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 发表于 2004-12-8 22:02:45

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暨南大学中文系02级沈一帆

如果没有祖籍这种衡量方式,那么,我的故乡就是昆明:一个有着“春城”美誉的城市。生活于斯这么多年,却从没细想过它的诸般好处,只是单纯的过着日子罢了。而如今,当我们之间已有了某种绝对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感时,再来回望却有了些望尘莫及的茫然。也许属于我的昆明本该就是这种感觉,就像风过之时的清凉、雨滴梧桐的浪漫抑或是夕阳余晖的感伤,总之,在这里不论多么鲜活的人生都只有在日子的平淡中才能显出芬芳,因为,在这里只有生活的时间会不停流转。

序曲¬——说“闲”
外地人眼中的昆明算得极为惬意的城市,云淡风清中时常能弥漫出透明空气的味道,于是,很多时候我也错觉昆明本该就是这样地恬淡自然、恰到好处——人们习惯了明媚阳光映衬下蓝入心悸的高原天幕,也适应得微雨轻寒中孤冷凄清的石板小路;人们喜欢胜利堂前一个个铁皮小棚搭建出的鸟语人言(昆明最古老的花鸟市场),却也爱那翠湖早春时的烟波袅袅。
但是听多了媒体过于小资的赞扬,却又觉得不甚爽快,细想之下昆明虽也有百年的沧桑荣耀①,但毕竟是山高皇帝远的边陲小镇,要论人文古籍、历史传统确是不能与中原古都相媲美,唯一真实鲜活的只有这里不变的生活情趣以及永远的追求生活的热情。
于是,对于一个真正的昆明人来说,史书的记载总是过于严肃,而媒体的炒作又太过粉饰,昆明其实只是个温和的城市,人们实在、讲情义而又看重舒适,爱享受生活同时又不时为生活添上些文化味,仅此足矣。
也许这正是30年代西南联大的存在造就出真正属于昆明自己的文化氛围——那是极端学术和极端民间的组合,是极端理想化和极端生活化的妥协,是极端压抑和极端自由的矛盾统一。于是,在我看来昆明的真韵味不是“历史文化名城”所罗列的诸多古籍,却是极浓的市井间透出的文化气象,昆明人也正是从那时起才把自己的生活哲学发展到了极至,这就是“闲”的境界。
昆明人对生活总是有极其清醒的认识。他们明白圣人也好俗人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而不论太平盛事还是战乱纷争,人们也总离不开衣食住行。于是,这里的民众早已习惯于在生活中与大师对话,在平常间发现学问,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茶余饭后论古今,油盐酱醋也学问”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昆明文化。总之,昆明的情韵就是在这不紧不慢的生活中练就而出的,30年代的学问大家带给了昆明独特的时代感和文化精髓,而昆明也回报了他们诸多世俗生活中的学问和乐趣。这就是属于昆明的“闲”,由生活气息所滋润出的别一番的情韵。于是,那种于古旧中透出的随意感,那种于饭桌、地摊、菜市、胡同中随处可感的时代潮头文化的影响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昆明留在我心中的永恒底色。


闲的经典回忆——小吃
昆明人的“闲”是闲在心态上而反映到生活中,这与有钱而后有闲的贵族文化极不相同,其中小吃就最能说明问题。
我是个爱吃的人,到任何地方首先想到的是吃,但也许是长在昆明的缘故吧,走过的几个地方总不能令我满意,因为他们的吃要么过于奢华要么又过于简陋,很难有昆明那种爽快的实在感。
记得讲文化史的老师专门强调过,中国各大菜系的产生之地都是同时代商品经济极发达的地区,市民在经济上的崛起带来了观念上要求平等的思潮,在这股思潮中饮食之菜系、服装之时装都应运而生。可是昆明则不同,虽贵为一省之首府,却一直都不是地区经济、交通的中心,只是默默扮演了中央传令官的角色。这种经济的欠发达而古怪地配以文化交流之最旺盛,使昆明人贫在生活用度之上却富在口耳心目之中,使昆明人有时间“闲”却没钱“闲”,想创造文化的气象却没有资本建构出“雅趣”这种境界。于是干脆将之就之,食不必精细,纯粹是主食的小食化;味道自然要求要好,而卖相则就是个形式,要那么一点但不往细处抠,仅作附庸风雅之用,这是文化的一个侧面,是昆明人的苦中作乐;而这期中的关键之关键就在于花个几分几毛钱就既可填保肚子又得到了美的享受(眼口之福自不必说,还打发了闲的时间)。所以一手拿烧豆腐一边谈论天下大事成为了昆明生活的经典场景,而这种生活中的“吃”与“闲”则逐渐成为了昆明人特别的 文化境界。

