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作者:祝秀丽工作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还有附录2,因为表格是横向排列的,不能放在论文中。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宜家,又看到你的大作了。看来你是宜家做学问呐!敬佩!近日又看到你在网上日趋活跃,敬佩之情又不禁油然而生!向你学习!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瞧你说的,我一直在向你学习啊,尤其是用跨学科的角度观照民俗。不过,我的社会学功底不好,只能学点别的。到如今,只学点皮相,来耍耍花枪。再有,我这里课少,也没学生带,也没几个知己挚友,穷得就剩下时间了,在网上溜达,看个笑话,和同门聊聊,学点东西,解闷儿。可别像我这样没长进。汗颜啊! :shy:
另,你的大作呢?咋没贴上来?你说要来武汉的,期待见面。
[ 本帖由 祝秀丽 于 2006-6-17 12:34 PM 最后编辑 ]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呵呵,看这两姊妹!向你们问好了!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祝秀丽 于 2006-6-17 12:22 写道:(1)被抢走的女子,23则中有20则的猴娃娘是女孩,2则是媳妇;
宜妹妹,那老猴精还抢了一个什么样的美女呀?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祝秀丽 于 2006-6-17 12:22 写道:有趣的是,有了动物入侵的念头也不会让女孩加高围墙或把门关上,这种入侵在女孩的世界里还带有一种幽默和愉快的激动成分。 这就是说,对入侵和冒险的期待是青春期女孩的一个特点。
如果有女孩问:“你猜我最喜欢《红楼梦》中的哪个男人?”
兄弟,只要你猜“薛蟠”,保准100分。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哦,凡是超过手指头脚趾头的总和,咱就容易算错。应该是:21则女孩,2则媳妇。谢谢品三兄的细心提示。或许如您所愿,漏掉的那个可是倾城的美女。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品三 于 2006-6-17 04:01 PM 写道:如果有女孩问:“你猜我最喜欢《红楼梦》中的哪个男人?”
兄弟,只要你猜“薛蟠”,保准100分。
这是品三从男人的角度对女孩心思的假设。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祝秀丽 于 2006-6-17 12:22 写道:显然,伤害眼睛和屁股,都是与性有关的罪过及惩罚,和阉割的象征形成了对等关系。
这种联想多少有些牵强。
身体上的几乎所有部位,都可以找到例子来说明与性有关。
比如,如果伤害的是鼻子、嘴巴、肚脐、手指、腿……你一样可以找到许多证据说明它是性的象征。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品三 于 2006-6-17 04:09 PM 写道:这种联想多少有些牵强。
身体上的几乎所有部位,都可以找到例子来说明与性有关。
比如,如果伤害的是鼻子、嘴巴、肚脐、手指、腿……你一样可以找到许多证据说明它是性的象征。
品三的质疑也是我所担心并努力避免的,无论呈现给各位的结果如何。
一只燕子不是春天。
如果是偶然的例子,不能看成是象征对等,只有经常在民俗中出现且在其使用的语境中表达出这种伦理暗示才行。我在论述中也努力地想表述这一点。
在其他的状况下,伤害了某个部位,是否与“性的象征有关”,需要其象征对等的证据。
在猴娃娘的讲述中,抢走女孩的猴子总是被伤害相同的部位,就与老百姓的心理暗示有关了,而且,这种心理暗示在其他类型的故事或民俗形式中也有,这些故事或民俗形式内部的语境,也涉及到因与性有关的过错而受到这类惩罚,无论这种惩罚是恶作剧者的用心,还是好奇者的自食其果。
[ 本帖由 祝秀丽 于 2006-6-17 04:32 PM 最后编辑 ]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月亮大大,开门门;
那个来,
外公外婆来。
来做什么?
来替外孙女做媒。
做到那里去?
做到荒村苦竹陂。
挑水十五里;
洗菜过山陂;
不听家鸡叫;
只听野鸡啼;
不见官人骑白马;
只见猴狲丛树栖。
哈哈,宜家的文章好,文中的歌谣也好,意味深长。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祝秀丽 于 2006-6-17 16:09 写道:讲述人性别情况
女 15
男 3
不详 5
这个数据非常有意思。
正如金庸小说是男人写给男人看的,琼瑶小说是女人写给女人看的,猴娃娘型故事是女人讲给女人听的。
如果同样是这个故事,纯粹让男人来传习,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呢?
如果我有学生,我就再做个实验。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宜家从女性故事传承的角度分析女孩成长中的期待和不安,焦虑和渴望,真是挺有意思。鲁道夫·奥托的《神圣感》中谈到,在神圣感的生成上,畏惧与神往往往相伴而生。论证有四:其一,由惊恐所生的紧张在得到松弛时能以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使得心灵得以放松;其二,给我们愉快的,并非鬼魅本身,而是我们想摆脱它的事实本身;其三,鬼魅的真正魅力在于以其神秘本身而诱发想象、兴趣与好奇;其四,鬼魅的先验性,决定它是“完全相异者”,在真实图景中找不到,所以更激发了内心不可止息的追寻欲望。
这里若是把鬼魅换成老猴精,这个论证也颇有点意思。宜家的高明之处在于还巧妙处理了“成长”。
RE:【论文】祝秀丽《“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
任双霞 于 2006-6-17 04:16 PM 写道:月亮大大,
开门门;
……不见官人骑白马;
只见猴狲丛树栖。
哈哈,宜家的文章好,文中的歌谣也好,意味深长。
哪里,哪里,双霞过奖。
要感谢二十年代末期那些收集者的辛苦劳作,让充满童趣和意蕴的歌谣能与故事彼此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