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an158 发表于 2006-3-23 15:11:52

大都市庙会活动的当代思索

多元·延伸·提升品位:大都市庙会活动的当代思索

杜染

[摘要] 庙会集中体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庙会活动的界定,应把握住庙会活动的三个要素:民间信仰、商业贸易、文化娱乐。庙会这一称谓已演变成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庙会活动多元化、本土化、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具有的美学意蕴、狂欢精神、文化凝聚构成了庙会活动的当代价值。大都市庙会活动的新突破体现在打造“文化庙会”,弘扬先进文化;超越时空限制,实现多维延伸和融合;机制创新与品牌战略。

[关键词] 大都市;庙会活动;当代价值;新突破


一、大都市庙会活动概说
庙会一般是以某个寺庙为依托,具有定时而办的岁时规律和与庙神诞日相联系的信仰特点。庙会集中体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庙会的研究涉及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庙会由崇神祈灵而来,祖先崇拜是庙会活动最初最基本的内容。目前,中国的一些都市仍保留着一些神庙,也留有相应的庙会活动,往往表现为宗教与民俗的融合,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和城市特色文化及城市旅游的重要资源,成为研究城市新民俗的重要载体。可以说,今天的大都市庙会活动既是古代文化的缩影、“活化石”,又是都市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态,是遗传基础上的变异,是保留基础上的扬弃。
庙会在过去又称“庙市”或“节市”。对庙会活动的界定,应把握住庙会活动的三个要素:民间信仰、商业贸易、文化娱乐。这些要素与民俗和节日相结合,使庙会成为民俗特色、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和节日文化活动。如果只有商品贸易功能,则如同集市;如果只有文化娱乐,则如同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广场活动;如果只有宗教活动,则如同祭祀活动。因此,民间信仰、商业贸易、文化娱乐构成了庙会活动的“三要素”,只是各庙会根据自身特点,在“三要素”的取舍上各有侧重。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中庙会的“三要素”在内容上有很大差别。传统庙会的宗教信仰活动是庙会的第一要素,文化娱乐、商业功能都是由此而来的。京都庙会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宗教祭祀活动衰败,逐渐变为纯粹的商业贸易集市。大都市庙会的内容与地方庙会、特别是乡村庙会颇有不同,除大量中、高档消费品外,还有许多精神产品和消闲用品。现代庙会宗教信仰意义减弱,经济功能减弱,庙会所蕴涵的风俗情味是吸引百姓的魅力所在。人们逛庙会更多的是娱乐消闲,去踏青、登高、远足和观光等,娱乐消闲功能日益增强,文化娱乐内容也由演戏游神转向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这也构成了大都市庙会活动的文化功能和沟通人际关系的功能。因此,现代庙会日益演变成“文化庙会”,成为民族精神、民风民情、民族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民众聚会文娱游乐场所,发挥着社会教化和文化凝聚的功能。
随着大都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大都市庙会经过演变,其重心也经历了由娱神、娱人和经济功能到现在的文娱游乐场所的转变,为民众尤其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庙会这一称谓已演变成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语义比原来扩大了,从广义的角度,除了传统庙会,还包括民众游乐活动,各种游乐会、迎春会,被统称为庙会,北京近年还涌现出了“洋庙会”和“宠物庙会”“汽车文化庙会”“儿童卡通庙会”“中华民族大团结”等专门性庙会,甚至在节庆时期举办的“风筝节”“冰雪节”等主题节庆活动也可纳入庙会这一范畴来研究。有的大都市庙会有会无庙,如厂甸文化庙会、地坛文化庙会,没有传统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而转为或弘扬节庆习俗,或挖掘活动场所自身的文化内涵,或侧重于祈福祈寿、迎春迎祥、平安祝福。其实已经演变为一种融文化、经济于一体的广义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还有一种在民俗特色的主导下,集休闲、购物、娱乐、运动为一体的现代文化娱乐活动,如北京朝阳国际风情节。大都市庙会是“多内涵型庙会”,对其概念和定义的准确、科学界定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随着大都市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庙会变得越来越现代,但应把握一点,根据节令特点和庙会性质,“三要素”在具体内容上应体现该节日的特点和庙会的主题,以神性(意识形态、民间信仰)、节令商品、民族民间艺术表演为主。否则,失去了庙会的味道,庙会也就不成其为庙会了。
大都市庙会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属于中下层社会文化范畴,主要是市民文化和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具有娱乐性、随意性、参与性、消费性、全民性、空间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从参与者来看,庙会涉及民众的经济生活、休闲生活和各项公共生活、文化传统,社会群体复杂多样,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身影,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其参与主体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高素质的市民。
