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龙 发表于 2007-3-26 10:28:24

家乡的西瓜摊

家乡的西瓜摊
刘德龙

每当吃西瓜的时候,禁不住总要想起家乡的西瓜摊。
老家地处鲁北平原县城边上的一个村庄。屈指算来,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已三十多年。在家的时候,家里和大多数乡亲们一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经常连粮食都不够吃,要吃点西瓜更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一年四季,啥时想吃啥时去买,到了夏天还经常一买几十斤、上百斤。那时候,多数生产队只种粮食棉花,往往还完不成公粮、皮棉交售任务,保不住社员口粮,根本顾不上种其他经济作物,种西瓜的更是廖廖无几。有些粮食产量过关的生产队偶尔种点西瓜,舍不得都给社员自己享用,除去多少分给大家一点,大部分是拉到邻近集市上或县城里卖,以便换回钱来到年底作为劳动工分分红用。有些社员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点西瓜,也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为了卖出去换点零花钱。这些集体和个人卖瓜,有自己直接摆摊叫卖的,也有成批量趸给集镇上的摊贩,摊贩们再去摆摊零卖的。
那时候买卖西瓜,哪里能像现在这样,卖主成车成车地往城里拉,买主成筐成篓成麻袋地往家里扛。当时街头上的西瓜摊,每个摊上往往也就是三五个、十来个瓜。如果能摆上几十个瓜,就算是大摊子了,而这摊子上的守摊人,也往往志得意满,傲视同行,一副“货卖大堆”的神气状。
老家的西瓜摊,大多以门板、大面板或小推车、地排车的车身为案板,下边用木凳或砖头支起来,上面用塑料布或旧雨布铺平。经常摆摊的摊贩一般则是找木匠做成专用案板。摊面上一般都有半圆型或方型、直径或边长三四市尺、高二市尺左右的纱罩,把切开的西瓜扣在里面,以防苍蝇蚊虫叮咬。摊面比较大的,上面再放一两个、两三个没切开的瓜。大堆的西瓜则是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摊案下比较显眼的地方,而且个个西瓜都用抹布擦的光滑水亮。那年头没有反季节瓜果,有西瓜可卖都是在夏秋季节。这时节天气热,又常下雨。烈日下卖瓜人怕晒,雨地里怕淋;摊上摊下的瓜也经不起日晒雨淋,如果晒了淋、淋了晒,很快就会烂掉。所以,常卖西瓜条件也比较讲究的摊主,都撑起特制的凉棚遮阴挡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摊主,或找棵大树,在树荫下摆摊,或把装西瓜用的车子、挑西瓜用的扁担竖起来,上面搭上包袱或麻袋挡阳光、防雨淋。
那年头因为生活条件差,能买得起整个西瓜的人家不多,能一次买好几个瓜的买主更罕见。所以当时卖西瓜,大多是一个瓜切成八九块、十几块,一块一块地零卖。一个西瓜,顶上开花的这头,瓜农叫它“掌头儿”,连着瓜蔓的这头,叫作“蒂系儿”。除去九成、十成熟的瓜外,稍欠一点的西瓜往往是“掌头儿”这头熟得较好,甜度比较大,“蒂系儿”这头熟的相对差一些,甜度也比较小。有经验的摊主卖瓜,对这样的瓜都是拦腰切成两半,先卖“掌头儿”这一半,“蒂系儿”那一半留到天色昏暗时卖。如果像这样欠熟成的瓜较多时,只好以较低的价格出卖。
一个西瓜切成多少块,既要根据整个瓜的大小,也要根据每块瓜的价钱,还得看摊主切瓜的手艺如何。一般先把瓜横切两半,然后,有的是竖过来切成三角形的块,有的是把瓜横放斜切,切成半月形的块。手艺熟练的摊主,切出来的瓜每块大小长短厚薄都差不多,而且显得块头比较大。实际上不管是三角形还是半月形,平均每块都在半市斤或一市斤左右,根据当时当地的行情,分别卖五分钱、一毛钱或两毛钱。还有的摊主是把一整个儿瓜从“掌头儿”到“蒂系儿”竖着切,都切成二三指或三四指厚薄的,偏长一点的半月形,每一块的体积相对较大,分量也较重,薄一点的一市斤左右,厚些的可达一斤半到二斤,每块卖一毛、一毛五或两毛、三毛不等。早些年物价低,东西便宜,每市斤西瓜不过三四分、五六分钱,最贵时也超不过一毛钱。切成块零卖,总算帐比囫囵个论斤卖的钱要多一点,同时也方便了买不起整个瓜的买主。这样买卖双方都乐意。
西瓜摊上切西瓜用的刀,大多是专门打制的。这种西瓜刀一般随西瓜的外型打制成长弧形。切瓜时翘在两头的刀尾都碰不到案板。刀把一般是用打磨得水光溜滑的枣木、槐木或柳木做的,擀面杖粗细,四五指长长短,握在手里正合适。刀身一寸多宽,一尺多长,刀头无尖,是齐头的。刀片比较薄,刀刃磨得锋快,切起西瓜来又轻快又洒利,切出来的瓜块也特别规矩漂亮。当然,也有那一次性临时摆摊卖瓜的,来不及或舍不得置办专用的西瓜刀,而是随便找把菜刀什么的代替。这样切出来的瓜块从外型上看就逊色多了。
