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对文字的颠覆
据李扬君说,四十多年前,鲍辛格就已经讲了民俗学的非民族化(见本论坛“域外俗谭”栏目中李扬译贴丹·本—阿莫斯为赫尔曼·鲍辛格《科技世界中的民间文化》(1961年)一书写的《序言》),可惜我们一直不知道,直到最近还在讨论这一人家早就觉悟的问题,窃以为实在是给中国民俗学丢脸。以下原是我为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南宁,2000年)写的书评中的一部分,说是书评,写起来勒不住缰绳,反客为主,结果被刊物拒绝了,至今仍觉得欠了朝大人一笔账。朝大人的著作是本好书,民俗学者不可不读。后来我就文中所讲的内容在台北召开的文学史研讨会上作了一次简短的发言,文章收入《建构与反思——中国文学史的探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生书局,台北,2002年),该话题的由头,还是因为对“一国民俗学”以及“民族全体的文化”的提法的怀疑和拒绝,思路也许与鲍辛格不尽相同,或者还有参考价值?RE:语音对文字的颠覆
伪民俗显然满足民族心理的需要,即:表明某人的民族身份,特别是在危急关头;慢慢将自豪感灌注在这种身份里……理想的民俗,或许真的会满足民族认同的渴望,但在民俗缺少、不足处,充满民族热诚的富于创造性的作家们,就可以随心所欲来填补空白了。他们在需要时,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民族史诗或民族的“民间”英雄,更常见的是,他们将民俗的片断进行添油加醋、夸大其词的加工,变成伪民俗的产品。……民俗学家们早就认识到了民族主义与民俗的关联,但却忽略了民族自卑感和制造伪民俗倾向之间可能的关系。如果说民俗根植于民族主义,我认为伪民俗的根基可谓是民族或文化的自卑感。
——阿兰·邓迪斯,《民俗探索》1985年22期,5-18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