二、庙会活动的当代价值
(一)发展态势
从总体布局和发展上,大都市庙会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国际化的特色。
1.多元化。大都市庙会和地方庙会不同,呈现的是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传统庙会与现代庙会、中国庙会与洋庙会交相辉映,体现了民族文化之间、各宗教之间的相互包容、吸纳,文化的多元激荡为文化繁荣提供了沃土。
2.本土化。庙会是中国本土衍生出的民族文化活动。城市的民间信仰、民间文化、市井民情在这里凝聚。大都市庙会活动一方面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反映城市文化传统、城市民俗和城市生活;一方面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和新城区“中心地角色”的形成。
3.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庙会活动的国际化发展表现在活动内容的国际化和中国庙会文化的国际交流两个方面,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双向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全球性发展与文化的多元化共存并进,为文化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大都市庙会的内涵和形式不断演化和革新。
(二)美学意蕴
笔者在《庙会活动的美学意蕴》一文中指出,庙会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在民间社会中是社会习俗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民间的传统文化心态和审美意识,体现了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是一种独特的大众性的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是一种兼有文化型和经济型的文化。缤纷多姿的文化活动和经济形态品类展示了庙会文化活动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庙会活动从求神拜佛为中心,转向以审美娱悦功能为主。在历史的演化中有些观念或内涵有所淡化或转移,如原始宗教性质、以求神娱神为目的的庙会文艺活动等,而审美的意义和功能逐渐发展并成为主要方面,如琳琅满目的民俗工艺品和各种民族民间艺术表演等,这也使庙会的美学意义更加突出。庙会为人们提供了实用功利意识和审美意识得以满足的场所,使其由最初的本原文化向二元文化或多元文化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境。
从审美的角度,把庙会与艺术学、美学及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等联系起来考察,庙会活动为什么具有永恒的魅力,以审美鉴赏的高度和整体美、意境美的层面,体会庙会的独特魅力,我们会发现蕴涵在庙会活动中深厚的美学意蕴——蕴含丰富的本体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身心愉快的生活美、恢宏阔大的繁盛美、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美。
(三)狂欢精神
著名人类学家涂尔干认为:“只有将人们集中起来,社会才能重新使对社会的情感充满活力。但是人们不可能永远集中在一起……只有当他们再次感到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才会重新集合。正是这种必然的交替,才相应带来了神圣时期和凡俗时期的有规律的交替”。在涂尔干看来,民众的日常生活是所谓“凡俗时期”,节庆的狂欢则是“神圣时期”。庙会是由民间信仰为支撑的节庆狂欢活动。所谓狂欢精神,是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突破一般社会规范的非理性精神,它一般体现在传统的节日或其他庆典活动中,常常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这种精神往往在世界许多地区传统的狂欢节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故称之为狂欢精神。这种狂欢精神实际上就是酒神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是原始宗教祭典中原始狂欢精神的某种程度的延伸。
巴赫金说,欧洲狂欢节的中心场地是广场,并说“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大都市公共空间比例大幅增加,庙会活动具有全民性、空间开放性的特点,多在城市大型公园、广场和寺庙举办,是全民性活动之一,体现出极强的全民参与性质,是自由狂欢、群体狂欢活动。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民族、地域的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参加这类活动。民众狂欢的世俗色彩表示了对人世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具有强烈狂欢精神的庙会活动一方面具有一种潜在的反规范性,一方面起着都市社会调节器的作用和文化整合、精神凝聚的功能。
(四)文化凝聚
文化凝聚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凝聚社区。庙会自古就有凝聚社区的意义,大都市庙会活动作为城市文化特色之一,其形成过程是城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市民的价值准则、审美情趣、伦理观念等要素相互作用与整合的过程,其对市民的凝聚作用是“与生俱来”的。大都市庙会活动更多的是通过文化交流,达到文化认同,进而发挥文化凝聚职能。二是文化交融。国内各民族文化、中西文化相融合,用文化凝聚世界各民族情感,促进世界和平和相互尊重,国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国际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如北京东岳庙请来有“华夏一奇”之称的“抬阁”。大观园红楼庙会则在主打“元妃省亲”的同时,与山西大同庙会“联姻”,组织三百余人进京表演。亚洲最大的城市现代公园——北京朝阳公园,在春节期间举办国际风情节,将中西文化相融合,同时进行异域歌舞表演、国际美食品尝、花车盛装行进、中外商品售卖、儿童动漫游戏、浪漫激情滑雪、环球惊险飞车等,在吃喝玩乐中品味世界各地的风情节日文化盛宴和中西文化精髓。从更大的意义上说,文化交融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使现代文化系统呈现出文化多元互动的新格局,为大众进行文化消费提供了比较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大都市庙会焕发新的发展生机。
