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正月:十五闹元宵
福建连城客家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元夕”、“上元”、“灯节”,有游龙、游灯等活动。十三至十五日夜晚,均有游龙灯。龙灯有“滚龙”、“红龙”、“大龙”各种,花灯有方、圆、菱、多角形等式样,玲珑透剔,灿烂辉煌。伴游的还有少男少女扮装的“花棚”、“故事”,尾随彩旗彩车,锣鼓琴萧乐队演奏,乐声悠扬动听。沿途单位、商店、居民迎龙接灯的爆竹、焰花响声喧天,深夜不绝。
元宵节的娱乐活动,较为突出的有城关的游滚龙、花灯,文川的舞龙、舞狮,北团的游角灯,姑田的游大龙,庙前的红龙缠柱,四堡的游龙灯,罗坊的走故事,隔川的游大花灯等,各具特色,自古就驰名遐迩。
元宵节除游龙游灯外,还有闹元宵(节日前后宗亲齐集祖庙放焰火、饮酒,十番伴奏)、偷青(城关十五日晚饭后,人们都愉摘邻近荣地的菜叶、葱、蒜,表示偷来了青,则青春常驻、新年胜旧)、吃珍珠圆等习俗。
相关链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客家人称“过上年”、“正月半”、“开大正”,还因以赏灯为乐,而称“灯节”。元宵节始于汉代。据说汉初平定诸吕叛乱在正月十五日,汉武帝即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是夜出游,与民同乐。但元宵节以观灯、赛灯为主的活动,是到了唐、宋才兴起来的。这一天,要做些好吃的东西,但一般比较简单,最有特色的是元宵圆,或叫汤圆,这是全国最为流行的。但元宵圆的制作和风味却有差异。闽西客家人元宵风味独特,有荤有素;有汤吃、炒吃、油氽和蒸吃;香、辣、甜、酸、咸五味具全。最普遍的是桂花酒酿元宵圆,还有菜馅圆,是用荠菜、葱、蒜、韭菜、姜做成的馅,称为五味元宵,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宁化吃汤圆的很少,最普遍的是吃“松圆”。吃松圆,是寓意祝愿一年光景宽宽松松。赣南的南康县等地客家人过元宵较为讲究,家家酒肉丰盛,吃元宵,饮“花子酒”(丁酒),通宵达旦闹花灯。
新竹客家族群 不吃元宵吃菜包
2001/02/08 00:00
记者叶淑玲/新竹报导
7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有吃元宵、提灯笼、猜灯谜等习俗外,新竹县地区客家族群在这一天并不吃元宵,而是吃着用糯米作成的菜包。
对客家习俗有深入研究的黄荣洛表示,元宵节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以糯米制作,内以萝卜丝或酸菜为馅,然后予以蒸熟的菜包,做为祭拜土地公及祖先之用,此种米食品已由买现代替亲手制作。
同时在元宵节庆时,客家人还流传着向土地公「借钱求财」、「借柑求甘」的习俗,经掷茭获得应允后,即向该庙管理员象征性的借小钱,而「柑」与「甘」同音,甘是甜蜜之意,家人食用后彼此甜蜜蜜的相处,不过借钱、借柑者,来年元宵节需加倍奉还。
至于元宵节何以把灯为主题﹖黄荣洛说,已往的私塾把正月十五日做为开课日,当天最重头戏则是「开灯」仪式,即由学生备妥一盏灯带到私塾,由老师点燃后,再由学生提着回家,象征前途光明吉祥之意。
而客家人提灯笼的习俗亦饶富趣味,一对甫结婚的新人,在元宵节这天,需带着一只灯笼,前往土地公庙或庙宇向神祈求赐子,然后将灯笼悬挂于庙内,因为求子是求丁,「丁」与「灯」同音,亦即是「求丁献灯」之意,若顺利得子,次年的元宵节还愿时,需带两个灯笼祭拜,以示继续「求丁」之意。
