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4|回复: 0

汉画中所表现的孔子好学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4 22: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画中所表现的孔子好学精神
刘  辉
汉武帝以后,儒学显盛,孔子自然就成为现实社会中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尊孔的思想也体现在了汉画里。汉画中有关孔子的图像,形式多样。鉴于目前对这些图像在某些方面的认识,或许尚有不妥之处,因此有必要作认真地探讨,以利于进行深入地研究。
司马迁对孔子作了高度地评价:“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非但孔子渊博的知识为世人景仰,其所创立的儒学的影响力也居诸子百家之首;但博学与其好学是分不开的。孔子的好学精神就反映在了汉画里,让我们通过汉画像石与文献的记载说起。
一、汉画中学无常师的孔子
孔子学无常师的学习态度,为世人所称道。在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中,孔子不但向学识渊博的人学习,向农夫、儿童学习;还向善的学习,向不善的学习即把不善的作为借鉴。汉画里就形象地再现了这样一个好学的圣人。表现勤学的孔子的画面,大致有三种形式:孔子向老子学习;孔子向项橐学习;孔子同时向老子和项橐学习,其中最后一类出现得最多。
1、孔子向老子学习
老子,是周朝掌管藏书的史官,以渊学闻名于世,世传孔子曾向老子学习。此故事见于《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鲁南宫敬叔言鲁君:‘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王符《潜夫论•赞学》也说:“……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夫此十一君者,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朱杰勤先生在《秦汉美术史》中说:“《魏志•仓慈传》注:‘汉桓帝立老子庙于苦县之赖乡,画孔子像于壁。’”[1]在老子庙中画孔子,极有可能画的是孔子见老子。
孔子向老子学习即“孔子见老子”的汉画,刻画在四川新津县宝子山4号石棺上:画面右边一组二人,旁边题刻文字为“东海(?)太守”和“即墨(?)少君”。中间一组三人,从右至左依次题刻“囗子”、“孔子”和“老子”,孔子躬身向老子作求教状。最后一组二人,依次题刻为“神农”、“仓颉”。[2]人们为了充分展现好学的孔子,还刻画了其向儿童(项橐)学习的画面。
2、孔子向项橐学习
项橐是名不见经传的少儿,传说孔子也曾向其讨教过问题。汉画中出现有孔子与少儿的画像。目前对此少儿身份的认定有两个观点,一是推测为项橐,二是否认是项橐。但这两个观点均靠臆度,没有作过合理的考证。
比如,有人认为:“在汉代画像石历史人物故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儿童是孔子见老子图中的小儿,不仅山东汉代画像石上常见,陕北、四川等地画像石上也有。这个小儿从前被释为七岁为孔子师的项橐(佗),但山东平阴实验中学晋墓出土的画像石上有榜题,虽然难以准确释读,但非项橐无疑。”[3]
鉴于目前对项橐身份的争议,要研究汉画中孔子向项橐学习的故事,首先要确认其中与孔子对话的少儿是否为项橐,因此,这就有必要先从对少儿身份的考证开始。
孔子礼遇项橐的故事记载于《史记•甘茂传》中:“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战国策•秦策》中记载的是“夫项橐”。《论衡•实知篇》:“夫项託七岁教孔子。”没有文献记载孔子向其他儿童学习的故事。说明汉画中出现的儿童只能是项橐,也证明有关孔子与项橐之间的传说,至少在战国末期就存在了,到汉代依然流传着。
现在再来看山东平阴实验中学出土的7号石画像,画面分二格。上格“右边一人躬身向左,脑后榜题‘老子’;其前一小儿与之对立,小儿手上扬,头上方榜题‘太囗诧(詫?)’;小儿身后为孔子及其弟子,共12人,除左边第二人外,皆向右立。前面的孔子躬身侧立,脑后榜题‘孔子’;其后为‘左丘明’、‘颜渊’,皆躬身侧立;颜渊之后的‘闵子’回头与‘伯牛’对话;其后为‘冉仲弓’、‘囗囗’、‘子赣’、‘冉囗囗’,其后三人榜题不清,最后二人相对而语”。[4]
平阴墓儿童旁题刻的“太”字,“太”与“大”相通;把平阴墓儿童与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壁画墓[5]儿童旁的题字与文献之间对比:平阴墓中儿童旁榜题的“诧”字与“託”或“詑”字相似,应该属于“託”或“詑”字的误笔;[6]和林格尔墓儿童旁题刻的最后一字与“橐”字极相似,大约是“橐”的异体字;“橐”与“託”又是同音异体字。因此,根据文献记载再结合孔子问礼的汉画,可以合理地推理出平阴实验中学画像中“大囗詑”的“大”与“詑”之间无法辨认的字是“项”,即该儿童旁题刻的正是甘罗说的“大项橐(託)”。按,《索引》、《正义》皆云“尊其道德,故曰大”。大项橐,即伟大的项橐。然而《战国策•秦策五》称作“夫项橐”,只是称谓不同而已。也就是说,此类汉画表现的是孔子向项橐学习。
相传《列子》为战国时期的道家列御寇所撰写,他在《列子•汤问》中借助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嘲讽了孔子的无知。这当是儒、道之间相互排斥和诋毁而出现的虚构故事;但在汉代,人们可能认为实有其事,理解为是在赞扬孔子好学,不耻下问,否则不会刻画此故事。
后世流传多种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如明代《历朝故事统宗》卷九“小儿论”载:孔子“一日率弟子御车出游,逢数儿嬉戏于道中,有一儿不戏,孔子乃驻车问曰:汝独不戏,何也?小儿答曰:凡戏无益,衣破难缝……岂为好事。故乃不戏。遂低头以瓦片作城。孔子责之曰:何不避车乎?小儿答曰:自古及今,惟当车避于城,岂当城避于车。孔子乃勒车当道,下车而问焉。”日本平安朝时(相当宋仁宗时期)的《今昔物语集》卷十第九中有《臣下孔子路遇童子问答》,所载亦为孔子与小儿论难的故事。[7]以后在敦煌文献发现的《孔子项橐相问书》的内容,应该是汉代故事的承续,为汉代广泛传刻的孔子师项橐画像,作出了很好地注脚。
