个月,丈夫被毒蛇咬死。23岁时改嫁到河渊村何家,生了8个小孩,仅带大二子一女。因丈夫嗜赌使家贫如洗,她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大。后随儿子搬进铜山岭农场,这样,她与老姊妹相聚“唱纸唱扇”的机会越来越少。平日里没有人交流,她便自己写女书唱女书,自得其乐。
  1991年,阳焕宜老人出席了全国女书学术考察研讨会,与季羡林、周有光、刘乃和等中国学术界泰斗同坐主席台上。1995年,她又被接到北京参加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会上她写女书,唱女书,女书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它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今年1月,《阳焕宜老人女书作品集》经清华大学抢救女书SRT小组整理,正式出版发行。因为她不懂方块汉字,不受汉字的干扰,所以她的女书作品成为人们了解女书原生态的重要渠道。
  10月12日,记者前往阳焕宜老人生前生活的铜山岭农场采访。这里远离城市,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与外界连接。老人的房前有一个水塘,旁边是一片橘树林和竹林,四周宁静安谧,像一幅画卷。老人的邻居告诉记者,根据阳焕宜老人生前的遗愿,村民们将老人安葬在村后的山上。老人生前曾说过,她要看着年轻一辈将女书代代传承下去。

  交流:隐秘的女性话语空间
  “女书”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是性别。
  随行的原江永县文化馆馆长周硕沂向记者介绍,目前搜集到的近20万字的“女书”作品,绝大部分为歌体,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无论哪种承载方式都十分讲究形式美。如写在纸张上的四角多配花纹,写于纸扇上的多插绘花鸟图案,而织绣在巾帕花带和服饰上的,则是精美的女红工艺品。女书的使用和传承也很特殊,仅限于在妇女中流传,老传少,母传女,或由亲密的结拜姊妹教习。
  与“女书”相伴相生的,是当地女性独特的社会生活习俗。据老人们的回忆和文献记载,历史上江永及周边地区,妇女尤其年轻姑娘之间,盛行结交“老同”(生辰同者或亲密女友间互相结拜),双方家庭为此专门修书,还有结拜仪式。当地妇女定期赶赴女神庙会请求神佑,并借此交流聚唱女书。而当地一年一度的“斗牛节”则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儿节”,男人出门看斗牛,女人趁机聚集“读纸读扇”,送字传情。闺房女红也多邀友结伴,边做边唱交流技艺。在当地新娘出嫁的仪式上,姐妹们用女字书写“三朝书”作陪嫁贺礼,且当众宣读——这些,足以说明“女书”在当地妇女生活中的神圣地位。
  女书记载的叙事作品就内容而言,并非女性所独创,但通过口头传承进入“女书”后,便成了女性心灵世界的投影。作品完全用写实手法自叙自叹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美好意愿在黑暗中化作泡影的悲苦境遇,并请出民间传说中的神灵帮助逢凶化吉。这些作品的女主人公不仅都是个性张扬的“女强人”,强烈要求和男性地位平等,而且她们极端厌弃鄙视男性所热衷的功名富贵。
  在漫长的“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里,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独特的现象?周硕沂先生解释说,江永地处湘桂粤边界,妇女缠小足,当地婚俗十分完整地保留了封建社会汉族旧婚俗的繁缛礼俗,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又受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瑶族女尊男卑观念的影响,妇女婚后三天即返回娘家,直到怀孕生子后才正式在夫家居住。这一古老婚俗客观上使得当地新婚少妇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能自由享受少女时光,与同村姑娘玩耍,唱习女红……独特的习俗产生了这种独特的现象。

