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方法论
顾晓鸣
●在年复一年无限延伸的特定时间点上的节日,不但集中展示着历史记忆、集体意识和文化表征,更是一年一度重演民族传统生活、体验民族心路历程的实践。文化通过包括味觉在内的切身体验和身心的愉悦,融入每一个个体和各个家庭和社区的内在深处。这种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再造”,其中机理,正值得作进一步全新的开拓
●七夕在已确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传统节日之中,具有特别意义。与外国情人节相比,更有夫妻相爱、和睦生活、精致人生、子孙繁盛、全家幸福的期许和意蕴。说明只要认真地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生活出发,就会发现这些传统文化事项所蕴有的意义和价值,就有进一步开掘发扬和再构造的方向和理据
●今年七夕,不但有许多有志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举办了各种活动,而且上海青年在这一天登记结婚的成倍的增加。这说明了七夕节已逐渐内化为新一代年轻人对美好爱情和家庭的愿景。一个流传许久原初还不为人们所留意的节庆,就这样内化为新一代生活的节目和生命的体悟,还有比这更好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吗
今年是双七夕(38年等一回),昨天是今年第一个七夕节,多少人似乎都有了牛郎织女一年等一回的心态和期盼。单说这对民族民间节日的牵挂和期盼,就是美好的美妙的。当盛暑纳凉全家围坐仰望空气日益洁净的夜空,比划着银河相隔的两颗牛郎星和织女星时,还需要考证天下曾有过牛郎和织女、有过人与神的情事吗?与天象相联系的美妙的民间传说,传遍中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传说本身的群众基础和民俗依据,口头传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本身也有历史沿革和起源的问题,但过分热衷于是和不是和原本如何,则有点南辕北辙了。因为,真要考据下来,不但外国的圣诞节、复活节、逾越节都可以寻到名目全非的出身节日(多半是农事节令),而且连名正言顺的情人节也经历了意义的种种转折,并且在西方人眼中已更多地变为“情感节”和“博爱节”,成为表达情意、爱意、善意的人际情感交流的日子,近年来此间恣意把它打造为“情人”的节日,其实也是我们自己拿来主义的创新。
今天的问题倒是,七夕作为不言自明的中国民间节日,连带着作为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至在汉代便有相关的民俗节庆的记载,毋容置疑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这种与特定日子,及其特定活动相连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积淀,与其他文化资源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即,它不仅仅应该通过书本的和口头的传播阐发,转变为各种各样形态的文艺作品和学术研究,使之传承和推广,而且完全有必要经过每一代人的现实的需求和独特的眼光、智慧和技巧,转化为活生生的当代民俗和节庆本身。事实上,世界各民族都是在生活不断的进程中,左右逢源,汲取历史上各种各样的这类文化资源(甚至外国外族的资源),创造出自己新的文化节日和活动样式。就拿七夕来说,日本人民就沿用中国的民族节日,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七夕”节。
一些学者经过严肃考证指出,今日我们认为是久远历史传下来的传统事项,包括节庆,其实许多都是在近200年来发明的。因此,最近关于七夕究竟是不是有关“情人”的种种说法,也许有民俗史的考证意义,但对于我们文化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课题而言,是不得要领的。
我可以明确地说,在经历了近一百年的“破旧立新”之后,我们迎来了全国全世界人民前所未有地重视和珍惜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和中国物事的今天,但我们可以令自己自豪、令他人踊跃的文化事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当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尤其欧美发达国家中相继创立的当口,在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和独树一格的汉文字文艺系统的边上,极其需要而且应该有非常丰富、非常多样的民间文化。在其中,铭刻在时间上,即在年复一年无限延伸的特定时间点上的节日,不但集中展示着历史记忆、集体意识和文化表征,而且因其与生活活动和过程本身相联系,更是一年一度重演民族传统生活、体验民族心路历程的实践,伴随其中的吃喝玩乐游览联欢,历来就有的商家的介入,只要得体,也是生活和体验的一部分:文化通过包括味觉在内的切身体验和身心的愉悦,融入每一个个体和各个家庭和社区的内在深处。这种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再造”,其中机理,正值得作进一步全新的开拓。
而七夕在已确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传统节日之中,具有特别意义,七夕又叫“乞巧节”,与“巧果”这样的精美传统糕点和针线手艺联系在一起,既是人类最根本最普遍的两情相悦婚姻生育的生活过程之文化升华,具有生命本源的意义。而且,与外国情人节相比,更有夫妻相爱、和睦生活、精致人生、子孙繁盛、全家幸福的期许和意蕴。也说明了,只要认真地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生活出发,就会发现这些传统文化事项所蕴有的意义和价值,就有进一步开掘发扬和再构造的方向和理据;而且虽名情人节,其实还是中为体,洋为用。
就在我写下以上文字的时候,欣喜地看到,今年七夕,不但有许多有志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举办了各种活动,而且上海青年在这一天登记结婚的成倍的增加。这说明了七夕节已开始超越书斋的讨论和有关部门和商家外在的推动,而逐渐内化为新一代年轻人对美好爱情和家庭的愿景,并且把这种愿景和个人一生最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与这样一个由“传说”意指的日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一个本来不过是365天之一的时刻,将成为相亲相爱结为伉俪的人们美妙回忆和美好期盼的源泉。一个流传许久原初还不为人们所留意的节庆,就这样内化为新一代生活的节目和生命的体悟,还有比这更好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吗?
