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会议论文)黑衣壮民歌的传播学透视(陈丽琴)
黑衣壮民歌的传播学透视陈丽琴
(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 210096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南宁 530006)
[内容提要] 近年来,被誉为“广西音乐的原始富矿”的黑衣壮民歌从偏僻的山野走进都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黑衣壮民歌的轰动效应是其在短时间内得以强力传播的结果。论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野观照黑衣壮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并着力探讨如何优化整合黑衣壮民歌的各传播要素,促使其自身走向艺术传播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黑衣壮民歌 传播透视 优化整合
在200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一曲嘹亮动人的无伴奏合唱《山歌年年唱春光》拉开了民歌节开幕式的序幕,也让黑衣壮——这支生活在广西边境大石山区的古老族群,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一时间,“尼的呀”的歌声以其特有的淳朴、生动、撩人洞开了都市人日渐疲惫的心扉,倾倒了无数的观众。从此,被誉为“山野来风的天籁之音”、“广西音乐的原始富矿”的黑衣壮民歌从偏僻的山野走进都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黑衣壮民歌的轰动效应是其在短时间内得以强力传播的结果。那么,古朴的黑衣壮民歌在传统的社会里是如何传播的?在现代社会里其传播方式、传播环境又有怎样的变化?如何通过科学的整合传播使其成为生命常青的艺术形式?这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野观照黑衣壮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并着力探讨如何优化整合黑衣壮民歌的各传播要素,促使其在现代生活中获得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一、黑衣壮民歌传播的要素分析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 (P24)传播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实基础。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后人称之为“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P41)我们可以将这个模式如作下图示:
谁(传播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受传者)→取得什么效果(效果)
民歌作为信息的一种,它的流动过程也表现为传播。
我们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观照黑衣壮民歌的传播情况,对其演唱传播中的各要素及其在现代社会里的变化作简要分析:
(一)传播者。黑衣壮民歌的传播者多是黑衣壮民众,在传统的黑衣壮社会里,人人能歌善唱,他们既是黑衣壮民歌的传播者,也是创作者,尤其是那些歌手,他们在黑衣壮民歌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黑衣壮民歌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亮相引起轰动之后,黑衣壮民歌的创作者已不仅仅是黑衣壮民众了,有相当文化水平的文艺工作者也加入进来,到黑衣壮地区收集、整理、改编黑衣壮民歌,对黑衣壮民歌感兴趣的人也在传唱黑衣壮民歌,他们由受传者变成了传播者,让黑衣壮民歌走进都市,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二)传播范围。黑衣壮民歌是黑衣壮人自娱自乐,抒发情感所唱出的心曲,原本流行于荒郊野岭、村镇街头,经过南宁国际民歌节和中央电视台的传扬后,原汁原味的黑衣壮民歌被制成唱片、磁带、光碟等,在都市的大街小巷、店铺、舞台、会场、课堂播放,甚至通过网络向世界传播。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黑衣壮民歌的传播面变得广大,地域性的局限被打破使黑衣壮民歌变成了一种全国性范围甚至是世界范围的民歌文化。
(三)受传者。传统的黑衣壮听众对象(受传者)是有限的,常常是演唱者自己和当地的民众,传播方式的限制加之少有机会进行较大范围演唱活动,很难打破一定地域内一定听众人数的限制。随着以录音、录像为基本手段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表演者的演唱已不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黑衣壮民歌的受传者无疑会越来越多。
(四)传播效果。黑衣壮人生活在交通闭塞,偏僻落后的大石山区,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为贫乏,生活单调而平淡,他们创造了丰富的民歌文化是由于他们需要民歌,因为民歌具有独特的心理调节功能和审美价值,可以排遣人们心中的苦闷,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在黑衣壮传统社会里,人们喜唱、善唱民歌,口耳相传,蔚成风气。此时的文化环境很适合黑衣壮民歌的传播,传播的效果也很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时代风潮吹到了偏僻的黑衣壮地区,众多黑衣壮中青年走出大山打工、做生意,接受了现代大众文化,生活观念、审美趣味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传唱民歌,唱民歌(传播者)、听民歌(受传者)的人越来越少,因而影响到了黑衣壮民歌的传播效果,进而影响其生存,民歌呈现出由盛到弱慢慢消失的趋势。然而2001年黑衣壮民歌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节舞台之后,黑衣壮民众渐渐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发现了正在丧失生存土壤的传统民歌所隐埋的巨大商机。咀嚼着流行歌曲时尚滋味的黑衣壮青年,出于对经济利益的渴求,又重拜老人为师,唱起了久违的家乡山歌,在家乡日渐兴旺的旅游、商品交易等场合展露身手。黑衣壮民歌文化迎来新的变化机遇,表现出新的生命力,以其山野格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赢得更多受众的喜爱。
二、黑衣壮民歌的传播模式
纵观黑衣壮民歌的传播过程,可以看出其传播模式主要有两种:自然传播和技术传播。
(一)自然传播