  普美村:水上漂流的女儿国
  从铜山岭农场阳焕宜老人生前居所出来,记者直奔普美村。
  据介绍,女书流行的核心区域,是以江永县上江圩镇为中心,包括附近的铜山岭农场、黄甲岭乡、以及道县的田广垌等毗邻地区。随着女子出嫁,女书还被带到了邻近的广西钟山县。
  而女书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是江永县上江圩镇的普美村——江永女书文化村。
  随行的向导告诉记者,以前去普美村是没有桥的,全部靠小木筏和渔船摆渡。2002年,由于来女书村考察、参观的人多了,为了出行方便,江永县政府就修了一座木质斜拉吊桥,桥体很具有原始古朴风格。
  普美村原名女书岛,全岛面积0.6平方公里,是湘江上游的一个生态绿岛,被外界称为“水上漂流的女儿国”。岛四周碧水翠竹,恬静清新。潇水河在上江圩处悠然分流,将女书岛轻轻环抱,与外界隔绝。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以耕作、捕鱼为生,与世无争。
  踏上女书岛,心灵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仿佛回归到了世外桃源。进村的路只有一条,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岛上郁郁葱葱,人们怡然自得。
  向导告诉记者,为了抢救女书,普美村的女子们都有一种危机感。村里重新办起了女书学堂,学堂不大,是由一个祠堂改建的,因而很简陋。后壁上贴着一些字画,那似篆非篆、纤细秀美的菱形符号就是目前正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女书。这种类似甲骨文的文字由点、竖、斜、弧几种笔画组成,字型多是斜体和菱形,行文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
  学堂里唯一的老师是已故女书传人高银仙的孙女胡美月。已嫁到夏湾村的胡美月,每逢双休日,便放下家中的农活,从5公里远的婆家赶到普美村教“女书”,风雨无阻。不巧的是,记者未能赶在周末,未能听上一堂女书课。
  问及开办女书学堂的初衷,胡美月很坦诚?“就是要把女书传承下去。”胡美月告诉记者,七姊妹流传下来的女书作品,她都能认全。从2001年女书学堂开办以来,已经有近200名学生从学堂毕业,成为了新的女书传人。
  女书学堂每期一年,不收学费,学生都是自愿来学习的。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哭嫁歌、三朝书、四字女经、节气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汉文女书译作、瑶族情歌、儿歌和旧社会妇女诉苦歌。
  下午,记者几经打听,在村里找到了一位能唱女书的老人,她正挖完红薯挑着担子往家赶。老人叫义友珠,是从甘益村嫁到普美村的,今年快80岁了。义友珠老人告诉记者,她的女书都是从大姑、小姑那里学来的,她比“女书传情七姊妹”要小近20岁,当时只要碰到一起就唱女书,在一起唱了30多年了,现在,她还能唱20多首。老人介绍,由于从小受苦没时间学,所以只会唱不会写,现在她每个星期双休日都到女书学堂学习写女字。应记者的要求,义友珠老人很高兴地唱起了女书。当那如诉如泣的吟唱声在耳畔响起时,尽管记者无法“破译”那生涩的土语唱词,但那千回百转的旋律却宛若天外之音,空灵而凄美。

  缘起: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女书”何以独在湖南江永及其毗邻一带妇女中流传?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男子为何能容许妇女学习和使用自己不懂的文字?“女书”这种流传范围极狭窄的字符体系,为何能在漫长的历史中存活?对此,史志不载,方志不述,一直是学术界争论探讨的焦点。
  湖南省江永县位于湘南,古为百越人居住繁衍之地,直到战国时期,湖南仍是百越民族集中分布的地方。
  女书文字最早出现在太平天国公开发行的“雕母钱”上。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史载,太平军曾过江永北上。在1931年《湖南各县调查笔记》的《花山》条中,有“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的说法。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瑶文歌》序文也记载道:“一九四五年,何君晓南持猺文一纸,云是猺女读物,系得自田广洞陈中兴,转以赠余,此固求之数年而不可得者。入手展玩,纸色红旧,纵横五百七十四字,字迹秀媚,行列端整,不知出自谁家女手,惜一字不可识,无以解其音义”。
  有学者根据女书中大量与出土刻划符号、彩陶图案相类似的字符,认为其起源的时间、空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之后。
  周硕沂老人认为,女书形成在部落联盟时代,依据女书文字与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笔划推测,女书很可能就是舜帝时代的官方文字。因为舜帝南巡时,死在九疑山?今湖南宁远?,离女书中心不到100公里,其带来的部队与当地民族融合,但仍保留自己的文字。
  也有学者根据“女书”象形字、会意字构成中反映的文身习俗、“干栏”住宅建筑特色、稻作文化及鸟图腾文化现象,认定现代“女书”是古越文字的孓遗和演变。关于女书的造字者,江永县也有很多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如女妃造字,盘巧造字,九斤姑娘造字等。
  女书被以文字的形式记载是在1931年7月,在一本《湖南各县调查笔记》的书中有关于女书的评述,但并未引起人们关注。
  1979年江永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周硕沂执笔编写的《江永县文物志》中有“蚊形字”一节,专题介绍了女书,并附了《女书之歌》,当地人才得知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文字。
  1983年,“江永女书”被原中南民族学院教师宫哲兵发现并公诸于世,迅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2004年,江永女书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女书:世界文化瑰宝
  江永女书作为妇女的贴身、隐私物品,往往是人死书焚或随葬,所以至今无法找到流传三代以上或更早的作品,因而,对女书的研究困难重重。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看,“女书”与日本、韩国某些文字现象也有可比性。如日本的“平假名”和韩国“谚文”,其产生或发展均与女性有关。公元九世纪平安时代,日本把汉字叫作“真名、男手、男文字”,把平假名叫作“假名、女手、女文字”,这与江永一带人们称传统汉字为“男字”一样。韩国的“谚文”也曾被称作“雌文字”,其初创者虽不是女性,但也是靠女性的使用维持和发展起来的。三国妇女与文字的关系以及汉字文化圈里的一些共同文化现象,令人深思。
  江永女书从一发现就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考证、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江永女书不仅是人类唯一的性别文字,举世罕见的记号音节文字,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文字,堪称世界文化瑰宝。它对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多种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江永女书本身的功能、文学性及艺术性蕴涵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这是江永女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所具有的魅力。江永女书所具有的另一魅力即精神内涵所在,就是女性在传承、使用、发展女书文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尊、自强和创造精神及团结互助、达观的博大情怀,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关专题:新周报

