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2|回复: 1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舞台-陕西民间艺术表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7 1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北说书:流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地区的一种鼓书。过去均为盲人演唱。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绑在小腿上的,以两块木板制成的甩板,和绑在手腕上的,称“嘛喳喳”的一串小木板,这是作为打节奏用的。陕北说书长期在农村演出,唱词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
    唢呐绝活: “中华民间绝技大赛”金奖的获得者袁学民从小爱好唢呐吹奏,掌握了一身演奏绝活。他的“唢呐吹奏喷火”、“口鼻同吹8支唢呐”,技术纯熟、演技绝妙,在阎良大大小小的乡村十分有名。
    秦歌十三狼: [秦歌]是以歌曲的形式充分展现秦人秦风秦韵秦文化的一种新的演唱形式。[秦歌的特点]粗犷.豪放,纯朴激昂,阴柔婉转,热情歌颂秦地的人文.历史.旅游...表演者:吕小平,艺名十三狼,秦歌第一人,出版发行有CD.VCD《月圆回家》《秦娃》《八大怪》专辑,短期内,十三狼的秦歌唱响大江南北,在陕甘宁青.武汉.广州等地每到一处,声惊四座,盛况空前;在三秦大地非同响,引起业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陕北民歌: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重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
    民间鼓舞:陕西省户县陈利民间舞鼓艺术团现有团员100多人,有龙队、狮子队、舞鼓队、高跷队、社火队、竹马队、早船队。节目有《龙狮鼓舞》、《大唐迎宾鼓》、《流星转鼓》、《黄河激浪》、《安塞腰鼓》、《欢庆锣鼓》等等,其中《龙狮鼓舞》获得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
    皮影表演: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陕西又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皮影有着独特的魅力,从场外听起来完全是一个几十人组成的大乐队,到场内看只有五个人。每个人都操四五件乐器,眼花缭乱却又忙而不乱,表演者杨飞,著名的皮影收藏家,皮影设计和雕刻家,皮影表演艺术家,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风》、《外国人看中国》,以及陕西、西安、辽宁、苏州、 广州电视台等,多次采访、拍摄了杨飞夫妇的皮影收藏等题。
    提线木偶: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县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它的音乐、唱腔、道白、偶人造型及舞台艺术都别具一格。
    秦腔表演:秦腔,通称“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因采用梆子击节,又名“梆子腔”或“恍恍子”。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
    陕北跑驴:又称老娘送闺女。为喜闻乐见的民间花会形式。跑驴的道具主要是“驴”,多采用铁、木、竹结构制作。经过裱糊而成,色状为黑白两色。表演时配乐。节目形式活泼、内容新颖、时代感强等特点。
    紫阳民歌: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
    弦板腔小戏: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
    子长唢呐:子长唢呐杆粗碗大,其音乐特点是粗犷、奔放、热烈、明快、舒展、宏厚,旋律清晰,刚柔相济、委婉动听,且具有纯朴、优美、浓郁的陕北风味。
柞水渔鼓:柞水渔鼓沉积、融合了粗犷豪放的秦文化和细赋柔情的楚文化,其音乐灵性特色显明,汇集了小调、花鼓等多种曲艺,形成了多调式、多旋律、多声腔体系,演唱形式别具一格。

福客福厨小吃城
为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效自救,让一些频临灭绝的传统技艺得以生存发展,为其提供一个发展平台,福客民俗文化公司和西安曲江大雁塔景区管理公司合作,在大雁塔北广场建立一个地域性强、独具特色、以陕西地方风味小吃为主的餐饮文化娱乐城。
        福客民俗文化公司与西安曲江大雁塔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打造的“福客福厨”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民俗文化味觉之旅体验店,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一品陕西地区的民俗风味小吃,而且可以通过通透式的操作间了解到整个制作流程,并在体验店三楼搭建专业演出舞台,以进行民间艺术小型演出。

福客民俗网,长期致力于开发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始终秉承“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承华夏千年文明”的经营宗旨,取得了骄人的经营业绩,而且在社会各个领域,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福客民俗网成为中国最为专业的民俗类网站。公司主要经营民俗工艺品、民俗演出、民俗餐饮、民俗旅游等业务。

