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 发表于 2006-2-25 23:20:30

【转帖】小城之美——凤凰

小城之美不过凤凰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湾沱水绕城过,一条红红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脚楼,一道风雨古城墙,一座沧桑老城堡,一个奇绝奇梁洞,一座雄伟古石桥,一群闻名世界的人……
一、人文介绍:
凤凰,被称作中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之一。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像一幅山水画;这里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似一幅民族风情卷……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福建长汀,另一个是湖南凤凰。
凤凰县城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西邻贵州的松桃和铜仁。从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区首府吉首市向南,沿209国道大约80公里处,是湘西一个著名的县城。这里人才辈出﹐著名画家黄永玉﹐作家沈从文的家乡均在此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凤凰县城的历史悠可一直追溯至先秦,古称"五竿"至清朝在此屯军后改称凤凰。
凤凰分新旧两个城区,城中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老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条石铺砌的街巷,依江而建的木制吊角楼,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清浅的沱江穿老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清晨出北门外,看人们沐浴在晨曦中沿江洗衣劳作,逛逛老街,两边店铺林立,染坊,银器作坊、酒坊、土特产店,还有身着民族服饰的摊贩散布其间,构成了一幅湘西市井图;转转城中的庙宇、宗祠,其中以城西北的陈氏宗祠为代表,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出了城,可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曰天星山。进山,再见斧削刀砍的绝壁中一清溪婉转。跨过清溪,登栈道,古树夹道,怪石峥嵘。上山顶,一平台豁然开朗,中有一方池为"天池",汩汩溪流,却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叹水,百鸟低回。下得山来,性犹未尽,去奇梁洞。沿溪水入洞,洞内有云雾山、天堂、龙宫、阴阳河等景,收桂林、张家界奇景于一洞。出洞入江,可再去看湘西最大的瀑布大龙洞和黄丝桥古城。老城中有许多的深巷另一端连接到新城区,一头是明清遗留的古朴建筑,一头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一边是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另一边是打扮入时的少年,恍若一条条时空隧道从中穿行而过,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傍晚时的吊角楼是城中富有情趣的拍摄题材,远远望去一根根木桩撑起间间小屋,清澈的江水在屋下流过,屋中摇曳的灯火若隐若现,让人不由得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姿
二、景点介绍:
凤凰有五大景区:
●古城
是凤凰今古建筑最多、最繁华的区域,各建筑无不设计精美、斗拱飞檐、塑龙雕凤、金漆彩绘,有"辉煌的殿堂"之称。
●南华山
整个景区层峦叠翠,林木葱茏。朝则薄雾笼青,暮则斜阳凝紫,淡妆浓抹,晴雨皆宜。景区包含"南华叠翠"、"兰径樵歌"、"山寺晨钟"三大景。
●沙湾
包括五大景观:东岭迎晖、龙潭炊渔火、梵阁回涛、溪桥夜月、奇峰挺秀,素有"朗苑"之称。
●奇梁洞
距离县城5公里。具有奇、秀、幽、峻的特色。属以溶蚀为主类型的峰丛谷地形。
●黄丝桥古城其他景区:
1、吊脚楼--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但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
2、朝阳宫--位于西门巷、建于民国4年。前有高大门墙。粉红色的墙壁上有12副浮塑。宫内四合大院,头门有一大戏台。整个院落朱漆金纹、浮雕飞动,宛如宫殿。朝阳宫内的戏台是现今保存最好的戏台,造型端庄典雅、工艺技术精湛。是具有浓郁地方建筑色彩的艺术构筑。
3、熊希龄故居--出朝阳宫向下行,来到民国第一总理熊希龄的故居。一座四合院建筑,内有一个小天井,用本地产的红砂石钻刻铺就而成,两侧置有花坛。房屋虽矮小,但精致。各式花窗美观大方,富有浓郁的苗族情调。熊希龄的故居的对面是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大成殿。
4、大成殿--又名文庙,建于原熙四十九年道光十九年改建而成,建筑飞檐翘角,盘龙矫绕。壮观雄伟,正殿内孔子画像,栩栩如生。殿前植有金银双桂,时至金秋,清香四缢。
5、沈从文的故居--出大成殿,直走200余米可来到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居。典型的四合古院,内天井,有正房、厢房、前室10余间。虽无雕龙画凤,但做工精细、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清静典雅。里面陈列着沈从文先生的一些影照及墨宝等。