米食小吃
旧时《云南十八怪》中有“粑粑当饵块”的说法,这“粑粑”也是云南人自己的叫法,其实在昆明就是类似大饼状的食物,只是与北方不同之处在于昆明人的用料多是米,像“米浆粑粑”、“包谷粑粑”都是米制小吃的经典。因为云南也是世界稻米的故乡之一,所以人们特别知道米的诸多好处,用米遂成了昆明小食绝对第一的原则,也因此成就了这里的两大美食“米线”和“饵块”¬——米制小食中绝对的“通俗演绎”之精品。
米线家族
米线取其形似线而得名。昆明人买米线定是要问“干浆还是酸浆”的,因为若是老昆明一般都偏爱酸浆,它的特别之处是要经过“吊酸水”的发酵初处理,因而软粘而有淡淡的酸味,更适于加肉帽或凉拌的做法。
外乡人提到云南的米线时首先想到的必是“过桥米线”,但这个为众人熟知的特色小吃并不属于昆明,它的传统来自蒙自,流传下来的故事②大体也就是才子佳人,一个苦读一个陪读,在奔功名前程中由巧合造就出的吃的美谈,说到底不过是诗书传家理想的又一个著名传奇罢了。这对于实在而又极“闲”的昆明人来说实在是太过高雅,故而真正的昆明人并不常食之(现实也是这样,过桥米线太过豪华,常吃总觉得油腻)。
昆明人的米线则更讲小巧而丰富,也更随意简单。它们配料独特却又不精细豪华,极易普及却也看重“秘传”,因此是人人可做却又不是人人做得到精妙之处。所以,在昆明,米线是任何住家每周亲自下厨烹制的保留节目,却又定是常人每周出入老字号而一再品尝的美食。凉米线味重而解署,小锅米线丰富而具创造性,这些都是人们饭桌上的常客。
而豆花米线是我的最爱,本地人并不把它当作主食来吃。米线需先烫熟,加适量花生碎末和葱花,然后放入极关键的冬菜、肉酱(肉是点缀酱才是关键)和鲜豆花,拌开后即可食。对于食辣之人来说真可谓天下美食之冠。
豆花米线的传说和过桥米线一样也体现了偶然之间的创造。相传清乾隆年间昆明唐子巷有一家买腌菜出名的小店,店主有个女儿聪明伶俐、长得也清秀可人,唤作小花。后来小花被当地一姓杨的军官娶作第四房太太。杨大官人本是因三房太太都未生育男孩才娶的四太太,可是小花入门后仍只生有女孩,遂渐被冷落。四太太也就渐淡出家事,专心于佛门,平时在家中多吃些素食,渐渐干脆以豆腐为主食,再不食肉。用豆腐多了也就尝试着做些豆腐鸡鱼之类,众人尝过的都称赞味道鲜美而与真鸡真鱼无二。有一天四太太的父亲邀亲朋好友一班人等到四太太处吃饭,专门品尝斋菜的手艺。菜上之后虽 大家都称鲜美,却又都觉得少了油水而实在不入味,父亲也不高兴,没吃几口就放下筷子,随口问:“还有其它的吗?”四太太见桌上之菜已冷,而平时自己吃斋,实在没有肉食的储备,于是灵机一动把早上刚做好的米线烫熟加上冬菜(大概这与她出身腌菜世家有关,腌菜之类是常备在身边的)、葱花、豆腐和有甜味的辣酱,端上盛与老父,父亲见了觉得奇怪,尝试之后觉得极入味、极好吃,于是再要,一吃就是十几碗。大家见状纷纷要求品尝,都觉不错,于是追问菜名,四太太随口答道“豆花米线”。后来四太太平日也闲来无事干脆开了家店专买豆花米线,由于做法简单一传十十传百,竟成昆明街头巷尾间极普遍的小食。
现在昆明得胜桥开了家专门买豆花米线的店,店主人据说就四太太家的子嗣,今年暑假回家,专门拉上我母亲一同前往,吃后觉得确实味道独特,但是味偏甜而没有金马碧鸡坊的“老滇味”处吃得爽快。(其实从这个故事就可看出冬菜豆花是此小吃的关键,虽做法简单但一家一个味,风格不尽相同)。
而另一种常吃的则是小锅米线,小锅是铜锅,样子类似集市上买卖用的秤盘,只是更深些而配有竖起状的木质把手(便于烧煮时的操作)。小锅米线的做法更为简单,人人可为之:将细细的肉泥(似乎广东很少有见到肉泥)兑水加酱油稍煮一会儿,再加上汤一起用小火烧煮,直至米浆和肉泥的浆沫浮起即可。我是喜欢煮得极烂而入味重的那种,而有人则喜更有韧性的,所以煮得时间可长可短。同时小锅米线因所用的“罩帽”不同而多变换。像“焖鸡米线”(用得是昆明土菜中得黄焖鸡),“焖肉米线”(用上好得五花肉切肥烂才是好的)、肠旺米线(分猪血、羊血)、叶子米线(肉皮)、鳝鱼米线(其中的炸蒜是关键)等,当然还有大理传入的扒肉米线,听人说:“大理‘将军庙’吃一次扒肉饵丝,款步登高,不知天上人间。”