       地方特色小吃
岐山哨子面:岐山臊子面历史悠久,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柔韧兼而有之。是民间传统的面食佳品。
陕西凉皮:主产于关中地区,加工时,要先洗出面筋,淀粉调成糊,盛入金属凉皮箩上锅蒸制。调制时,加入蒸烹面筋块、时令蔬菜,调味品有醋、酱、蒜汁、味精、盐、辣椒油、香油等,吃时别有风味。
乾州豆腐脑:乾州豆腐脑以洁白细腻,如乳似脂而闻名遐迩。乾州豆腐脑由于水质特别,制成颜色雪白,鲜嫩光洁,翻而不散,搅而不碎,再加上食用时调料讲究,红白相间,咸辣清香,爽滑利口,香味扑鼻,诱人食欲。
洋芋擦擦:洋芋擦擦是陕北传统饭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库勒”、“丸子”(榆林的叫法,不解!)。洋芋就是土豆。此菜加工时将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同面粉搅匀,上笼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面、酱、醋、葱油或香油。若用炒锅快火炒出,其味更佳。
牛羊肉泡馍:传统的牛羊肉泡馍,首推古城西安。西安的牛羊肉泡馍,讲究工艺,烹制精细,火候到家,肉烂汤浓,料重味醇,馍筋光润,绵韧适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且具有食疗滋补作用。
   西安腊汁肉:腊汁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人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用白吉馍夹腊汁肉,更是别有风味。俗称腊汁肉夹馍。
灌汤包子:灌汤包子是西安有名的风味小吃。蒸熟的灌汤包子形状像软缎灯笼罩似的,馅成球,汤浮馅。
它的特点是皮薄、馅嫩、汤鲜,佐以酱油、醋、香油、辣子油、蒜水等调料,吃起来汤、馅醇鲜,味美爽口、营养丰富。以大麦市回民食品街贾三兄弟的灌汤包子味道最佳。
合阳踅面 :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用荞面做成。或干捞,或带汤,悉听尊便,须手再用笊篱捞一些鱼儿粉,然后调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红油)、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
扯面: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为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等。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 ,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biangbiang面(梆梆面):梆梆面是汉中市的风味食品,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猪油即成。其特点是酸辣鲜香,利湿暖胃,是一种含有一定脂肪、B族维生素和钙、磷、铁的面食小吃。真正的陕西话叫做“biangbiang面”。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辣),吃起来十分过瘾!
荞面活络:饸饹多用荞麦面制成,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 P、维生素 B1、 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网上还流传着乔面禾洛,乔面活络,荞面合络。
水盆大肉:是西安特有的夏令小吃,以猪肉为主料,用水盆锅烹制而成。油大、肉肥、汤烫。
    吃法有两种,一是食时配白吉馍佐餐;二是将坨坨馍掰碎放在碗里与水盆大肉一起吃。两种吃法都应佐以泡菜、糖蒜、香菜、甜面酱及葱白段。
    特点:肉嫩汤鲜、滋味醇厚,食后有清凉之感,为消夏祛暑的可口美味。
甑糕: 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现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变而成的甑锅蒸制而成,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制作: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 (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八宝甜饭:八宝甜饭既是陕西城乡筵席上的一道佳肴.又是城乡居民春 节宴客的必备美馔,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尤以点燃烧 酒、火化红糖而引人人胜。
渭南时辰包子 :时辰包子,是渭南市最有名的地方风味小吃。据新编《渭南县志》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渭南城就有了卖包子的,但因质量不稳定,时卖时停。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了一个卖包子的名家,叫张懦坤,他的包子味道特别香美,远近驰名,以致供不应求,时辰一过,便买不到,这才由顾客口里传出“时辰包子”的名字来。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出了一个卖包子的名家,叫王德本,他的时辰包子,继续和发展了张懦坤的传统,在技术操作和风味特色上,都超过了张懦坤。人称“包子王”、“气死坤”。
乾州锅盔:乾州锅盔历史悠久,始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这种锅盔香味异常,既耐饥,又久放不馊。后又经不断改进,更加可口。
西安千层油酥饼:千层油酥饼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僧历经艰险,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后,即专心致志翻译经书。唐高宗李治为表彰唐玄奘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当唐僧译经达千卷时,特命御厨做“千层油饼”予以赏赐。这种饼就在长安风靡起来。后经历代相传至今。此饼以层次分明,色泽金黄,脆而不碎,油香不腻而著称,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宁强王家核桃烧饼:其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核桃还具有壮腰补肾、润肠通便的食疗作用。
石子饼:七十年代,关中一农民有冤,地方不能伸,携此饼一袋,步行赴京告状。正值暑天,行路人干粮皆坏,见其饼不馊不腐,以为奇。至京,坐街吃之,市民不识何物,农民便售饼雇人写状,终于冤案大白。农民感激涕零,送一饼为其明冤者存念。问:何饼?说:石子饼。其饼存之一年,完好无异样,遂京城哗然
兴平云云馍:“云云馍”是陕西省兴平县独有的传统风味食品,因其形状似一片流云而得名。20世纪初,又兴平县店张驿贾姓和县城柳姓两家专营。因其 色,香,味形俱全,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同州枣沫糊:1000多年来,这一风味食品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红枣为缓和滋补药,营养相当丰富。干枣含糖量为60%~70%以上,而且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有“天然维生素丸”之誉,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对浮肿、高血压、肝炎、贫血等病症有一定疗效,还有抗菌防癌作用。所以民间有“一日三枣,一辈子不老”的谚语。
西安蜂蜜凉粽子:西安蜂蜜凉粽子,历史悠久。陕西盛产蜂蜜,产量居全国第=;陕南和关中部分地方盛产糯米,制作蜂蜜凉粽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蜂蜜和糯米,营养丰富,还有许多食疗作用。因此,蜂蜜凉粽子,在西安、关中和陕南,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夏令风味食品。