6、北门城楼--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位于沱江南岸,城墙上有楼两层,古砖瓦建筑,有八孔炮台。下有城门、城门为木质门板、镶铁板,上铁钉、上书"壁辉门"。再上方有各种人物和怪兽浮雕,工艺精美,栩栩如生。城高10米,厚4.5米连接东城楼。气势壮观。城门外是一原始过渡古桥。这就是山乡人所说的跳岩。北门跳岩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7、古城墙--厚厚的古城墙连结着东、西二城门。古城墙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现存北门城墙后又经修复。依江而建,连结东、北二部城门,形成一道雄伟的屏障。这一道厚重的城墙,犹如一页页史书记载着以往的刀光剑影。
8、卧虹桥--出东门来到沙湾景区,一座卧虹桥横贯水面,建于清康熙九年,因建桥所用岩石均为朱红色砂石,桥建成后、宛如彩虹卧江,故为卧虹桥,简称虹桥。
8、遐昌阁--虹桥对面是著名的遐昌阁,六方木质阁楼式活构,高20米,三层重檐,共由12根朱红大柱,支顶外6根内6根,每根柱大一米余,皆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精美挺秀。遐昌阁的旁边是新八景的万名塔。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悬挂铜铃,精美秀丽。耸立在沱江河岸,宛如亭亭少女。绿水名塔,相映成趣。
9、江心禅寺--位于回龙阁南侧,嘉庆二年修建。半圆形石大门门上绘有花卉草虫等彩画。寺前为紫红色石板小街,背靠秀丽天马山。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远山重叠不穷,景色迷人。
10、沈丛文墓--从江心禅寺向下行约1.5公里,来到观景山。一代文豪沈老就长眠于此,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一块天然五彩石作为沈老的墓碑。上书"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反映了沈老的写作态度和对人性及生命的哲学思考。此地有四季不败之花,春夏常绿之树。游人、吊客往来不绝。
11、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或苗疆边墙,是明、清政府为镇压苗族而兴建的一个防御边墙。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中间经过多次毁坏重修和扩建,边墙完整的体系最后形成于清嘉庆二年。边墙起点为凤凰县黄合乡的亭子关,呈南北走向,顶宽3尺,底宽5尺,高8尺,至今吉首的喜鹊营止。因明清时凤凰城是整个湘西的军事、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故边墙决大部分位于凤凰县境内。边墙由城堡、屯堡、哨卡、碉堡、营讯组成,由土、石、或土石混合修建而成。根据地形一字、品字、或梅花形排列。在南、北走向的基础上,又向西南、西北方向发展,对苗族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当时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苗汉贸易和文化交往,以此孤立和征服苗族。
12、黄丝桥古城--位于凤凰城西约二十八公里,雄踞湘黔之要冲。建于唐垂拱二年。明、清时成为南方长城上最重要的军营,清康熙39年建为石头城。城高一丈五尺有五,城厚九尺,周长五百公尺,开三个城门,每门上皆有城楼。古城雄伟壮观,气势不凡。
13、山江苗镇--山江苗语叫叭咕,离古城2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苗镇,是湘西最后一代苗王统治中心。山江苗镇逢农历三八赶集,赶集这天,十里八乡的苗民都来到这里,市场上物质应有尽有。对外地游客来说最盛兴趣的还是苗族特有的衣、饰、生活用品。集镇中最醒目的当属身着盛装,脚穿花鞋,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这些苗家女子,眉似弯月,眼含秋波、笑靥迷人。衣服、裤脚皆缝有花边刺绣,腰上系有手编花带,图案新奇,色彩鲜艳,头上还扎着一大坨丝帕,真是好功夫!身上的项圈,手镯、耳环、牙钎、裙链和银花都是银制品,既是盛装饰品,也是家境财富的显示,旅游者一般都买这些苗家饰品做纪念。游饿了你一定得尝一下以酸为主的苗家菜,酸鱼、酸肉、酸菜……
14、都罗寨--位于凤凰古城西南部--林峰,是个土家族民族村寨,乡土风情浓郁、淳朴。都罗古称"小都罗",又名"蔸箩"。据《凤凰地名录》记载:古时候,村民交皇粮都喜欢用小萝筐挑,官方根据这个特征把该村命名为"小蔸箩",后又改为"蔸箩"。总之,众说纷芸。如今,寨中大都姓杨,皆称自己为大宋杨文广后裔。都罗是个山青水秀的山村,由于多为石灰岩、页层岩,易受溶融、风化,从而造就了许多石柱、石峰,形态各异,巧夺天工,使这个弹丸小村,将千里之秀溶于一炉,就象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镶嵌在游螺江畔。
15、书架堂--从元朝始建,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明朝开始修建寨墙,清朝形成如今之规模。书架堂背山而建,分上、中、下三寨,寨墙高5米有余,是用本地所产青石筑起。石基牢固,缝细紧密,虽经风雨吹摇,时光流逝,但依然如故。在四周青山的映衬下,古寨那经岁月染黑的石头、高高的寨墙和雄伟的寨门,显的是那样的沧桑、古老。走在书架堂的石巷中,夕阳的余辉斜斜的照在石墙上,明暗的对比,让人产生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用手抚摸那光滑的石面,精细的花纹,你可体会到那在粗圹中所包含的细腻。寨外以前皆是鱼塘,即可观赏,又可保护村寨。村寨有三道城墙,东、西、北三道城门,寨后还有两个城堡,如今,除两个城堡被毁坏外,其余的今天尚可看到,从中可体会到当年的壮观。书架堂周围,皆有南长城兵营遗址,其中的王坡兵营遗址,更是凤凰南长城兵营遗址中,保存的最完好的兵营。书架堂也因为周边的这几个兵营,所以才能在这山凹中,繁荣兴旺,安居乐业。书架堂的人并不姓舒或苏,全都姓杨。村寨因文风昌盛,家藏万书,人才辈出,故名"书架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小城之美——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