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龙”荔湾
广州荔湾深藏河涌淤泥里的5条龙舟“起龙”(图)2006-05-24 01:35:25 来源: 信息时报(广州)
时报讯 (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王峥 彭淑芳) 眼看着端午节渐渐地近了,荔湾区泮塘五约的村民们天天望着大雨连连的天气发愁。5条龙舟深藏在大坦沙的河涌淤泥里,乘着昨日午后的骤雨初歇,40余名村民来到了大坦沙泥滘涌,起出了第一艘深埋涌底已近一年的龙舟。
怕暴晒龙舟深藏涌底
作为泮塘“起龙人”年轻一代的代表,20出头的李凯帆告诉记者,属于他们五约所有的是一艘全长33.88米的双旁龙舟,是一艘传统的“游龙”,虽然船龄只有7年,但龙舟的龙骨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而在这艘龙舟的旁边,还藏着一艘同样属于泮塘所有的,龙骨有三百年历史,整个龙舟制成于清朝宣统年间的老“龙王”。
由于游龙的船身是由密度较大的上等坤甸木做成,而坤甸木龙船又最惧太阳暴晒而爆裂开来,水乡村民们这才想到了用湿润的河泥包裹龙舟,将龙舟深藏涌底的办法保存龙舟,经历数十年之久仍不会腐朽更不会爆裂。也正是因为使用了这一保存龙舟的办法,泮塘地区的扒龙舟活动才有了“起龙”、“出龙”、“游龙”和“藏龙”四个主要的步骤。
“起龙”不让妇女参与
而昨天,泮塘村民们所进行的正是整个龙舟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起龙。李凯帆告诉记者,“起龙”仪式是他们这些身份早已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村民们的一个重大庆典活动,在村“话事”人决定起龙的这一天,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甚至老人,只要有空闲的,都要前来参与。
正是由于是重大庆典活动,在进行这一颇为男子气概的活动时,村民们是不会让女乡民参与的。这一传统,在传承到他这一代时,仍然历久弥新,每年的“起龙”仪式上,都会有不少与李凯帆年龄相仿的后生加入到“起龙”的大军中。
“要不是五一以来的连绵阴雨,导致珠江暴涨,这艘龙舟早就起出来了。”村民黄伯介绍道。昨日五约的村民起出第一艘龙舟,其他四艘将由泮塘其他村的村民起出。
奋战几小时成功起龙
昨日下午1时40分,40余个身着短裤的村民下到泥水没过膝盖的河涌当中,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懈奋战,终于起出了龙舟的头、尾部分。据介绍,泮塘的龙船不插龙头,而是在龙船前有一个洞,洞内插一个用铜做成的龙眼,这就表示是龙头。在40余村民们阵阵的吆喝声中,藏在涌底已近一年时间的龙舟终于浮出了水面,他们兴高采烈的持着浆板爬上龙舟划了起来。
据介绍,在农历五月初三,龙舟还将前往原芳村区的一些村落里和南海盐步去走亲访友,与当地的游龙一较长短,承担起泮塘村“亲善大使”的使命。
图1 村民们在河涌中一点点的清理龙舟上的淤泥,以便减轻龙舟重量,浮起龙舟。这样的活又脏又累,但大家干得都很起劲 时报记者郭柯堂 摄
RE:“起龙”荔湾
图2 看见龙舟被抬出水面,村民们显得很兴奋,脸上流露出胜利后的喜悦 时报记者郭柯堂 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