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冬至节隆重的熬冬习俗
郭冰庐--陕北冬至节隆重的熬冬习俗添加日期:2007-1-15 16:27:00 作者:郭冰庐 新闻来源:福客民俗网 点击次数:6次
内容提要:陕北人隆重地过冬至节,是古代天文、气象科学的民间传承。其特殊的节日运作是先民们太阳崇拜、动植物崇拜、水崇拜的历史遗留物,也是民间农事科学陕北地城特点和气候特点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熬冬、崇阳、崇羊、崇尚自然、张扬传统伦理
长期以来,由于民间科学是否是民俗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明确,疏乎了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的节日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所以介绍和解读冬至节日习俗的文章寥寥无几就是自然的事了。有鉴于此,在冬至节的节日运作和气氛渐次消歇的情况下,对陕北从天文、气象科学和民间习尚结合上较完整地保留其农事活动的原始积淀加以介绍和试解,就具有了钩沉和抢救的意义了。
(一)陕北"熬冬"习俗述略陕北地域辽阔,各地过冬至不尽一致,但隆重对待之则相同;自冬至始的"数九"及《九九歌》,与全国各地不尽一致,但更体现了当地的物候特点。清道光刻本《榆林府志》载:"十一月,长至日,祀祖、交贺如元旦。"由此可知,"冬至大似年",陕北自古把冬至视同仅次于年节的"小年"、"亚岁"。既然如此,就有相似于过大年的除夕和元旦之分了。所以陕北人过冬至有两天:一为中部和南部的"冬除日",或被称作"二除夜"的;长城一线则过"长至日"。冬至民俗文化运作主要有如下内容:
一、冬除日"熬冬"。冬除日又叫"熬冬"。民国二十二年《葭县志》载:"冬至前夕饭酒食肉,啖羊首,谓之熬冬。"简明扼要地点明时间--冬至前夕,指出名目--熬冬,陈述饭食--羊首、酒、肉。熬冬全在一种气氛。
首先是吃熬冬饭。熬冬饭料因其有固定模式,故早在一个月前的"小雪"就开始准备了。按陕北气候,羊养至小雪最肥,"小雪宰羊"已成定式。而陕北中部讲究剔骨肉,宰羊之后,割下羊头、羊蹄及五脏六腑。羊肉从骨架上剔下来卷成卷,称作"剔骨肉",供市售或大年用。其余头、蹄、内脏、骨头(略带肉)统之曰"头蹄里物"或曰"羊下水"、"羊杂碎、"。所有这些,全部是熬冬的材料。而且是冬至的特备材料。冬除日,主妇们把这些去毛、蜕皮,收拾干净"一锅熬"。本身就有了"熬冬"味。
其次是"炒百虫足"。在陕北,冬至必炒。包括黄豆、高粱、玉米、小麦等五谷和麻子、瓜子、花生等油料作物一应现成的炒料,都要在这天炒食。还有一样可供炒食的东西,那就是把熟的软米糕搓成指头粗细的条,然后切成见方的块,称作"糕圪瘩",这也要炒一番。如此熬料、炒料之外,贫寒之家各尽其便,有食猪肉、红枣、糯米、矮瓜焖饭者,有食糯米糕者。最不行的,因"邑人最重此节"(《神木县志》),"即贫家必煮豆腐以食"(《米脂县志》)。这些吃食多于白天准备,傍晚熬煮、搅炒,如此,则拉开了熬冬的序幕:大锅热气腾腾,咕咕嘟嘟熬煮有声,小锅哔哔剥剥炒了一样一样,颇能显出陕北主妇的看家本领,未曾到嘴,已熬味十足了。
接下来是吃。阖家围坐炕头,羊脑为主,置于正中,四周摆满各种"下水"、炒豆、花生之类,尽情食之。有人缘好者,还拉来未及备办熬冬物料者共熬冬至,品评天气冷暖,但道来年桑麻。亦有持之相馈赠如《怀远县志》所载横山县人以"花馓、黍糕相馈,乡里交相拜节如元旦"者。自然,"熬冬"者,一在于由生变熟;二在于坚持把全年最长的一夜"熬"到天亮,与除夜"熬年"同义。这在当地老百姓有说法:"冬至熬一熬,来年好一好;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2、卜丰歉,镇邪祟。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绥德州志》载:"冬至日,老农以天气觇来年丰歉。二、三、四九宜雪宜寒。无雪而暖,次年多虫伤禾。"陕北人一年中有两次以水冰冻后卜丰歉的习俗。一是冬至,二除夜盛一碗水平置于磨顶正中即被称作"磨脐"的部位。待旦观其结冰,哪一边冰冒得高,则视何方为丰收。还要察看冰之裂纹。裂纹朝向何方,或纹长、纹深、纹多,则视何方为丰,相反的方向则为歉。冰高和裂纹一致则人人会看;如相左,则由老农细观默察,综合决断,全看老农的"金口玉言"了。类似的冰冻在腊八时还要进行一次。不过这时不是水而是刚下米的腊八粥汤了。在无定河两岸的横山山脉一带,古风更淳,凌晨鸡叫、半夜子时各户子弟拥向泉边、井畔抢挑头担水,说是挑上头担水,可争得来年丰收,农家把这叫作"抢籽头"。另有冰炭镇门的习俗。各家以冰,炭各一块置于门之两侧。炭寓青龙置于左,冰寓白虎置于右。有青龙白虎镇门,可辟邪祟,保一家平安。这就是民国三十三年《米脂县志》所载的:"长至日前一夕,以冰炭镇门,献羔祭酒,阖家欢饮"的事象。
