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dong 发表于 2007-5-31 12:51:58

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

   按:昨日蒙徐博士赠是书,一夜未眠,读完之后畅快淋漓.



   本书以戏剧剧本为基本文本模式,穿插大量有关陈寅恪和柳如是的原始文献,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均有出处,并随文作注,创造出一种以学术为内容,以戏剧为形式的文学与学术相结合的独特话语形式。这种形式,还史料的本来面目于读者,让读者自己下判断,既忠于史料的本身,又在史料的甄选上体现出作者的独立判断和价值取向。  


    本书是一部以《柳如是别传》为依托,以剧本形式为载体的中国数百年文化史。该书主人公陈寅恪以中国文化托命之人自命,遐想瞑思之际,神驰于三百年前,与柳如是成为异代知己。  全书又以陈寅恪揭示王国维自杀之谜为主要线索,痛陈王氏以其一死殉中国文化而令千秋怅望。后世虽有“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辨”。作者目光如炬,视野开阔,上溯明末清初,下迄近现代思想文化之钜劫奇变,穿插古今,交错时空,跨越生死,纵横四百年间,使现实与梦境交融,古人与今人对话,堪称一部极具后现代意味的奇书。

jjydong 发表于 2007-5-31 17:27:53

RE: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

3
精神的远游不须归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9 日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寅恪与柳如是》徐迅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29..80元


郭德纲有句著名开场白:我是非著名演员郭德纲。但是今天再说,就很有趣——看他后来在媒体上频频出


现的微笑身影,别的所谓著名相声演员就差自抽嘴巴了。这世界就这么悖论:大家众心合力地将一个边缘人物拱到中心,让他应顾不暇之际,还要继续说那句标签式话语。从一个著书立说者的角度来论,最好的作品都不会在这个状态下产生。


所以就读书获益而言,我越来越倾向读一些尚还默默无闻但已处于上升状态的作者的书。在为他们的思想文字击节叫好并感慨系之之时,总愿想像一下他们写作时的状态。


徐迅的《陈寅恪与柳如是》是今年五月读得最苦但又最想与人分享的一本书,也是说起来难度很大的书。首先作者徐迅是谁,就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在书中寻找更是徒然——书做得精美之极,就是从头到尾看不到作者简介,也没有写作缘起。惟有的附录是《王观堂先生挽词》心解,词一句一句列,徐迅一句一句地注释,注解详细得差不多可以单独成书,这大概就是徐迅的风格。“独为神州惜大儒”,你只有认真读完了,才可以掩卷体会,这满篇文字,都是一个心沉在中国文化深处的中国文人的心曲。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出七幕话剧,从王国维之死说到《桃花扇》的年代,才子佳人映着破碎山河,讲到陈寅恪与柳如是、与吴宓的精神相惜,还讲到科学家霍金与中国文人历史与科学的论争。人物的出场,看似天马行空,实际又是无一句无来历(除第七幕外),严谨得紧。而就我辈学界之外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了对陈寅恪为什么会写《柳如是别传》的内心疑惑。所谓“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折射在这本书中,已不是一句漂亮话,而差不多是不同时代知识分子赌上身家性命的个体选择。
4<知识分子为什么抛却了身家性命>


李东泽


终于把《陈寅恪与柳如是》读完了。用到“终于”,是因为这本书不太好读,是需要静下心来边看边捉摸的书。


读者本书的这么多天,总是心揣一个疑问,即该书作者徐迅是谁?怎么此前连听都没听过,却写了一本这么好的书?


还真得感谢网络。在写这个书评之前,我“百度”了一下,结果弄明白了。徐迅者,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也。所以也就能想明白一点:写出了这样一本高品质的书,是因为功力了得。


这本书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陈寅恪感叹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于一身的王国维,到头来投湖自尽,以一己之死殉了中华文化。陈寅恪深为惋惜。遂以一颗红豆为喻,探寻中华300年思想文化变迁之遭遇。又因为这颗红豆确有真实来历,出自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府上,故而陈寅恪把这颗红豆寄托到柳如是身上。中间又夹杂进胡适、吴宓、鲁迅、陈子龙、黄忠羲、霍金等若干人物,时空交错,死人复生,人鬼对话,推演出传统思想文化在遭撞击时,在文人乃至社会中引起的动荡。


