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有愿者许愿,无愿者祈福!)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http://www.seach.org/photo/uploadphotos/01fopusa/12fo/13.jpg
观世音菩萨:
人生于世间,常遭受天灾人祸种种苦难,当无情的水、火、刀、兵、病、孤等等侵害之时,令人发出痛苦挣扎求生祈命的呼号声,一直总是不断的。观世音,就是时时刻刻细心地,深入地观察着和聆听着,寻找世界上一切苦难的呼救声音。世上所有的男女老少,凡遇到灾难的危急时刻,只要诚心称呼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请求救助,观世音菩萨就会实时观察到你的苦难,听到你呼救的声音,以大无畏的精神,用适当的化身,救你脱离苦难。正如『法华经、普门品』中所讲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说观世音菩圣号的含义,就是大慈大悲,循声救苦,无处不现身。
唐朝著名的佛教法师和学者玄奘,在翻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时,将观世音改译为观自在。观自圣号的含义,是说这位菩萨的智慧,已经达到了世上一切事物(物质的和精神的)都不能妨碍他的行动,更不能动摇他的信心;是说这位菩萨对世上一切事物,都观察了解得非常深透,因此在自我修持和普济众生时都运用得十分自如无碍。观自在,就是说这位菩萨对客观一切事物的认识程度,已经是从心所欲,不无障碍。
西汉公元前二至六七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到了唐朝公元六二七年,唐太宗登位,因为唐太宗的名字叫李世民,在帝皇时代,凡用文字时,就要避开皇帝的名字,以示皇帝的权威,于是自从那时候开始,观世音只能称观音,这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做法,应该加以纠正,我们称观世音意思才完整。因为观世音菩萨是观察到世间众生的苦难后就闻声去救苦,如果去掉个『世』字,意思就不完整了,请大家明了正确称呼是观世音菩萨。
http://www.seach.org/photo/uploadphotos/01fopusa/guanyin/guanyin045.jpg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有时手握莲花,象征智能的高尚纯洁;有时手握宝剑,表示智能能断除一切烦恼;有时骑坐金毛狮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时安居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有时骑乘孔雀,表示飞扬自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有寺院内都供有文殊菩萨的雕像。圣诞日为农历四月初四。
http://www.seach.org/photo/uploadphotos/01fopusa/wenshu/wensu015.jpg
http://www.seach.org/photo/uploadphotos/01fopusa/wenshu/wensu004.jpg
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或译普贤,遍吉。象征佛陀理德,行德的菩萨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相对。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和佛陀,文殊菩萨合称华严三圣。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其塑像多骑六牙白象,代表佛法的大悲力。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的峨嵋山.
http://www.greatchinese.net/buddha/buddhapicts/buddha016.jpg
http://www.seach.org/photo/uploadphotos/01fopusa/puxian/puxan005.jpg
地藏菩萨:佛灭度1500年后,地藏菩萨降迹新罗王家,姓金名乔觉,躯体雄伟,顶耸奇骨,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金乔觉二十四岁落发,渡海入大唐国。地藏菩萨金乔觉至江南池州九华山,乐此胜景,于山中觅得一石洞,静居修持.菩萨苦修时,曾遭毒蛇咬伤,稳然不动。忽有一妇人出现,作礼馈药云: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此妇人实为九华山神。地藏菩萨金乔觉向当地绅士闵让和募化一袈裟之地,闵公许之。孰料菩萨袈裟一展,遍覆九华山山水水,闵公见其神异,遂尽舍九华为菩萨道场,并与其子双双出家陪侍菩萨。今地藏圣像左右侍者即闵公及其子道明。当地乡老诸葛节率群老登高揽胜,见菩萨独居石室,用断足鼎煮食白土和少量米粒,惊叹:菩萨如此苦行,我等供奉不周。遂集资建寺,延请菩萨安居.新罗僧众得知菩萨在九华苦行显异,相率渡海前来求法.唐开元二十六年(一说唐贞元十九年)七月三十日夜,菩萨召众徒告别,跏趺示寂,其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嗄,群鸟哀啼,世寿九十九岁.菩萨入寂二十年,仍颜貌如生。唐至德二年,僧徒在南台建塔供奉。宝塔建成后,常见发光如火,南台由此得名神光岭。地藏菩萨垂迹九华一千二百多年来,朝山进香者接踵而至,岁无虚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http://www.seach.org/photo/uploadphotos/01fopusa/dizang/dizang021.jpg
http://www.seach.org/photo/uploadphotos/01fopusa/darirulai/darirulai001.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