元宵节所举行的各种习俗活动,反映农业社会民风淳朴,一切行事皆靠天、靠神,如今在时代的变迁下已不复见,无可避免。
各地客家元宵节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
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
闽西是客家的祖籍地,客家民系形成地之一。客家人在迁徙中,也把古老的中原文化习俗带到这里,并与当地原有文化相互吸收,形成独特的客家节庆习俗。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活动主要分布于闽西的连城、永定、长汀、武平、上杭五个客家聚居地。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形式游大龙:以姓氏为单位,由各户各出一节自作的龙,长度最少也有上千米,由接公工…扎龙…接龙…游龙… 烧龙。走古事:以后族为单位,每户一棚古事,每棚产事挑选两名十岁左右的倩男,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主角坐上顶,一名扮护将坐轿台。具有竞技比赛性质,同时,不仅在陆上,还要在水中竞技。花灯:以正溪的花灯为例,在形式结构、花灯色彩,工艺技巧诸方面都别具一格。整个花灯由一百零八个(也有九十六个的)各式各样的小花灯组合而成。烧炮: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筹备“烧炮”元霄活动,他们购置一万至十万响的鞭炮。十五日凌晨一时许,村民抬着“二太祖师”菩萨轿,狮、豹,龙、凤旗、锣鼓、十番队列,自北向西至东南全村游行一圈。每到一户人家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燃放鞭炮。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集中反映了汉民族和畲、黎、瑶等文化融合而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庆典,它具有原生性、人文性、质朴性、教育性,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社会形态、传统精神赖以世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客家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要求,体现了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民族学、迁徒学、美学、伦理学等丰富内容。
正月十五日元宵
解说:
上元灯节是多种文化和习俗复合而成的;先秦楚文化的影响、汉代武帝正月十五上辛日燃烛祭太乙的仪礼、道教的“三元”说,以及佛教的法事庆典,均对上元节的形成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夜,也是春节的尾声;这一天的夜晚,正值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正月十五晚被认为是人间每次进入新的一年之后,全年之中第一个花好月圆的晚上。
《史记‧乐书》记载元宵节的起源,是说汉武帝尊太一天神(北极星神),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宵;而据《汉书》,这一天,朝廷祭祀北极神之际会撤销宵禁,这是人们可以夜间任意出外过节的日子。
到了唐、宋期间,这种让民间在夜间自由聚会的节日,已引进了赏花和吊挂灯笼等各种集体项目。
