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9|回复: 0

也談夏商周斷代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13: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後記1
朱壁修
2008.11.25

補記於 2008.12.28
也談夏商周斷代工程
假如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學者專家看到這篇文章,可能覺得我是來搗亂的;就連批評該計畫執行不當的人,也會認為如此神聖的學術殿堂豈容外人說三道四?不過在 ”正本清源話太極”初版出書後,看了班大為先生寫的 ”中國上古史實揭祕”這本書後,我不由得興起一股不吐不快的感觸。
如同我在 ”正本清源話太極” 中所闡述論證的:中國上古史的帝王是不同天文曆法的代稱,而改朝換代也只是指改朝後要換部曆法(換代)。這個習慣沿襲到後代仍然保留,只是主客易位:改朝換代一定要重訂曆法(改正朔,易服色。)。在這個思路的前提下,我們不妨先將缺乏信史可考的夏商周三代先視為一個朝的三部不同曆法,也就是三代。(如果看到這裏還沒起反感,我們就再往下走。)。換曆法是很嚴肅的事,若不是曆法失序非換不可,就是上天給了個明確的校準訊息,如:五星聚會。班大為先生在他的書中提到五星聚會的週期為516.33年,而在商周之間的西元前1059年發生過一次。 這年剛好和史書記載的 ”文王受命” 之年同年。班大為先生認為﹕這就是上天給了迷信的中國人該打仗推翻前朝的訊號。於是在12年後發生了 ”牧野之戰” ,武王克殷,周朝開始。
西周起於西元前1046年,目前是公論。(夏商周斷代工程斷為﹕周建於西元前1046年、商建於西元前1600年、夏建於西元前2070年。)批評斷代工程計畫的人,也只責怪該計畫未將此一確認年代殊榮給予發現人,只因為他是個老外。我對於班大為先生書中提到西元前1059年是五星聚會,而且又是史書上記載的 ”文王受命” 年感到興奮莫名﹔同時,對於12年後發生了 ”牧野之戰” 以及前一年武王會盟八百諸候欲攻殷,但卻又因天象未昭示可攻而退兵。這些證據都呼應我的看法是對的:是更換曆法,而不是以武力推翻前朝。怎麼回事呢?
九年,武王上祭于畢。東觀兵,至于盟津。為文王木主,載以車,中軍。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乃告司馬﹑司徒﹑司空﹑諸節:“齊栗,信哉!予無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畢立賞罰,以定其功。”遂興師。師尚父號曰:“總爾觿庶,与爾舟楫,后至者斬。”

  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這是史記記載牧野之戰前一年的一次流產戰役(班大為先生書中證為西元前1048年七月底),距文王受命年–西元前1059年五月底–的五星聚會時間差距為11年又近二個月。這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段文字自己說出來的。我在初版書中提到:侯是司望的意思。五日為一侯,以一年72侯來計算,11年共792侯,8侯為40天,約一個半月。所以八百諸侯不是八百個諸侯王,而是指自文王受命的五星聚會到這次流產戰役的發起曆時八百侯。為什麼經過了11年興兵欲戰,卻又因天命曰不可而退兵?班大為先生有精闢的見解:等候歲星來到正確位置。研究中國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中國非常重視歲星,也就是木星的運動週期,而現代技術知道歲星公轉週期約為11.86年。自西元前1059年五月底五星聚會,經過八百侯11.11年,歲星還未到當初五星聚會的位置,要再過0.75年也就是九個月才到,也就是西元前1047年的四月中旬。這個時候發生了"牧野之戰",最後在隔年西元前1046年的一月二十日(甲子日)取得最終勝利。班大為先生據此認為﹕武王興兵非常重視天象。自文王受命,顯示周可伐殷,經過一個歲星週期的確認才攻伐,再經過幾個月的戰爭,在來年一月取得決定性勝利,改朝換代。我則認為﹕五星聚會是上天給的曆法校正基準點訊號,其間經過一個歲星週期的確認之後,在來年第一個甲子日改換曆法。那"牧野之戰"呢?我在書中提到戰爭指的是不同曆法的競爭,雖然我的中國古天文知識不足以讓我確認牧野所指為何, 但是逸周書提到:旦,維天不享于殷, 發之未生, 至于今六十年, 夷羊在飛鴻滿野, 天自幽不享于殷,這裏有牧、野,另外甲骨文也提到麋鹿在飛鴻滿野 這裏也有牧、野,史記天官書也多次提到野,周易上也說:龍戰於野。我不由得懷疑牧野不是地名,應另有所指。而商曆源於堯、舜曆,自契至湯為分一太陽年為八份的堯五行曆(八遷)﹔盤庚則為分一太陽年為十二份的舜七圓曆。由於舜分天下為十二牧,所以牧是指殷商曆嗎?而棄為舜曆中主管農事部分,所以最可能是二十四節氣部分,所以周也可稱為牧。那野呢?說文解字﹕邑外為郊,郊外為野。尚書周書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所以所謂的 "牧野之戰"可能是 "牧戰於野"的意思,或是戰於牧之野的意思。這麼一來整個故事都可以曆法更換的說法圓的起來。所以,"西周"應起於西元前1046年的第一個甲子日。
