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看法:学位服“中国化”彰显文化自觉
学位服“中国化”彰显文化自觉(从学位服“中国化”看文化自觉)
任志强
连日来,一套“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在天汉网等论坛流传。网友“溪山琴况”向教育部等教育界人士发出倡议:“西方式学位服无论从起源、造型特点、文化涵义等诸多方面来看,与我们源自文明传统又面向未来的教育与科学的事业不尽协调。为此,我们进行了‘中国式学位服’的设计尝试,希望对探讨中国学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形成有益的启发和借鉴,期待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及学位礼仪能应时而变。”
此消息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网友倡议启用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一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可谓见仁见智。网友自己认为,“现行学位服适合西方人,而中国人普遍削肩、个子不高的身材穿起来一点美感都没有……汉服式样的学位服不错,收了腰,腰线提高,给人感觉很精神。”如果说这仅是从实用舒适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式学位服”合理性的话,那么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笔者认为,网友对学位服“中国化”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民众“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
“文化自觉”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教授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的。按照费老的说法,“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更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这一过程对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很有裨益,本无可厚非,但同时也潜移默化中使相当一部分国人形成了“崇洋媚外”的心理,似乎外国的一切都比我们好,直言“美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更有甚者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在此种心态下,在文化层面上很容易导致民族文化上的虚无主义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加珍视,甚至不惜以抹杀民族的文化个性为代价来迎接西方文化的入侵。比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来自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热衷有加,却对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端午节相当漠视。反观邻国韩国,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却抱有“文化自觉”意识,对包括端午祭(韩国化的端午节)在内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创新,最终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 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足令我们汗颜。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抗拒的时代潮流。虽然经济和物质领域的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文化上的全球化,即文化的“一体化”,但人类文化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变革和重构。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走向,我们既要反对文化上的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也要反对一种文化形态以超文化的姿态取代其他不同质文化的价值体系。而应当使不同质的文化形态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在趋同性与本土化的互动过程中,既关注人类文化的普适性价值理念,又要尊重各种异质文化的个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维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很难想像,如果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完全趋同,文化还有什么魅力可言?前段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专程抽出时间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参观,可见富于个性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对世人所拥有的恒久魅力!
这次网友积极向教育部倡议启用“中国式学位服”的举动,虽然说他提议用的汉服式样还可商榷,他所倡导的“复兴汉服”的运动也不现实(农耕条件下那种“宽袍大袖”的汉服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而祈求现代民众人人穿汉服无异于天方夜谈),但他在借鉴西式学位服的基础上自觉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寻求资源进行学位服“中国化”的努力,还是值得赞许的。正如网友所言,“我们宣传汉服并不是宣扬什么民族主义,而是想通过汉服来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试想,当一届届青年学子穿着富于中国特色的学位服参加庄重严肃的毕业典礼时,必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透过这一事件本身,或许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思考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如何既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上的一切文明成果,又大力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RE:个人看法:学位服“中国化”彰显文化自觉
转发:“复兴汉服”背后是什么文化心态2006年04月21日 02:12连日来,一套“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在天汉网等论坛流传,让许多网友“心痒痒”,觉得设计方案好漂亮,希望毕业时能穿上“中国式学位服”。同时,此举引起人们再次对“复兴汉服”运动的关注,呼吁让中国传统走上国际舞台。(2006年4月20日《信息时报》)
我在网上看到了所谓的“中国学位服分解图”,猛一看被吓了一跳,那服饰怎么看怎么像古装戏里的皇帝或太监的服饰,就这么一套“威仪”有加的服饰,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支持的原因是无外乎发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云云。
于我看来,发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用意是良好的,但是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有精华也有糟粕,是不是要一概发扬与保护,我想这已经说了百年,说臭街了的事,实在不必赘言的。我倒从“复兴汉服”的喧哗声中,窥出一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浮躁心态。
我原以为我们一直在弱国的心态下“流着汗水默默地辛苦地工作”,一直在低着头赶路,至少面对外国人“不卑不亢”。前段时间冒出个“摒弃弱国心态”的热烈讨论之后,我才意味到有些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弱国的国民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很有一些人重拾“天 只是做一些形式主义的“返祖”,这种保护实在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就像某些与史实沾亲带故的风景区,盖几间房子,写几幅对联一挂就“发扬”就“文化”起来了。之所以要发扬是因为没落了,之所以要传统文化是因为西方文化大有市场。传统文化没落与西方文化大有市场是两种文化竞争的必然结果,比如满服被西装取代,是因为长袍马褂不方便、不实用;钢笔之所以取代毛笔成为书写的主要工具,是因为它确实有诸多优点;中医敌不过西医,是因为西医明明白白见效快。
当然,汉服做学位服不见得比现行的西式学位服差多少,但也不会强很多,我看主要还是一种自视自傲“天朝”文化心态在作崇。对于中西文化的取舍问题,鲁迅那一代人的争论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无论对中对西都要采取一种“拿来主义”,我们既不必也不可能全盘西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既不必也不可能全盘中化。生长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我们需要的仍是一种谦虚好学、兼容并蓄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没必要夸耀其辞,我相信只要是好东西,谁都会看得见。
RE:个人看法:学位服“中国化”彰显文化自觉
转发
对盲从西方文化说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 点击数:75 更新时间:2006-4-21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N江厚良(研究生)
现在的学位服早已是人所共知,正因如此,对“中国式学位服”,讥讽者有之,不屑者有之。不过,在笔者看来,“中国式学位服”的设计方案可否采纳可以讨论,但它背后的民族文化自觉值得珍惜。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外部特征。”对于本族人,它是认同的旗帜;对于外族人,则是区别的标志。事实上,汉服和汉语、书法一样,是民族传统的所在。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了民族的语言文字,而忽视了汉饰在凝聚民族情感与民族意识方面的作用。
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今的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西方化、美国化。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不断被解构,人们的生活方式西化趋势日益明显,并以追赶西方潮流为时尚———我们习惯了西装革履,却很少记起我们自己也有美丽而实用的民族装束。
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母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积极回归传统文化,袪除对西方文化的盲从。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学位服”的出现是民族文化意识雄起的典型表现,它的核心是反对盲从西方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