三、大都市庙会活动的新突破
(一)打造“文化庙会”,弘扬先进文化
在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庙会必须接受“现代化要求”的审视、裁决和开发。在大都市诸多的庙会中,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的文化庙会是时代主流。即使是传统庙会,也演变为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主体是大众文化、地区文化和特色文化。人们赶庙会,更主要的是文化休闲和娱乐享受。因此,在观念上,“文化庙会”的理念应是大都市庙会活动所应遵从的法宝。大都市庙会的发展要由文化来领跑,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提升文化品位,对传统庙会进行继承和创新,把庙会办成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体现大都市庙会的风格和“现代性”。为此,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政府引导与综合监管。大都市庙会活动既是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对民俗事象活动过程的干预和介入是政府权力机构的权力。庙会的决策者、策划者要有科学发展观、超前意识和现代理念,要有“先知先觉”。政府应为庙会活动在全球化发展中准确定位,在政治方向上和公益型性质上要严格把关,树立政府主导地位,加强政府引导,使其向着“健康庙会”、“文明庙会”的正确方向发展。注意到庙会狂欢精神潜在的反规范性,防止为少数敌对分子和不法之徒的公开的违法行为以及“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与文化霸权提供机会。同时解决好需求扩大与引导失控的矛盾。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迎合大众,而是进行合理引导和提升。通过国家意识形态干预,防止打着文化艺术招牌的不道德的、非正常的、消极心理需求和腐朽文化的侵袭,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府还应发挥综合监管作用,由社会文化管理部门牵头,公安、城管、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应加强文化管理、安全管理和市场监管。
2.科学和理性态度。民间信仰活动是传统庙会的要素之一,但这种信仰具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性格是以人文理性为主,宗教观相对淡漠,尽管历史上佛道教一度兴盛,但实质上民众们并无对宗教神灵的真正虔诚与专一信奉,他们祭祀神灵,与其说是对超凡力量的敬仰,倒不如说是出于世俗的欲望,希望借此得到廉价的利益。大都市民众的宗教意识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的这一特质,因此大都市庙会宗教祭祀仪式多鼓乐喧天,人神共娱、十分热闹。这种民间宗教侧重精神信仰对实际生活的切入,在现代社会也并未消失。民间信仰的地方性或区域性特征,使庙会活动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在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传统民间信仰与传播科学的矛盾,需要管理者和决策者以及全社会增加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在传统庙会与现代庙会共存的情况下,非理性与理性多元发展,庙会主办单位、策划者需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统领庙会活动。在保护传统庙会的同时,把庙会活动和民众心理放到社会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认识,弘扬先进文化,实现科学与人文融汇,展示民族精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粹和科普性、知识性内容,破除封建迷信,杜绝“风俗之蠹”、封建遗俗和恶俗以及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
3.推进文化整合。大都市庙会中蕴涵着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以及多种艺术形式和行业,联系城乡社会文化,交流国内国际文化,促进民间艺术的繁荣,为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提供相互交流借鉴的平台。文化整合就是将错综复杂的大都市庙会格局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标准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自身内在活力,吸收其他先进因素,消除其中的腐朽部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是未来大都市庙会文化整合的一个壮观的画面。
4.提升文化品位。大都市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整合,应增加文化、科技含量,集文化之大成,继承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包括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雅俗并存,雅俗共赏,形成大都市庙会文化的主流,使大都市的庙会文化品位更高,与城市文明水平相适应。尤其是春节庙会活动,与国家法定节日紧密相连,有极强的全民参与性质,应成为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民俗节庆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相交融的文化活动一大景观。