班大為先生還舉證西元前1059年之前的二次五星聚會(西元前1576年及1953年),又都和"竹書紀年"上所述夏、商的建立時間(西元前1989年及西元前1555年)相去不遠(都在五星聚會前後數十年。)但1576加上516是2092,為什麼班大為先生要改為1953?這部分很有問題,我先認定這是錯的。我們先看夏、商之間的五星聚會與商的建立年。我認為這和當時看到這校準訊號後採用的驗證方法有關﹕木星和土星的會合週期為19.859年。竹書紀年記載夏桀十年天空出現"五星錯行"而在二十一年後商王朝建立。按照我的說法,這又是一次曆法更換﹕上天在西元前1576年給出了曆法校準訊號後,經過一次木星和土星的會合週期為19.859年的驗證,在來年的第一個甲子日更換曆法。所以,"商朝"應建立於西元前1555年的第一個甲子日。那為什麼夏末用木星與土星的會合週期19.859年驗證,而商末改用木星週期11.86年驗證呢?這又是尚書與史記上講的了。
因為商曆自盤庚後改為舜的七圓曆,分一太陽年為十二份,所以用歲星週期11.86年驗證﹔而夏自啟與有扈氏之戰後就採用分一太陽年為十月的共工曆,因此用木星和土星的會合週期19.859年驗證。所以,要斷夏初的紀年要特別注意,究竟用11.86年還是19.859年驗證呢?如果不考慮史記的說法,夏建元第一個可能的時間點是﹕西元前2092年五星聚會,西元前2079年第一個甲子日是"夏朝"建元年(因為禹之前為舜,而舜和商一樣採用歲星週期11.86年驗證。)。而竹書紀年所記載的夏朝建立於西元前1989年,應該是啟與有扈氏戰後,太康作 "五子之歌"的年代,也就是改換陰陽五行曆為十月共工曆的年代。所以,夏曆絕大部分是十月共工曆,只有前九十年才是陰陽五行曆。
夏建元最可能在西元前2071年
再一個可能的夏建元年,按照史記的說法,行星驗證週期為二十年﹕"舜乃豫薦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 "所以,夏建元年為西元前2071年。史書上說﹕夏建在寅、商建在丑、周建在子。這應該是說夏元年第一個甲子日在寅月(由冬至日起算第六十天)、商元年第一個甲子日在丑月(由冬至日起算第三十或第三十一天到第五十九天)、而周元年第一個甲子日在子月(由冬至日起算三十天內)。我猜西元前1046年第一個甲子日在子月、西元前1555年第一個甲子日在丑月,應該都不會錯。至於西元前2079年或西元前2071年第一個甲子日若不是在寅月,那麼西元前1989年的第一個甲子日應該就在寅月。若為西元前1989年,那麼這年應定為太康元年。周的建元,無論班大為先生或夏商周斷代工程都斷在一月二十日,如果所用的推算曆法是以一月一日為冬至日的陽曆的話,那麼"周建在子"就是對的。商建是否在丑?有約一半的機率是對的。但是,夏建是否在寅就得硬碰硬了,因為只有六十分之一的猜對機率。也正由於這個特性,使得它反而成為一個極佳的年代標記。因此,考古學家可還原看看西元前2079年、西元前2071年、西元前1989年那一年第一個甲子日落在寅月,那麼夏的建元年就"信而有徵"了。
既然夏建元年有了憑據,按照史記的說法,我們不妨將堯、舜的建元年"順便"推算出來﹕"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之踐帝位,載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謹,如子道。封弟象為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所以,舜建元早於夏建元42年,堯建元早於舜建元101年。後人不敢用這個數字,最主要原因是﹔堯在位實在太久了。但若如我的假設﹕上古帝王只是天文曆法的代稱,就豁然開朗了。我把上述文字按照史記說法,將夏建元訂在西元前2071年,那麼上述文字整理後就是說﹕西元前2214年堯建元。第九十年,西元前2125年舜受命﹔十二年後,西元前2113年舜建元。第二十二年,西元前2092年禹受命﹔二十一年後,西元前2071年禹建元。那麼是否真是如此?考古學家可以查查﹕西元前2125年及西元前2092年,也就是舜、禹的受命年,是否有符合史書上記載的特異天象,也就是我說的﹕上天給的校準天文曆法訊號。附帶一提,舜建元第二十二年禹受命,正巧和我在三墳五典章節中,始終參詳不透的"…汝二十二人…"有了連繫。
最後,還要再確認的是﹕史書上沒說禹受命時的天象是"五星聚會"。以上論述只是假設﹕禹受命是"五星聚會"。但仍可用上述方法推論並驗證出來。我建議用"夏建在寅"這個標記去縮小範圍,再輔以當時星象,應該可以找到精準的時間。
看我說的信誓旦旦,好像煞有其事,受過傳統訓練的史學家一定坐立不安。接受我的說法吧,風險似乎太高,不接受又覺得怎麼會那麼巧?再給大家一點信心(或是重重一擊?)﹕這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的。史記天官書﹕"三星若合,其宿地國,外內有兵與喪,改立公王。四星合,兵喪並起,君子憂,小人流。五星合,是謂易行,"。看到了嗎?五星合,是謂易行。什麼是易行?就是改換曆法。原本是五行(五個圓),就改為七行﹔若是七行,就改為九行﹔而改曆法的徵兆就是五星合這個天象。