3、冬至日送寒衣祭祖茔--少数民族风俗的传承。陕北长城一线,特别是府谷、神木两县,不过冬除而过冬至。冬至正日,必于太阳落山后,各家男妇持果馔和寒衣送往祖先坟上,并持煤炭于祖先坟前搭火堆,拜如清明。所特殊者,精细人家还要正而八经地以白纸剪成简单的棉服状,夹层中实以棉花,成为十足的防寒衣,持之于坟焚之,草率者也必以白纸裹棉花敷衍之。而且此地人没有"十月一,送寒衣"之说。显然,这是把十月一日归并于此了。清道光本《神木县志》载"冬至数十内,男女墓祭";清乾隆本《府谷县志》亦载,"长至日,设肴果祀祖考,并祖考冢前以石炭烘火。""其礼如元旦,亦备纸张、牲醴拜祖先,定边县则"于门外焚纸锞,祀祖先。"这一风俗与塞外黑山少数民族过冬至有关。《燕北杂记》上说,契丹人死葬于黑山,"凡死人悉属此山神","魂为黑山神所管",所以于冬至日要杀山羊,白马、白雁去祭山神,"其礼甚严,非祭不敢近山。"祭魂是祀祖,祭山神,则是以生"血代酒",祈求山神善待乃祖之意。这一民俗事象恰恰体现了陕北节日的多民族融合文化的性质。
4、礼当敬先生,鞋袜奉公婆。古代讲究天、地、君、亲、师,陕北民间冬至节,旧时是敬先生的节日,可视为最早的"教师节"。这一天,照例放假。村塾中学生和家长代表领上高年级学生,带上各家筹措之鸡、羊头、白面礼馍和柴禾等往村塾中揖拜先生,谓之"追节"。此时学董、家长与先生寒暄,互道辛苦;学生则洒扫庭除、生火炉,表示清洁和温暖。此风延长县和黄陵县最盛,笔者幼时就读于黄陵县太贤小学,跟家长向老师追过节,及今已五十多个年头了,仍历历在目,倍感亲切和自在。
以新鞋,新袜敬公婆,也是陕北媳妇的一个冬节项目。陕北地气寒冷,故鞋是一般的布暖鞋,千层底,古时没有尼龙袜,则媳妇多以土布做成夹层袜子。袜底、袜垫绣以吉祥图案,如公婆喜欢陕北手工作坊特产"毡窝子",则必是媳妇用自己的私房钱买来,且必须亲自以黑缎条沿边镶口,把皮子剪成云儿图案,镶于"毡窝子"头,此一为结实,二寓登云,三表示此手是媳妇亲自过手的。向公婆敬献鞋袜,意思是"助养元气",令公婆足下阳气升腾,功利上求其暖度九九,心理上寓其吉利,伦理上以示孝悌,处理好婆媳关系。
5、"数九"农谚。以冬至为临界点,从时间上说,白昼渐长,黑夜渐短,直至夏至,周而复始。陕北农家在表示这种昼夜时段时,多以谚语标示之。黄陵,富县、洛川在一带以农具杈齿、杈把和房椽之长短作比喻:"过一冬至,长一杈齿;过一腊八,长一杈把;过一年,长一椽;过了正月十五,长的没模(即"没谱"之意)"。还有"交一九,长一手"、"过了五豆(腊月初五),长一斧头"等等。但从气温上讲,一定相对时间内还要下降,这样就有了"数九"的讲究。"数九"与"三伏"是两相对应的农家计算冷暖的方式,旧时称冬至为"入九"。古代数九讲究单日起算,即冬至这一天恰逢阴历的单日,那么这一天就是头九的第一天,名曰"联冬九",如逢双日,则推后一天,从翌日起九,名曰"穿冬九"。以后似约定俗成为冬至日数九,历经九九八十一天。寒气全消,艳阳高照,故有"九九艳阳天"之称。《九九歌》就是流行于全国各地记录气候变化的歌诀。陕北地处中温带区,而又属西风带,冬季受干燥而寒冷的变性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形成低湿、寒冷、降水稀少的气候特点。所以陕北与其它地方,"九九歌"的表述方式不尽相同。"头九二九,冻破碓臼;三九四九,拉门叫狗;五九六九,水到浮头;七九八九,阳河看柳,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另有"三九三,冻破砖","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看春寒","数伏数寒,数九数暖"等等,或述及气候变化,或述及农事活动,甚而至于阐释数九与三伏冷暖的辩证关系,均据其地域特点,相对科学而贴切。