(二)超越时空限制,实现多维延伸和融合
自1985年东城区率先在北京城区举办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以来,春节文化庙会已深入人心。北京大大小小的各类庙会近年来已突破30个。但庙会到“春节过后而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庙会活动综合效能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对这一活动形式进行适度的延伸,包括向现代商业、旅游、教育等领域延伸,向现代城市生活延伸,向国际化延伸。并与节日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和文化体育盛事有机结合。就像“文艺晚会”这一文艺演出形式,既有春节联欢晚会,又在元宵节、中秋节、“五一”、“十一”、“七一”等等节庆日和纪念日举办,更有《同一首歌》这样的知名品牌,只是内容各异。如果把这个思路运用到庙会上,庙会活动在时间上、地点上,应根据大都市的消费特点而有新的调整和突破。时间上与国家法定节日假日靠拢,并与文化体育盛事有机结合;地点上广场和室内相结合;内容上向国际化延伸。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最大的特点是有广泛的群众,所有炎黄子孙悉数参与,体会节日文化,享受节日文化。刘魁立认为:“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节日是提升美好情操和培育丰富情感的熔炉;节日是广大民众展示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华的舞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挖掘节日文化底蕴和文化功能,重塑节日辉煌是一个大课题,而借助庙会活动,使传统节日再放光彩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从庙会活动“现代复兴”的多年实践来看,大都市庙会举办的时间一般是在春节期间,而其它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就很少举办,在现代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也很少举办民俗性质的庙会活动,这当然是由于历史上庙会活动的举办与“神诞节庆之日”紧密相连,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人们节假日文化和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满足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或从事一般性的健身、歌舞娱乐等,而更渴望了解当地真实的生动的特色文化,包括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其表现形式,如年节的放鞭炮、扭秧歌,元宵节的舞龙舟、跑旱船,立春节的“社火”,清明节放风筝,端午节赛龙舟,七夕节的赛巧会,重阳节的登高活动等,此外还有传统民间游艺活动和饮食习俗及其它习俗。如果在节日期间借鉴庙会这一形式举办各具风格的庙会活动,把节日文化风采和庙会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风情尽情展示,对重塑传统节日辉煌,振奋民族精神,增添现代节日风采,势必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庙会文化与节日文化联姻,大都市庙会活动应有选择地与国家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假日文化结合,使庙会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与节日的特定风俗习惯相融合,使节日绽放出文化神采和无限商机。
以元宵节为例,起源于明朝的元宵节灯市就曾在东城区灯市口一带,据《帝京景物略》记载:灯市口大街和东四这一段白天做买卖,晚上放灯,马路两旁临时搭起的灯棚、商摊一个连一个。各色干鲜果品也是应有尽有,尤以元宵最受欢迎。当夜幕降临,各式各样的民间花灯一起点燃,火树银花,光彩照人。各地商贩及少数民族商人带着奇珍异宝、民族服装、本地特产来此贸易。同时还穿插杂耍、曲艺等多种文艺活动。居民们纷纷结伴观灯、买灯、挂灯。清代文昭在他的《踏灯节竹枝词》里有“灯花火树各氤氲,忽来流苏一阵薰。绾就江南高髻样,钿车如水马如云”之句,记录了灯市的热闹景象。而这一盛景自清朝以后逐渐衰退,至今已不复存在。如果庙会活动向元宵节灯市延伸,举办“元宵节灯市庙会”活动,会对重塑灯市盛景大有裨益。
2005年春节期间,广州市的文化公园举行了广州首届迎春庙会,将花会、庙会、灯会3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使春节、情人节和元宵节3个中西传统节日得以巧妙糅合。
在借鉴庙会活动元素上,现代节日、纪念日中在北京北海公园、中山公园等地举办的“五一”“国庆”游园活动,集观光游览、文化娱乐于一体,可以看作是庙会活动形式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既适合大都市的文化需求,又对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节庆文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都市庙会与文化体育盛事有机结合也是一个发展思路,在大都市举行文化体育盛事的机会较多,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促进文化交流,可以借助庙会这种活动形式让中外来宾更好地体验大都市的民情民风和独特的文化艺术。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是一次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佳机。如果北京在每年的申奥成功纪念日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举办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题的庙会活动,将会更好地向市民宣传奥林匹克精神,为各国运动员及家属提供了解中华文化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好去处,为“人文奥运”增添一道民俗文化风景。
