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li 发表于 2007-8-16 17:27:53

2007年08月1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年08月1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 长颈族部落:5岁时肢体就要套上1公斤的铜环
一旦戴上铜圈,这些女性就等于一辈子上了枷锁,因为她们的颈部肌肉会变得十分脆弱,离开铜圈颈部就有断裂的危险。他们相信人类的祖先,男人是龙,女人...

2、2008中国(上海)传统文化年货博览会即将举办
据福客民俗网了解,为了通过系列特色年节民俗活动,营造一个传统的中国年节氛围,全面展示中国传统年节文化用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尽绵薄之力...

3、国家级非遗“弦板腔”汇报演出在陕西乾县举行(多图)
据悉,专场汇报演出为期3天,节目异彩纷呈,梨园名家荟萃登台献艺,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鼓与呼,使久违的戏剧艺术瑰宝重见光彩,为观众奉献一份丰富的文化艺术大餐...

4、 “申遗”是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吗?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挤压下,中国的有些传统文化项目濒临灭绝;另一方面,一个项目一旦被列为世界遗产,就会成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突破口...

5、陕北佳县白云观:香火长盛不衰(多图)
白云观庙观文化把传统文化、宗教文化、黄土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熔为一炉,内容广泛,内涵深刻,形式多样,是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佳县白云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圣地...

6、四川兴文:苗族“花山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图)
“花山节”是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苗族同胞通过“花山节”传承苗族文化和交流感情。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逐渐远离了苗族文化,有的甚至已经不会自己的母语...

7、仕女第一雕孙森 :牙雕掌门改雕木头(图)
孙森,是建国后北京牙雕行派的"掌门人"之一。北京牙雕造型以侍女、人物、花卉等见长。孙森擅工侍女。1936年,孙森出生于老北京一户农民家庭...

8、兰州鼓子界的巨星:一代鼓子名师段树堂(多图)
一段段令人情伤,优雅动听的兰州鼓子音乐诉说着老人的一件件生平往事,讲述着他一生对兰州鼓子的痴爱和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讲述着他一生对兰州鼓子所倾注的汗水和心血...

9、现代白马藏族婚礼:简单婚礼 宣读结婚证(组图)
白马人自称“贝”,有独立的语言,没有文字。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与相邻而居的藏族、羌族均迥然不同。其经济活动以农牧业为主,副业狩猎、采药等。日常食物以燕麦...

10、非遗公园陷困局:靠补贴维系非遗项目(图)
“好多展馆都撤走了,现在总共只剩20家左右。”当记者来到绵阳馆时,馆内两名工作人员正悠闲地下着象棋,除此之外展馆中并无任何游客。据展馆中一名工作人员称...

11、瑶家千年秘传过山瑶反面刺绣欲冲刺国家非遗 (图)
“过山瑶反面刺绣”最大的特点在于:从反面绣,不看正面;绣时不用画底稿,先用黑白线依布纹绣出方格,然后于各格中配入基本图案;常用意象化、象型化的图案...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龙头脊”与“孵鸡头”
   长江以北、运河之东,有一片广袤富饶的平原,是扬州的泰兴、靖江二县。这一带素以盛产白果享名,白果产量占全国之首。而在白果树环绕着的一座座村庄里,则以一家家民房上高耸着的屋脊头见奇,脊上精美的图案、奇妙的造型,同高大的白果树交相辉映,常使过路客人流连忘返。

   这一带的民居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建筑传统。村庄里的房屋一般是各房独立,每户大都是三间或四间,一字排开,也有三间两厢式,形成凹字形。朝向均为南偏东。为啥不作正南向呢?这也是人们历代长期生活的经验总结。这儿临江近海,春夏东南风、秋冬西北风,是这一带的主风向。

   民居朝向为南偏东,则春夏可迎着东南风,凉爽宜人,秋冬又背着西北风,躲避寒流。当然,老人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房屋向着正南,气太旺,使人的命变硬,于家庭不利。只有官府、庙宇才能向着正南。在房屋的朝向上如此讲究,民居的装饰更少不了一番别具特色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屋脊和屋脊头上尤为突出。近瞧那一座座民居的屋顶,用瓦花构成各种图案的屋脊横卧在蓝天之中,向上翘起的脊头,挺拔有力的弧线,或镂空或浮雕的形体,突出一种粗犷中见细腻的美感。立足仔细观赏,则疑为一尊尊技艺精巧的雕塑作品。那瓦花间透出了片片蓝天,也透出了有关这种装饰的种种传说和各自的民俗意味。

