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发表于 2006-7-23 14:18:55

闯入与深描——评曾纪鑫的《永远的驿站》

                           闯入与深描
            ——评曾纪鑫的《永远的驿站》

    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迁移的过程常常是一个感受移植地对成长地文化心理全面冲击的过程,也是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全面反思的过程。从曾纪鑫的近著《永远的驿站》一书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由湖北移居福建的作家对生命与生活的热切期望和对漂泊中的永恒的不懈追求。这本书也是他对闽地文化历史的闯入心得,也是他漂泊行走中的精神追问。这是一个让人相当羡慕的收获。
    曾纪鑫是2003年来的厦门,他来不久我们就相识了,然而三年不到的时间他居然做出了让一辈子生活在福建的人或者如我等移植此地很久的“准福建人”根本没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他全面书写了他对福建历史文化的全面思索。这不能不使我对这位同龄的好友投上由衷的敬佩的目光。关于该书的问世,他有这么一段自述:“我在故乡湖北度过了四十年漫长时光,身上携带的,更多是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因子。置身新的环境,在不同文化的磨合中,我以厦门为基点,推及闽南文化圈的漳州、泉州等地,再向福建区域的其他文化圈辐射。两年来,我利用开会、出差、旅游及专程探访等形式,差不多走完了我所认为的福建极富文化内涵与典型代表性的山水名胜、历史古迹。”“一边行走感受,一边研读创作,在近两年断断续续的累积中,就有了收入本书的十五篇大文化散文”。品读了他所谓的“十五篇大文化散文”,我明显有沉甸甸的感觉。该书内容丰富,议论精彩,文字也上口优美。能够代表福建的文化或政治精英如朱熹、李贽、郑成功、林则徐、严复、陈嘉庚、林雨堂、郑和、瞿秋白都给予了准确而富新意的描述,一些重要的历史人文遗迹如崇武古城、湄州神庙、马尾船厂、古田会址等也做了深度感悟和阐发。
    这三年间不寻常的闽地文化考量,形成了曾纪鑫独有的视角。它表明,曾纪鑫真切感受到了福建文化对他所形成的文化冲击和心理震荡,更说明他的良苦用心和文思才气。他以闯入者的身份觅见久居者不曾有过的“看点”,异常勤奋地将眼中的观测、内心的思索及时书写下来。天道酬勤,本书就是对他缜密思索和勤奋笔耕的一个理想回报。
    阅后该书我们会发现,书中使用的所有史料并不新鲜。对于我们这些福建“老移民”而言,这些资料我们早已见惯不惊、熟视无睹。对之缺乏激情和想象。可是这些不新鲜的资料经曾纪鑫的手却绽放出许多新义。例如他写妈祖、写郑和、写崇武抑或写马尾,材料里带出的是对黄土文明的批判和对海洋文明的文化期待。这比就事论事的资料沿袭不知要高明到哪里去。曾纪鑫是在我们日渐淡漠和忘却的史实面前旧话新说、化朽为奇。其中难免有旁观者或新移民的点评失当或不确,也不乏一个书写者的负笈与偏颇,但是这些史料在曾纪鑫的笔下成了活态的思想元素,融入他充满个性化的文化诠解和冷峻直言。史料不能伪造改写,与其让它成为“死料”,不如让它成为闪现思想光芒的精神资源。
    曾纪鑫对史料的成功驾御胜过我们这些纯粹文学出身的人。一查老底,原来他的本科训练是史学。在这本“大文化散文”集中,也许他在文学的想象上有其缺陷,但是他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却是优势。他手握一把文史兼备的双刃剑,自由穿越于文学和历史之间。他的想象是不僭越历史的有节制的想象,他的抒情是追思历史所流溢出来的有历史责任感的抒情。读其文字,你自然触摸到了历史的脉象;观其用史,你立即观测到了现实背后的历史影象。相比之下,我认识的许多作家非常轻视历史,那些被他们弄得支离破碎的史料仅仅服从于个人想象。而曾纪鑫自由而严谨地进出历史,尊重历史,洞察不断流的中华文明,为当下写作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用自己的写作再次提示读者,一个头脑不存历史的民族一定是个“失忆”的民族!
    当然,《永远的驿站》只能算是驿站而已,这驿站是曾纪鑫思想历程的一个暂时停靠,他清楚地知道,圆满了就不再是驿站。读完本书,曾纪鑫的优点和遗憾都在这个“驿站”里显露出来。例如,他还不能对他期待的海洋文明做自如明晰的勾勒与深究,在他对历史放浪思绪、追求大文化散文所谓“大”的时候常常忘记了行文节俭,对史料有“知者尽言”的求全之弊,历史的福建和精英的福建给予充分的描述而现实的福建和平民的福建却着力不够,曾纪鑫在他那一篇篇“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是否也该适当收回眼光关心一下当下福建民众的生存面貌、官场劣迹、底层呼唤、打工苦难和环境恶化?其追问历史的文字洋洋洒洒二十六万言,虽然也有借古讽今的所在,但现实的福建和平民百姓的福建又在哪里?文章中很多“新观点”其实不新(例如对林雨堂、郑成功、严复的评价),我们在许多思想史和文化史文献中早就接触过似曾相识的观点。我们在阅读曾纪鑫的文字时不仅想看到作为史家和思想者的曾纪鑫,同时我们也想看到一个对人性进行勇敢地自我剖析的曾纪鑫,否则我们有理由质疑作者历史抒情的真实性和堆砌卖弄史料的嫌疑。比如写崇武,作者如是书:“古城风貌,是崇武的内在底蕴;惠安女那奇特的服饰与习俗,是崇武的亮丽风景;精美的石雕艺术,为崇武的旅游、贸易、文化开启了一道独特的兴盛之门,南面滨海景观区,便建有一片占地九万多平方米的石雕博览园。”(《崇武古城》)这样的文字怎么看怎么像一段旅游解说词,类似文字还在其他各篇中亦多有所见,这样的描述不能给读者的阅读增加深刻的印象,这与曾纪鑫所致力的“文化大散文”是如此的不协调。
    一本精致的著述问世是相当不容易的。要想让曾纪鑫的这本书达到他所有的目的其实是为难了他,这本书写作时间太短,难免让人看到些许仓促行文的硬伤,但是它仍然是一个不可多得并引人景仰且具有深刻文化意味的著作,是他试图达到思想彼岸的一个相当不错的驿站,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其移民不久对福建文化和历史的全心观测,领略到他对国家对历史对民族的拳拳爱意,更感受到他对社会对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完好传承的坚定信心。有了这样的高起点,不愁他以后写不出更好的作品!

[ 本帖由 夏敏 于 2006-7-23 14:19 最后编辑 ]

梦回小轩窗 发表于 2006-7-25 13:04:08

RE:闯入与深描——评曾纪鑫的《永远的驿站》

你这里好冷清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闯入与深描——评曾纪鑫的《永远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