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 男俗称“峇峇”、女俗称“娘惹”,对这一节日相当注重,他们以闽语称为“十五晚”(Chop Goh Meh);尤其是在槟城,这天又是未婚男女有机会出游觅缘的日子,这一风俗发展出“十五晚扔柑”的许愿法,是槟岛最先出现的独特风俗。
神话:
1)道教兴起之后,把这一天定为上元节,以为这一天是“天官赐福日”。天官是掌握人间命运的紫微大帝,是掌握人间命运、主持善恶生死公道的三官大帝之一,据说,他就是中国古圣皇“帝尧”的神格。
2)道教以为,天官大帝分灵在凡间为圣皇之际,一生以天下安和为己任。作为天神,他每年正月十五亲临人间巡察善恶,赐福给凡间。
俗语说:“天官好乐”,以为民间越表现得歌舞升平,天官会越高兴,赐福更多。于是,人们便以这一天举行各种聚会,互相欢愉,大家笑口常开,希望欢乐带来更多福份。
3)民间传说,一只混入仙班的白鹤,常常借巡天的机会,调戏民间妇女,终于便被凡人利箭射伤;玉帝不分对错,为了维护天威,命花灯仙子下凡焚烧凡间,花灯仙子为民间的真情所动,设计以灯代火的布局,蒙骗玉帝。从此之后,人间便把花灯会习俗流传下来。
礼俗:
1)中国各地,盛行在元宵举行赏灯和赏花的游行或聚会。除了在集会上举行舞龙舞狮等各种文娱表演,灯展庆祝的最高潮,也包括猜灯谜的节目。
2)中国古时的封建制度,迫使大部份妇女过着三步不出闺门的生活,元宵节是一年一度让他们接触外边世界和舒解心情的日子,让妇女们(尤其是少女们)在同性亲友的陪同下到外游玩。有心的男子,也可以在这一日有缘相遇合意的意中人,过后托媒说亲。
这种风俗,在20世纪2次世界大战之前,也在我国流传与演变,元宵节成为日常很少外出的女性,成群结队到外边游玩的夜晚。槟城等地的土生华人社会以这一夜为聚会夜,这一夜是主办“情歌对唱”的晚上。
3)中国南方地区流行,把元宵节和求子的愿望连接起来,有关风俗,尤其常见于客籍人社群。这是一个天上月圆、地上花开的日子,做母亲的会在这一天送一盏莲花灯给已嫁而未曾生育的女儿,祈望莲花灯为女儿带来“添灯(丁)”的祝愿。
正月十五,也是去年一年中已添丁的家庭,感谢天赐麟儿的日子;添丁的家庭选择这一日到祠堂去挂花灯或点灯,向祖先报喜。
在闽南,本日也是注生娘娘的诞辰,闽南风俗,妇女也在这一天到各庙去求子,或者祈求家庭美满。又有传说,相信妇女这天在提灯下走过,一旦怀孕就会生男孩。
4)传说中,正月十五迟睡的人会长命,尤其是未婚男子,在这一晚迟睡可以为父亲求长寿。
5)漳州地区的民间风俗,则允许未婚男女在这一天藉?“好意头”和“许愿”的名义,做出一些平时属于禁忌的举动,例如:出外踏菜圃(娶美某(妻))、偷枝叶(嫁好婿)、偷拔葱(嫁好尪(夫))。
假如某家有新嫁妇,也允许他们在这一天可以在为了家庭的美满的名义下,做一些顽皮“许愿”动作。例如:偷拔葱(儿多聪)、偷拔蒜(儿善算)、偷芹菜(儿勤快)、偷茼蒿(情相好)、偷拔?(得好儿)。
6)这种“好意头”的许愿心态,在大马也出现其演变。北马的闽籍人,尤其是土生华人少女,流传在元宵出外游玩时,身边带了新年期间吃不完的蕉柑到海边吃, 并把柑丢到海水中祈愿,因此,本地流传女人“扔柑嫁好尪”的谚语。相对的男子则祝愿“扔鼓娶好某”。战前曾流行这种风俗,造就不少未婚少男少女在正月十五 晚到海边去寻找美丽邂逅。
意义:
从上述一系列的元宵礼俗,我们可以发现到,月圆花好的时令,触发人们祈求社会或家庭美满的祈愿。在这一天,人们相应于节日的活动,有两个层面。
