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5|回复: 0

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赏月风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23: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赏月风尚

—-兼论我国中秋节传统的文化安全隐患

黄涛

    [摘要]中秋节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节,其习俗活动跟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月亮神话、秋季祭社等有渊源关系,但是这些因素是在中秋节形成之后才对该节日发生影响的。中秋节形成的直接源头是唐初的赏月风尚。到中晚唐,中秋节已经成为我国的全民性节日。宋代它已成为以赏月饮酒为主要习俗的盛大节日。明代中秋节转为以拜月祈福、亲友团圆为主要习俗,并有了月饼这种节令食品。明清之后中秋节俗的功利性内容显著增强,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而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中秋节在我国发源与演变的过程完全是发自本土社会生活与文化传统的,没有异域文化因子,“中秋节源自新罗”之说是不能成立的,该说法的错误主要在于将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日混在一起。
  [关键词]中秋节 起源 演变 唐朝 赏月 新罗 商榷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关于它的起源,现有说法主要为以下三种:其一,源于上古时期就开始的月亮崇拜;其二,源于对月中女神嫦娥的祭祀活动;其三,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这三种说法各有道理,能分别解释中秋节部分习俗活动的来源。一般认为第一种说法更能说明问题,因为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不管是祭月赏月,还是吃月饼、庆团圆,都跟月亮有关系。从历史记载来看,中秋节一出现,就是以月亮为主题的,后来其主题演变为合家团圆则是由团聚赏月的活动和“圆月”的“圆”字引申发展而成的。第二种说法基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把拜月赏月说成是祭祀或感念月中仙女嫦娥,实际上是后世的人们把月亮人格化了,嫦娥成为月神或月亮的化身,祭祀嫦娥跟拜月实质上是一回事。所以前两种说法可以归并为一种。第三种说法着眼于农历八月是庄稼和瓜果成熟的季节,中秋节也有一些尝新粮、吃瓜果、庆丰收的习俗,不过这些活动在中秋节习俗中只是居于次要的位置,以此来解释整个中秋节习俗的起源就显得牵强了。
    以上三种关于中秋节起源的说法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说明中秋节产生的时间。月亮崇拜、月亮神话、嫦娥神话、秋季祭月祭社,这些活动早在周代之前都已存在,都有确凿的文献记载,但是中秋节并不是周代之前产生的,它出现的时间更晚些。现在学界关于中秋节的形成时间并无定论,最常见的说法是中秋节形成于宋代,但这种说法并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证,是以讹传讹造成的。[1]
另一种极少见的说法是中秋节形成于汉代,这种说法也并没有经过严谨的考证,也没有用节日的构成要素来衡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唐宋以前见不到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形成于唐朝,本文即持这一观点。

    如果说中秋节起源于月亮崇拜、月亮神话、嫦娥神话、秋季祭月祭社等文化事象,一般而言它也应该最初形成于这些文化事象出现或兴盛的时期;即使说它也可以产生于这些文化事象衰微的后世,但是也应该指出为什么在这些文化事象兴盛的周代之前没有形成中秋节,而在这些文化事象衰微的后世才产生该节日。显然,中秋节的形成还有其它的契机或条件。本文认为,中秋节的直接起源是唐初的赏月风尚,赏月风尚形成的原因首先在于月亮在农历八月十五显得又大又圆的自然属性,其次才是神话传说加给月亮的人文内涵,后来才有了拜月、吃月饼、庆丰收等习俗,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大节。
一、唐朝初年中秋节的形成