这本书的形式是七幕话剧,分别为托命、寻梦、史辨、国殇、招魂、遗恨、时空。其中人物所言,每句皆有来历,都标有出处,非常严谨。这是比较难的,据说陈寅恪历时十年写成的《柳如是别传》也是如此,而且出处都有正解,所以《柳如是别传》被人推崇备至。这样来比较,《陈寅恪与柳如是》这本书也是一部高品质的书,非常值得一看。


前两天,6月29日,参加大庆市长助理、诗人季学文签名赠书(诗集《地址内详》)搞的一个饭局。席间听说这样一个文坛掌故:据说也是在一个饭局,有人当着蒋天枢的面,对陈寅恪给妓女柳如是立传表示不屑,蒋天枢听此人侮辱自己的恩师,当时起身拂袖而去。


说这个掌故,旨在想说的是,为什么身为历史学家,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要给柳如是立传,有很多人不理解。其实,《陈寅恪与柳如是》这本书中,也对后人的疑惑进行了回答,即是“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解释是,当赶上一种文化衰落或者动荡,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人就会感到痛苦,这个人受这种文化影响越大,痛苦就越深。到了极深的时候,又看不到任何一点挽回的希望,所以为了维护这种思想文化,除了一死之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王国维为什么会投湖颐和园的原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身后那些“流俗恩怨委琐龌龊之说,借不足置辨”。


陈寅恪看人注重德义,所以他对王国维极其推崇,为其写了《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同样在陈寅恪看来,柳如是“风流文采,乃不世出之奇女子”,因明末亡,她3年“不言不笑”,复明意志坚决。尽管后人觉得柳如是迂腐,看不清时局,但陈寅恪在寻遍柳如是诗词文章时发现她又是一个烈性女子。所以陈寅恪写了《柳如是别传》,表彰中华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是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当那些富有独立、怀疑精神的真正的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为了争得灵魂的自由,抛却了身家性命也不足惜。远有王国维、柳如是,近有陈寅恪、胡风、顾准……


陈寅恪先生死后说,如果出他的书,要用繁体字。繁体字是什么,与简化字相比,它难道不是中华文化真正浸淫过的载体么?当我在书店里拿起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端详被拓印在封面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几个字,没法儿不浮想联翩。


如刀刀 发表于 2007-6-1 17:29:34

RE: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

此去柳花如梦里。
[ 本帖由 如刀刀 于 2007-6-1 17:40 最后编辑 ]

如刀刀 发表于 2007-6-1 17:36:57

RE: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

向来烟月是愁端。
[ 本帖由 如刀刀 于 2007-6-1 17:39 最后编辑 ]

如刀刀 发表于 2007-6-1 17:42:28

RE: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

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平生百岁忧。

萧萧南浦 发表于 2007-6-2 13:33:40

RE: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


期待这本书。
(其实用“萧萧南浦”做昵称,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jjydong 发表于 2007-6-2 20:44:17