第1个层面,是属于全体成员可以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过程中,社群的每一份子可以全体贡献也全体参与,又互相欢愉;它促进了社群成员对全体社会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天官赐福等神话传说,以及欢笑的气氛,也在提醒人们,每一年相同的日子都会来临,即使是一年春节过了,也要继续欢乐的渡日,人生才能得到更大的福气。
第2层面,显然是月圆满、花盛开的季节引发人们对“月圆花好”的憧憬,联想到追求家庭美满的意愿。过去中国各地“闹元宵”庆祝之盛况,形成一年一度值得一游的夜会;也制造了女人一年一度出门的“有理”。
当人们把此日与未婚人士出游的活动联系,便因此有了各种因“嫁好夫”和“添丁”的意愿产生的习俗。这些习俗的内容几乎都是在提示旧时代女子应好好把握这一天,把这一天的活动和他们作为女人的幸福保障联系起来。
元宵节花好月圆人也欢笑的气氛,也为恋人带来了相爱不分的“大团圆”憧憬。历史上还因此留下了“破镜重圆”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徐德言娶了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为妻,两人在国难之际,打破一面铜镜分成两边,相约万一陈朝亡国、夫妻失散,每年正月十五夜双方可以凭镜互相寻访,在卖镜子的街上,以破镜相认。
隋朝灭陈国,乐昌公主落入越国公杨素家为宠姬,但每年元宵夜依旧派人带破镜寻访另一边镜子下落,终于让千里寻妻的徐德言遇到,在破镜题诗。后来,杨素见公主茶饭不思和终日哭泣,于是,便将公主还给徐德言,让他们夫妻团圆。
再考虑本地娘惹少女扔柑入海的风俗,我们相信,这亦是要社会经济条件充足才能出现的风俗。换作是中国的农村社会,或本地经济极差的人家,都不可能如此“浪费”食物。
扔柑许愿不一定灵验,但是,当人群一年一度聚在海边走动,少女看到自己觉得合适的人,在对方跟前扔柑入海的举动,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暗示。
活动:
1)由社区的各组织联合起来举行聚会、游行和猜灯谜等等活动,可以让社区成员众乐乐,有关活动也可提倡人们互相联系和增加人们对社群及民族文化认同,通过趣味的活动也能增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学习精神。
2)让这一天保持它过去是妇女日的特色:新一代的妇女也应秉承过去古代妇女利用这一日祈求婚姻及家庭美满的精神。妇女团体可以在这日个别举行庆祝,举办具有促进亲子关系或家庭和谐宗旨的活动。尤其是通过社区主办的元宵联欢活动,更应带入这一个主题。
台湾屏东客家元宵
台湾客家传统元宵习俗「攻炮城」今天下午在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村刘氏宗祠前广场举行,县长曹启鸿推崇这是很有意义的民俗活动,希望推广,成为地方特色活动。
客家语称「攻炮城」为「尖炮城」,虽然屏东县有多个客属人士居多的乡镇,但「尖炮城」活动已式微,去年起万峦乡开始推动,各界反应很好,今年扩大举办。
负责承办的万峦国小临时搭建一座木造城,四个城门上各悬挂有四个小孔的「炮笼」,只要有人将鞭炮投入「炮笼」内引燃爆竹,就算成功。
今天的活动有很多民众、小朋友参加,小朋友表演客家狮、擂战鼓,在曹启鸿、万峦乡长徐统盛、县府客家事务局长巫冬发等人开炮后,分成儿童水球攻炮城、亲子冲天炮攻炮城、四方城门攻炮城等比赛,重头戏是二十三队参加的四方城攻炮城比赛,每队五人,限时三分钟以鞭炮攻击四个「炮笼」,以攻下炮笼数计算成绩。
「炮笼」四方入孔实在太小,点燃的鞭炮很难投入,虽然,民众加油打气声不断,但成功者很少。
曹启鸿表示,早期移民台湾的客家人,与平埔族、闽南人、原住民时有冲突,于是自行发展团练保护家园,形成高屏地区「六堆」,派出守护,有状况立即点炮示警,形成后来「攻炮城」的民俗活动。