比如说,人们总以为三九最冷,也是事实,但对陕北而言,冬至之后属最冷的天气。陕北历史上记录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954年12月28日的-32.7C。而这天,恰是当年头九的第六天。所以"头九二九,冻破碓臼(舂米工具)"也是有道理的。该冷时还要冷,该下雪时还得下雪,这样就有了处理冷和雪与来年农事及丰歉的大量农谚:"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不过不冷,夏至不过不热","三九不寒不收""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热秋不收","没有九雪,难降伏雨","头九有雪,九九有雪;九九有雪,伏伏有雨","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等等,总结了数九时段内冬寒与伏热,科寒与丰歉的辩证关系。"冬寒不算害,春寒寒半年",可见冷冻也是一种能量,迟释放不如早释放,是有科学道理的。
一、 陕北冬至节的文化解说相较林林总总的岁时节日习俗,冬至不算最具浓烈气氛的节日,但在古代,冬至节却备受抬举,和过年、端午、中秋并列为四个最大的节日。而从某一方面看,则又不同:除了过大年、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以月球绕地球的阴历节日外,从科学天文学、气象学及农事、农时意义上讲,以实实在在的二十四节气认真过节者,除了清明节之外,非冬至莫属了,此其一;冬至节在目前传统风俗急剧变异和消歇情况下,在陕北却能较完好地得以传承,究何原因,值得探讨,此其二;更重要的,二十四节气是始于冬至,并以冬至为临界点。它的节日习俗并不限于节日本身,而与相连的是数九,其与天文、气象、农时、农事相结合的科学、民俗两相融的胶著状态值得探讨,此其三。本此三者,谨试释其文化蕴涵。
(一)古代天文科学的民间承传冬至在我国,初始并非源于风俗,而是源于天文科学。我们的祖先早在周朝就已根据昼夜的时间长短测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在北半球,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夏至则相反,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而在春分和秋分,则昼夜相停。迨至秦汉,结合农事活动,由此四节扩而大之,形成了表示天文、气候和农事结合上大约时隔半月一次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就是民间流传的便于记忆成诵的口诀。但二十四节气又分为"节气"十二: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中气十二: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测节令,首先测出的是冬至、夏至两个"日至"和春分、秋分两个"日中";而冬至又居十二中气之首,古人还据此发明了日晷,即在晷盘面上树以垂直的晷针,根据影子的长短,确定太阳之远近。《周礼》上就有了冬至日"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日"影长一尺有五寸"的说法。日晷的种类很多,发明的时间很早,但史书上明确而又可靠记载的是隋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的地平日晷。而这种日晷又恰恰是袁充在鄜州司马任上发明的。当时的鄜州即今陕北黄陵县的杏城,可见陕北与日晷有缘。联系到名子午岭的山在陕北及今国家大地圆点也在陕西,这不是偶然的,是陕北自古就有非常重视时令科学的优良传统。
