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ot 发表于 2007-11-2 09:05:33

[何馨]为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为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记我院国情调研项目“中国(大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状况调查研究”


本报记者 何馨



      四月的东北,春意盎然。在北京开往哈尔滨的火车上,民文所助理研究员高荷红翻着厚厚的、为我院国情调研项目“中国(大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状况调查研究”准备的材料,不停地在“赫哲族”三个字上画着圈。能否在哈尔滨见到那位赫哲族女大学生,能否搜集到赫哲族的调研数据,是她这趟东北之行的主要任务。此前,课题组已经完成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问卷发放工作随后全面铺开,发放范围涉及23个少数民族。
   我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大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根据分工成立了8个专题小组。各个小组按地区和专题划分,广东、湖北和北京的调研主要由文学所完成,内蒙古和新疆的少数民族语文专项,以及外国文学阅读流通情况个案调研由外文所完成,少数民族地区的调研主要由民文所完成。该项目旨在从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出发,根据现阶段我国文化行业系统的基本状况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选取有代表性的若干地区,通过抽样调查,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为国家制定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寻找赫哲族访问员
   6月22日,赫哲族聚居的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乡政府收发室收到了一件来自北京的包裹,里面装有60份调查问卷。获得访问员资格证书的毕立慧带着调查问卷,带着课题组的期望,回到了家乡。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现有4200余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因掌握赫哲语言的人数较少、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和较少为外界所知的文化状况等因素,课题组将其列为东北片的四个重点调研少数民族之一。由于赫哲族民族防卫心理较强,外人很难进入该民族聚居的“小社会”之中,搜集其文化生活资料的难度相当大。
   “赫哲族人口少,发放的问卷只占问卷总数的1.5%,可是不能因为问卷回收数量很小,调研难度又很大,就弃难就易。”课题主持人之一、民文所副所长朝戈金说,“在全国的调研中,像赫哲族这样的例子还有多个。为了选样工作的科学合理,调查数据的严谨扎实,课题组只有知难而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写出有分量的调研报告。”
   如何获取赫哲族文化状况的调查资料呢?课题组成员高荷红被确定为东北片满族和赫哲族子项目联络人后,几上东北,历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位适合此项工作的赫哲族姑娘———毕立慧。毕立慧就读于哈尔滨学院政治教育专业,今年上大学四年级,熟悉赫哲语和汉语,她的家庭成员都生活在赫哲族聚居区,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文化使命感。“这几十份赫哲族文化状况调研数据非常重要。它将极大地丰富调研数据库,为课题最终成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高荷红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毕立慧已经完成了入户调查工作,整个调研计划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状况调查问卷”涉及许多受访者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即使访问者是本民族人,受访者还是会对问卷调查的目的心存疑虑。所以,在受访者与访问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是顺利开展调研的关键。毕立慧在调查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即使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面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也会遇到不同的反应。调研工作推进起来,有些困难是预想不到的。”朝戈金说。遴选访问员的“四个必须”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状况调查”项目以子项目的形式层层推进,直至具体的受访者。对课题组而言,选择合格的访问员,是问卷调查能否顺利起步的重要环节,对后期数据汇总分析、调研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的影响至深。记者了解到,课题组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按照地区和情况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工作路线:有田野研究基础的地区,由我院科研人员,或者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入户访问;以往工作联系不多的民族地区,则通过当地的研究机构和高校来确定合适的访问员。
   在入户访问员的选择上,课题组规定了“四个必须”,即必须熟悉该地区方言或该民族语言,最好是当地的文化人;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最好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必须是有固定身份的可监控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文化使命感。高荷红说:“前三个标准比较容易把握,‘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文化使命感’这一主观标准,却需要通过与被选者的多次交流来做出判断。”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截至目前,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3240份,期待回收有效问卷2700份。问卷共16页,总体框架分为6个部分,设有185个问题。问卷涉及受访者基本情况,文化生活与文化消费情况,汉语文学、外国文学阅读情况,城镇居民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情况、受教育情况,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使用情况等,涉及汉族和22个少数民族。
   课题组共发放40份聘书给不同民族的子项目负责人,邀请了103位访问员参与问卷的具体工作。课题组在确定问卷的发放标准时,综合分析民族人口数量、民族分布、经济文化类群、该民族在历史上的影响等因素,着重考虑该地域人口较多的民族、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和小少民族。问卷发放的原则是,人口较多的民族为200份,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150份或100份,人口较少的民族50份。课题组选择了东北的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和满族,西北的南疆和北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裕固族、东乡族、撒拉族和土族,西南的藏族、云南和四川的彝族、苗族、傣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和普米族,还有广西的壮族、广东的瑶族、湖北的土家族作为重点调查对象。作为补充,在调查时还增加了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状况的了解等问题,在分发调查问卷时选择了沿海地区的山东和处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的汉族作为调查对象。
   朝戈金向记者透露,在建立资料库时,调查问卷环节是针对一般数据的搜集,而个案研究,则是为补充细化数据而设立的。在问卷填写过程中,十几个个案研究也同时在各地展开。这些个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问题也非常具体。例如,针对藏族地区某一图书馆进行研究,通过它的图书占有量、每天图书使用量、图书流通量、进出图书馆人员等数据,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运作情况。“这些个案研究的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相结合,将会丰富资料库的数据种类,增强最终研究报告的科学性、权威性。”
   在课题主持人、文史哲学部主任江蓝生和民文所副所长朝戈金的带领下,民文所、文学所和外文所的课题组成员,在汇总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撰写调研报告。朝戈金说,“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日渐受到更多关注。聚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事业,调查这些地区的教育状况、民族语使用现状、传统文化的处境、媒体和其他因素对少数民族精神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将为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先进文化’建设和建立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比较完整的数据,以供决策参考。”
   据悉,课题组将于2008年4月完成结项报告。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7-8-6 16:00:5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馨]为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