他表示,现在,很多小朋友多在室内打电脑、玩电动玩具,影响健康。今年「攻炮城」活动带来很多年轻人、小朋友参加,显示户外活动获得支持,这是很好的现象。
徐统盛则表示,曹启鸿知道客家狮是开口狮,显示了解客家文化,他会配合县府,将「攻炮城」发展成特色活动。
全国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省
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陕西省
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湖北省
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
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省
新安县民有于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省
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台湾省
前清时的台湾元宵,可由高拱干的《台湾府志》(一六九六)得到一个粗略的印象:元夕,初十放灯,逾十五夜乃止,门外各悬花灯。别有闲身行乐善歌曲者数辈为伍,制灯如飞盖状,一人持之前导遨游,丝竹以次杂奏;谓之“闹伞”。更有装束昭君、婆姐、龙马之属,向人家有吉祥事作歌庆之歌,悉里语俚词,非故乐曲;主人多厚为赏赐。神祠,俱延僧道设醮祈安;醮毕,迎神。迎毕,置酒庙中,社众集饮;谓之“食供”。大抵数日之间,烟花火树之属,在在映带。又有一种豪门,挟鼠炮以角胜负,延烧衣履,人亦顾而乐之。这段记载,大抵和中原节日习俗相彷佛。但到了胡建伟修《澎湖纪略》时(一七五九),已可看出台湾的地方特色逐渐形成:各庙中张灯,男女出游,谓之看灯。庙中扎有花卉人物,男妇有求嗣者,在神前祈杯,求得花一枝或“亚公仔”一个,回家供奉,如困添丁,到明年元宵时,另做新鲜花卉、人物以酬谢焉。是夜男女出游,以窃得物件为吉兆。未字之女,必偷他人的葱菜。谚云:偷葱,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未配之男,窃取他家墙头老古石。谚云:偷老古,得好妇。又妇人窃得别人喂猪盆,被人咒骂,则为生男之兆,周年吉庆云。
元宵夜的偷俗,在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中都还有相同的习俗。只不过据铃木的记载,所偷拔的菜不拿回家,必须放置原处。欲求子的妇女则偷拔人家的竹篱以为吉兆,因“竹篱”谐音台语的“得儿”。
另一种元宵乞子的习俗则是“贯灯脚”,据说欲求子的妇女从灯下穿过就可望生男孩。
正月十五还有“听香”的风俗。听香的方法是先在神前烧香掷筊。请示过出行的方向后,于途中窃听他人谈话,再根据所听的容,向神前掷筊占卜今年的吉凶。
祭玄坛爷也是台湾元宵特有的风俗。玄坛爷也称玄坛元帅、寒单爷。传说即商朝的武官赵公明,因善于理财而致富,民间奉为武财神。祭祀玄坛爷的神像绑在竹竿上,由四名赤膞的大汉扛着前进。据说玄坛爷怕冷,所以民众便掷鞭炮为祂驱寒。一般相信,鞭炮炸得愈旺,当年的财运也愈旺。所以神轿所之处,往往成为鞭炮射击的对象,抬轿的乩童也被炸得皮开肉绽。
类似“炸玄坛爷”而规模更盛大的,则是名闻中外盐水蜂炮。据说在光绪初年,盐水一带瘟疫肆虐,居民便请关圣帝君出巡遶境;以驱逐邪疫,为了助关公的气势,沿途便大放炮竹烟火,没想到瘟疫果然就此此绝迹。从此每年关公出巡时,当地人都竞放鞭炮以答谢神恩。如果有人要向关公还愿,还会准备巨大的炮城,上面插满了数万枝的蜂炮。等神轿一走到面前就马上点燃,顷刻之间,上万枝蜂炮如万箭齐发,咻咻地向人群射去,硝烟弥漫之中,只见火花响炮到处乱窜,人群惊叫走避。就是这种叫人又爱又怕的蜂炮,每年吸引了数万人涌进盐水小镇,成为南台湾着名的元宵活动。