   泰兴有人叫这种高翘的脊头是“龙头脊”。远古时,这儿近海,住户多为渔民。将屋脊做成“龙头”状,便可获得龙的护佑,可保渔民出海平安无事。当有风暴袭来时,由于有了高耸的屋脊头,外出劳作的人还可看见家里的住房有没有被风刮倒。为了区别出是谁家的屋子,村庄上便把各家的脊头做得形态各异,于是就产生了要求装饰的初衷。

   代代相承,流传至今,便成为极富艺术美感的屋脊装饰艺术。

   靖江则有人叫这种脊头为“孵鸡头”。靖江成县较晚,早年还是长江中的沙渚,当然谈不到有渔民来求助神灵的护佑。但他们的解释却别具另一种意蕴,说高耸的脊头是“孵鸡头”,是指屋子像蹲窝孵雏的母鸡,脊头当然像孵鸡的头了,这种象形比喻的含义,是祈求住在屋里的家族也能像母鸡孵蛋一样,人丁旺盛。

   有的老人还说,母鸡是温顺的,但孵雏的母鸡为了保护鸡雏,对来犯者也会像鹰一样凶狠。因而,屋子的“孵鸡头”便具有了驱灾降邪的功能。所以靖江的屋脊头与泰兴就大不相同,泰兴的“龙脊头”装饰意味浓,图案以写实为主,而靖江的“孵鸡头”则多抽象化了。

   有一种较古老的砖雕“孵鸡头”,鸡头上的顶翎像尖角,尖尖的鸡嘴变得又扁又大,如同鱼嘴。鸡眼圆睁暴突,警觉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有的人家还装饰上驱妖戟、阴阳图,使“孵鸡头”充满了神秘威严的神态。如今见到的“孵鸡头”,有的以曲线条的云纹图案来示意,有的以直线条的回字纹来表现,但不管哪一种线条,都是以黑白相间的对比色来勾划,映衬在蓝天之下、绿树丛中,显得十分庄重、十分威严。

   这些都是民间工匠们的杰作,无论是泰兴的“龙头脊”或是靖江的“孵鸡头”,民间工匠的智慧化成了他们高超的技艺。乡邻们会有意无意的相互比试,看谁家的屋脊做得漂亮。工匠们做屋脊的技艺也精益求精,屋脊除了两头,中间还做“脊花”。“脊花”是用“堆灰”或“瓦花”的技法做成的。

   所谓“堆灰”,是用拌和着纸筋的石灰,搪在屋脊头的两侧,稍干后立即塑制,一般为浮雕或彩绘。造型有花卉,如万年青、松竹梅等;有祥瑞动物,如二龙戏珠、双狮盘球等,有吉祥字,如福、寿、喜等。所谓“瓦花”,则是用小黑瓦和黑旺砖拼成图案。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小黑瓦的弧线或黑旺砖的直线,在屋脊上嵌拼成“双喜”、“福”、“寿”、“葫芦”等。做“瓦花”是十分精细的活儿,图案变化无穷,需要心灵;制作细致巧妙,依靠手巧。故做“瓦花”非老瓦匠不能为,师傅带徒弟,也是要待徒弟快满师了才教这一手。

   这一带有句俗语,叫“小屋大脊、大屋小脊”。利用屋脊的大小,求得大屋小屋的均衡,消除视觉上的差异,这也是贫困乡民们追求缩小贫富差异的民俗心理。可见屋脊的装饰不仅在于信仰的祈求,也不仅在于美观的需要,还有乡民们企望社会地位平等的心态。人们在屋脊上寄托了这么多的意愿,融进了传承久远的超物质的观念,这其中蕴含的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种种意味,使泰兴、靖江的屋脊凝结上一种深沉而昂奋的美,从而赢得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广大民众的喜爱。

   在脊头上,以“瓦花”堆砌、镂空敷彩为特色的泰兴“龙头脊”风格,在扬州的泰县、江都、泰州、邗江一带扩展流传,逐渐向题材多样(兽形、花卉、字纹均有)、富于写实、更接近生活,有现代气息的方向发展。而以“堆灰”雕塑、纹样奇妙为特色的靖江“孵鸡头”风格,亦流传到隔江相望的无锡、江阴一带,依然保持了纹饰万千、抽象古朴、黑白明快的传统样式。民间工匠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民众们追求装饰效果的真实情感和审美需求,使这种民居特色日积月累、久盛不衰地延续至今,使古老的民居风俗发散出现代的魅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7年08月1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