RE: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

刘军宁 :没有复活,就没有兴盛 ——《陈寅恪与柳如是》



    理解陈寅恪的文化取径,对于中国下一场文化运动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快一百年了。可以说,那是中国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来范围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场文化运动。关于这场文化运动的是非功过,如同当初一样,今天仍然聚讼不已。关于新文化运动,最大的争议在于其对传统的态度。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陈独秀等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全面西化,主张西学为体,断定中学没用(本书第14页、第17页)。批评新文化运动的人士大体有两类,一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没用。还有一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有用,曾国藩、张之洞、陈寅恪、吴宓等都是这一派主张的代表人物。民间学人徐迅的《陈寅恪与柳如是》一书以剧本形式再次回放了历史的那一幕,真实地“演绎了”陈寅恪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省思。
  很多人把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看作是一场文艺复兴。胡适断定,新文化运动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但是,在陈寅恪看来,这场运动虽然主张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但是却只有观念的移植,没有文化的复兴,结果是异说兴起,祸患剧烈长久,莫可究极。(第150页)新文化运动不是一场复活中国古典传统中的人文精神的运动,而是一场全面否定与摧毁古典文化的运动。新文化运动背后的思想逻辑是,为了实现新的就必须毁灭旧的。
  两相比较,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摧毁运动,而从14世纪起发生于意大利并蔓延到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则是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巨子们为古希腊罗马的灿烂文化所倾倒,努力复活其文化、学术与艺术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而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则毫不犹豫地试图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彻底决裂。对于新文化运动这种除旧以立新的态度,陈寅恪是完全不认同的。他指出,中国若要在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才是文化复兴!文艺复兴向我们证明了一个貌似悖谬的道理:文化的复活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创新只能通过复兴才能实现的。文艺复兴的经验和新文化运动的教训证明,没有复活,就没有兴盛。
  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这就是在复兴古典的基础上推进人文主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远交近攻,交古希腊罗马而攻中世纪。文艺复兴对传统持双重的态度:一是重建的态度,重建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个人主义;二是颠覆的态度,颠覆中世纪以来压制个人的晚近传统。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新文化运动的方法则是远也攻近也攻,对从先秦到晚清的文化传统全盘否定。对文化传统,可以有选择性地加以转化,但是要想加以一笔勾销,一是做不到,二是不应该。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文化传统、观念的形成与更新是一个极其艰难和缓慢的过程。文化传统中的思想观念潜藏于人的灵魂深处和各种有形无形的堡垒之中。尤其是中国人更以观念顽固著称。所以,不论喜欢与否,数千年的传统不是想放弃就能放弃的。观念变革不像政治、经济架构的改造那样能立竿见影。之所以不应该,是因为人性是共通的,共通的人性必然要在文化传统中体现出来。体现人性的、个人本位的、自由至上的观念、思想与流派是值得珍视与保留的,是需要发扬光大的。
  陈寅恪敏锐地看出了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全盘西化的症结,但是他在文化的中与西、体与用上留下的零星观点也给人不少疑问。陈寅恪坚决主张中体西用,却又断定以《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为代表的中国道统已经消沉沦丧,归于不可救疗之局(第156、157、255页)。另一方面,陈寅恪又像一位典型的古典主义者一样,视自由为最高的价值,他说,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将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第47、112页)。是三纲六纪,还是自由至上?陈寅恪似乎没有作最后的澄清,他晚年的政治氛围也不允许他作公开的澄清。
  不过,对于陈寅恪的观点乃至一切体用之说,不妨从另一角度来厘清,即首先关注倡导者所主张的“体”是什么样子的,其次才是这个“体”是属于哪个民族的,最后才是“体”与“用”的关系。在陈寅恪看来,这个“体”只能是自由,这是他与胡适的共同信念。没有这一点,陈不会为力挺胡适当中研院院长专程去重庆投下一票,也不会搭胡适的飞机离开北平。同时,陈寅恪认为,这个“体”必须以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依托(即中学为体),在这一点上他与胡适不同;西方的思想文化传统,尤其是人类共同的自由大传统对在中国确立自由的新道统是有用的(西学为用),需全面开放虚心学习,所谓“中体西用资善诱”。在这一点上他与胡适大同小异。胡适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已经完成;而陈寅恪与吴宓认为,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文艺复兴式的文化中兴。(参见罗志田:《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作者真诚地尊奉陈寅恪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并以追随陈寅恪为己任。
  理解陈寅恪的文化取径对于中国下一场文化运动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取径就是:如果复活才能兴盛,那么复活什么?如果注定中体西用,那么选择什么为中体?如果中西有共体,基于共同人性,那么,这个中西共通之体是什么?如何通过文化运动在中国确立?这是下一场文化运动所要回答和解决的。
  用文艺作品的形式来复兴中国的文化,是陈寅恪的晚年的参悟(从早年的纯学术到晚年的再生缘、柳如是),也是文艺复兴的真谛,作者也更是为之囊萤辟关。在为职称课题写作的今天,在曲学以阿权的潮流之下,作者本着独立的精神,执着于自由的思想,以文艺形式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维护与复兴,树立了一个独立于官学的民间典范。我期待着作者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期待着更多的作者和出版家加入这一行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妙书一册: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