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纳西族丧葬礼仪调查
云南丽江纳西族丧葬礼仪调查(1)、送终、报丧方式
在病人临终时,家人要把附近家族内的年长者请到家中,守候在病人旁边,由年长者给病人说一些宽慰的话,等到病人快要咽气时,把准备好的口含,纳西语叫“绍撒”:三粒碎银(女为一粒),少许茶叶、九粒米(女为七粒)放入其口内,并向其指引祖魂路。村中村中村最早是从丽江坝区的束河搬迁而来,所以他们的魂路从村中算起,一共有七站:村中—堵可洛(文笔峰下一关隘)——文华—长水下村—茨满—普济—束河。送到束河时,就要说,“这是您上世祖居住过的故地,先在这儿歇口气,他们会来接您的,在往北的路上,过了金沙江,不能往有虎狼的西边走,也不要往有雉鸡的东边走,只能朝着正北方向的正道走。那里是运往祖先们的家园的正道,放心地去吧!”待病人咽气后,族内年长者交待死者家人点香,备水,让长男新白布浸好洗澡水,给死者先洗脸,然后由年长者从上到下地擦洗全身,洗毕,再搽上一道香油,穿上寿衣,在脸上贴一张白纸。稍后把死者抬移到堂屋中间的木板床上,前边放上三根香,一小碗油灯,三碗米饭,一只完整的烧鸡,一碗腊肉。死者床铺上的草席要卷成团,放于门口。这些内务停当后,吩咐族人放鞭炮,吹响牛角号。注:牛角号在前些日就备好了,是从上一次办丧事的那一家借来的,借此物时不能说“牛角号”或“蒙科”(纳西语,意为号角。)只能说“勒作”,意为喊魂的工具。由此向村人报丧。村人听到声响后,不管内亲外亲,还是一般的村人,每一家至少要有一人到死者家中吊慰。当天族内人安排后生到远方亲戚报丧。即使现在村内有了电话、手机,也不能贪图一时方便。人死事大,必须要当面告知。当天要请人写挽联。大门挽联一般横批为“当大事”三字,两门正中间为“呜呼”、“哀哉”,两边为“月落乌啼霜满天,风泣鹤戾月三更。”
(2)、停灵
停灵时间一般为三天,如果是晚上去世,就不算在三天内。第一天晚上10点左右举行入棺仪式。族内亲戚要参加。由族内长者主持,先由家人祭奠死者,然后主持人诵说,“家里人已经尽心尽力了,给您备好了该备的一切东西,照应好了该照应的一切事情,您到了祖先那儿,要替族人向他们问安。”诵毕,请出孝男长子抱起死者头部,次子抱起腰部,(如果家中没有孝男,也可由族内成年男子代劳。)缓缓放入棺内。棺内随葬品一般为死者喜爱之物和必须品,如烟袋、新衣服、五谷、钱币等。在钉盖棺盖时,孝子孝女哭喊着让他们再看一眼,再说几句告别话,主持人与旁人竭力拦住,劝说。入棺后,棺材要抬高一尺五,灵前桌子也要改设成高脚八仙桌。祭品也要更换,要供上传统的八大碗,点上长明灯。第二项程序是发放孝布,孝布要缠绕于头上作孝帽。根据家庭人口数来发,由家庭代表领取。孝布的大小,长宽根据家人的辈份、年龄来剪裁。当晚要留参加人吃饭,吃饭时不能用筷子,只能用手来抓吃。家人要在灵前守夜到天亮。第二天是村人和远亲吊慰的时间。第三天为出殡日。
(3)、哀悼仪式过程
男主人及男眷跪坐于屋内灵柩左旁,女眷在前庭右边。一有吊唁人前来叩头,家人都要叩谢。女主人要用哭腔告诉死者来了什么人,并由此宣陈吊唁者与死者的情义。当晚,村人围聚在庭院中间,烧上大火,开始边跳边唱“默喂达”,领唱者是村内有名的民间歌手,内容主要叙述死者的为人高尚、治家有方,子女成器,家庭和睦、与人为善等等。众人在后附和。整个庭院内充满了浓厚的悲伤的气氛。第三天为出殡日,远亲村人都来参加送灵。午饭、晚饭皆由主人家招待。晚上仍要进行通宵达旦的丧事歌舞。
(4)、出殡
早上11点左右,准备起灵,祭司把家人及内亲宣召至灵柩前方跪下,进行三叩首;祭司宣讲死者主要事迹,讲毕,一一祭献祭品,然后抽刀把酒碗劈成两半,说临别前请喝上这碗酒;接着把供献的纸马烧掉,宣称死者已经平安上了去往祖魂地的路上。一声大喊“起灵。”众人把灵柩抬移到廷院中间,用麻绳把抬杆捆绑到棺材上。此时,家人及内亲要到门口路上跪成一排,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孝男在最前面,并且要挂上装有饭粒的一小棕叶袋。祭司拿着一把长砍刀一边挥舞着在前面引路,一边高声说唱,大意为死者灵魂要出门了,大小鬼神莫挡路,抬棺者不要歇气。棺材从跪拜着的人头上抬过。男眷成员随后起身跟从在灵柩后面,孝男由两人搀扶。女眷在地上呼天抢地。门口的草席在村口烧毁。在送灵路上要唱抬丧调。抬丧调要一直唱到火葬场放下棺材为止。抬丧调的唱法是有讲究的:一是要请村内有名望的歌手,如果村内没有适合人选,也可到邻村去请。二是唱腔要悲中有力。有两个作用:一是给死者引路,每到一个有地名的地方都要指明,过桥时声调要高,变成“哼哈—哼哈”的有节奏的吼声,以提醒死者或震摄水鬼,二是给抬棺者鼓劲。