Karin 发表于 2004-11-18 14:19:33

RE: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湖南江永抢救世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女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10:50 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8月4日电据《长沙晚报》报道,湖南省江永县日前制定出台《女书抢救保护规划》,力图抢救和保护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
  女书是一种流传于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一带的女性专用文字,被誉为中华文化瑰宝和世界文字奇观,极具历史文化研究和观赏价值。20世纪80年代初,江永女书开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与媒体的关注,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女书研究热。
  新出台的《规划》决定加强女书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女书作品进行拉网式的调查和清理,对女书原件作品、相关文物资料进行集中整理,分类收藏保管。与此同时,保护好女书自然传人和培养新的女书传人,组织编写女书简易教材作为女书教学和全县中小学课外阅读教材使用;继续办好上江圩镇普美村女书学堂,培养女书新传人;以上江圩镇为中心,建立女书生态保护区;筹资在普美村修建2500平方米的“女书园”。此外,湖南还将建立“江永女书数字博物馆”,并积极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
迄今发现的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书”正濒临灭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17:0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周玮)“女书”,曾在湖南省江永县妇女中流传了几百年的一种文字,也是迄今发现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现正濒临灭绝。10日举行的“女书”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探讨会上,有专家指出,传统的“女书”已经成为历史,新的条件下的“女书”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实在是时间紧迫且任重道远。
  唤醒关于当地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历程的一段历史记忆,探究这种记载女性文化的神奇所蕴含的特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日本中国女文字研究会联合举办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女书”,这种由女性创造、女性使用、传女不传男的斜体文字,直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为外界了解。其内容多是描写当地妇女的生活,还用来通信、记事、结交姊妹、新娘回门贺三朝等,文体多为七字韵文。每逢节日,女人便聚在一起,吟诵“女书”作品。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正规的教师和学校,全凭世代用手抄写,民间又有将之殉葬的习俗,如今当地的自然“女书”传人仅剩一位近百岁高龄的老人。
  与会学者认为,虽然从流传范围及主要内容来看,“女书”的特性本身就隐含着性别和地域局限性,其生命力和社会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减弱,但“女书”这一文化现象,不仅可作为汉语语音、社会性别等研究领域的丰富资料,还可为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提供极具价值的佐证。
  此次研讨会上,二十余位中外专家还就“女书”基本字数与字源考、文字机能衰退的原因、符号学价值、唱词的音变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自然传人阳焕宜谢世 “江永女书”濒临消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8:5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长沙九月二十一日电 题:最后传人阳焕宜谢世 “江永女书”濒临消亡
  作者刘晶
  九月二十日,“江永女书”最后一位自然传人,九十八岁高龄的阳焕宜老人,在家中无疾而终。
  阳焕宜是“女书之乡”江永县能认识、阅读、歌唱、创作女书作品的最后传人。一九九一年,阳焕宜老人出席了全国女书学术考察研讨会,她与季羡林、周有光、刘乃和等中国学界泰斗同坐主席台上。一九九五年,在北京举办的联合国世妇会上,她让女书第一次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风采和魅力。
  今年一月,《阳焕宜老人女书作品集》出版发行。因为她不懂方块汉字,不受汉字的干扰,所以她的女书作品成为人们了解女书原生态的重要渠道。而按照江永女书的风俗习惯,人去书亡,女书作品常作为殉葬品焚化或埋掉,所以阳焕宜的谢世让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语言系统濒临自然消亡的危险。
  江永女书一般书写在自制的手写本、扇面、布帕上,点、竖、斜、弧四种笔划勾勒出秀丽娟细的长菱形字体。旧时当地才情女子采用这种男人不识的文字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将其刺绣、刻划、书写于纸扇巾帕女红,传记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
  今年入列“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江永女书不仅是人类唯一的性别文字、举世罕见的记号音节文字,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文字,堪称世界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学界对女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作为世界仅存的独一无二的妇女文字,它的传承渊源,产生时代,与汉字甲骨文的关系,与瑶族的关系,它独特的文化存活现象等,至今仍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同时,它在众多学科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更有许多尚待研究的课题。