所谓“南蜂炮、北天灯”,台北县的平溪、十分一带,有元宵节放天灯的习俗。天灯又称孔明灯,据是诸葛亮发明来作事信用的。另一说则以为天灯的外型和画像中孔明的帽子很相似,因而得名。天灯是运用热气上升的原理使整个灯飘上天去。平溪、十分虽煞地处偏远山区,但是放天灯的习俗经过传播界的报导后,近年来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
台湾的许多寺庙,也在元宵节举行“乞龟”的活动,以作为庆祝。所谓“乞龟”,就是由庙方准备由糯米或面粉制成乌龟摆在庙前。元宵节当天可由信徒掷筊乞回,让家人“吃平安”。乞得面龟的人家,明年元宵必须还给庙方一个更大的面龟。于是面龟每年愈作愈大,甚至有重达数百台斤的。至于前年乞龟后,到今年尚未还愿的,庙方都会将他们的姓名公布在墙上,俗话说『龟爬上壁』。当事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戏谑的对象。
相对于“乞龟”,客家人的聚落则有在元宵节“赛新丁粄(粿)”的风俗。台中县的东势地区就盛行这项旧俗。每年元宵节,以庙宇的角头单位,角头内新添丁的人家都制作相当数量的新丁粄分赠每户人家。另外再做一个巨大的粄放在庙前的广场。苗栗地区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菜包因形似竹制猪笼,因此又称“猪笼粄”。制作方法是以糯米制粄皮,里面包上萝卜丝、葱、香菇、虾米、绞肉等馅料。包好后在表面捏出一条棱线,蒸熟即可。元宵节的晚上,儿童还会成群结队,提着灯笼,带着一盘猪笼粄到附近的伯公庙去“ㄌㄧㄡ阉鸡”。到了伯公庙,便摆上供品,上香祝祷:“伯公伯婆,今,大正月半暗晡,大家来烧金,用猪笼粄敬您。要捉大阉鸡大猪回去饲。猪公阉鸡大大只,过年就来敬奉伯公伯婆”。待烧完金纸后,便爬上伯公树,折下一大把树枝,即是所谓“阉鸡”。再到伯公庙附近犁好的田,找块连着稻草梗的大土块充当“大猪”。每户人家各自抓着“阉鸡”、“大猪”,成群结队沿原路回去。一路上抓“阉鸡”的便学鸡“咯、咯、咯”的叫,其他的人也都会跟着叫,就这样轮流叫唤到家,再将土块放在猪舍,树枝放在鸡舍,就算完成。
另外,客家村也盛行上元节“掷炮城”的活动。炮城是在广场上竖起一根高度可自由调整的竹竿,上端置一方形桶,四周钻孔,内置一小串连炮。参加射城的人,将点燃的爆竹丢向炮城,如果桶内的连炮被引燃了,就算是胜利,可向主办单位领取奖品。
1991年,各县市政府策画各式各样的民族活动,总计多达上千项。其中较具规模的有中正纪念堂的台北灯会、桃园龙潭乡的客家民俗文化大展,彰化鹿港的民艺华会及古迹之旅,嘉义朴朴子配天宫的灯花会、盐水蜂炮、台南土城圣母庙的抢春牛等活动。许多民俗技艺、阵头表演、子弟乐团也纷纷出笼,一展长才。可以说是古代“百戏竞陈”盛况的再现。
邹鲁遗风
清•同治元年(1862年),潮阳知县陈坤监生咏《潮州元宵》诗云:“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也留有盛赞元宵灯节脍炙人口的绝妙诗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笙星歌赛社神;不展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诗文道出了红男绿女闹元宵的动人情景。
