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俗:婚俗]哭嫁
哭嫁湖北地区普遍有“哭嫁”习俗,俗谓“越哭越发”,只是各地哭嫁的时间、仪程略有不同。在鄂东南地区,每到晚上,母亲、嫂子或亲房姐妹们聚集在姑娘房里哭嫁。年老的妇女教哭,姑娘学哭,妹妹们陪哭,多半是看热闹的。哭的内容大多是母亲教女儿到婆家如何做个好媳妇,女儿哭一般是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之类的内容。哭到夜深时,主家要烧“哭嫁茶”
喝,说是“茶”,实际上大多是米汤加糖水;或是玉米、黄豆煮糯米粥;也有真正烧茶汤喝的。
在鄂南素有“嫁不哭不发,喜不打不旺”之说。故女儿出阁,女人们便要围坐在嫁女房中,多到哭四十九夜,少也要哭十日兼八夜。哭四十九夜者,称之“哭团圆”,余哭称“抖眼泪头”。哭团圆要严格依试哭、联哭、劝哭、分哭、撩哭、叹哭、谢哭等七个仪节顺次展开,不同的仪节,产生不同的哭嫁歌。
哭嫁的大体习俗内容有:哭血堂、哭七姊妹、哭盘古、哭怀胎、哭开脸、哭媒人、哭抢轿、哭登轿、哭娘女、哭谢嫁、哭嫁妆等,而且凡哭,开言均以“花”起兴,谓之“哭花”。
江汉平原地区姑娘出嫁一般哭7一lO天,最多要哭一两个月。不仅女儿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还有娘哭女、爹哭女、姊妹对哭、兄嫂哭妹,全家都唱哭嫁歌。要是哭得“有板有眼”,会受到众乡亲称赞;要是哭得不好,会被人瞧不起,说没有教养,没有孝心。为此,姑娘长到十一二岁就要学会哭嫁。哭嫁内容诸多,有对父母的感谢、离别的依恋、对未来的惶惑,以及骂媒、对包办婚姻的控诉等等。有哭嫁,也有劝嫁的,一般当姑娘哭至伤心处,旁边的女亲属和左邻右舍的女人都要前来劝嫁,让其转悲为喜,以致“眼里哭,心里笑”。湖北监利县一带,女儿哭嫁,拖腔拖板,带有一种诉说性、歌唱性的意味,每哭一句或二三句,都要长“呃”一声,再接哭下句。
RE:[湖北民俗:婚俗]哭嫁
孟姜女要是生在江汉地区,哭倒的长城就不仅仅是八百里啦。嫁女哭俗如此之盛!RE:[湖北民俗:婚俗]哭嫁
哭嫁相片RE:[湖北民俗:婚俗]哭嫁
如果能发上来音频就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