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5|回复: 2

清明寒食节专题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 06: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勃辑:清明研究论文目录(部分)
1、        张丑平:《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本文对宋代之前的上巳、寒食、清明节日的民俗演变和节日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探讨。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上巳、寒食、清明节在宋代之前的演变。在唐代之前,上巳、寒食节作为独立的节日而发展,清明则是一个标记时序的节气。唐宋时期,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这三个节日的娱乐性逐步增强,活动事项增多,三个节日也呈现出融合趋势。 第二章主要概述了魏晋到唐宋时期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文人集会的情况。重点分析了不同时期五个节日文人集会的文化氛围及特点。 第三章论述了上巳、寒食、清明节日中的五个重要活动事项。其中包括上巳节的流枣浮卵和祓禊习俗,寒食禁火、清明赐火习俗,清明节插柳习俗,寒食、清明节荡秋千习俗。本章考察了这几个民俗事项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发展,揭示了这几个活动事项背后的文化根源,并对这几个节日民俗事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意蕴作了分析。 第四章分析了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文学中的民俗心理:共同宴饮的群体体验与独自游赏的心灵感受;春天的乐感意识与节日里的感伤情怀;节日里的审美回忆与记忆中的节日情境。

2、        何海华:《论唐代寒食清明诗》(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5)
寒食和清明是唐代重要的两个时令节日,唐诗中有大量的描写寒食和清明的诗篇。寒食和清明之间有区别,但更多的是在民俗活动和文化内蕴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互为补充,因而,本文将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并界定一个术语“寒食清明诗”。寒食清明诗在《全唐诗》里远远超过其他节俗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唐代统治者对寒食清明的重视,并因此而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本文以寒食清明诗为切入点来分别探讨民俗文化内蕴,诗人的情感基调以及其艺术价值。第三章通过寒食清明诗了解其风俗,在考证的过程中得出“该风俗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变异性,且时代变异性显著”的结论,并结合风俗的历史性和诗歌的共时性来论证。节与节之间以风俗的历史性为顺序:唐代沿袭了魏晋时代寒食清明禁烟赐火的风俗,首次在法律的层面上将由来已久的上坟扫墓纳入寒食清明风俗之中,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唐代在该节增添了众多的官民狂欢的游乐活动,最后一点更具时代特色,也暗合了中华民族一贯蕴涵的趋乐心理。第四章从寒食清明诗中了解诗人的情感。在唐代的寒食清明节,诗歌的情感基调有冷与暖两个。冷代表凄清、寒冷、失意、感伤等种种情感,暖代表欢快、温暖、得意、喜悦等种种情感。

3、        顾宝林:《论宋代清明词》(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宋词中不少作品或题目或内容涉及到"清明",其内涵既包含自然的节气和传统文化的节日因素,也染上宋人特有的节日意绪。宋代清明节基本整合寒食、清明、上巳节日在内,相应地宋代清明词也是一个宽泛的集合性概念,包括寒食、清明、上巳节日词;另外为了论述的方便统而归之为宋代清明词。全文分为五大部分:一、引言,交代"清明"之义和宋代清明词的界定;二、春意的清明,节气风物的描绘,即宋词中自然景物的描绘,认为这是节气清明的表征,为节日的清明铺上一层时序背景,是构成节日清明的基础:三、愉悦的清明,节日清明的民俗表现,主要体现它赏春踏青等娱乐性活动;四、感伤的清明,这是宋代词人特有的情绪体验,主要集中在怀人思乡和伤春感时两个方面;五、余论。

4、        唐川子:《试论唐代诗人笔下的寒食节民俗》(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 S2期)
通过对唐代“寒食诗 ”所反映的当时寒食节民俗事象的钩沉 ,及诗人们在寒食节期间民俗心态的探寻 ,粗线条地勾勒出唐代寒食节的民俗生活相;从民俗史的角度为研究和认识唐代文化打开一个小窗 。