(5)、葬法
村中葬法主要有三种方式:火葬、土葬、火化与土葬结合。这里有个发展演变过程。
从总体来看,太安一带仍以传统物火葬为主,但土葬呈日趋增多。
火葬过程:把棺材抬到火葬场后,棺材放到柴堆上。柴堆中的柴是由家族内一家出一根集合起来的。由死者三代以内的亲属分别到家族中求取。求取时,一进门就说:我们家的一根柴寄在您家了,现在能否拿回去?主人答应后,取柴者背对柴堆,以左手随意取一根。出门时,柴根的尾部要朝外,头部朝里。火化位置是根据死者的年龄、死因来定;未达60岁,或病殇的不能在中间或正上方位置,只能放在后边或边缘角落,越是年少者越要靠后、靠边。死者亲属叩头跪谢乡亲后退出,只留下家族内亲10人。由年长者吟诵祈祷词,大意为:往祖居地的道路已经指明了,家族祖先已经在前方等起了,家里一切安好,不要挂念。然后点燃柴堆,由火化师手持长杆把稳住棺材,以防从柴堆上滑落。如果棺材滑落下来,则为不吉之现,民间认为这是死者心头有所未了心事。待到棺材烧完了,把死者身体翻转过来,先烧前身及脸部,再烧后部。火化过程中最难烧的是内脏,花费时间也是最多的。有经验的火葬师把易燃的松明放到腹部,这样能够有效地烧焚内脏。火葬中不能出现未能烧完的东西,包括随还随葬品。等到烧完尸体,火葬师从灰烬中搜集骨灰,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在骨灰堆前放一石块,以作标记。整个过程要花3个小时左右。
土葬过程:棺材抬放到墓坑后,由家族内年长者吟诵祝祷词,意思与火葬仪式上的祷词类似。然后把棺材放入墓坑,先放尾部,后放头部。第一把土是由孝男先放入到棺材头部,随后众人一齐填土,堆成一个1——1。5米高的土堆。土堆周围要用石头彻起。第二年清明在此基础上用水泥、石料重修。墓造好后,孝子们要完成“三谢礼”:首先依次向众人叩头表谢,然后在墓前叩别亲人,在家族的山神树前叩谢先祖。叩完头后把所背的“蚩哈”挂在山神树上。葬礼就此结束。墓坑的位置在死者父母旁边,如果地点狭窄,也可在下方。但年少者或病殇的不能葬在家族墓群中,要与墓群要隔开一段距离。墓坑的方向要与墓群的方向一致,方向的选择一般是对准对面的一个山峰或山脊。如果是夫妻双方一方先死,挖墓坑时要留出另一方的位置。有的是在双方墓坑间留一道埂,在埂中间留一半尺大小的通孔,以作死者声气往来之用。
(6)、丧葬筵席
丧葬仪式是太安一带最为隆重的人生礼仪,宴请对象为村民和亲属群体,但很多远亲都包括在内。筵席菜肴以八大碗为主:红烧五花肉(俗称大肉)、红烧酥鱼,鸡肉炖木耳,肉丝煮粉丝,火腿咸蛋凉拌,烩酥肉,排骨汤煮百合,油炸豆腐丸子。一般在家停丧三天左右,从入殓到出灵三天时间里,宴请达数百上千人次。普通丧葬需杀猪一只、鸡数只,菜蔬若干。还要购买10条烟,150—200斤,约合3500——4500元。家族和内亲送来的火腿、柴米折算成钱,大致合1500元。如果将木棺(约500元至700元)计算在内,丧葬开支约4000至5500元。
(9)、居丧制度
出殡后第二天是复丧日。族人与家属成员一起到墓地祭奠,把火葬场上死者的骨灰收集起来后放到先祖们的骨灰堆里,并由长者说祷告辞,“列祖列宗,您们的最孝顺的某某人(死者名字)来到您们这里了,由于初来乍到,恐有不周之处,请多关照。我们这些活着的后代一定会照看好逝者家人的,请不要牵挂。”随后把带来的祭品一一供献于前,众人叩头后一齐回家。回到家后,由主人招待午饭和晚饭。其后一天,孝男要去请村中为办丧事出了大力的村民吃饭。在饭席上,家人要在旁边周心招待。太安一带与坝子里的纳西人家不同,他们不举办“七七”、“四七”等祭祀活动。守丧期为三年,期间不能贴红对联,婚事、寿礼等喜事要避开。
注:文中所谈的丧葬仪式的地区为丽江太安、黄山南溪、七河前山、后山一带的纳西族村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