   节日形成的标志有两个要素:一是有固定的节期,二是有稳定的模式化的民俗活动。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如果每逢八月十五这个日子,就做某些跟平日不一样又每年都类似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中秋节在这时产生了。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秋节是个关于月亮的节日:拜月、赏月、吃月饼,由月圆引发的亲友团圆习俗,这个节日的主要风俗习惯都跟月亮有关系。月亮崇拜和月亮神话在远古的时候就有了,但是在唐朝以前并不是固定在八月十五拜月或讲月亮神话。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与仲秋祭祀的习俗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仅凭这些因素并没有正式形成中秋节。但是它们为后世中秋节成为一个大节奠定了基础。中秋节形成之后,由于存在内容上的联系或活动时间上的接近,它们就被或早或晚地结合到中秋习俗中来。月亮崇拜在汉代基本为皇家垄断,从此以后直到唐朝,极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
   到了唐朝,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骤然出现很多。检索全唐诗,唐朝的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出自65个诗人之手。[2]
    它们在题目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所作,或在正文诗句中写出这一时间。如李峤《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观月》、张祜《中秋月》、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曹松《中秋对月》等。从诗题看,当时“中秋”一词已被人们普遍使用。唐朝以前,该词就已有人使用了。《周礼·春官》中有:“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3]
    其中,“中春”指春季的中间一个月,即农历二月;“中秋”则指秋季的中间一个月,即农历八月,这与后来的“中秋”特指八月十五还有差异,但是属于同一个词的意义演变。《礼记?月令》上有“仲秋之月”的说法,“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与后来的“中秋”不同,但是有音近的联系。唐诗中的“中秋”则特指农历八月十五。唐朝诗人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还专门解释了“中秋”这个词的含义。他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从一些诗句的描述,可以断定八月十五赏月从初唐开始已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的习俗。王建(约767-约830)《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一句,意思是今夜月色很好,人人都在望月,点出八月十五日赏月是社会上人人所做之事。张祜(约785-约852)诗《中秋月》先写中秋夜色:“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然后写自己久处边塞,在月圆之夜不能与亲人团圆的愁绪离情:“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则有“满目飞明境,归心折大刀”之句,也写思乡之情。白居易咏中秋诗尤多,诗题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字样的就有7首,如《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写的是中秋月夜与友人聚会赏月之事。晚唐诗人殷文圭作有《八月十五夜》,写中秋之夜独身在外的乡愁,开头两句为“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其中“最团圆 ”即指月圆人团圆,是此时已有亲人团聚赏月习俗的一处明证。
   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关于唐代中秋习俗的记载。五代王德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公元685-762,即李隆基,又称唐明皇)要建“望月台”的故事:
     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惟有基址而已。”
   从上下文看,这是发生在天宝十四年的事。笔记小说不是信史,上述故事有可能是民间传说。但即使是民间传说,至少也说明在五代之前有了比较兴盛的中秋赏月之俗,如此民众才能编出唐玄宗八月十五的夜晚与杨贵妃一同赏月又要建望月台的故事。唐卢肇的《唐逸史》记载唐玄宗喜爱中秋玩月的事:“开元中,中秋夜待明皇于宫中玩月。”

