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发表于 2005-11-28 23:08:41

风 俗

风俗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化人出于各自的语境,对“风俗”进行着不断地解释与评论。在传统社会风俗是一个重要词语,它出现频率非常高,(《四部丛刊》中“风俗”一词出现了3000多次)只要讲到地方文化特性或社会风气时尚时,都会用到“风俗”,风俗成为正式制度文化之外的、随处可见的“文化规条”。正因为“风俗”有如此广泛的文化约束力,所以传统社会的统治者就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之外的“风俗”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偏重于地方与基层社会)。正是这样的政治原因,“风俗”在中国历代得到重视,人们对它的复杂含义也有多种理解,当然这种理解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风俗是自先秦就已出现的文化概念,对风俗的不断诠释,反映了历代文人士夫的社会文化观念。在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发展中,人们关于风俗的理解,变异较小。经典性的风俗解释来自东汉时代的两位学者:
其一,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第一次进行界定:“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班固认为风是因水土等地理条件而形成的民俗性格、言语歌谣,俗是因统治者的好恶而形成的社会趣味、情感、欲望与行为,它随着统治者的个人意志的变化而变化。风与俗组合而成的“风俗”兼有自然性与社会性两重因素。班固在对风俗理解中强调统治阶层的社会风尚的影响,这在王权时代是合乎实际的。但一般人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并非简单地由上层决定,这是显而异见的。
其二,东汉末年的应劭与班固的风俗理解基本相似,但较班固更趋合理。应劭不仅写成了我国最早的风俗专著《风俗通义》,将风俗当作一学术门类进行探讨。并且对风俗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象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圣人作而均齐之,咸归于正,圣人废则还其本俗。”(自序)天气、水土、草木等各异的自然因素共同构成“风”的意义;应劭认为依据自然特性而形成的人的性情,就是俗的本义。俗来源于人的基本情感与行为,其表现的形式、性质不一,经过圣人统一整饰之后,俗才获得标准的性质。一旦社会失控,俗就回归其本原的驳杂样态。应劭将俗区分为本俗与礼俗两种,礼俗来自于自上而下的“均齐”工作,即确定俗的标准形态,进行社会规范。这比班固将“俗”径直归于君上的情感欲望的看法,更符合“俗”的本意。
近代以后,西洋学术开始影响中国,人们的眼界渐开,对风俗的认识日趋科学,但仍基本保持着固有的风俗观念。人们在在翻译英国的“民俗学” 这门研究土民生活习尚的学问时,就不得不从中国传统学术中寻找对应的词汇,那么风俗是最贴近的专有名词。将风俗变成“风俗学”这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学术名词的贡献。1923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设立了风俗调查会。风俗调查会是歌谣研究会的扩大与发展,在该会的名称上,曾经有用“民俗”还是用“风俗”的讨论,最后因为“风俗二字甚现成,即用作Folklore的解释亦无悖,故结果不用民俗而用风俗。”(容肇祖“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的经过”,《民俗周刊》第17-18期,第15页。
)由此亦见当时中国社会通行的还是“风俗”一词。到了1929年,陈锡襄在《民俗周刊》上发表“风俗学试探”的长文,努力建构一个风俗学学科体系。虽然陈锡襄在民俗学之外建构风俗学设想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学人注意,但他在继承与发展中国风俗文化研究传统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未来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或许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风俗与民俗由于这两个名词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学术分野是明确的,风俗与民俗有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在中国学术发展历程中,风俗与民俗分别代表了传统学术与近代学术两种不同的学术取向。

(原刊《民间文化论坛》2004.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 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