5、        罗时进:《孤寂与熙悦──唐代寒食题材诗歌二重意趣阐释》,载文学遗产1996年02期。

6、        张玉娟:《宋代清明寒食词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8)宋代清明寒食词是民俗与文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反映了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特质,又展现了宋代文士们独有的精神风貌及文化性格。本文力求从节日文化的视角,对清明寒食词中反映出的社会习俗、文化现象、词人的创作心理以及词作的艺术风格进行综合研究,由此分析词这一文学样式在宋时盛行的原因,论析宋代词人创作个性及文化性格的特征,进而全面把握宋词的本质内涵、深层意蕴及艺术特征。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清明寒食节的起源及发展,并对宋代清明寒食节的节日习俗及活动作概括介绍。第二章介绍了清明寒食词的创作概况,对清明寒食词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并从《全宋词》中整理出317首清明寒食词,分析了清明寒食词在宋代兴盛的原因。第三章阐述了宋代清明寒食词中展现的社会习俗及文士心理,剖析宋清明寒食词的人文内蕴。第四章对清明寒食词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从艺术风格、艺术手法、唐清明寒食诗与宋清明寒食词的比较中对宋清明寒食词作重点分析。

7、        戴怡:《唐诗寒食考述》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年 03期
寒食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很重要 ,在唐诗中有着大量的描写寒食节的诗篇 ,从中显示出寒食节在唐朝特有的风俗 ,还有文人在这个节日中的种种心态 ,比如 :怀念祖先 ;感慨个人的命运 ;思乡怀友 ;热爱自然以及隐逸情怀等等

8、        曹鑫:《清代至民国时期江苏省清明扫墓风俗研究》,载甘肃农业2006年 11期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生者祭奠死者、怀念亡人的特殊日子。而清明扫墓的风俗更是它是核心,本文旨在阐明扫墓风俗在江苏南北两地所表现的独特差异性。通过对两地差异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徐淮与苏浙民俗区的风俗特点。

9、        张勃“《论官方与民间合力对寒食习俗的影响》,载齐鲁学刊 2004年 02期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汉代以来,寒食节或禁而不止,或昌盛于世,或不禁而止,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寒食节兴衰的历史反映了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相互作用,也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出这种作用的深度和广度。从寒食节的兴衰可以看出,一项习俗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没有行政力量干预时,习俗只取决于民间力量自己的变化,与官方力量无关,但在二者构成特定关系的社会中,一项习俗的兴衰与变迁就只能取决于这两种力量之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10、        林继富:《走出清明节解释的两个误区——兼论杜牧〈清明〉的原真意义》,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05期
清明节气日的预兆功能是清明节文化形成的基础。清代至民国时期地方志记录的清明节习俗是清明节文化在地化的鲜明表达。在清明节演化过程中,地方知识对清明节文化的形成以及清明节对地方文化体系的建构具有特殊价值,清明节气对清明节文化建构和被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将清明节的文化基因和地方知识作为分析框架,杜牧《清明》原真意义便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11、        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 03期
寒食节 ,因禁火寒食 ,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以往对寒食节的研究多采用研究历史事件的方法 ,考察寒食节这一属于民众生活范畴的民俗事象的历史 ,更多地关注民俗事象的时间 ,关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民俗事象的相似性 ,注重史家叙事 ,而忽略了对民俗主体———民众———的审视。本文将目光投射在民俗主体上面 ,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 ,关注他们如何在历史大背景之中 ,在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之上 ,在集体无意识之中进行着有意识的文化创造 ,并试图运用以流证源的方法 ,得出寒食节起源实与介子推密切相关的结论

12、        本报记者 殷泓 实习生; 曲一琳; 沈亚军; 史楠 钱建强:《清明节:从“墓祭”之礼到清雅寄幽》,载《光明日报》2006-04-04。

13、        江兴龙; 吴正彪; 张明珍:《论清明节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思考》,载《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 04期
在阐述清明节与其习俗定义和清明祭祖由来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揭示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和有效保护的角度入手,对清明节传统文化的传承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4、        丁柏峰:《清明习俗及其社会功能》
清明节是最具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的节日之一。鉴于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梳理传统清明习俗,探讨其独特的社会功能,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年节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较具深度和历史感的把握与认识。

15、        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载《民俗研究》2007年 01期

16、        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该节日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到现代社会仍然很受重视,而在节俗的形式与内涵上有所调整和革新。鉴于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今天如将清明节设立为公休假日,应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故提出相关建议。

17、        陈泳超:《寒食缘起:从地方性到普泛化》,载《民俗研究》, 2008年 02期

18、        刘晓峰:《寒食与山西》
寒食的起源问题,是学术界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日本中村乔教授对《荆楚岁时记》的文本考证入手,第一次就寒食研究中的地域性因素进行解剖和分析,认为依据“分野说”,山西(晋)的属星为参星,按照上古星辰信仰有关参商相仇的神话传说,山西(晋)与大火星之间存在对立关系。这种特殊的对立关系,导致山西地方形成了与大火星变化相呼应的特殊的寒食文化。而唐代寒食节地位的空前提高,也和“唐”与参星信仰的潜在关系有一定关联