潮人闹元宵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千姿百态,富有特色,引人入胜。各地除传统的花灯外,还有燃放烟火、动物舞蹈、弄狮舞龙、扮涂戏、扭秧歌、广场戏、抽影戏、荡秋千、猜灯谜;还有蕴含着民风民俗趣闻的“坐大菜”、“推厕墙”、“抱大猪”、“求喜物”、“做丁桌”、“挂榕树枝、竹梢于门上(俗称榕竹插门)”、“赌糖狮’:,潮家祭祖还必备有甜粿、酵粿、菜头粿各笼,俗称“三甑齐”。尤其澄海樟林古港家家户户都要做鼠粕粿美食和馈送亲朋好友品尝,此粿桃最惹海外潮人乡思。元宵之夜,阖家团圆,举宴把盏吃“合家欢”,在盛馔佳肴的筵席上,蚶、蒜、鱼是必不可缺的美食,蚶壳古代是代表钱币的意思,吃蚶意味“有钱算”;食蒜象征诸年吉祥如意“会合算”;食鱼祈求家财富裕,年年有余等’祝愿。
潮人闹元宵最为体现“邹鲁遗风”的潮乡特色,且最为精采动人,使人喜闻乐见的民俗风情殊多,仅作扼要简略分述于下:
元宵灯
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正月十一日夜起,庙街张灯,士女嬉游,歌声达旦。元夜竞赛花灯,张灯结彩,竟为鳌山,人物台榭如绘,称为‘不夜天”’。
明代嘉靖年间,潮剧传统剧目《荔镜记》的“观灯”中有:“三街六巷好灯棚”句,佐证了当时潮州花灯繁盛情景,惹得黄五娘主婶私自走出宅院到街上赏灯。五娘见到灯下意中人陈三,遂掷下荔枝相赠。清代乾隆时期,澄海的樟林古港兴起的元宵灯节和花灯竞赛更加繁盛。新编《澄海县志》记载有“东陇的灯橱,澄城、莲阳、樟林的纱灯,店市的涂灯,都是别地少有或没有的”。各地不但到处有多姿多彩的座灯、屏灯;还有挂灯、灯橱、灯牌、宫灯、走马灯等等。元夜,儿童们成群结队,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街玩耍,热闹非常。潮汕民谚有:“正月灯、二月戏”和“勿乞人 (不要让人)画落灯橱”的俗语,这也显示着元宵灯彩绘漫画所起着的警示作用。
潮乡万家灯火闹元宵的热闹情景,要持续到十八日才“落灯”。偶逢“天公不作美”,“雨淋元宵灯”,今人已流传为一句气象农谚。
敬糖狮
潮汕元宵神前敬糖狮,祈求着新年吉祥如意,求来好运,大吉大利。传说狮子是神州大地炎黄子孙的吉祥物之一,能辟邪驱恶,有庄严、富贵之象征。历来特别深受潮人的敬爱。香港潮籍诗人邱亦山(笔名石头翁)咏《元宵》诗云:“元宵佳节在龙香,潮俗民风似故乡;是夕神前求好运,糖狮果品表安祥。”诗文道明了香港潮人流传着元宵拜糖狮的风俗习惯。
糖狮是一种用白糖加工制成的甜食(用糖浆灌入雕刻模具铸成),色彩晶莹鲜艳,造型纹饰优美,千姿百态,集工艺美术、饮食文化和乡土风情于一体。成双成对,大的富有气势,小的小巧玲珑,令人喜爱。元宵之夜,干家万户拜糖狮向神朋借来求好运,明年元宵如数奉还,故名为“赌糖狮”。
坐大菜
澄海诗人李绍雄的《元宵坐大菜》诗云:“观灯已罢夜阑珊,小妹良宵兴未完。相约田间坐大菜,将来嫁得好郎官。”
潮汕农民冬种的大芥菜,茎叶肥嫩,菜蕾硕大,浑圆碧绿,鲜艳秀丽,俗称大菜。古代少女于元宵夜偷偷到郊外田野菜地坐大菜,默念着:“坐呀坐大菜,嫁个好夫婿。”情真意切地祈望嫁个合自己心意的好郎君,宛如大菜的叶蕾一样簇拥、紧抱、亲密、好合,未来家庭美满和谐,生活幸福。
另有红男则偷偷到郊外推倒厕所墙,说是可以娶到“雅姐”(漂亮的妻子)。
抱大猪
潮汕农家,旧俗于元宵节白天到郊外选择好一块状如肥猪的石头,十五夜独自悄悄将这块石头费尽力气抱回家中猪圈(栏)槽前,摆敬祭品,燃点大红烛,供奉香火,由家中主妇诚心诚意跪拜,祈求新年自家饲养的猪苗长膘快、肉膘厚、猪肥大,口中默念着:“饲猪大过牛”。这就是“元宵抱大猪”的习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