孔子向项橐学习的画像发现于《微山汉画像石选集》[8]:图20,画面分三框。右边一框,上面建筑里为主人生活的场景;下面门右边仙兽对语,门左边孔子左手拿帛带、拐杖,右手举一雉,其面前跪着项橐。以及武氏祠西阙北面的画像(图51),[9]画面分四格,由上至下的第二格,右边,项橐推独轮车面向左,孔子与其作对话状相对站立。因此,把此类汉画命名为“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如何?
3、        孔子向老子和项橐学习
汉代匠师为了集中表现孔子的好学,还刻画了孔子同时向老子和项橐学习的画面。该类画像,过去一直被人们称为“孔子见老子”。但是从画面里出现的人物和布局看,并非单纯的孔子见老子,因为孔子和老子中间还刻画了项橐。所以,依然要先弄清孔子究竟向谁学习。
山东嘉祥发现大量所谓的“孔子见老子”画像,例如《嘉祥汉画像石》[10]中,
图11,画面分二格,上格为“孔子见老子”。 孔子和老子分别在左右站立,他们之间站立项橐。孔子低头注视着面向自己的项橐;其身后三人,为孔门弟子。
图36,画面分二格,上格的“孔子见老子”图中,右边孔子手捧一只雉,低头与项橐对话,项橐的左边站立着老子。
同书的图47、图49、图51、图83、图93、图126;《武氏祠汉画像石》图69,也有所谓的“孔子见老子”,孔子与项橐作对话状,只是孔子手中有时拿帛带或一只雉、二只雉,其余的大同小异。
其他也有许多人认为,有孔子、老子和项橐的画像就是表现“孔子见老子”的故事。比如,陕西綏德军刘家沟也出土了“孔子见老子”汉画,[11]而山东郯城县庙山乡出土的“孔子见老子”汉画中,[12] 画面的左边,老子拄一杖,孔子站在右边看者老子,其身后站立的项橐一手推独轮车,一手托一雉,自娱自乐。最右边站立七个人。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小板申护乌桓校尉汉壁画墓,中室壁面上绘有“孔子向老聃问礼”,二人中间有下跪的项橐。
“有的孔子见老子故事,还刻出题榜,表明是孔子、老子。……老子和孔子之间,往往有一个小孩,一般认为即是项橐。”[13]
巫鸿先生也说:“(四川)新津石棺上的孔子见老子运用绘画语言表现了同样的思想:画面中孔子向老子以鞠躬表达敬意,而老子却昂头袖手,直视来访者。同一题材在山东画像中的表现则大不相同。东汉时期孔子的肖像在山东极为流行,这位大师及其弟子的形象几乎成了当地崇拜的偶像。但以武氏祠所刻孔子见老子为例,所表现的是老子走出都城,在路上迎接孔子,以表示其对后者的敬意。”[14] 等等。
汉画“孔子见老子”一词的称呼大约见于清代,如黄易《修武氏祠堂记略》:“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石,八分书,八字。”[15]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另据《孔子世家》记载,当时孔子只与南宫敬叔、一名童仆一起拜访老子;此时孔子的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无需拐杖;他的弟子也极少,更未曾遇见项橐。所以,该类画像描绘的故事情节与司马迁的记载不完全一致。说明艺匠并不是按当时的传说故事刻画,只是在主观地表述这个事件。至于画面中人手中的拐杖、帛带或雉这些细节,一方面,旨在为了表现事件和标明人物的身份;另一方面,古人拜师要送见面礼即束脩。孔子拿的雉或帛带,显然是去拜访二位老师而准备的束脩;也是孔子尊师的具体表现。《汉书•儒林传》中也记载,武帝聘请申公时“使使束帛加璧”。
目前发现的此类画像里,大多为孔子与项橐作对话状,似乎没有关注对面的老子;但在郯城的画像中,孔子和老子面对,项橐却又被冷落在了旁边。这说明孔子、老子和项橐组合的模式不固定,却表达了同一个图像意义。也就是说,画面是表达孔子向他们二人学习,而并非单独向老子学习(即孔子见老子)。所以,该类汉画不应单纯地称之为“孔子见老子”,命名为“孔子问师”是否更合适?
我们不能把上述画像笼统地混为一谈。文献记载中未曾有过老子和孔子向项橐学习的事情,然而,汉代人是通过对学无常师的孔子的刻画,形象地展现孔子的好学美德。在汉画里,孔子无论向老子或项橐学习,或者同时向他们二人学习,不管画面怎样变化,孔子都是其中的主角。也就是说,画面不是重在表述孔子向谁学习,刻画老子、项橐的目的,只起到衬托好学的孔子。
二、汉画中的孔子旨在宣扬孔子的好学精神
在汉代现实生活中,儒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以圣贤为楷模,而且告诫后人要学习孔子的好学精神,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做学问的方法;汉画中的孔子正是现实社会人们思想的反映。汉画中孔子三个方面的画像,形象地展示了孔子思想的精华。
1、孔子务实的学习方法
孔子学习的方法非常灵活,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坦言自己并非“固天纵之将圣”(《子罕》)或“非生而知之者”(《季氏》),而是他刻苦学习、虚心求教的结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对知识渴求的欲望竟然到了“朝闻道,夕死可也” (《里仁》)的地步。孔子学习的方法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忧;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其平生虽然言论谦虚谨慎,“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子罕》),但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的学问来自于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诚恳地对自己学习经验作了总结。