室外与室内相结合也是大都市庙会的一个新突破。如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新春游乐会就定位为“室内文化庙会”,高雅、温馨,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是庙会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其中既有传统庙会的精髓,又融入大众文化时尚元素,同时还是展示群众文化艺术水平和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平台。另外,2005年春节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新春联欢活动,融文艺演出、民间工艺、现代游艺等于一体,也具有“室内文化庙会”的性质,从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以及参与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可以说,庙会这种民俗活动形式在新时期、在大都市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演进。从最初的民众活动,到以知识分子为参与主体,到步入国家最高的政治文化生活场所,为国家事务服务,庙会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三)机制创新与品牌战略
在传统社会,城乡之间的文化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庙会的内容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文化上有城乡的连续性,在运作上多为商人资助、百姓交钱、向参与者摊派。而现代社会的大都市庙会,其运作方式上,应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各类庙会活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在作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以招标、招商引资、摊位拍卖等方式筹集资金,有了经济基础的支撑,才能频繁举行这类活动,才能促进其中的戏剧、歌舞及其它民间表演水平的提高。同时,为防止媚俗现象,政府应在精神上、物质上、政策上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保护和支持,建立保护机制。在举办形式和内容上,鼓励创新,实现多种文化形式和活动方式的结合,使大都市庙会活动逐渐走向现代化,体现时代的新精神,创造性地发展自身,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品牌战略上,抓住“庙会”这一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独特品牌,挖掘和拓展其文化内涵,在“特色庙会”上做文章,打造独特的庙会文化、庙会商品,向精品庙会和品牌优势上发展,求新求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在品牌战略上,还应把庙会活动向国际化发展,促进“本土文化输出”,使庙会活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光彩,与欧洲的“狂欢节”“嘉年华”相媲美。北京龙潭庙会的“龙潭杯”花会大赛将全国各地的优秀花会吸引到首都北京,是构成龙潭庙会品牌的一大特色。地坛庙会已经开始品牌经营的尝试,除了在北京举办,还走向重庆。春节庙会还应走向海外,让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海外生辉。中国节庆团圆、祝福、祥和、欢庆这些特点,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相吻合,符合世界人民的心愿,构成了民间外交的共同基础,也预示着大都市庙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以上对大都市庙会活动的概念、嬗变、当代价值和现代发展新突破等方面作了一番思索,希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大都市庙会活动的新发展起到有益的启示。同时,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面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大课题,如何正确引导21世纪的中国大都市庙会向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是一个现实的、深层次的课题。它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应受到群众文化学术研究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
2005年3月8日
[参考文献]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作者简介]杜染(1969-),男,北京市人,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文艺部文学干部。北京,100007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东大街111号,邮编:100007
电话:64015552—213/311,13021055898
电子邮箱:duran158@sohu.com

[ 本帖由 duran158 于 2006-3-30 13:26 最后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都市庙会活动的当代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