(二)古代太阳崇拜的民间普及冬至本来是一个天文节气,但在古代却成为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与古代人的崇阳观念有关。古人认为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长为阳,短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升为阳,降为阴。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也就意味着阴气到了极点,物极必反。"逼"回来,就是阴气竭,阳气萌,故称"冬至为德",是"阳气始生"的吉日。相反,却对半年之后相对应的夏至表示出无端的厌恶。汉代学者蔡邕在其《独断》中解释说:"冬至,阳气始起,麋鹿解角,故寝兵鼓。身欲宁,志欲静,不听事,送迎五日。"还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如此对比中抑夏至,扬冬至,甚至"一如年节"地铺张,足见把冬至节视作一年中最能带来吉利的一天。
无论是"阳气起"、"一阳生"、"艳阳天",全在一个"阳"字。也就是说,全决定于太阳对大地万物的恩赐,故人类始祖对太阳的认识是最早的,而且形成了太阳崇拜的完整体系。特别是"在早期农业和畜牧业阶段,太阳与人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对人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人们的劳动成果受到太阳的制约。于是,太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加强了。促进人们较多地思考太阳、猜想太阳。"①太阳对地球上的人和万物生长的作用,视纬度之不同而有差异。特别是对于处于中纬度地区的陕北来说,这种影响更大。比如说,陕北自古就是农业和半农业文化、游牧文化的交叉地带,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效应。所在陕北许多农林特产,如苹果、红枣和小米、绿豆、大豆、荞麦等小杂粮,因其品质优良而名扬国内,且出口海外。陕北自古又是"水草丰美"之地。传统的畜牧业中养羊、养驴、养马业在陕北经济收入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但畜牧业直接受到牧草的制约,而牧草的丰歉直接与太阳有关。这样,在全球均有太阳崇拜的环境中,陕北人更重视太阳崇拜。英国民俗学家詹·乔·弗雷泽在其《金枝》上说:"在节日的日期方面,两个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篝火节的日期多少与夏至和冬至恰好一致,也就是说,正碰上太阳在天空的明显轨道的两个转折点,即太阳运行中分别达到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甚至认为"圣诞节就是基督教会定出来代替古老的异教的太阳诞生节的。"②外国"太阳诞生节"和中国的"冬至一阳生"、"阳气始生",其对太阳的执着崇拜,何其相似乃尔!由此看来,过冬至节不独中国为然,实为中外太阳崇拜的共同节日。
这种对太阳的崇拜早在汉代的陕北出土的汉墓画像石中得到大量的印证。陕北是我国汉代画像石出土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这些画像石中,多数画像两个上角都有日、月图。而其居于墓穴最高处的顶心石大多都是太阳。图一为神木县柳巷出土的顶心石,正中太阳涂红色,四边绕以如意云纹,象征太阳给大地带来吉祥如意。图二为米脂县官庄出土之公元107年的顶心石,镶于前室穹顶,阳面仍朱染,周转以蔓草缠绕,猜想似为光照草原。图三为绥德县延家岔出土之顶心石,太阳仍涂以朱色。与他石不同的是,四角雕以四支箭头射向四方,象征红太阳照四方。这说明,陕北至少在公元纪元前后就把太阳作为崇拜对象了。可以作为印证的是,"冬至一阳生"这句《易复卦疏》上极其深奥的话及今已成为陕北民谚口头禅。比如说,生木炭火盆,老农总要坚持冬至前把燃火的麻杆置于木炭之上点燃,理由是,阳气在下降,朝下燃;过了冬至,则把木炭架成空心,燃火麻杆置于其下点燃,说法是阳气上升。这时就全然不管是否是真正火焰朝上或朝下,燃柴用去如许之多,而只顾抽象出来的"一阳生"信条了。铁匠和小炉匠生炭炉,也坚信不疑地以冬至为分界线如法炮制,可见太阳崇拜之深入人心了。