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孔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始终持乐此不疲的态度去学习。“默而识之”(《述而》)。他不固步自封,学无常师,择善而从。如子贡对人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孔子不仅向社会贤达或名流请教,即使是隐士、农夫也不耻下问,如楚国的狂人接舆、农夫长沮等(《微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择善而从的观点,显然是虚心接受了老子“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七十二章)的观点。虽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然而可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这样一来好的与不好的都可以为师,好的作为学习的榜样,不好的就引以为戒。
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孔子通过不断温习,从而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还更好地理解了新的知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而有效的掌握所学,就要“温故而知新”(《为政》)。孔子还重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性,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他主张思与学相结合。教育人们学习不可偏废,应当全面发展,“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更应触类旁通,他看到野鸡后“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乡党》)。同时,他也总结了假如不好学,缺乏正确的认知,美德也会变质,事情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说明了不好学而会引发种种的弊端。可见,好学是修德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德行。
2、终身学习的态度
端正学习态度    孔子认为学习不应贪图享乐,勤奋而且不要说空话,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就是说,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薄却忧虑知识的不足。强调学习贵在坚持,刻苦钻研,“学而不厌”(《述而》)。不可“中道而废”(《子路》),杜绝“今之学者为人”(《宪问》)不正常的学习风气,“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为知也”(《为政》)。“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亦”(《季氏》),这句话,即有孔子对好学者的褒奖也是对不学习者婉约的批评。孔子对自己学习提出的要求十分严格,同时也要求学生这样做,如“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他还认为,好学者还要具备好的品德,“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学而》。
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把好学当成一种乐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指出了对待学习要有来自自身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要愿意学,更要乐在其中,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但是这样还不够,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慨叹时光短暂“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打过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生动地说明了只有终身学习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并完善自我。
3、育人利国的宗旨: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只有取得丰富的知识,增长才干,才能懂得礼义廉耻,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在子路问孔子什么叫君子时,他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宪问》)。说明修养自己不但可以使上层人物得到安乐,使所有百姓得到安乐。修养自己就要不断学习才能实现,而学习、修身的最终目的在于治国安天下,“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最终实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这样,学者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有益于社会、国家的人了。
4、汉画的刻画与文献的记载相吻合
