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学科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的说来,还处在初始阶段,特别是“非遗”门类很多,有些门类一向缺乏研究,加之学术理念的陈旧,意识形态的制约,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有待于尽快改变学人各自为战、学术无序分割的状态,规范和完善研究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升其整体学术水准。
支持前辈的总结。
就学术或学者参与其间的意义及其两难境地,昨天的敬文沙龙出现了较为激烈的辩论……
【原创】守护精神家园 传承民族文脉
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脉刘锡诚
经过五年的试点、发动、普查、出台保护名录等,到2007年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脉”,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已在亿万民众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别样风景。
普查:收获的季节
近六十年来我国进行过多次局部性和专题性的民俗文化调查,而于2004年6月启动的全国“非遗”普查,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面文化资源普查。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发布了18号文件,要求通过普查“摸清家底”,“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象、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数据库。”2007年,是普查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一年,再过一年,到2008年低就要宣布基本结束了。全国“非遗”普查启动4年来,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开展得很不平衡,有的省区比较重视,工作得力,稳妥顺利,成绩显著,如浙江、云南等省,首先是领导人重视,更新了文化观念,培训了一批专业人员,调查员深入到点,严格按照文化部和国家中心颁发的《普查手册》采录资料、建档,调查工作做得比较细致认真;有的省区,由于领导人对“非遗”之民族“文脉”意义和文化多样性意义认识不足,急功近利,追求形象工程或着眼于“为经济搭台”,普查工作或进展迟缓,或走过场,工作不到位。
普查的目的在摸清家底,进行多种模式的保护。对流传中的各类作品和传承活动的收集、记录(文字的、录音的、影象的),以及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是普查成果的主体,将这些成果汇编成册或将记录稿移交给各级政府指定的资料馆、博物馆等机构,进行永久保存、保管从而实现保护;将所有上述资料输入国家“非遗”数据库,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共享,是普查的基本要求。过去的一年中,各地的“非遗”调查报告相继问世,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在笔者看到的材料中,《四川黑水河流域民间歌舞卡斯达温》(项目负责人杨莉,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就是值得肯定的一部。黑水河卡斯达温试点调查组在20世纪80年代十大文艺集成调查之后,于2005年8月起,再次对三个不同形态的“卡斯达温”保留村落进行了“跟踪调查”,得出了与80年代调查结论不同的、具有学术价值的结论:“‘卡斯达温’并不是只有一种出征祭祀的表现形式,而是扎窝、俄恩、维古三地分别呈现出以铠甲舞为基核的三种不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即狩猎、战争、丧葬及节日庆典的祭历歌舞仪式,这种呈历史梯状形态结构的民俗歌舞活动的发现是一项大的突破。”(第37页)上海南汇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主持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锣鼓书”的调查研究成果《上海锣鼓书》(撰稿谈敬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也是一部颇有时代风貌和学术价值的成果。该著在纵深调查并吸收不同来源的资料基础上,记述和分析了上海锣鼓书的历史嬗变、社会功能、传承方式、表演艺术以及清代以来的代表性传承人。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主持编选的《白蛇传文化集粹》(包括康新民主编《异文卷》、张丹主编《论文卷》、刘振兴主编《工艺卷》三册,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将历年来各地收集的白蛇传传说、发表的论文和相关工艺品收罗以尽,很有史料总汇的价值,不足的是,缺少一篇在这次普查基础上撰写的白蛇传传说在国家名录认定的镇江、杭州两个主要的流传地和保护地流传现状的调查报告。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局主编、张崇纲收集整理的《青岛海洋民间故事》(青岛出版社2007年6月),全景式展现了崂山作为一个特定的民间故事文化生态区的民间故事流传现状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但该书的缺点也与《白蛇传文化集粹》一样,因所选材料都是20世纪80年采录所得,而非本次普查中所得,故而没有一篇现状的调查报告。民间艺术方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主持的《中国民间美术普查集成•贵州卷》(上下册,余未人主编,华夏出版社)、《中国民间年画集成•滩头卷》(中华书局)也于过去的一年里相继问世。这些调查成果的陆续出版,标志着2007年是一个普查收获的季节。
传承人认定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出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随即编辑出版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接着,文化部又于2007年6月5日公布了经推荐、申报、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认定的民间文学、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26名)。同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6月3日公布了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技能4大类“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单(166名)。尽管就其性质而言,由政府认定的和民间团体认定的“非遗”传承人是不同的,前者认定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者认定的是“非遗”某一门类中的“杰出传承人”,但我国首次以政府的名义认定“非遗”优秀传承人意义重大,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对进入国家名录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又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不仅对代表性传承者的文化作用和社会地位给予了肯定,而且宣示了政府和保护主体对传承人的责任。作为补充,6月19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又在黄山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各级文化部门将有计划地征集并保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建立起代表性传承人档案。”据新华社报道,一些省区,如江苏、浙江等省,甘肃省环县、湖北省兴山等县,率先对国家级、省级或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实施了政府补贴制度。但又据悉,财政部和文化部给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主体和代表性传承人下拨的保护经费补贴,到2007年底,在许多地方并没有落实到位,故而不少地方对此责有烦言。文化部关于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和档案的计划,也还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可喜的是,2007年,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进行编选出版工作,已成此起彼伏之势。其特点是,由于学者的介入,使这类选集学术含量高,成果令人瞩目。在2007年出版的这类选集中,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成果有两部:一部是江帆采录整理的《谭振山故事精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一部是周正良、陈泳超主编的《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5月)。《谭振山故事精选》一书,包括了辽宁大学江帆教授撰写的调查报告《农耕文化最后的歌者——谭振山和他讲述的千则故事》以及由她运用科学方法记录整理的谭振山讲述的77篇故事,还有一篇“附录”:谭振山讲述的1040个故事的题目。这部书是编者对谭振山讲述的故事和讲故事活动进行了22年不间断的跟踪研究的成果,是她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民故事家谭振山介绍给了中国和外国的读者。《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附有录音碟)一书,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正良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永超与当地文化工作者合作,先后50年来对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白茆歌手和故事家陆瑞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采录和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在北京大学举行了首发式,专家认为,其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和“非遗”保护工程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该书本身的意义。
