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赞,敬中大师生一贴~!
近日刚从某权威的书中透过气来,遂擎起中山大学历史系的网络教学讨论区选编——《虚拟空间的精神家园(下)》。一读即粘在手上,还好今天是星期六,凌晨2点终于拜读完毕。这书,是近期以来读到的最真情实感的书。
精神家园,是非物质的;网络空间,是虚拟的;而论坛和泡坛子的ggjj们却是一群有血有肉热情奔放思维活跃健康向上团结紧密个性鲜明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严谨而活泼踏实而现代(快憋死了,喘口气:O)的。。。。宾语呢,,,,想不出合适的,就是老师与学生罢~!虚拟的网络空间弥漫着自由的空气,活跃的G.Sers,用他们精彩的富含营养的高质量水贴将这非物质的产业耕耘成连接珠海与广州的温馨家园。
与那虚拟的精神家园同感,这本书读来却没有书的感觉——每个个性鲜明的网名背后,都有一个个性鲜明的人,这本书就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生命历程。读这本书,感受到的是他们用自己的手指敲击着心灵的每一次振颤,字里行间飘散出缕缕精彩的思维,言语间迸发出青春与生命的火花,触摸到鲜活的喜怒哀乐。
在这家园中,我可以体会到早已耳闻的中山大学严谨的学风。从学习英语到报考公务员,从宏观的大历史到具体的某个问题,从共识到辩论,从对历史学科的忧患意识到学科定位与自信,从坦言读不懂书到对某书进行多方位思辨,从课堂小事到教授们的掌故……谁还敢说研究历史的人就是带着黑色塑料宽边酒瓶底的沉闷得如同风干的玉米面窝头?其实他们的世界很精彩,那是一种外行人读不懂的风景。
在这家园中,我可以欣赏到充满才智的问答,更能被“白河愁”的超级水贴灌得两眼冒水肚皮抽筋儿;aptom的“有感而发,谈谈瘦身”,则堪称对当下“减肥”风潮的有理有力之回击。大家以“春分吹,战鼓擂,我爱灌水我怕谁”的灌水乐观主义精神,张扬着自我的个性,奔放着青春的绚丽。
在这个家园中,我可以感受到真挚而热烈的同学情谊。本书中最为感人的当属贺喜的“在黄昏里我们穿过城市”以及后续的“辩论赛,我们没能继续走下去”,文字如此生动,细节刻画非一般作家所能为之。虽然没见过他们,我却感觉到我就生活在他们当中,我能看到他在努力后最终“失败”时嘴角掠过的那丝复杂的微颤,能呼吸到他们火热的激情突然转变为萧瑟的平静,而后又迸发出坦然地潇洒——吃橙去。这橙,我相信,谁都是浸着自己的泪水下咽的。我们都从那时走过,不必说些煽情的言语,不必刻意描画谁的表情,多说,反倒无益——谁都体会得到个中滋味。说实话,我是在心的狂跳与泪水的涌动中看完这些章节的。这一部分,在体积上是一巨帖,在分量上,是这精神家园的镇家之宝。
在这个家园中,我还看到了春天茸茸的青草,我徜徉在久违的纯洁的文学殿堂里的惬意。“郢路章华”,不仅有历史学人特有的关怀与凝重,更有不为出版业所逼迫的纯情与浪漫。全书的节奏为之舒缓,为之惬意,犹如奋笔疾书之后的藏锋回笔,又如尽情奔跑后的休闲漫步。最后,菜菜们的“呓语小品”与邱捷、陈春声、程美宝等大虾的“感想”,把这精神家园带到了柔和的月色下——在如其封面般浓浓的深蓝中——淡淡的海风里飘荡着小虾们的呓语,大虾们尚在广州与珠海摇着小扇,有一句无一句地闲聊着历史,品评着人生,玩味着智慧……
RE:【随笔】赞,敬中大师生一贴~!
你应该跑到中大历史系的网站去发这个帖子,他们很少上这个论坛,怕是看不到你的赞美。在中大我学到了很多,比如,不仅仅局限在资料学视野里的民间文献研究;对结构、形态关注与过程关注的结合;政治史视野与民间社会文化研究的贯通等等。他们的老师是一群值得尊重的学人,学生对学术充满热情,很难得。RE:【随笔】赞,敬中大师生一贴~!
首先申明:我来自中大。看完楼主的帖子,禁不住从书架上抽出我们曾经的“灌水文集”再次阅读。
确如楼主所言,那文集展现了中大历史系老师和同学如何在网上构筑精神家园的历史。
我在上大学之前不知道陈寅恪为何人,更别提布罗代尔。上大学后在珠海那个“面朝大海,四季花开”的校区,上课之余,充分利用网络亲近老师,在他们的带领下接触历史,感受历史。一路走来,欢笑与泪水伴我们成长。
即将毕业远行他方,回望走过的路,发现老师们教会了我很多,无论是对社会对历史的关注还是视野或思维方式抑或是如何做人做事。
再次感谢楼主的赞誉。
by the way,这个论坛,我们系还是有很多人在关注,祝论坛发展更好。
[ 本帖由 EAGLE 于 2006-4-26 13:34 最后编辑 ]
RE:【随笔】赞,敬中大师生一贴~!
大学之大!真的非大楼也,大师啊!RE:【随笔】赞,敬中大师生一贴~!
看完楼主之帖,感慨颇多!中大学术之甚,吾校之微不值一提!
我们学校我猜只有我一个人在上这个论坛,某种程度上说,我是代表我们班,我们系,甚至我们学校...
可悲!
可叹!
(注:我来自 --漳州师范学院 希望有人听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