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曾永義《俗文學概論》
書訊: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大約民國70年代左右,伴隨著鄉土意識的逐漸抬頭,以及政治風氣的逐漸開放,對於重新認識文化源流的需求傾向也就越來越明顯。當時除了各大學逐漸出現開設相關課程的提議之外,行政院文建會也開始邀請學者、社會人士舉辦「民間劇場」--以系列展演、遊藝的方式,介紹傳統民俗的文藝活動。而現任中華民俗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的曾永義先生,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曾教授的學術專長在傳統戲曲方面,對於民俗文藝的倡導,長久以來始終不遺餘力。今年(2003)6月,曾教授在籌劃活動、學術講座之餘,經過了將近十年的構思、寫作,終於出版了一本四十餘萬言的著作:《俗文學概論》。
「俗文學」基本上等同於「民間文學」,指的是庶民大眾在生活中所自發創作、自然流傳的文學作品,往往能夠貼切的反映一般社會的生活實況、或者是庶民大眾的具體心聲。其原始流傳方式,都是以十口相傳的口頭傳播為主;後來經過文字的記錄,才得以書寫印刷的方式流傳下來。
俗文學是相對於「雅文學」、「正統文學」、「文人文學」的一個文學種類。雖然俗文學對於雅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但是傳統文人通常不加重視。整個中文學界關注、倡議對於俗文學的蒐集與研究,是從周樹人(魯迅)、周作人兄弟開始。而民國11年(1922)創刊的北京大學《歌謠周刊》可以視為系統性蒐集、研究的濫觴。台灣地區自從1936年李獻璋先生所編撰的《臺灣民間文學集》之後,由於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長達四十年左右的時間,只出現少數像婁子匡、朱介凡兩位先生所撰寫的《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這樣的書籍。《俗文學概論》這一部通論性俗文學研究巨著,等於填補了過去的一些研究缺憾。
《俗文學概論》書中除了對於俗文學諸多類型有詳盡的介紹之外,尤其著力於「俗文學」意義的界定,其中還首度提出「民族故事」的類型概念來。雖然本書名為「概論」,實暨上仍然是一部學術力作。關心俗文學、民間文化者,可以視之為最佳的入門書籍。
RE:書訊:曾永義《俗文學概論》
曾先生大作凡四十余万言。承蒙宪哥购赠,小弟从去年读到今年,细咽慢嚼,至今没有读完,惭愧惭愧!无网自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