    唐代还盛传唐玄宗游月宫、遇仙女、传仙乐的故事,可称为中秋节的三大传说之一(另外两个传说是嫦娥奔月和元代借月饼起义的故事)。据唐代蒋防《幻戏志》记载:八月十五日夜晚,玄宗望月入迷,起了游月宫的念头,就请天师作法,与天师一起来到月宫。月宫中的仙乐分外动听,仙女告诉他们这音乐名叫《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默记曲调,回到凡世把这仙乐传了下来,起名为《霓裳羽衣》。从月宫回来的途中,经过潞州城,俯视全城,见月光如画,城中静悄悄的。天师就请玄宗用玉笛演奏乐曲,但玉笛并没随身带来,还在寝殿之中。天师就命徒弟去取,瞬间取回。奏完曲子,君臣几人向城中投撒金钱。过了十几天,潞州官府上奏说,八月十五日月圆之夜,城市上空有天乐传来,并有金钱撒下。这个故事在唐代笔记小说《龙城录》(作者托名柳宗元)中也有记载,对月宫景象、素娥仙乐等描述更为详细生动,并提到“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而不允。”意思是游月宫是特定时间“八月望日”才能做的事。
   《开元天宝遗事》卷二“撤去灯烛”条还记载了宰相苏颋八月十五在皇宫中值夜班时置酒赏月故事:“苏颋与李乂对掌文诰,玄宗顾念之深也。八月十五夜,(苏)于禁中直宿,诸学士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命撤去。”值班时也要置备酒宴赏月,更能彰显中秋玩月习俗。
    中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诸山记》记载了一个传说:武夷山神叫武夷君。秦始皇二年时,有一天武夷君传话给村里人说:“你们要在八月十五日汇集山顶。”这天村里人都聚集在山顶,只见这里有彩屋帐幔亭台,空地上设着宝座,前边铺着红云紫霞褥子,旁边器物都很华丽。神命男女分两旁坐下。只听见空中有人说话,但看不到说话人的形体。很快音乐声响起,也只见乐器,看不到演奏的人。一会儿摆上酒宴,让大家吃饭,味道甘美。后来各路神仙都离去了,大家都很欣喜。陆羽(733-804)所作《武夷山记》也有类似记载:玉皇与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在山上建幔亭彩屋,在八月十五这天与乡民们宴饮,并对乡民说:“你们都是我的曾孙。”以上关于武夷山的传说当然是人们编的故事,各路神仙现身招待村民的事情不是真事,但是这个故事的背景即八月十五日村民聚集在一起喝酒吃饭的习俗应该是真实的。上边的传说就是人们在编故事解释为什么在八月十五这天要汇聚宴饮。
    从上述诗歌和其他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中秋节已经初步形成了。从现有资料来看,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等及其家庭开始风行在八月十五日月夜,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赏月、赋诗、饮酒、聊天等。一般贫苦人家没有赏月、赋诗的雅兴,但到了中唐时期,中上层赏月聚会的风尚影响、流传到下层社会,开始在寻常百姓家庭、寺庙之类公众场所兴起聚会、宴饮、祭月等习俗。由此到晚唐,中秋节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
    我们还可以看到,唐朝的中秋节习俗和后来的中秋节有比较大的差异,那就是唐朝中秋以赏月为中心。赏月一般是亲友聚集在一起,一边宴饮,一边赏月聊天,文人则对月赋诗。也有人独自赏月,独赏明月留下的记载多为思乡思友之作。一般是个人离开亲人,出差在外,面对圆月,想到家中亲人也在欣赏明月,为月圆人不圆而伤感,并将这种憾恨写在诗歌中。可以说,唐朝的中秋节习俗就是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其中心内容是赏月,团圆是因赏月而起的,是依附在赏月活动上的。如果不是因为赏月活动,就不会凭空生出中秋团圆的习俗。
    唐朝出现赏月习俗的原因首先在于中秋月亮特别大特别圆的自然条件。其实单纯从天文学的角度看,月亮不一定只在中秋分外明。月亮每月都要圆一次,每次月圆的时候都很亮。可是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天文学那里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月亮的亮度,跟月亮反射给地球光线的反光面的大小有关,同时还跟月亮离地球的远近、月亮离太阳的远近有关。每月的满月都能达到最圆的状态,反光面都有一天达到最大,八月十五也并不比别月十五更圆。那就要看月亮的近地点和近日点的情况了。根据天文学资料,月亮在其公转的椭圆形轨道中,其近地点并不一定在八月十五前后,而近日点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十二月,不在八月。天文学上找不到合理的原因,而气象学上却有可信的解释。黑龙江省气象中心矫玲玲撰文指出:
     每当这个时候,北方吹来的干冷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同时,太阳的倾斜度渐渐变大,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逐渐减少,气温一天比一天低了,干燥、寒冷的冬季风使水汽降低,空气透明度加大,因而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亮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这也是古诗中说的“岂是月华别?只因秋气清”。[4]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自然现象与赏月风尚的契合便是中秋赏月的盛行。赏月之举,当然不能说始于唐朝。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月亮固然更多的是崇拜,但是在崇拜之余,也会感受到月色之美。那些月亮神话都有着浪漫绮丽的的幻想,都能体现出古人对美丽月色的感受。《诗经》中也留下了抒写柔美月色的诗篇。但这里说的赏月风尚则主要是玩味月色之美,而对月亮的崇拜退居其次。这种思潮的出现需要在自然崇拜与神话思维比较淡化之后才能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出现了文人玩月风尚的苗头。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他说月亮可以玩,显然是与月亮崇拜截然不同的一种态度。并说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鲍照、谢眺等诗人都已开始喜欢玩月,留下了玩月诗。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人的思想也空前地开放自由。这种盛唐气象导致赏月活动更加风行。唐人是很喜欢月亮的,唐诗中赏月的诗歌很多,李白被人们称为“月亮诗人”。
    赏月活动的盛行自然会导致中秋赏月的流行。这就是因为前边所说的月到中秋特别明。唐代的诗人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事实,并将之清楚地描写在他们的赏月诗歌中。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则寒暑均;取之月数,则蟾魄圆。”这是非常明确地说出了唐人特别钟爱八月十五日月夜的事实。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观月》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这跟气象学的解释比较接近。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中有“此时瞻白兔,真欲数秋毫。”月中的白兔看起来特别清楚,好像能数出它身上的毛。这也是说中秋的月亮特别亮。张祜诗《中秋月》中有“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也是说这天的月色在一年中最好。司空图《中秋夜》说:“此夜若无月,一年虚度秋。”这一夜如果月亮隐而不见的的话,这一年的秋天算是白过了、虚度了。可见中秋之夜在唐人的心目中多重要,是多么特殊的赏月的好日子。无需再多引证,结论已经跃然纸上: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即社会上的人们都在八月十五夜晚大张旗鼓地赏月,这样唐朝八月十五作为一个赏月节就出现了。
而唐人的赏月是聚集亲友同赏,并由月圆联系到人的团圆。唐代诗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说:“万里无云镜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在字面上将八月十五与“团圆”联系起来了。许多唐诗写到一人在外乡,恨不能与亲友团圆,也是存在这种联系的证明。亲人的团聚习惯自然地派生于十五赏月的风俗。这为后世中秋节转为团圆节打下了基础。
二、宋代中秋节开始兴盛