為什麼古史可考的年代僅到周厲王?再讓大家驚嚇一下﹕司馬遷在史記中有給答案。史記曆書﹕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而不統。史官本來是記天文曆法為主的,但到了幽王、厲王之後,史官就不記 "時"了。時指的是四時或是之後衍生的八節氣、二十四節氣,也就是天文曆法。所以公羊傳才會說﹕各國的史記都叫做春秋。那就是指幽王、厲王之後,史官以記人事為主,不記天時了。(春分、秋分為人為畫分,故記人事以春秋名之。)所以,我們從正統史記中找不到厲王前的編年史,是因為根本就沒有。另外,楚的史記不叫春秋而叫做檮杌,也就是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帝顓頊的不才子。楚字從林從疋,說文解字說疋有記的意思,所以這是說﹕楚國是以檮杌記史的國家嗎?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這也是說在堯前就已有不記天時的史記﹕渾沌、窮奇、檮杌及饕餮,而檮杌為楚國所用。那其它三個不才子呢?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少昚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此三族世憂之。至於堯,堯未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凶。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禦螭魅,於是四門辟,言毋凶人也。帝鴻氏(黃帝)、少昊氏(沒有公論)、縉雲氏(可能為黃帝的雲師之一)都比帝堯要早,而在史記的各國本紀與世家中,唯有楚世家可上溯至堯前的顓頊氏,而楚之史記名檮杌又恰是顓頊氏的不才子。因此,可能這三個不才子在中原地區就絕祠了。所以,自顓頊起經堯、舜、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仍有非正統主流使用編年體的方式記錄歷史,如楚國用檮杌。而晉國用的史記稱為乘,也不叫春秋,可見也很久遠。後代自三家分晉的魏國出土名為竹書紀年的編年表,記錄自夏朝至戰國魏的史事應和乘有關。
好象文化年代溯古最多只能溯及帝堯,黃帝及更早的伏羲都沒什麼憑證。我倒是從周髀算經中看出﹕還有較伏羲更早文化的記載。就在再版序2中,我們再來聊吧。
還有,夏商(殷)周是史官編出來的名稱,分別代表夏(南方),商殷(西方,秋天。五音的商音在五行金的位置,也就是西方。而太白金星又稱殷星,也應西方。),周(北方,冬天。)。周是密的意思,由冬至經春分、夏至、秋分畫圓,最後密合的部分是冬天(周而復始)。那麼堯和舜呢?舜的古字上為月、中為炎、下為土,可能也和日中測影的冬至線、夏至線以及中間的春、秋分線有關。比較有趣的是堯,說文解字己將堯字上面三個土釋為土高貌,再加上下面為高而上平的意思,這和已出土的帝堯都城祭壇完全吻合﹕有11組夯土柱群組成的觀日縫隙(土高貌),以及有四個同心圓的饅頭形土丘祭壇(高而上平)。
商的帝王名稱除湯外,全有天干的部分。如果按照我在書中所言﹕帝、曆互通來看的話,那麼商的帝王名就對斷代很有幫助了。也就是說帝辛指辛年建元、武丁指丁年建元等等。以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商的各王在位年數和前後任帝王名稱來看,似乎還有一些可調整的空間。

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
夏代年表: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發、癸
公元前2070——1600
商前期年表:
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遷殷前) 公元前1600——1300 商後期年表:
盤庚(遷殷後) 公元前1300
小辛 | 在位50
小乙 1251
武丁 1250——1192 在位59
祖庚 1191
祖甲 |
廩辛 | 在位44
康丁 1148
武乙 1147——1113 在位35
文丁 1112——1102 在位11
帝乙 1101——1076 在位26
帝辛(紂) 1075——1046 在位30
西周年表:
武王 公元前1046——1043 在位4
成王 1042——1021 在位22
康王 1020——996 在位25
昭王 995——997 在位19
穆王 976——992 在位55
(共王當年改元)
共王 922——900 在位23
懿王 899——892 在位8
孝王 892——886 在位6
夷王 885——878 在位8
厲王 877——841 在位37
(共和當年改元)
共和 841——828 在位14
宣王 827——782 在位46
幽王 781——771 在位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