自然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传播的过程中,传授方与接受方之间没有技术媒介的介入,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音乐传播最基本、最原始的传播方式,大量存在于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中。黑衣壮民歌在其特有的生态“土壤”中也形成了自然传播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家族(同族)间与群体间的口耳相传。亦即年轻人向自己的长辈或当地歌师、歌手学习,由这些人把他们知道的民歌传播给年轻人。家族(同族)间的传承是一种家庭中自上而下,人与人之间以血缘为纽带的传承关系,广义地理解为给下一代传承所有的知识。黑衣壮民歌中很多作品富于教育性和哲理性,长辈们常常是通过民歌,特别是一些叙事性的民歌传播的方式教育年轻一代,其传播的目的在于通过歌曲所承载的教化信息的传播,传授各种知识、传承伦理道德。在同族间的传承方式中,这种对民歌文化含量把握,既可以从家人的口传面授中学来,更多的则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如男女所唱的情歌《初会歌》、《赞美歌》、《连情歌》、《分别歌》、《相思歌》等等,姑娘、小伙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在他们成年谈恋爱要对歌时,他们的长辈或同族歌手还会特意教他们唱。黑衣壮同族长辈中优秀歌手对晚辈的面授口传成为黑衣壮民歌传承、传播的经典模式。
群体之间的传承,是一种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化式的传承。在电视进入黑衣壮山村之前,人们劳动之余的主要娱乐就是在家中、野外的唱歌活动。笔者采访过达文屯的歌手黄秀花,她说她之所以会唱很多歌,主要是她平时留心学唱。一到群众的集体歌唱活动场所,她就会用心去听,用心去记,没人时学着唱,很快就能在歌圩上灵活演唱了。这种群体之间的传承基于人们之间长期的共同生活经历,其性质和结果则属于耳濡目染形成的个人文化积淀,不仅黑衣壮人如此,这在各民族民歌的传承中也具有普遍性意义。
2.民俗活动中抒发情感、交流信息的传播。民歌在黑衣壮社会生活中表现为“离散型——日常生活和聚合型——节庆活动中两种存在方式。”[4](P69)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吟唱山歌之外,婚丧嫁娶、新居落成、添丁贺喜,黑衣壮民众更是无不歌唱,尤其是重大节日集会上,歌者观者如海如潮。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与民歌密不可分,黑衣壮人常常以民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交流各种信息,民歌就在互相交往中得以传播。可以说黑衣壮人离不开民歌,民歌作为一种情感交流的媒介,已融入了黑衣壮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黑衣壮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黑衣壮民歌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在面对面直接的情感交流中实现了对民歌信息的共享,同时传播者在演唱时的姿体语言、面部表情会影响受传者对民歌信息的理解与接受,这就使民歌具有流动性、创造性、变异性等特征,成为黑衣壮民歌在历时的传播中弥久愈新、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技术传播
“技术,是指在人类的生产活动或精神文化活动中,人们所积累的某种专长、达到某种行为目的的手段或捷径。”( P47)技术传播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体介入民歌的传播过程。大众传媒包括乐谱、报纸、期刊、无线电、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播产业和技术。在今天这个高科技时代里,黑衣壮民歌已不仅仅靠自然传播的方式传播,而借助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1.以书面形式印刷的出版物,如黑衣壮歌本。2.传播黑衣壮民歌音响效果的传播媒介,如唱片、磁带、光碟、广播以及互联网上黑衣壮民歌试听等。3.传播黑衣壮民歌影像的传播媒介,如电视、互联网上的黑衣壮民歌视频等,这种视听合一的传播媒介能将黑衣壮民歌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起到远程传播的作用。面对电视、电脑,或许少了现场的激活力,少了直接交流的对应性,但会带来更大的普及面。大众传媒技术的传播,改变了黑衣壮民歌过去传播的单一性,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让黑衣壮民歌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这些技术传播方式的运用,正是黑衣壮民歌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过程中,在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下继承发展、与时俱进的一种具体表现。
三、黑衣壮民歌的传播环境
黑衣壮民歌的传播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黑衣壮民歌创作、传播与它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黑衣壮历代生活在广西那坡县千山万弄的大石山区,属典型的石山农业生态区域。这里群山连绵,黑石嶙峋,沟壑纵横,石多土少,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说,缺少雨水,靠天喝水,石缝中要饭,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黑衣壮同胞创造并传承着自己独特的民歌文化。过山腔是黑衣壮民歌“论”的音乐,是“这座山的人向那座山的人呼喊,声音尖细而传得很远,有穿云破雾之势,在重山叠岭中回响,奏出极其素美的大自然的回声曲”而得名。[6](P40)它的产生与黑衣壮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联。黑衣壮一般散居在二山之间的凹地上,平时劳作都在大石山上,山高距离远,山上山下不易看到对方,要传达信息与交流情感就必须大声喊叫,而唱歌可以通过变化、转声和换气,使歌声比单纯的喊叫更富穿透力,更为高亢持久和优美动听,因此就形成了黑衣壮独具特色的过山腔曲调。无论是春夏秋冬,人们单独在空旷的山野劳作或走路,为了驱赶寂寞或壮胆,也往往唱山歌自行其乐。在生存条件恶劣、劳动繁重的情况下,唱歌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也是最方便的休闲娱乐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民歌得以广泛地传播。
(二)社会环境
除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对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传播产生很大影响。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陶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