为杰出传承人立传,全面介绍和肯定传承人的业绩和历史作用,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该机构认定的杰出传承人所采取的一项保护措施。2007年已经出版的有:《东巴舞蹈传人习阿牛•阿明东奇》(作者冯莉)、《浚县泥咕咕王学锋世家》(作者左权中)和《东北鹰猎赵氏家族》(作者曹保明)。三种著作均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社会上和文化界贵族式的文化偏见,导致我国文化界长期对民间文化传人不予重视,而这批著作的出版,建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之上,或以口述史的记述方式,以第一手材料为据,将传承人置于活态的民俗生活中,全方位地记述和再现民间传人的生活、艺术和技艺。
学科建设起步
一项新的事业,当它还处在草创阶段时,难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尽管“非遗”保护事业在国际上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如日本、韩国,但这些国家多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我们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民族、多层次、多地域的特点,其他国家的经验,其普适性在我们这里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在开展实际工作的同时,大力扶植我国自己独立的学术研究,以期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一年来围绕着“非遗”保护问题,政府主办的和学术团体主办的学术会议,此起彼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研讨会”(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北京)、“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北京)、“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暨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研讨会”(晋江)、“南京云锦保护论坛”等等,在若干迫切问题上的研讨,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和继续研究的成果。探讨各种“非遗”保护和理论问题的论文和随笔,成为报刊和媒体的新崇,数量大增,给实际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根据。
一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和文化部系统的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系统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已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或保护)中心的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已不下十余所,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藏缅-阿尔泰民族)、西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延安大学等。这些研究机构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专业立场、以各自不同的主客观条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性的调查收集、记录性保护和学理性研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术研究力量不断壮大。较早成立的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去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合作,对高校和少儿进行非遗教育传承师资培训,田野调查等教材课件已趋规范化,并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对皮影戏的调查,足迹遍及十几个地区,对散见各地的皮影戏的现状的考察、保护措施的制定和综合研究积累了资料和经验。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院2007年对滑县年画的调查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举办了展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了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相继在十个地区建立了田野研究基地:扎鲁特•乌力格尔、果洛•格萨尔、德格•格萨尔、阿合奇•玛纳斯、田阳•布洛陀、美姑•口头辩论、黎平•侗族大歌、凤凰•滚萨神辞、和布克赛尔•江格尔、玛曲•格萨尔,与地方合作,开辟了一种新的“非遗”保护和研究途径。该所的民族民间文艺数据库是目前较国内比较完善的“非遗”数据库。研究人员黄中祥承担的全国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研究力量相对集中的研究机构,特别是“非遗”的几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方面,是该院的强项。该院信息化中心由文化部授权正在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普查专用软件已获通过,各地普查所获资料入库后将有限度地向世界开放。继2006年编撰出版了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遗产学》后,2007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向云驹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边疆史地研究创新基地陆续编辑出版了由文日焕主编、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九种,2006年出版了李宏复《萨满造型艺术》、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后,2007年相继推出了石如金收集翻译的《湘西苗族传统丧葬文化〈招魂词〉》,吴晓东收集翻译的《苗族祭仪“送猪”神辞》,罗汉田采录翻译的《(壮族)贼歌》,刘军著《肌肤上的文化符号——黎族和傣族传统文身研究》,仁钦道尔吉和祁连休记录、纳尔萨、山丹拉丁拼音并汉译的蒙古族史诗《珠盖米吉德、胡德尔阿尔泰汗》和《那仁汗胡布恩》,郭淑云著《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等7种。各地文化和民族部门的学者也以自己的优势加入到学科建设中来,如广西民族学家覃乃昌、覃彩霞等著《盘古国与盘古神话》(民族出版社),以扎实的田野材料和古文献资料相结合,对备受争议的盘古神话与盘古国的关系问题,对前辈学者们的论点提出了异议。江西文化厅青年学者万一君出版了以江西的材料为主要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撰著的《传衍魂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非遗”学科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的说来,还处在初始阶段,特别是“非遗”门类很多,有些门类一向缺乏研究,加之学术理念的陈旧,意识形态的制约,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有待于尽快改变学人各自为战、学术无序分割的状态,规范和完善研究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升其整体学术水准。
2007年12月27日
(本文应《中国艺术报》之约而写,发表于该报2008年1月11日。发表时限于版面,作了删节,题目改为《民间文艺:传承民族文脉》。现将全文登录于此,供有兴趣的读者参阅和指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