饵块杂谈
饵块的由来,应当同新米上市后的“贺新岁”“春糍粑”有关。听我母亲说滇中的一些县市现在仍有“冬至吃糍粑”的习俗。民间就有“各以糕饵相馈”的传统,这糕饵其实是米制的点心,现在我家楼下仍可见到的是“米糕”。
“饵块”意指其大,原来是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可做的。但因为这饵块是泡透后再蒸,然后边舂边揉制成的现在早不普及,在我小时候就已是过年过节时大人们排队到副食店买那些已做好的“大如砖块”饵块了,常常是一买就是几筒(昆明人以筒做饵块的单位)。因用糯米做的块儿小此后就称为“糍粑”,而用粳米做的块儿大就被叫作饵块。
小时候,每每见到饵块上市就知是年关将至了。
年初定是要吃“鸡汤饵丝”的,听老人说鸡要大阉的公鸡才好,我父母则爱乌骨鸡。过年时吃的饵丝要在年三十就切成丝,因为初一“动刀”不吉利;且若要煮米饭,则在淘洗之中,就将一年的“吃食”也撇出去了,因此初一才定要吃饵丝。饵丝烫熟、浇上鸡汤,这就是我们长久以来的年夜饭了。北方人吃“饺子”、“长寿面”,昆明人则吃漂着淡黄鸡油的“鸡汤饵丝”
而初二则定是吃“炒饵块”的,这也是我的最爱之一,现在难得回家一次,管不了那么多规矩,每每定要母亲为我做一两回解馋。
昆明的炒饵块很讲究,饵块是切成片的,不能薄,太薄吃起来不爽不过瘾;也不能太厚,厚了就不入味了。配料则更讲究,首先要有腊肉,人们现在多用宣威火腿代替,老人们都说不正宗。再来就是豌豆尖、酸菜、大蒜和西红柿,几样配菜与饵块合炒只需盐味适中、饵块有筋骨(不粘),则自是一盘佳肴了。所以炒饵块最能体现昆明小吃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原则,很有“闲人”之风。
最后就要吃“甜饵丝”了,我爱叫它“白酒饵丝”因为同样的方法还可做“白酒小汤圆”。其是饵块切成细丝加了米酒煮成,其味甜汤浓稠而有酒香,是极好的夜宵甜点。
由于饵块在年关的大用处,现在的昆明人过年仍喜互赠饵块。