                                                                                                       福客民俗网--福客福厨
发表于 2009-4-12 11: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北说书]毛主席在延安(最新修订版)(很霹雳哦)
狄 马  编撰

【大起板】弹起三弦定准音,
我把各位观众一声请。
大家坐好我开本,
说一段段延安的旧事情。

有人问我讲何人,
书中间说出来个毛泽东。
毛泽东,实在能,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瑞金城里吃了紧,
东跑西杠到了吴起镇。
一看见老刘家的四孔烂窑洞,
老毛下马开了声:

(白)哎呀,这个弯子绕大了——

人匹马袱都安定,
猛然想起事一宗。
有人问说甚事情,
落住我的三弦表表明:

          (白)话说民国24年,老毛的队伍到了陕北,来年冬上就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得老蒋停了内战打日本。从此,老毛就在延安城里安营扎寨,过上了好光景。可领袖再能也有本难念的经。这一天,老毛从炕上起来,浑身不自在。警卫员忙问,主席,往常你欢天喜地,今天为甚长哼短气?哎,小鬼,你想听了?当然想了嘛!哎,小鬼呀,你就听着——

我说,小鬼呀,小鬼呀,

拔起黄连带出根,
提起主席也是个苦命人。
十三四岁定了门娃娃亲,
没过几年就离了婚。
后来闹革命到了北平,
我在北大图书馆来打工。

(旁白)噢,就是现在的“京漂一族”嘛!

北大有个教授叫杨昌济,
我少吃没喝住在他的家里,
杨家有个女儿叫杨开慧,
性格温柔又美丽。
那天我趁教授上课不在家,
我给她就送了一朵玫瑰花,
好不容易和开慧配成了对,
后来却被军阀害得死去(伤心地)。

井冈山上又认识贺子珍,
耍拳弄棍样样能,
可就是脾气有点杠,
动不动就跟我玩手枪。

你看人家周恩来、刘少奇,
人家都有个好婆姨。
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
人里头就数我毛泽东可怜(伤心地)