    宋代中秋节已经过得很热闹。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孟元老在南宋所写的《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其中卷八“中秋”条下记载: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看这段描写,可知北宋时期,中秋节的热闹程度已经达到极致,无论贫富、长幼,简直是全民狂欢。中秋之前就开始准备,中秋这天中午痛饮美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
   宋代中秋节成为世俗的隆重节日。它跟唐代中秋节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夜晚宴饮赏月,宋代则是全天都过节,中午就纵情饮酒;二是唐代中秋节活动的主角是文人、中上层家庭,唐朝中后期一般百姓开始参与,但并没到踊跃、热衷的程度。这说明宋代的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节日了。朝廷也重视此节,给公职人员一天的假期。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对南宋中秋习俗的记载与上文所记北宋习俗类似,也同样热闹,但增记了一项内容:“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说明此时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
    宋代也有很多吟咏中秋月色的诗词。特别是在宋词中,写中秋节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占有重要地位。在  《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178首,标有“月夕”的3首,没有题序的中秋词29首。中秋词的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在思想格调上,“清奇高旷,感悟人生、探索宇宙是其总的趋向。”[5]
   苏轼有中秋词三首,都是名作,其中《水调歌头》最为脍炙人口。苏轼在此诗序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苏轼是在中秋痛饮美酒之后,对月而作此诗。词的下半部分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拟,最后祝愿身处异地的亲人平安,终能团聚,这与自唐以来由月圆联系人间团圆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也在思想上与中秋节的团圆习俗相通。
    宋代中秋节也有拜月的习俗,不过当时的拜月在中秋习俗中并不重要,也不普遍,仪式远不如后世郑重。根据目前所见资料,宋代拜月主要是少年少女对月祝祷、许愿。据宋代金盈之所写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八月”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颜如皓月。”这里说京城的赏月聚会,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这句话说明拜月是在赏月活动中发生的事,不是像后世那样专门搞的拜月仪式,也不是各地普遍都搞的仪式。城中各家十二三岁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饰,到楼上或在庭院里焚香拜月。男孩子祝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就是祈祷尽早科举中第,有个大好前程。当时有人作诗说:“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女孩儿就对月伫立,默默祷告,愿容貌美似嫦娥,皮肤白如明月。书里还记载了一个传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无盐的女子,是天下最丑的女人,因为幼年拜月,后来以德行好的理由被选入皇宫,但皇帝没有宠幸她,就是因为她貌丑,没有跟她同房。有一次,皇上在赏月时看到她,见她姿色异常美丽,就很喜欢她、宠爱她,并立她为皇后。[6]
宋代诗人刘辰翁有诗《虞美人·壬午中秋雨后不见月》有“笑他拜月不曾圆”一句。这首诗写中秋节下雨,雨后天上阴云不散,看不到月亮,儿女要拜月而不能。按以上记载,宋时祭月与后世颇有不同,一是拜月者是少男少女,明清以后男不拜月,但以成年妇女为主;二是这时拜月仪式比较简略,没有准备食物做供品。

