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春 发表于 2006-6-7 22:24:30

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前夕,记者采访文化部长孙家正

      传统节日呼唤人文关怀
——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前夕访文化部长孙家正   
      文汇报2006.06.06      
       记者江胜信
    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脚步渐行渐近;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日程表上,相关活动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在上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以外,孙部长本不打算再就类似话题接受媒体专访,但他还是在今天舍出11时至12时的午饭时间,对记者深入阐述了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见地,显示出他对文汇报的特别青睐。
    很守时的他一分不差地走进办公室,在脱去西装的当儿,话匣子已经打开——
    记者: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被韩国作为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这在学界引发了颇多争论。您对此怎么看?
    孙家正:端午节从本源上讲,无疑是由中华文化脱胎。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在韩国经历了长期的本土化演变,使之成为当地文化的必然组成部分,并且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同。正如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长久的认同,而在印度却没落萎缩一样。因此,与其对别人的申报耿耿于怀,不如好好反省一下我们如何珍惜和过好自己的民族节日。在中国人生活当中确实存在这种淡化和遗忘传统节日的现象。对此,大家都需要反思。
    记者:那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淡化和遗忘呢?
    孙家正:这个问题有其复杂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重视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文化遗产日的确立,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民族传统节日的淡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其一:传统节日是与中国农历纪年联系在一起的,采用公元纪年后,一般人只记得公历,不记得农历了;其二:传统节日与农耕社会中短缺经济联系在一起,过节成了改善饮食的代名词,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短缺经济时代作为历史的一页被翻了过去,人们对“吃”的欲望已经淡化了;其三: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形式,需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在继承中发展。其中,增强人文关怀至关重要。某些传统节日本来很有人情味的,但封建道学的、伦理的观念压抑了其美好的情感。举个例子,七月七是源于很浪漫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跟外国的情人节题材比较毫不逊色,但封建社会却把这个节日叫作“乞巧节”,让天下女孩子这天跟“织女”学女红。牛郎织女分开一年,好不容易相聚,去学什么女红?所以,不要埋怨开放带来了洋节,而是应该在继承发扬丰富我们自己优秀民族文化上多下功夫。
    记者:现在各种各样的专题日很多,比如“爱护牙齿日”、“保护眼睛日”,“国际戒烟日”。为什么“文化遗产日”也去凑这个热闹,而且似乎声势更大?
    孙家正:这一切缘于文化遗产的特性,即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文化遗产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我们与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石。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就显得重要而紧迫。
    我们的党和政府十分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系统的、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文化来自民间、属于大众。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固然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提倡,而保护好文化遗产更需要全体民众的自觉和努力。
    记者:如何过好这个节日?有什么具体打算吗?
    孙家正:从5月26日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迎接“文化遗产日”的到来。在北京要举办“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文化遗产特展、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仪式、大型文化遗产展演文艺晚会,以及传统医药和民族服饰工艺的展示等;文物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执法检查;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将举办文化遗产保护的讲座和论坛,有关单位还将开展面向公众的咨询活动。6月10日当天,具备开放条件的全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将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免费对公众开放,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本报北京6月5日专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前夕,记者采访文化部长孙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