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 发表于 2006-10-5 08:11:16

《水浒传》兄弟伦理与盟誓问题研究

《水浒传》兄弟伦理与盟誓问题研究


来自http://www.blogcn.com/user43/windfromsea/blog/40122630.html

去年参加水浒传的年会,感觉这么长的时间了,水浒传的核心问题--兄弟问题竟然没有人研究,不禁感慨万千:没有民俗学的意识,连基本问题都忽视了。没有兄弟有水浒传吗?没有盟誓有梁山弟兄吗?于是作一短文在会上发言,近日收到论文集。现登出该文,供交流批评。--田兆元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即关于兄弟的伦理及其盟誓问题。《三国演义》刘关张兄弟盟誓开篇,并且其故事是小说的核心价值,所谓忠孝节义,都在这兄弟与君臣关系中得到深刻的体现。《西游记》则是师兄弟三人保驾师傅取经的故事,师徒关系和兄弟关系是人际关系网络的核心,从这一点看,《西游记》体现的是儒家的人伦,佛教只是外壳。《红楼梦》里的姐妹和兄弟姐妹关系是兄弟关系的变种,中国没有十分明确的姐妹伦理,姐妹伦理是依据兄弟伦理推论出的。《水浒传》不用说了,108人都是兄弟。四部古典名著,至少,《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是兄弟之书,这是一个没有问题的命题。
为什么宋元以来,兄弟问题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呢?中国兄弟问题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呢?兄弟问题是一个被忽视的中国问题的中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兄弟关系的习俗和原则牵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神经。
就现有史料看,大约在舜帝时期,兄弟还是共妻的所谓普那鲁亚婚制。我们看到,舜帝的弟弟象便开始想独占财产和妻室。但是,兄弟之间的财产共享似乎没有马上结束。作为兄长的舜对弟弟不良行为的宽容成为悌道的经典教材。殷商时期,王位存在着兄终地及的情况,虽然父子相承与之并存,但是,这种兄弟之间的继承制度和后世父子相承为主的继承制度是明显不一样的。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嫡长子继承制度从此成为主流的王位继承制度。但普通家庭,学界一般认为似乎还是兄弟同居公财的大家庭形式。自商鞅变法,强制兄弟分家,家庭变小,兄弟分居异财。从战国经秦到汉初,这样的小家庭风行一时。但是,汉初的思想家开始批评这种“陋习”,随着儒学的重新兴起,兄弟公财同居的典型得到表彰。但汉代家庭偏小,为学界公认。自魏晋到隋唐,大家庭再次崛起,兄弟同居公财现象也较多。有人认为这是复辟到了战国以前的家庭形态。宋代家庭则又恢复到兄弟分家的小型形式,但是,在儒学复兴的时代,宋代的一些大家庭也得到表彰和提倡,有的家庭兄弟同居数代,部分家庭人口百余人。理学家陆象山就是这样的大家庭。这些家庭鹤立鸡群于小家庭群体之间。据学者研究,元代的家庭和宋代的家庭相似,也是小家庭为主。自宋代以来,兄弟分居分财的普遍现象与兄弟同居公财特殊现象并存是家庭的基本形态。其中,少数的大家庭是令人尊敬的对象,但是,小家庭铺天盖地则是事实。
这样一段家庭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兄弟是分家还是不分家的历史。
宋元以来诞生四大名著的岁月,是分家分财的时期。对财产的注重,家庭分财带来的伤害,使得亲兄弟间相对疏远。这时,随着两税法后国家对土地兼并的实际认可,社会两级分化严重,农民失去土地外出谋生,或为主户之佣耕客户,事实不可能是兄弟同居公财的模式了。流浪者断肠人流浪天涯,如果遭受压迫,亲兄弟间的相互救助实际上变得十分困难。这时,异性间的相互亲善就变得分外重要了。如果要反抗压迫,单个的个体犹难承当重任。宋代以来,纷繁的起义反抗和民间秘密组织的兴起,是又一次对大家庭时代的组织形式的模仿与借鉴。当亲兄弟的救助失去,或者亲兄弟也不足起事,异姓,四海之内人成为兄弟,变成为一个重要选择。异姓人不是随便就会成为兄弟的,它需要一个仪式,这就是盟誓,俗称结拜兄弟。于是,兄弟盟誓,一种扩展性人伦关系,就这样在《水浒传》中成为核心人际伦理和最为耀眼的事件。
                                  二
《水浒传》里的家庭,家庭规模都很小,有的人本来就是光棍,如晁盖,不娶妻室;有的则本有残缺的家庭,但后来都不全了,如林冲,娘子被逼自缢,成了光棍。宋江娶了婆惜,对女色不十分要紧,后来因故杀了婆惜,也是光棍,只有家有哥哥宋清在家服侍老父。亲兄弟者,有阮氏三兄弟,不是已婚同居。武大郎武二郎,有时同居住,但武松未婚。李逵有兄弟李达,两人关系不好,一个在家一个在外。108人,多半是没有兄弟的,或者有有兄弟,也是未婚同居,如朱富朱贵,解珍解宝。这些都反映出宋元以来家庭规模甚小的实际状况。
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兄弟的称谓已经泛化为一般男子相见后的基本称呼。即,兄弟既是亲密关系的称谓,也是普通称谓。粱山兄弟互称兄弟不说,像林冲叫鲁智深为师兄,鲁叫林为兄弟,但林冲叫陆谦也是陆兄,而陆谦也称林冲为兄长。称对方为兄是一种客气的尊称。林冲到柴进庄院,见到庄客,称大哥。对李小二称二哥。酒店店主与林冲不相识,也称林冲大哥。这种兄弟关系,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也会说起,如陈达面对史进,称引“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后来和这个对头也成为兄弟。《水浒传》中的兄弟的区分,并不是按照年龄的,这点和《三国演义》是一致的。所以,“兄”是认定的,不是自然的年龄次序。
为什么要结拜兄弟呢?哪些人才是兄弟的最佳人选呢?阮小五说道:论称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这是他们向往的。他们要结拜为兄弟后造反,过着快乐的生活。这其中的核心是财物。兄弟不能有私心,不能狭隘吝啬,像王伦就不行。最好的兄弟的品格是“仗义疏财”,即把钱拿出来共用。第一个仗义疏财的人是晁盖,第二个便是宋江,他们却是前后两届粱山泊的首领。当聚义以后,他们干什么呢?《水浒传》七十一回写道:
原来泊子里好汉,但闲便下山,或带人马,或只是数个头领各自取路去。途次中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其余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钱粮广集害民的大户,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谁敢阻挡。但打听得有那欺压良善暴富小人,积攒得些家私,不论远近,令人便去尽数收拾上山。
这样的生活是一种公财的生活。表面看,是替天行道,实质上是同居公财。本人认为粱山泊的理想是兄弟同居公财的理想。它是大家庭模式崩溃后的一种精神怀念。
这种兄弟理想和君臣关系产生矛盾。如李逵酒醉骂宋江招安主张,差点被杀。李逵是哥哥要杀要剐都行,宋江则是看兄弟的面子寄下一刀,可见,兄弟面子外还有规矩,即皇上圣明。这个粱山寨是一伙兄弟,但实际上渐成君臣模板。当宋江执意招安,兄弟便发生分歧,除非宋江哥哥作皇帝。但是,哥哥最后把李逵毒死了,李逵没有怨言。李逵死前还说要和哥哥埋在一起。李逵不喜欢皇帝,但愿为哥哥死。兄弟情上升到一个崇高的境界。这里面我们与其说是忠君,不如说是敬兄。它和《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一致的。刘备当了皇帝,不是去杀汉贼曹丕,而是讨伐东吴,因为东吴杀了它的弟弟关羽。赵云谏道:“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但刘备的铿锵之言却令人感动:“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不报仇是背盟,背盟是严重的伦理问题,除非去死。盟誓高于天下,兄恨高于国仇。这是何等的胸怀呢?兄弟伦理的叙述在古典小说中达到了高潮。