三、明清时期中秋节以拜月、团圆为主要习俗

   到了明朝,中秋节的习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各种节庆活动,但是整个节俗的内容有显著的调整、变动。
   首先,中秋节不再以赏月活动为中心。这时,唐宋时期那种浪漫抒情的赏月传统忽然淡化了,虽然许多风景特别好的地方还有比较热闹的赏月活动,但是在一般的地方,民众踊跃赏月的情景不见了,各家的中秋活动不一定要包括赏月。在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里有对中秋节的大段描述,其中没有对赏月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对祭月的详细记载。可以说,拜月祈福是明清时期中秋节的最隆重的内容。唐宋时期有一些民间拜月的记录,但是民间拜月并不兴盛,也没有明显地被结合到中秋节习俗中来。到了明朝,才明确出现了中秋节拜月的较多记载,而且明清时期拜月基本取代赏月成为中秋习俗的重要内容。月亮神话和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唐朝中秋节的产生使月亮神话有了一个具体的依附点,为月亮神话提供了更广阔的存活空间。
其次,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并且此时有了“团圆节”之名。《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意思是中秋节前回娘家的已婚妇女,中秋节这天必须返回公婆家,因为这是团圆节。民间认为女子出嫁后就是公婆家的人,中秋节不回来就是这家没有团圆。
    第三,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亲友之间要互送月饼、瓜果等过节的东西。
    第四,明代出现了月饼这种重要的节令食品。开始月饼是作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现在节俗之中的,祭祀仪式完成后人们吃掉它,它也就成为人们过节时的食品。后来它成为独立于祭月之外的节令食品。祭月之风衰退之后,月饼在节俗之中的地位反而提高了。
    总体来看,明清之后中秋节俗的功利性内容显著增强了,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而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
四、“中秋节源自新罗”说是不能成立的

