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堂 发表于 2005-11-7 21:19:47

李丰楙:《许逊与萨守坚:邓志谟道敎小说硏究》

   李丰楙1997年《许逊与萨守坚:邓志谟道敎小说硏究》也试图通过贴近中国文学实质的考察,揭示仙传背后的社会心态史。在道教文学中,以许逊和萨守坚两位教派祖师所展开的作品,都经历过民间传说、道教道教人物仙传及通俗小说三阶段的演变,终于在教团内部及信仰者的崇拜中,建立了祖师形象及定型化的地位。本书提出了道教人物传说研究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圣者传说与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有何异同?不同传播者(群)对于宗教人物的圣迹,在叙述时有何态度上的差异?其中是否也涉及语言、文体及叙事策略的不同?
   本书为道教文学研究提供了三个模型:1、许逊传说。经由江西豫章的民间传说逐渐塑造,最后在道士胡慧超的《许真君传》下定型,许逊也同时成为西山净明道的祖师。此项研究开拓了以往对净明道教派史研究的思路,由六朝到唐代许逊传说的各种民间异文本,一窥净明道得以流传的民众思想基础。2、许逊传说的文人创作。在众多道内许逊仙传的基础上,明代江西文人邓志谟创作了以降凡除妖与修道成仙为主题的神魔小说《铁树记》,呈现出文人创作与道内仙传不同的价值观。冯梦龙《旌阳宫铁树镇妖》在《铁树记》基础上又有增删,体现了不同文人对待道教仙传的态度。3、萨守坚传说。游方道士萨守坚的事迹流传于专业道士群体内,民间传说相对少。作家邓志谟从民间传说及小说戏剧吸取了塑造道士的母题,又从西河派及其它道派处获得法术和仪式的材料,最后形成了作家文学的圣者传说《咒枣记》。李氏关于这三个模型的论述,将成为道教文学处理道教人物仙传的典范。
   李氏不赞成日本学者秋月观瑛所提出的实像、虚像说,用以解说许逊圣者形象的成型。因为中国道教信仰及至民间信仰中的神祗传说都是逐渐层累地积成衍化的,中间虽然有附会与缘饰,但主题与主要结构仍有大体一致之处,可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因此从史实的角度划分一个历史人物的实与虚,对于道教文学来说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论。对圣者的成神成仙过程,应该将重点放在不同时期为何会逐渐发展出那么的神格,神话英雄之具有千面性格,就是在每一面所反映出来的多是信众心灵中较真实的内在精神。比如作者考察了宋代豫章地区的许逊水神传说,认为许逊之成为水神充分反映了豫章地区水运的发展,乃依当地民俗的集体愿望:期望水运安全,舟船顺利,因而许逊就被创造改塑为新的江行守护神。这种进入地方社会的经济史、社会史的研究,预示着道教文学的可能路向:地域史、民俗史、经济史的综合考量。
    本书扩大了道教文学的研究文本范围,从宗教神话、民间故事到小说戏剧。这些文本的叙述重点各有不同,但都指出圣者的一个共通点:美德和神异。
    道教文学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什么?李氏通过邓志谟道教小说研究提出,道教别传、仙传中的谪仙下凡-出身修行结构,被元杂剧及明人小说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叙事的大架构,解决了说话人的一大难题,从而成为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成就。
   可以看到本书中作者经常将民间文学与道教文学研究方法两相比较,李氏指出:“许逊作为宗教信仰中的主要崇拜对象,与一般民间文学中的传说人物仍有一根本的差异,就是必须从信仰史加以考察”。这点正是大陆学者研究道教文学最欠缺的地方。刘守华的《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台北:学津出版社,1991年)虽然将张天师、许逊等道教人物的仙传归为道教文学,却从不解决仙传的传播者的问题。因为民间文学研究首先预设了其传播者是均质的“民间”,而目前世界民间文学研究也主要在探讨故事的发展机制(内在肌理),而非传播媒介。但就道教文学而言,恰恰是圣者传说的传播机制,最能体现道教教团(道教崇拜团体)的主体作用。传播者如何在圣者由人格――神格的成圣过程中起作用,正是道教文学与民间文学最大的不同。
   另外对于像邓志谟这样有着道教背景的小说作者及其所创作的神魔小说,李丰楙亦提供了另一种研究的思路。他从道教教派史、道教文学史的立场,将邓志谟小说《铁树记》置于净明道教内仙传的脉络上考察,从宋、元时期多种净明道的仙传资料中,详细考证出邓志谟所依据的为何?与道内仙传相比,作家文学的情节、文字有何不同?这种研究开拓了明清小说的研究方向。

   李丰楙:《许逊与萨守坚:邓志谟道敎小说硏究》,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丰楙:《许逊与萨守坚:邓志谟道敎小说硏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