盟誓的一般问题,本人有本专著《盟誓史》,这里不赘述。只想分析一下盟誓的结局。《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杀弟或者为弟报仇都是依照盟誓而行的。粱山泊的兄弟盟誓说过,要存忠义之心,替天行道。李逵动不动就要反了,当然背盟,所以宋江的行为合盟誓之理。刘备当然也是对的,他们的盟誓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所以,刘备为弟报仇合理。两书的总框架没有错,但是,具体实施盟誓时是有差别的。刘备把兄弟置于国家之上,他们的盟誓也有报国家,但刘备没有把国家的价值置于兄弟之上。宋江却为了国家可以杀死兄弟,足见二书差异。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一者价值高于情感生命,一者生命就是崇高价值。我们很难判断二者的高下。但是,《水浒传》的价值更在于李逵的牺牲,他的牺牲为了兄弟情感是没有条件的。哥哥的话不可背叛,这是一条基本价值,不在于哥哥是保皇还是反叛。《三国演义》表现为对盟誓本身的遵守,尽管这种遵守有所选择;《水浒传》则表现为对兄弟伦理的遵守,遵重兄长不在于兄长干什么,不管兄长在梁山还是在朝廷,重要的是:盟誓确定了兄弟关系,而兄弟比皇帝重要。而二书带来的共同的关键的东西是:盟誓必须遵守,言语必须守信。这是一种崇高的伦理,在盟誓中得到可贵的遵守,通过小说,为世道人心建设,其功不可磨灭。
如果说《左传》是秦汉以来至于隋唐中国盟誓文化的教科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把兄弟伦理和守信观念推进到带有宗教意味的境界,也成为后世盟誓行为的教科书。宋元以来的民间组织的建设,大都以结拜兄弟为核心,桃园故事、梁山寨聚义,成为组织建设的蓝本。萧一山在对天地会的研究中,深刻揭示了盟誓行为的在近世不同凡响的价值和意义。从程序到价值,再到榜样,《水浒传》在民间价值建设和民间组织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兄弟问题是中国文化的大问题。孔子倡导的孝悌之道,孝存而悌亡,是在上层社会,或者普通民间社会中的大问题,我把它称为悌道的沦落。《水浒》倡导的兄弟观,是悌道的弘扬,因此,它的意义不容低估。


[ 本帖由 田兆元 于 2006-10-6 00:48 最后编辑 ]

田兆元 发表于 2006-10-5 08:17:51

RE:《水浒传》兄弟伦理与盟誓问题研究

本人曾经签了一家出版社的约,要出版一本关于兄弟问题的研究的书,但是,当写了一定篇幅时,突然遭到冲击波病毒,内容全部丧失,于是心情大坏,至今没有履约交稿。但是,我想先把一些小的专题发表,引起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到时更加成熟,会写得更好一些。
研究兄弟实际上是研究悌道,一种失落的伦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浒传》兄弟伦理与盟誓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