而平时吃的饵块最常见的定数“烧饵块”了,这种小食是绝对普罗大众的东西,与米线一起成为昆明人早点的首选。烧饵块是单独打成椭圆薄饼状的饵块,放到炭火上的铁网上烤制而成。这是很要些功力和手艺的,我母亲说通常这饵块的表皮出现真空的大泡突起时就刚好了。烤好的饵块涂上或“卤腐”或辣酱或甜面酱或花生酱,有时还夹上一根油条,就是昆明人最有特色也是最常见的早点了。
另外“端仕街”的“小锅卤饵块”也极出名。这时的饵块已换成专门制的细长状饵丝了。这“卤”是指浇上卤汁做作料,下锅翻炒一下即起锅,其味厚而有黏甜的喷香之感,可以说是昆明人才叫得出名的地道小吃了。
最后还要说说腾冲的“大救驾”,虽同是饵块,风格却与昆明极不相同,不论是丝是块,都切的极细极薄,可称为精细制作的典范。而做法与昆明的炒饵块并无大异。但传说是南明皇帝朱由榔的最爱③,所以名声很大。
闲-小吃-我
我应是典型的昆明闲人了,而我的闲则是凝刻到我的成长中去了的,于是少了很多沧桑感而多了很多的温馨,属于我的昆明却也因此永远充满童年欢乐的色彩。如今当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见证着这个城市不断奔向我所熟悉而又陌生的现代怀抱时,童年那简单的欢乐居然仍然能于街头巷尾、衣食起居中闪现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而最为珍贵的是这个城市的味道依旧没有改变,人们仍然在他们的生命之中铭记着那份充满人性之光的“闲”,也许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这种温暖的美好会逐渐退色,但是相信这个城市一定会坚守下去,因为那些流行的浮华的东西永远不属于这里,而只有像小吃这样朴素而鲜活的元素才会永远留在人们的生活中,闪现在我们的回忆里。


后记
老师叫写家乡的风俗,我着实苦恼了一番,我的家乡昆明其实已经逐渐步入了现代文化大军的潮流,因为我自家的年饭都三四年是出外去吃的了,况且我也不再是孩童,那种自得其乐的视角是再也寻不回的了,因而似乎只有那些带着古味的东西还可说些历史,但又觉得很是牵强附会缺少生活得真实感。想来想去,觉得小吃很是合适,既是身边的又是历史的,应该还会传到将来。于是,写了几个(还有很多,写不完了),开始时实在也想不出,后来翻看了汪曾棋先生回忆昆明的一些散文,觉得甚是感动,也因此找到很多回忆中的东西,虽然所写的很多小吃现在已难见到,但确是我童年欢乐的一部分。学校的藏书太少,本来想找罗养儒先生的《云南掌故》来看,但完全是没有的。而那些被说的过多的传说我仅做附注于文章后,豆花米线的故事是假期在云南民族艺术研究所实习时看到的,觉得新奇就详细的说了,也是我写的最多的一个故事。最后附昆明老字号店和几个网页,是我自觉很好的。

①据考证"昆明"一词,始见于《史记》,当时是作为一种居住在洱海周围的民族名称,同时,也作为湖名,据推测是彝族先民语言的音译。汉武帝曾在长安凿"昆明池",也象征洱海。后人多不细察,很长时间滇池与洱海都被称作昆明湖, 到了公元1274年的元代,设立了昆明县,昆明开始成为云南省的首府。