环绕着七夕与爱情是有关还是无关,中国要不要有“情人节”的争论,不管其中有多少是非,但其中包含的理论方法论问题却对于民族文化、尤其群众性的民间文化的开掘和资源化利用,都有极大的意义。当前,我们这方面面临着两个极端:一是一些地区或一些商家捕风捉影,不问群众基础,不讲大众认同,不断玩点子搞项目,劳民伤财;另一极端则是用简单化的“历史观点”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许多本可以成为现代文化珍宝的传统,陷入无尽的质疑和争辩之中。因此,集合各方面的专家,从不同学科的视野,进一步认识“文化资源管理”(CRM)这一世界性工作内含的理论方法论,就不但事关传统文化之长入现代生活,而且会从根本上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体验经验提供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至少,我们的主题公园不会再只有孙悟空和迪斯尼了。
当然,在具体推进的时候,同样要遵循地区多样性、内生性和自觉性的原则,避免抢“正宗”,急于“法定节日化”的简单做法,让植根传统的民众节日在民众的生活之活体和流变中,逐步成长和固定。这也正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爱的期盼。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旅游学系主任、教授、博导)
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上文见于2006.8.1《文汇报》(上海)时评专栏。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当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传统节日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观察点,七夕节的变迁,正是一种观察方式,引进“情人节”的概念,有助于实现传统与当代的融通,也是当代文化理解的必然表现:个性自由、情感外化等观念参与其中,有利于这一中国情人节的广泛影响。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用民俗主义理论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民俗主义理论内容见西村、岳永逸的论文《民俗学主义的兴起、普及以及影响》和王霄兵的《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很多了,民俗专家们不用急吧。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其实对于"七夕节"可能发展为中国的情人节的趋势我觉得也未尝不可,一些民俗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人现在缺乏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将牛郎与织女作为国人过情人节的寄托何错之有?说不定中国的其它一些节日过段时间也会发生其他变异被赋予其他内涵,有什么办法呢,毕竟这些都是民众自己的事情.学者和政府的一些呼吁提倡有时也只能是徒劳,我们的任务就是关注它研究它并给其以合理的学理分析就行了.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成為中國情人節的確是很不錯的,在如今這樣繁忙無暇顧及民俗生活的環境裏,是有必要對此加以更多的人文關懷,以弘揚傳統文化!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抗议楼上的说法,我认为民俗学界该做的是引导民众的方向,媒体已经扮演了“出卖”传统文化内涵的角色,难道以此为业的民间文化专家也要犯这样的错误吗?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我们要弘扬和振兴的是中国味十足的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七夕永远只能是七夕,可以借鉴西方情人节的优秀经验,但主体必须是自己。[ 本帖由 flybird 于 2006-8-3 23:22 最后编辑 ]
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亲爱的楼上,您难道不明白,“统治者的思想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如果领导层的主导思想是赚钱,是向西方学习,您又怎么能谴责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圣意的商家和惰于思考勤于跟风的大多数群众呢?我们,又何尝不常常属于大多数?
您真的以为,民俗学界的力量足以引导潮流左右舆论?
[ 本帖由 如刀刀 于 2006-8-2 23:44 最后编辑 ]
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文化从来就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文化与政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不同意楼上所说的“跟风的大多数群众的说法”。
在七夕情人节的形成过程中,有商业主义的运作,国家为弘扬民族文化创造和谐社会即政治方面的考量,地方政府为振兴地域经济的参与,媒体和民俗专家的协作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但民众应该不是被动地参与的。因为没有作细致的考察,所以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从这几天在网上看到的相关文章中能看到,民众需要有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就是一种对自我认同的要求,所以民众对七夕情人节表现出积极的肯定的态度。
而七夕情人节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第三者利用传统因素重新构建的现代民俗,作为民俗学、民俗研究者应该接受现实中出现的新民俗事象并加以分析、应用。
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如刀刀”的观点未免太消极,我从来都不否认统治者的领导作用。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人民群众才是真正能够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我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民俗学界的力量足以引导潮流左右舆论”。同意yiner如上所说的“民众需要有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就是一种对自我认同的要求”。中国该有自己过节的特有方式,尤其是在过自己的节日时,否则,七夕节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它不同于西方的情人节,有其自身独特的深刻内涵,是历代中国人集体意识的历史沉淀,我们又怎么可以听之任之将其西方化呢?
向西方学习,是我们目前的必需,但总有一天,我们的距离会越来越小,直至缩为零。我不是乐观主义者,但我坚信这一点,资本主义最终是要走向灭亡的。他们的优秀经验我们在学,但何必事事俱学?商家利用的是不是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在丧失呢?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
我的家乡是有着“越剧之乡”美誉的嵊州,我的父辈祖辈都很迷恋越剧,也能哼上几段,而到了我们80后的一代,别说喜欢甚至开始讨厌了。也许我们都开始变得浮躁了,再也无法去感受那种美好?我们更喜欢听快节奏的HiP-TOP或是RAP或是所谓的流行歌曲,更喜欢看被商业炒作的大片,等等。我当然不是否认后两者,只是在想:难道社会的进步必然要使一些传统的东西消失吗?到头来去做所谓的抢救工作。我们有没有办法在一开始就做下“预防”呢?
[ 本帖由 flybird 于 2006-8-3 23:49 最后编辑 ]
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楼上的同学,我说的那句话是指在民众方面存在的生成新民俗的动因问题,与意识形态无关。 :P[ 本帖由 yiner 于 2006-8-4 13:01 最后编辑 ]
RE:顾晓鸣:如何看待“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
恩,我只是看到,现在的七夕节,除了是个结婚的热门日子外,就是情人节的翻版一样的巧克力和玫瑰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