Karin 发表于 2004-11-18 14:20:14

RE: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日本学者远藤织枝:悼念中国女书的最后传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16:02 人民网

  中新网10月26日电中国女书最后的传人阳焕宜于9月20日告别人世,日本共同社网站今天刊载了女书研究学者——日本文教大学教授远藤织枝的悼念文章。
  文章如下:
  中国女书最后的传人阳焕宜于9月20日告别人世。两周前见面时她美妙的歌声还回响在耳畔,真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噩耗。
  中国湖南省江永县流传着一种仅为女性使用的文字(当地叫做“女书”),那些不情愿嫁与他人而不得不与母亲、姐妹、阿姨、表姐妹等告别的姑娘们创造出这种优美而独特的文字,从而传达着自己的想法。
  女书字体同汉字相仿但稍显简化,也有一些从刺绣图案改变而成的字体,特征是贯穿右上至左下的斜线。
  其历史与出处仍没有定论,江永县政府将这种文字作为带动观光旅游开发的一大利因,无视其原本的样子着手开展“保存”工作。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强烈地希望那位儿时起就师从于老辈妇女,并且能把字体活用于日常生活的阳焕宜女士能活久些,让真正的女书流传下去。
  回想9月7日采访的时候,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写着字并回答问题。当时首先问了年龄。答曰:“记不清楚是98岁还是99岁了”。中国的研究人员说她出生于1909年,县政府记录中则显示生于1906年,无法确定其真实的年龄。
  当我拜托她用女书写些什么时,她首先写了自己的名字。唱歌时歌喉也十分美妙,意味深长曲调还是和过去一样的韵味。她说,现在只要有人拜托她就会按他们的要求写女书给他们。
  被问及学书过程时她一如既往地回答,13、14岁时跟着一名叫义早早的女子学的女书,结拜姐妹一共三人,曾受人之托写了多册“三朝书”(在结婚第三天赠与新娘的册子),等等。
  她头脑很清晰,每次采访她都会有些感慨,但这次回答提问时也是一如既往地清晰且要领得当。正因为这点,我才安心地以为她身体还不错,并且觉得女书文字短期内不会有什么问题,就返回了。
  女书文字源于农村姑娘对文字的强烈憧憬和热诚希望,堪称世界珍品。这样一种体现女性卓越创造力的文字,我希望它能为世人所知,既然得以保存下来,那么让它继续保存下去。
  然而,那个时代的女性因别离之苦而创作歌曲,而写下歌曲必须要有文字,相比之下,现在的当地女性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则完全不同。对于如今那些能与自己喜欢的人结婚的女性而言,根本不需要那些道尽离别之苦的歌谣。
  今后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将过去女性留下的东西发掘出来并加以保存,整理成资料,将其真实的面貌传给后世之人。
  注:本文作者远藤织枝系文教大学教授,主攻日语教育、社会语言学。生于岐阜县。毕业于御茶水女子大学。著有《女性语言文化史》《中国女书研究》等作品。

Karin 发表于 2004-11-18 14:20:52

RE: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江永县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女书 女书传承后继有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22:42 红网