②相传云南蒙自有书生再南湖中的一个小岛苦读备考,她的妻子每天为他送饭要经过一座长桥,常常是饭菜送到时早已凉了。一天这女人为丈夫顿了一只肥鸡,由于困倦而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已到用饭时间,而所有的菜都只有料而没烹制。妇人发现鸡汤由于有厚厚的一层油覆盖,而仍然很烫,于是灵机一动,将未烹制的生肉片、生鱼片等纷纷放入汤中,瞬时即熟,且嫩滑可口,来到岛上,汤烫仍如沸味愈鲜美,从此书生不仅能吃上热饭菜,亦大得口福。后人因为此米线是过桥后作出的,故以过桥米线称之。

③明未清初,天下大乱,磭明崇侦皇帝吊死官内,桂王朱由榔即位,称南明永历皇帝,组成小朝延,偏安一隅。时清军由北而南长驱址入。永历帝且战且退,西遍云南,出走永昌,再奔腾越,然后入缅。永历帝过腾冲时,虽是落难皇帝,腾人亦以礼相待,烹炒上好的饵快供他进膳。这位落难皇帝本是深宫弱质,又经数月长途奔波,历尽艰辛,今得进食此物,如食山珍海味,觉元气渐复,遂言“真乃大救驾也!”于是,早已有之的炒饵块便以“大救驾”之流传至今。按现在的说法这可是“名人效应”,如今“大救驾”早已名声云南,“大救驾”的传说几乎家喻户晓了。




附:
昆明部分老招牌
端仕小锅卤铒
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办永顺园,以小锅汆肉米线、汆肉饵丝著名。一天,因翟师傅劳累过度,汆肉饵?下下锅后,他跑到外面抽水烟筒,回到厨房汆肉饵?里的汤全干了。恰逢顾客催得急,翟师傅只得忙下卤水和红油,翻颠几下后端上桌,顾客一吃,大为称绝,问这是什么饵?,翟师傅急中生智答“卤饵?”,后成为昆明著名小吃。曾获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证书。
 
德 鑫 园
1923年由戴立德在昆羊市口(原南通街与金碧路交叉口)创立,因烹制精良,德鑫园使过桥米线在昆扎根应市,声誉日增。戴先生逝世后,由其婿范云鑫经营,公私合营后,仍沿用德鑫园老字号名称。文革期间,曾更名为“云南过桥米线”,但昆明人仍习惯称为德鑫园。
 
北 京 饭 店
解放前为和平舞厅,解放后建成饭店。初设京味部、滇味部,是昆明最著名的北方风味饭店,也是当时省政府宴请宾客的场所。以京酱肘子、山东海参、醋椒鱼等菜肴著称。七十年代在全省首家引入机制馒头、机制饺子,其高庄馒头、甜咸包子一时风靡春城。朱维翠、张逢安、解德中等名厨曾在北京饭店供职,其名小吃有四味荞包、挂糊鸡?锅贴、干巴菌水饺等。
 
福 顺 居
1943年,由内地来昆厨师在晓东街建店。以河南口味为主,经营的盖浇饭、烩菜有名。福顺居当年名厨聚集,昆明最早的西餐厅即在此设立,并建有名为白宫冰室的昆明最早的冷饮店,与南屏电影院相映成趣。
 
福 华 园
1938年在南华街开业,当时以人工鸡蛋面、鸡肉米线出名。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专营煮品小吃,后以过桥米线著称,以选料细、原料鲜、汤味醇,有“春城第一汤”之誉。
 
护 国 饭 店
1954年开业,主要经营滇味饭菜,也承包酒席,售卖煮品,同时经营甜品和冷饮。文革期间曾改名“工农兵饭店”。冬季的滇味什锦火锅、肠旺米线、肥嫩烧子鸭在当时很有名。
 