(三)熬冬体现的是羊图腾崇拜"羊,祥也"。羊图腾崇拜也与太阳崇拜有关。冬至是与天文、天气相契合的节日。它始发于人们对太阳直射到地球的相对位置,和直射到南北两半球的角度及科学观测。但这种观测结果又无法得到科学解释。加之以冬至为标志,发生了歧义现象:自冬至始,日照时间渐长,天气理应转暖,何以此后的一段时间非但不暖,反而进入酷寒的"数九"时段?早在周朝,人们就有了祭祀活动。这种祭祀活动一开始就打上了对天、地和太阳崇拜的烙印。所以陕北人过冬至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崇拜,以求得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从熬冬的诸多习俗事象中,可以看出,许多均是与此有关。严格地说,冬至是一个时点,但实际上是一个时线。这个时线长达81天,也就是数九。81天之后,才可说完成了冬至节。因为在这81天中,几乎拉近了昼夜相停,又完成了天气转暖,达到了昼长与天暖的重新统一,亦即天文与天气的统一。这种转换的吉祥物就是羊。陕北人过冬除,全在羊和熬。羊包括羊头、羊骨、羊蹄、内脏,并代表全羊。陕北人又呼羊首为羊脑。部分地区还把"熬"读作"脑"。如此,则"熬(煮)羊脑"就成了"nao"羊nao。熬羊脑和吃羊脑统之曰"熬冬",与"熬年"同义。加上半夜鸡叫时分还要"抢籽头",所以最好是大家别睡觉,折腾一夜。崇阳意识之强烈寄托了庶民百姓对美好前景的向往、愿意望和追求。所以,陕北过冬至啖羊脑,寓意就在于"羊"寓"阳"。陕北自古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北部草原更是以牧羊为业,羊肉是其主要食料,羊奶及酥油甚而至于酪丹子为其主要饮料,大众化的老羊皮和贵族化的裘皮以及各种羊毛产品大半成为黎庶之"衣食父母",所以陕北自古就产生了羊图腾崇拜。煮羊脑、熬羊脑、食羊脑,从来就是囫囵熬,囫囵吃,且将羊脑端端正正地置于饭桌正中,十足的羊图腾崇拜。证之以陕北民间艺术,这种图腾崇拜,至今还在陕北民间剪纸和民间绘画中有所反映。延长县残疾青年、农民剪纸艺术家高河晓剪纸《十二生肖--羊》是只山羊,膘肥腰圆,犄角壮实,昂首长啸,显示了山羊的阳刚之气(图四)。他的另一幅名为《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剪纸,画面上有山上的梯田,有窑洞,有树,但突出的部分却是引吭高歌的陕北汉子、太阳和羊,分明象征着与太阳(大自然)、与羊(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仍然张扬的是对阳和羊的崇拜(图五)。洛川县农民艺术家马秀英有一珍贵的剪纸《羊》,画面上羔羊轻盈地在草地上奔跑,酷似小鸟夸张变形了的头,增添了羔羊的稚嫩可爱,更显示的是小鸟生命的雀跃。
这些剪纸生动地对羊的描摹,是有其艺术历史渊源的。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画像石中就有生动的反映。米脂县官庄一块汉画像石上一羝羊抬起右肢悠然自得地缓缓前行,后肢间下垂之阳物格外醒目,分明是一种雄性的显示。周转的动物和云絮,以大写意的手法恰似众星拱月般地烘托着这只羝羊(图七)。图八这幅羊图腾的农民画说明羊图腾崇拜在陕北是存在的--无论出于是人与羊的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解读,拟或是出于羊是人的"衣食父母"的功利目的。如此,我们来理解陕北人过冬至,迎接一阳生的到来以大啖羊脑"熬冬"就有更深的文化体会了。羊图腾崇拜的本义就是求吉求祥,而"羊"字,按许慎的解释:"羊,祥也"。故无论从哪一种角度讲,"羊"是吉利的动物,是"阳"的谐音象征。
(四)祈水驱虫--天地崇拜的具体化陕北是窑洞的世界,外间人一旦走进农家窑洞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分别嵌于并联窑洞之间窑腿上的两座小小神龛,左(或东)为"天地牌子"(天地堂),右(或西)为"土地堂";两堂家家都有,毫无我例外。但却没有其他地方阖村所盖的土地庙或如《阿Q下传》中的"土谷祠"。这应当视为农家把天坛和地坛微缩后移至自家庭院,以便随时伺候。天地牌子和土地爷是陕北人冬至节特别敬奉的神祗,说明天地神是大自然的主宰,昼夜之长短,天气之变化,降雨量之大小,灾害之有无,农事之丰歉,全归他们管了。所以处理与他们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天和地所代表的是全能的大自然,体现的是农家的自然崇拜。而冬至节特别对两堂上香吊表,祀奉有加,却有其特定的功利目的,那就是从天文、气象上归结到农牧活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槽头兴旺。但对陕北来说,危害农作物及草场最大的自然灾害是虫灾和旱灾。如此,则对天地的崇拜就特指对水的崇拜了。冬除日磨顶占冰视其冰之高低和裂纹,实则表示降雨量之大小,是对水的期盼;子夜抢籽头担水风俗,全国各族中都有,但多为大年夜,而陕北却独在冬除夜,并非泛泛所指,而是特指滋润农作物的吉祥水,实为集中到农业生产上的水崇拜。陕北至今力不能禁的伏天抬神楼祈雨,也是对水崇拜的佐证。