主席越说越伤心,
临完忍不住动了哭声。
警卫员一看事不妙,
忙忙就把总司令叫。

总司令一听笑吟吟,
说这几天延安来了个洋女人。
百家姓上她是姓史的人,
人人都把她史沫特莱称。

思想进步有文品,
不妨和她谈谈心。
从此史婆姨窑里多了个人,
半夜三更传出来些湖南口音。

有一天太阳下来一竿子高,
子珍把饭做好不见老毛。
可沟二洼喊男人,
就是不见老毛的人影影。

警卫员咳嗽眨眼睛,
她提了把手枪就起身。
【武板】一脚踩开两扇门,
老毛正和这女人啦革命。

子珍一看怒气生,
枪口一指骂脱笼:
帝国主义的女人都不正经,
资产阶级还想把无产阶级来占领?

史婆姨也不是省油灯,
一把揪住贺子珍。
连推带拉缴了枪,
还把子珍推了个屁股蹾。

领袖一看笑吟吟,
推得好来真带劲。
美国人民志气高,
这叫人不犯我来我不犯人!
气得子珍要拼命,
怕得领袖钻进了串水洞。
夫妻分居闹离婚,
最后把贺子珍送到苏联去看病。

听书的观众你们详细听,
他怎能放心那个斯大林!

从此领袖成了一个人,
孤苦伶仃不好盛。
白天没人烧窑洞,
晚上没人捂脚跟。

人说福大有救星,
又说前世婚缘天配成。
有一天领袖到抗大作报告,
有一位女子给他眨眼睛。

说他妖,她实在妖,
走起路来好像水上漂。
留了个电打的烫发脑,
好像骨里里羊毛燃枣糕。

领袖越看越可心,
烟屁股烫手没觉得疼。
一连讲话八小时整,
晚上就约到了杨家岭。

(旁白)那叫什么名字嘛?

哎,不提她的名字还在罢。
提起她的名字都害怕。
她的名字叫江青,
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女妖精。

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
世上的英雄爱美人。
豆角蔓蔓爬杆杆,
两人好成了面粘粘。

白天手手拉住练书法,
晚上耳朵咬住啦话话。
一个说,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一个说,咱们慢慢弄他个持久战。

政治局委员不吭声,
警卫员气得可不行。
江青夜夜来了胡纠缠,
全人类的大事叫谁管?

一状告到主席团,
恩来笑嘻嘻把稀泥灌:

(白)“小鬼啊,这事你们不要管啦,主席也是人嘛!”

警卫员越想越不平,
定了个计策要整江青:
六六提了三十六桶水,
一下都泼在个地溜坪。

十冬腊月天气冷,
石台子一下都冻成了冰棍棍。
公鸡一叫天快明,
江青提裤出了门。

(高兴地说)哎呀,毛哥哥不仅能闹革命,
各方面都是个好男人。
心里越盘算越高兴,
猛听见脚下刺溜一声。

小鬼们笑得把嘴抿定,
枪栓一拉喊口令:

(男白)“什么人?口令!”
(女白)“口令,口令,老娘口里全是冰” (带哭声)
(男白)“什么人,不喊口令还骂人了,啊?”
(女白)“救人,救人,我的名字叫江青!哎----” (带哭声)

惊动惊动都惊动,
老毛提个马灯出了门。

(白)“毛哥哥,毛哥哥,有人欺负你的女人!” (带哭声)

哎呀,妹子呀,
头上怎么成了杂草棚?
大豆高粱挂满身。
哥哥呀,哥哥,
我叫人欺负得活不成,
快把你妹子扶起身。
叫妹子,那不行,
共产党人讲的是自力更生。

江青一听这句话,
心上好像刀子扎。
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
十个男人有九个没良心。
腰脊骨跌断你不心疼,
还讲什么自力更生?
山羊绵羊分开走,
从此咱一刀两断丢开手。

          (白)话说江青本来就是个好强的女人,摔了一跤不要紧,老毛叫她自己跌倒自己爬,伤心地哭了半个月鼻子,赌神发咒再也不上老毛的门。她这一走不要紧,把个杨家岭上的领袖急得饭也不吃,眉眼局得渠黑,阴阴晴晴地就害起病来了——
【苦板】花椒树上落雀雀,
一对对剩下个单爪爪。
你这一走不要紧,
撂下你哥叫谁心疼?