摩 登 粑 粑
位于原长春路,解放前即由吴氏姐妹经营。“摩登”系当时顾客对姐妹衣着时尚、长相漂亮的戏称,也因其麦饼烤制得好,故称“摩登粑粑”。麦饼色泽金黄、外酥内软,油而不腻,香甜适口,曾闻名一时。
 
映 江 楼
1937年即建在盘龙江畔,以楼伴江、江映楼故名“映江楼”,是昆明最有名的清真饭店之一。其牛肉冷片酥软不碎,清汤牛肉汤清不腻,凉鸡滋嫩鲜活,烧鸭皮脆肉嫩,而为市民称道。据说传统的映江楼对宰杀后的牛羊,须分档挂起,不沾地以示干净,鸡宰杀后先清内脏,洗净用线缝合再拔毛,以免内脏污物污染。
 
东 来 顺
东来顺原址祥云街,1943年由北方清真名师朱维伯开设。时值抗日,昆明是大后方,内地厨师大量涌进,回族厨师也在此列。东来顺以清真饭菜著称,其涮羊肉、烤羊肉串深受欢迎。一代大师朱维翠来昆后曾在此事厨。1965年内地支边,天津东来顺搬迁昆明,东来顺全部由天津人经营,其涮羊肉、麻酱烧饼、清真炒菜红极一时,常常高朋满座,热闹异常。东来顺于1995年搬迁至兴云路42号,以经营清真涮羊肉为主并供应点菜、煮品、糕点。
 
南 来 盛
上世纪30年代即由越南人在金碧路开办,早期名叫“新越”。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名南来盛。其中一种说法是,女老板阮民宣系越南太原望族。当时,金碧路多由广东客商聚集,曾名“广聚大街”,多有喝咖啡的习惯,故南来盛所制法式面包及咖啡很受欢迎。当时,南来盛服务员一律越式白裤祺袍长衫。南来盛也名录《国际旅游指南》,由此吸引海外游客。据传,抗战期间,胡志明曾以面包师身份在南来盛从事过地下工作,著名华侨陈嘉庚也是这里的常客。
 
上 海 面 馆
1965年内地支援边疆时,由上海整店迁于昆明,当时将位于东风西路的东风餐厅腾出供其经营,起名上海饭店,其小吃部即上海面馆。由于当时在云南支边的上海人较多,上海面馆生意兴隆。所经营冬菜面、阳春面、大排面等为昆明市民欢迎。其面条为面馆自己加工,十分新鲜。拆迁后,上海面馆至今尚未恢复。
 
天 津 包 子 店
原址坐落于原武成路与五一路交叉口,1965年内地支援边疆建设时,由天津整店迁入昆明。天津以狗不理包子有名,天津包子也完全按此制作方法,其皮薄馅多,汁鲜味美。当时武成路商店云集,是昆明有名的商业街,天津包子及附近燕鸿居、福东饭店的烧麦、素菜饺等吃颇受欢迎。目前,有关部门已在筹措恢复重建天津包子店。
 


http://www.yndaily.com/html/20040424/news_82_203041.html
http://culture.163.com/editor/031013/031013_78469.html
http://life.km169.net/picture/html/baitai08.htm(极推荐)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4-12-8 22:09 最后编辑 ]

刘晓春 发表于 2004-12-8 22:18:57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这里刊发的暨南大学中文系02级学生的作品,都是我在上“民间文学”课程时学生提交的课程作业,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求他们写家乡的风土人情。现选择一些作品刊发在这里,我觉得本科生的习作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他们有丰富的感性,敏锐的触觉,不为所谓的理论所困扰,无论是行文还是语言都是给人新鲜活泼的感觉。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4-12-8 22:21 最后编辑 ]

小米 发表于 2004-12-8 22:28:49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不错不错,米线真是个极好的东西。昆明气候性寒,适宜吃烧饵块这类小吃。
另外,好像“大救驾”好像是腾冲的特有的小吃,原不算昆明的吧。