虫灾也是陕北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最严重的是危害玉米的玉米螟和粘虫,危害小麦的蚜虫,危害豆类等小杂粮的金龟子和红蜘蛛。作物入仓之后,则有"铁嘴"(豆象)蛀空籽粒。蝗灾在陕北肆虐造成"人相食"的悲惨局面史书有载。对这些影响人类生存的小虫,人们在仍无力弭患的情况下,认为这是天降神虫,应当寻求超自然力的保护:"炒百虫足"。认为农作物果实经高温爆炒之后,断其足,等于消灭了虫害。"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就是这种寻求超自然力保护的积极举措。
三、上化风--下习俗传承的例证《周礼》上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按孔颖达对风俗的解释以为,由自然条件不同所形成的习尚为"风",按地理环境不同形成的习俗为"俗"。二者不尽一致。此姑按《周礼》说解读陕北冬至风俗,可以使我们明晰地看出陕北冬至是由上风而下习的典型例证。
早在周代,冬至日就有了祭祀神鬼的活动,春秋时期发展而为贺冬的礼仪。及至汉,贺冬礼规模更大,百官放假,商人歇市,皇帝要去郊外祭天,形同国之大典,形成了"风俗"意义的节日且从宫庭显贵走向社会,流向民间。陕西是周秦汉唐的统治中心,作为近京之地的陕北,无论是鬼方,还是雍州、上郡、鄜延路,浸染此俗当得风气之先,这也是此风在陕北根深蒂固的原因。延及宋代,大学者周密在其《武林旧事》中说"朝庭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旦仪。"老百姓更是如醉如痴,"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逻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耀,往来如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而且讲究吃百味馄饨,并以之祭祖。从皇上以至庶民百姓,朝野上下,如醉如痴和过大年一样地"作节",其风俗画面不亚于《清明上河图》的排场。周密是宋末人,这幅风俗画描绘的自然是"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过冬至的情形。但苦难的陕北却恰恰在这一时期成为宋、西夏、金、元征战数百年的厮杀之地,也正是陕北民族大融合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将士戌边、军垦、流放充军的结果是,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通过横向传播在陕北落户。这也是陕北节日习俗如此丰满实在的原因之一,不独冬至节为然。从此可以看出,陕北冬至节是上风--下俗传承性的较典型的例证。
注释:
①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148页,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5月1日1版。
②(英)詹·乔·弗雷泽:《金枝》909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1版。
③周密:《武林旧事》,见广东人民出版社重印本《历代小说笔记选》(宋)·第三册678页。
④、⑤、⑥、⑦分别见李林、康兰英、赵力光编著《陕北汉代画像石》2页、24页、221页、51页,陕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1版。
郭冰庐、郭思青 2005年9月30日再排再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