擦着一根洋火点着个灯
长下一个枕头短下个人。
前半夜想你吹不熄个灯,
后半夜想你翻不转个身。

一床被子一条毡,
一个人睡觉怎就这么难。
今黑夜还要见不了面,
从今后再也不管全人类。

恩来一看着了危,
忙找江青把礼赔。

(白,带哭)江青,江青,快快上门救人——

江青一听把眼瞪,
不要问人我知情。
我跌倒他说要自力更生,
他今天怎么也要救人?

(男白)江青同志呀,你要顾全大局嘛——
(女白)大局,大局,到尔格我还大腿疼,我不去——

我说,江青呀,江青呀

马列主义有几十本,
生搬硬套使不成。
老周说的你如还不信,
我把老毛的话给你学两声:

(女白)他说什么了?

他说,一旦叫江青转回门,
定把倒水的小子点天灯。
江青听罢心欢腾,
笑眉果断出了门。

    (白)大家再听一听老毛,正睡在炕上,眉脸黄黄的,指甲长长的,一听见外面老周和江青说话,一个鲤鱼打挺从炕上爬起,鞋也没穿,衣裳也没换,赤脚打胼,就往外奔,门槛上“扑通”拌了一跤,一个自力更生就爬起来了,跑到了当院前,看见江青,就唱起来了——

【男声】一听见妹妹唱着来,
热身身扑在冷窗台。
风尘尘不动柳梢梢摆,
什么风把妹妹你刮来?

【女声】鸭子喝水得碌碌转,
想离延安撂不下汉。
有个男人浑身暖,
到冬天顶烧一驮炭。

【合唱】骑上骆驼风头头高,
人里头就数咱们二人好。
太阳下来又落了,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再说老毛自从和江青好了以后,整天暖窑热炕不出门。一连几天政治局委员见不了面。这一天太阳都照得垴畔上了,还不见老毛来开会。朱德就约上刘少奇,说咱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嘛?全中国都等他一个人呢,他就不管了?两个来到老毛的院前,把耳朵竖起一听,朱德说,那敢好像吃螃蟹了吗?刘少奇说,你怎知道是吃螃蟹了?不吃螃蟹为什么说,扳腿,扳腿?又听了一会,觉得还是不对,刘少奇说,吃螃蟹了,我看是吃洋芋擦擦了,朱德说,你怎知道是吃洋芋擦擦呢?不吃洋芋擦擦,江青怎么说,擦给下,擦给下!这两个越看越上劲,没发现背后有人拍了一打,说,看什么!两个慌忙转身,一看是周副主席,就不好意思,说我们也是关心主席,怕太劳累影响大局嘛。周副主席就批评他们,太不像话!你看人家小平就没来嘛?这两个一听说小平没来,就得了个脱笑,眼睛笑眯眯地都盯住前面,周副主席一转身没要紧,看见一个人正往这边动。

话说周恩来一转身,
抬眼就看见了一个小后生。
肩上搭着一块白手巾,
浑身淌水湿淋淋。

背上背着一摞砖,
手里头还拿着一个小板凳。
若要问他的名和姓,
他的名字就叫邓小平。

这就是陕北说书的一个小段,
书名字就叫《毛主席在延安》。
这就说,人生万事如流水,
人人都少不了把黄土钻。

众明公不信往路上看,
入土的都在土上站。
空留下笑话一段段,
扬名立万不如来荞麦园吃上一顿饭。

延河年年添新水,
宝塔日日落灰尘。
只听见后人传古人,
没见过古人走下脚踪。

收住我的三弦落住音,
各位贵宾一定要当笑话听。
说得好来,大家鼓个掌提精神,
说得不好,就当刮了一阵风。

草于 2006年1月18日
修改于2006年3月1日 
这里有音频:http://www.xici.net/u4524249/d78758955.htm
原帖地址:http://bbs.sbctyyw.com/viewthread.php?tid=8789&extra=page%3D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4 16: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