常春藤 发表于 2004-12-8 22:46:21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哈哈,我又来顶了~
云南真是个好地方啊,一定要再去个三五八次,每次待上十天半个月。
不过这些东西没有本地人带一定是找不到的!我去昆明就只看到米线,有天迷路,机缘巧合下才吃到了饵块。真是好吃啊,哈哈

常春藤 发表于 2004-12-9 21:28:30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强烈要求楼主放出图片~

留学小书童 发表于 2004-12-27 00:49:13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昆明是个好地方,小吃也丰富。可是本人不大喜欢,因为太辣了。^_^

梁华旭 发表于 2005-1-29 19:12:38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看一帆写得这么生动,我口水都流出来了,以后怎么也得去昆明做个饱死鬼!哈哈

柯西莫 发表于 2005-2-3 21:26:11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其实,写昆明的小吃风土写得极动人的还有鹿桥的《未央歌》,感兴趣的话不妨找来一看。那是我闲时翻得最多的一本书,不仅仅因为蔺燕梅和童孝贤,:)更重要的是,他们时常经过的那条路,也是我少年时期流连最多的所在,何况其中食物丰富,足以一慰“枯肠”!
上文列举的小吃,有一些说法似乎不够准确。例如汆饵丝,昆明应该没有这种吃食,只有卤米线与卤饵丝。如果来到昆明吵嚷着要吃汆饵丝,恐怕是无处寻觅的。
至于“大救驾”,还有一种说法是救了明建文帝的驾。建文帝因其叔朱棣政变,失掉了皇位,有一种说法就是他最后被逼流落到了云南。这其间,朱棣的追杀仍在继续,狼狈逃命、饥饿不已的建文帝因为吃到了“大救驾”,才保住条命。在传说中,建文帝的最终结局是步入空门。于是,在云南的很多名胜,都有关于建文出家的传说。在武定狮子山,现还有建文帝出家修行处。在昆明,可以吃到正宗大救驾的地方只有一家,就是在光华路上。里头很不讲究,有几分似过去的公家食堂,但却时常人满为患。
此外,昆明的名特小吃还有很多,除了作者上面列举的,还有豆面汤圆,这是冬至的吃食。在汤圆外面洒一层金黄的豆面,再浇上糖稀,香味扑鼻,也甜而不腻。还有很多凉菜,例如豌豆粉、稀豆粉、抓抓粉、米凉虾、木瓜水,都是可以叫人馋虫大动的食物。其中我最爱的是米凉虾,那做得就真的像一个个小小的虾米,莹洁光亮,可爱极了。可以吃甜的也可以吃咸的,都一样的爽口。更不用说香酥异常的小刀鸭、炸得像个碗一样的洋芋耙耙、还有鲜甜可口的冰稀饭了,想起来都忍不住食指大动。滇菜虽然不怎么上得了台面,却也有着自己的谱系。
而昆明的著名小吃店还有福照楼。福照楼也是有几十年店龄的老字号了。福照楼以其名菜“汽锅鸡”。可以说,如果现在去昆明,想吃到真正鲜美的汽锅鸡,除了到别人家做客,唯有去福照楼。那里至今还是小楼、庭院,很有一番风情。
关于昆明的吃,其实还有很多,一时也是说不尽说不过瘾的。身为当仁不让的老饕,真想何时闲了,好好大书特书一番,只可惜家山远隔,唯有空对垂涎。:)

竹露丹霞 发表于 2005-3-2 20:42:01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谢谢指正,只是氽肉米线确是有之,我家就经常自制,饵丝也是如法炮制。今年寒假回家,在公车上,见大观街上一店就以此为名。

一颗米 发表于 2006-2-27 17:37:56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一帆:不知如何与你联系!用了你的稿子刊在都市时报上!请与我联系,商付润格!

奔驰 发表于 2006-3-22 13:50:35

RE:昆明的闲情与小吃

一帆,也想用你的稿子,方便的话联系我(<中华文化画报>编辑姜):010-64813341办zhwhhb@163.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昆明的闲情与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