  红网永州讯(通讯员蒋文龙 卢朝晖)阳焕宜是江永县已授牌的五位“女书传人”之一,对于她的不幸去世,引起了女书故里和社会各界的惋惜和关注。9月22日,江永县女书文化研究管理中心邀请4位授牌的“女书传人”和部分本土女书研究人员召开座座会,对女书的传承、抢救和保护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近年来,江永县为加强对女书传人的保护和新传人的培养,早在2002年10月,投资150万元在上江圩镇普美村兴建了女书园,作为抢救、保护、研究女书的中心基地。去年10月,授予阳焕宜、何艳新、何静华、胡美月、义运娟等五人为“女书传人”,并每人每月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解决了女书教员胡美月的工资、办公费,使她能够正常地传授女书。目前,从女书培训班已经办了三期,结业160多名学员。去年6月,该县女书文化研究管理中心申请对永明女收在食品、服装等7类80余种商品,进行商标注册,现已陆续进行公告期。今年2月,江永县女书研究管理中心邀请女书传人、本地女书研究学者、女书爱好者、女书文化产业业主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女书文化的抢救保护及产业构建工作座谈会。近50名与会人员为抢救保护和开发女书文化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在逐条落实,并逐渐组成了一批本土的研究队伍。3月,江永县委宣传部、江永县女书文化研究管理中心牵头组织成立了《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女书分册》写作班子,历时2个多月,完成了该书的撰写工作,于5月中旬将书稿交付中国民间文学协会编审。该书出版后,将翻译成七种国家文字向全世界推介女书文化,为女书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工程作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江永县支持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编辑出版了《2002年江永女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支持清华大学教授赵丽明编辑出版了《百岁女书老人——阳焕宜女书手稿》等女书研究专著。去年以来,先后邀请了中央新闻单位来江永县进行实地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3个频道为江永女书做了专题节目。许多平面媒体也从不同角度对女书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报道,为女书走出江永走向世界掀起了一个新的宣传热潮。
  最近,江永县正式制定出台了《江永女书抢救保护规划》,将女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了2008年至2020年远期目标,争取用10年时间完成工作;由县女书文化研究管理中心牵头,组织文化、史志、档案等部门,对女书作品进行一次拉网式的调查和清理,摸清女书文化藏品底子,并对女书作品流失情况进行清理;对县内的女书原件作品、相关的文物资料进行集中收集整理,分类收藏、保管;对不能收购的则需翻拍复制,对现在的女书传人进行录音、录像,保存原始资料;组织人员编写女书简易教材,作为女书教学和全县中小学课外阅读教材使用,在上江圩中学一、二年级,上江圩中心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和一次课外活动进行教学;聘请2至3名女书传人为专职女书教员进行教学,作为上江圩中小学女书第二课堂学习班的专职教师。
  此外,该县进一步完善了女书园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女书园的管理;促成了深圳笔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县政府的签约,整体开发“三千文化”旅游资源,对女书文化着手实施严格的开发性保护措施;女书流传地上江圩镇作为“永明女书文化艺术之乡”被评为省“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稿源:红网)(作者:蒋文龙)(编辑:何冰)
世界仅存女性专用文字 江永女书将申报“世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10:58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世界仅存的女性专用文字江永女书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湖南江永县欲在今后十年内完成申报工作。
  江永女书不仅是人类唯一的性别文字、举世罕见的记号音节文字,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文字,堪称世界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九月二十日,女书最后一位自然传人阳焕宜的去世使女书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为保护这种妇女文字,江永县在二00三年就为阳焕宜、何艳新、何净华、胡美月、义运娟等五人授牌为“女书传人”,其中胡美月已经培养出一百六十多名女书学员,使女书的传承后继有人。江永县在申报的前期准备中,组织编写了《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推介丛书——女书分册》,今年五月书稿已交给中国民间文学协会编审。
  据悉,江永县现在正加紧对女书进行抢救和保护。(雷勇)来源: 中新社 【编辑:韩玉丽】相关报道

虎夷 发表于 2004-12-3 09:55:09

RE: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女书所在地:湖南江永县

虎夷 发表于 2004-12-3 09:56:19

RE: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阳焕宜老人
引自《北京青年报》

虎夷 发表于 2004-12-3 09:58:35

RE: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

女书传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秘女书:世界仅存女性文字讲述隐秘女性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