当时摆摊卖瓜的摊主,几乎都是男人。他们大多是头戴苇笠(芦苇编织的一种草帽),身穿小褂,肩头搭条毛巾,一手握着西瓜刀,一手摇着大蒲扇。蒲扇既用来煽风取凉,又用来驱赶苍蝇蚊虫。买卖闲下来的时候,就坐在马扎或板凳上,一边用抹布擦着案板或用蒲扇驱赶着蚊蝇,一边高声大气地吆喝着叫卖。农村在街头巷尾摆摊卖货的就是这样,大多靠洪亮而又动听的叫卖声招徕顾客。叫卖时要底气足,嗓子亮,叫卖词儿富有鼓动性、诱惑力、而且要花样翻新,把自己卖的东西形容得好上加好,便宜了还再便宜。
西瓜摊的摊主,多数极擅吆喝,叫卖声往往让人在一二里地甚至二三里地之外就能听得清清楚楚。吆喝起来几乎都拖着长腔,叫卖词儿多姿多彩:“大西瓜,希脆甘甜的大西瓜——”;“西瓜来,又脆又甜哪,五分钱(或一毛钱、两毛钱)了,一大块吧哎——”;“起了那沙了,红了那瓤(或黄了瓤)了,五分钱(或一毛钱、两毛钱)哪,一大块吧哎——”;“西瓜了,又脆又甜赛蜜糖啊,又解渴又退火咧——”。这些是比较普通的叫卖词儿,尽管不无夸张,基本上还不离谱。至于那些渲染的没了边的叫卖词儿,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百出了。有时两家或多家摊子为了吸引争抢顾客,打起擂台来,那叫卖词儿就夸张形容得没个谱没个边了。比如,为了夸自己瓜口头好(好吃),这边喊:“俺这西瓜,赛蜜糖哎,吃上块西瓜,一辈子不想再吃糖啊——”;话音还没落,那边就接上茬了:“快来买咧,快来尝哎,俺这西瓜更叫那甜哎,吃了俺的西瓜,喝蜜没了味咧,吃糖怪糖咸哎,吃一块西瓜,甜掉了牙哎——”。再如,互相吹嘘自己摊上切好的西瓜块头大分量足,就这么吆喝:“快来买呀,快来尝哎,这一块西瓜,一二尺宽来,三四尺长咧——”;那边也不示弱,吹得更大:“比一比来,瞧一瞧崴,俺这块西瓜,比门扇还宽哪,比扁担还长咧——”;还有吹得更玄乎的:“这一块西瓜,比那二起楼(二层楼)还高来,比那县城城墙还长哎——”,“俺这块西瓜,比那泰山还高三尺哎,比那万里长城还长一丈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此起彼伏,煞是好听。
现在有点岁数的人都知道,三四十年前,人们一年四季很难吃上几次时鲜水果。记得在孩童时期,如果有哪个小伙伴在一个夏天里能吃上两三块西瓜,那可是了不起的事情,足够在伙伴们当中炫耀好长一阵子的。记得那时在县城里上小学和完小,有西瓜的季节,上学路上总要路过几个西瓜摊。那些摊主见到这些学生,吆喝得越起劲。我们眼瞅着摆在摊案上的一块块红瓤的、黄瓤的水灵灵的西瓜,禁不住馋涎欲滴,但又没钱买,只好低下头,逃跑似的赶紧离开这些瓜摊。有时实在经受不住那叫卖声的诱惑,回到家里缠着家长要钱。大人被缠的没办法,再说心里也着实疼爱孩子,只好咬咬牙,从好不容易攒下来准备置办居家度日必需品的钱里,拿出毛儿八分的,让孩子自己去买块瓜,打一打肚子里的“馋虫”。这时,一颗童心高兴得简直就要飞上天,手里攥着那还带着大人体温的零钱,一溜小跑奔向西瓜摊,把钱递给摊主,然后瞪起鼓溜溜的两只眼,双手并用,比了又比,量了又量,最后选中一块自己认为最大的瓜,喜滋滋地边吃边往家里走。吃瓜时舍不得大口啃,而是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嚼慢咽仔细品,瓜皮都被啃的快赶上草纸那么薄了,还舍不得扔掉。即使这样,没等到家,一块西瓜早就吃完了。后来渐渐懂事多点儿了,再遇到大人开恩让去买西瓜,买完后馋得再厉害,也忍住不吃,跑回家里,双手捧着送到爷爷和爹娘面前,让他们先尝。这时候大人们往往再三推让不吃,最后挡不住孩子的孝心,把嘴张得大大的,极为夸张地狠劲咬一大口,实际上每人吃到嘴里只有很少一丁点,一块西瓜绝大部分还是进了孩子的肚皮。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容易回忆起细微的陈年往事。那弯弯的西瓜刀,那长长的摊案板,那鲜亮的大西瓜,那洪亮而动听的叫卖声,家乡的西瓜摊,你给了我多少童年时的向往和成年后的追忆!家乡的西瓜摊,你令人终生难忘!
(作者单位:山东省民俗学会)

蔷薇剑 发表于 2007-3-26 10:34:03

RE:家乡的西瓜摊

对童年旧事那种乡愁般的追念,读来很温馨。

爱好者 发表于 2007-4-6 14:40:31

RE:家乡的西瓜摊

终于看到这位作者独立署名的文章了,可惜,像是一个地方文人的作品,确如楼上所言,读来很亲切。不过,还不是学术论文。

匪兵N+1 发表于 2007-4-6 14:51:50

RE:家乡的西瓜摊

爱好者兄看来是老追着刘德龙老师的文章读呀。
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乡的西瓜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