19、        李锋军:《寒食节插柳节俗探源》
寒食节插柳的节俗由来已久,对于这一节俗的起源及其蕴涵的原始文化意义,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至今难有定论。本文认为:寒食节插柳滥觞于西用初期的"禁烟取火"制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它是现实生活在节俗中的具体反映。

20、        高专诚:《历史和传说中的介子推与寒食节——兼论寒食节的产生和早期发展》寒食节是为了颂扬和纪念介子推而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山西历史文化中的闪光之处。本文拟就寒食节的产生和早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从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动因,以及民间传说多彩演化的角度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以期对于这个重要节日及相关问题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21、        纪轩文:《清明时节“乱纷纷”——对农村“吃清明会”现象的调查与思考》,载《四川监察》1997年 03期
如今,一种"吃清明会"的古老家族聚会形式又在农村死灰复燃,悄然兴起。据调查,仅垫江县周嘉镇,"吃清明会"的家族就有50多个,该镇某村刘氏家族"吃清明会"共集资3万多元,声势浩大。某乡汪氏家族"吃清明会"也盛况空前……保守估计,全县"吃清明会"的家族在150个以上,多者上千人,少的也有近百人参加。邻近县、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勿庸置疑,"吃清明会"已成为当今农村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忧心的社会问题

22、        周淑芳:《清明诗:诗人在春光感召下的风情宣泄》,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02期
清明诗寓有许多诗外的意义,有诗人所特有的身世及个性爱好,有他们的不平之鸣与君国之忧,所谓一诗一世界。有些清明诗可以说是用诗人的血泪写成的,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优秀的清明诗所提供的审美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它所选择的表象不仅能使人产生有意识的联想,而且也能同时引发人们无意识激情的联想。

23、        习之:《清明过后话清明——关于清明节祭祖怀古的现状与思考》,载《山东消防》, 2003年 04期

24、        陈泳超:《寒食节起因新探》,载《晋阳学刊》1991年 05期

25、        杨根来; 刘晓峰; 杜尚侠:《清明:融入中华民族生命文化的节日》,载《中国社会报》, 2008-03-26

26、        李玉英:《互助农村汉族地区的清明节俗及其发展变迁》,载《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 02期
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农村汉族地区清明节各种民俗活动的考察,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清明节诸种民俗事象所负载的民俗观念,进而通过分析部分民俗事象的发展变迁,认为该地区清明节在保持原有清明节俗基本内容和功能的基础上,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色彩更趋浓厚。但这种发展变迁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其本身反映的民俗观念和实际发挥的功能并没有发生变化。

27、        黄涛:《重建清明习俗的文化精神》,载《文汇报》, 2006-04-05

28、        武晔卿:《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合流考》,载《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 10期

29、        杨琳:《清明节考源》,载《寻根》载1996年 02期

30、        记者; 陶忠辉 实习生; 徐蓓; 武汉大学民俗学家; 徐少舟; 华中师大民俗学专家; 陈建宪; 省民政厅副厅长; 余琳:《清明节,我们怎样过?》,载《湖北日报》 2008-04-03

31、        刘雪枫:《清明节:太阳的节日》,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4-14

32、        田苗:《旧重庆过节——清明到端午》,载《红岩春秋》2002年 03期

33、        王赛时“《唐代的寒食风俗》,载《民俗研究》1990年 03期  

34、        傅湍薇:《我们需要怎样的清明文化》,载《中国教育报》, 2008-03-28

35、        李晨光:《寒食节考》,载《文史月刊》2003年 04期

36、        甘犁:《年节中的巴渝风•清明》,载《红岩春秋》2008年 02期  

37、        吕清义:《三明市清明节习俗的调查与思考》,载《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1 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6: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晓峰]寒食不入日本考

[摘要]唐代是中国民俗传播日本的重要时期,寒食节当时已为遣唐的日本人所知,但有意识未导入日本。其原因在于寒食与日本的本土文化不相容,在于日本人关于秽的观念。在唐朝作为寒食重要内容的皇帝赐火,因为秽的妨碍,在日本很难出现;在中国给寒食带来强大生命力的扫墓之风,因与秽的观念相矛盾,同样无法影响及日本。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09-4-1 06: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6: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大小受限制,一些文章无法传上来。相关文章参见中国民俗学网的清明寒食节研究专题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ra=page%3D1#pid857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