    从以上阐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秋节在我国由唐初的士大夫赏月风尚而发展成一个全民节日的过程。这一过程完全是发自本土社会生活与文化传统的,看不出任何异域文化因子。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中秋节是从新罗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朝鲜)引进的,如熊飞《中秋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两文即持此观点。[7]
    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唐朝时日本和尚圆仁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的相关记载:
十五日,寺家设馎饦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仍(乃)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续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8]
圆仁于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来到中国,于开成四年(839年)来到山东登州文登县赤山村,在赤山法花院住了八个月。法花院是唐时新罗侨民在中国建立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居住在附近的新罗侨民常到该寺院集会。当时周围居住的新罗侨民有二三百人。[9]
    圆仁在此停留期间,见到新罗侨民过此节情形,作了上述笔记。其中所说新罗八月十五节的习俗有三项:一是食俗:新罗侨民法花院侨民吃的是馎饦、饼食。馎饦是隋唐时期流行的面食,
是一种在水里煮熟的面片。饼食自周代到宋代都是平时吃的面食,“饼”是所有面食的总称,并不特指圆形的饼。如北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把饼分为“烧饼”“汤饼”“笼饼”三大类,其卷二“汤饼”条下说:“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yuè煮) 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而馒头谓之笼饼。”可见这里说的食品不是月饼。二是娱乐习俗:歌舞管弦;三是民间传说:此节原为庆贺新罗国战胜渤海国。显然,新罗八月十五节从习俗活动到文化内涵跟我国的中秋节都没有共同之处。
杨琳曾就熊飞《中秋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文反驳“中秋节源自新罗”说,他举出三条理由:“首先,从文化影响的一般规律来看,政治上、经济上占优势的民族通常在文化上也占优势,它的文化被处于劣势的民族仿效吸收·····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周边各国纷纷学习中国文化。在这种优势地位之下引进一个小国的节日来过,可能性是极小的。”其次,渤海国自唐中宗以来一直归附于唐王朝,被视为唐王朝的地方政权,新罗对渤海国的胜利对唐王朝来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唐人不会引进这种文化内涵的节日。第三,圆仁所记“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一事发生在文宗开成四年(893年),“而早在此前社会上已有过中秋节的习俗”。[10]
    虽然杨琳2003年发表的著作已经对此问题已有明确的反驳意见,但是刘德增教授又在2003年发表了《中秋节源自新罗考》,其中没有对杨琳文章的见解发表看法。刘教授翔实阐述了圆仁来中国求法巡礼的相关情况,但对“中秋节源自新罗说”并没有提供新的直接佐证资料。他列举了在圆仁笔记之前中国文献里对新罗八月十五节的记载:《北史·新罗传》:“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皮。”《隋书·东夷传》所记略同。《旧唐书·东夷传》记新罗风俗:“重元日,相庆贺燕饗,每以其日拜日月神。又重八月十五日,设乐饮宴,赉群臣,射其庭。”这几条资料是关于新罗宫廷节日活动的记载,说明在唐朝初期新罗已有八月十五日之节,而且在那里还是一个很受重视的节日。但是所记习俗与圆仁所记相近,也显示出与中国的中秋节没有相同的内容。刘教授认为唐朝只是士大夫在中秋赏月,还没有形成节日,以此说明中国的中秋节形成远在新罗八月十五节传入中国之后。本文不赞成此观点,认为唐初的士大夫赏月活动已初步具备节日性质,是萌芽状态的中秋节。刘教授也承认:“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的核心内容是家人团聚赏月,新罗人的八月十五日之节没有这项内容,他们的‘八月十五’乃若干人的欢庆活动。”尽管如此,他仍下断语说:“唐朝文人学士赏月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新罗侨民的节庆影响,到北宋终于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而在文章标题中更是提出“中秋节源自新罗”。他的论据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中秋节与新罗八月十五日之节有共同的日期,二是新罗八月十五日之节的产生期早于中国的中秋节并且流传于唐朝中国境内的新罗侨民之中,三是唐人有追求外来物品及文化的风气。至于与中国中秋节的习俗、内涵完全不同的新罗八月十五节怎么会影响中秋节,则没有论证,只是说“新罗侨民的八月十五之节对于喜欢‘胡俗’的唐朝人,不能没有影响。”也没有举出唐朝人参与过新罗八月十五节的资料。刘教授还认为:“新罗八月十五节庆‘设馎饦饼食等’,当为中秋节吃月饼之源头。”但是对该结论没有加以正面论证。
    综上所述,“中秋节源自新罗”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尽管经过考证和辨析,我们可以指出这种说法的谬误,但是这种说法以专家观点的面貌在社会上流传时,还是很容易影响到一般读者的看法的。2005年3月30日北京科技报就以《中国的中秋节是舶来品?中韩再起争端》为题报道了《中秋节源自新罗考》的观点,并在网上发表,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2005年韩国申报成功“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已经给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中朝(韩)中秋节源头之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虽然我们可以说清楚中秋节是发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在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中秋节习俗是很兴盛的,如朝鲜、韩国的中秋节(称作“秋夕”或“感恩节”)是和春节同样重要的盛大传统节日,朝鲜有一天的公假,韩国有三天的公假。新加坡的中秋节也过得十分隆重,甚至比国内还热闹得多,节期持续半月左右,每晚举行灯笼游行、巨型灯展、国际灯笼制作比赛、传统京剧表演、月饼群英会、赏月诗会、猜灯谜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官方民间广泛参与,在新加坡的欧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也参加到华人的节庆活动中来。[11]如果朝鲜、韩国或新加坡与我国同时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能否胜出,不容乐观。即使仅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应该尽快采取充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繁荣我们的中秋节文化。
(本文已发表于论文集《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6月。408页。
[1] 杨琳已经在其专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中罗列了“宋代形成说”的诸家表述的要点,并且清楚地爬梳了这种错误说法以讹传讹的过程,然后明确提出中秋节形成于唐初的观点,并作了较有说服力的论证。

[2]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

[3]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册),801页,中华书局,1980

[4] 矫玲玲:《中秋夜月色更明》,生活报,2004926,第29版。

[5] 黄杰:《宋词与民俗》,5456页,商务印书馆,2005

[6] (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卷四,第1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7] 前文发表于《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后文发表于《文史哲》2003年第6期。

[8] [日]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

[10]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320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1] 马誉峰:《感受新加坡:一个中国人的观察与思考》,44页,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2004




[ 本帖最后由 黄涛 于 2009-1-29 17:5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2: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