孔子的言行,恰好在汉画中的得到了验证。他求教于博物恰闻的老子,汲取了许多知识的养分,对他以后的人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孔子并不墨守陈规,而是借鉴老子的精髓进行灵活地运用、变通,创立了儒学。在他向老子问礼时,老子曾告诫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吸取了这个忠告,从他的言论、行动中都有所体现;从这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孔子尊敬师长,为他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孔子尤为注重“礼”,其“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有人问,既然你博学知礼为何还要“每事问”?孔子回答说:这才体现了“礼”呀!(《八佾》)“孔子师项橐”,非但不是贬低圣人,而是圣人宣传的所谓“生而知之者上也”,(《季氏》)是孔子上智者“生知”先验论的证明,以及“知之为知之”的美德的验证。孔子绝不粉饰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教育了人们无论长幼皆可师法,及“圣人无常师”的道理。在汉代人的眼里,恰恰推崇“学无常师”之人,如人们赞扬班固“学无常师”。[16]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汉画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元素,不是可有可无的设置,具有其构图意义。不但要释读物象的表象,还要深入研究内含的意义。虽然孔子画像的内容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旨趣,即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教化世人以圣贤为榜样,活到老学到老。孔子好学的美德时刻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正如颜渊所感叹:“(对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孔子反对空谈、玄谈的学风,教育了世人懂得“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也像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的那样:圣人尚且在坚持不懈地追求学问,普通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呢!这正是汉画中刻画孔子的要旨所在。其不耻下问、重实践等方法,都成为古今教学和学习借鉴的方法。面对学问,要持学无止境的态度;对困难,报乐观的精神;对社会,怀无私奉献的情操。
所以,现在需要重新审视、全面认识儒家文化,使之造福于个人和国家。随着儒家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孔子的教育思想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例如,欧美对儒学的兴趣,建立在了理性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孔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今后会产生更加突出地影响。


注释:
[1] 朱杰勤:《秦汉美术史》,160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
[2] 罗二虎:《汉代画像石棺》,42页,巴蜀书社,2002年。
[3] 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20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乔修罡、王丽芬:《山东平阴试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及相关问题》,《汉画研究/中国汉画学会第十界年会论文集》,44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7年。
[6] 李发林先生在《山东汉画像石研究》的“附录”中,考证出山东苍山与嘉祥宋山的墓葬和祠堂题记中存在许多这个现象。见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
[7] 王晓平:《唐土的种子——日本传衍的敦煌故事》,5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8] 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图20,文物出版社,2003年。
[9] 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10] 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
[11] 李贵龙、王建勤:《绥德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12] 临沂博物馆:《临沂汉画像石》,图256,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
[13] 李发林:《汉画考释和研究》,298-299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14] 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上),184页,三联书店,2005年。
[15 ]王建中:《汉代画像石通论》,26页,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16]《东观汉纪校注》,675页,中华书局,2008年。

请老师们多指教,谢谢。
本文刊登在中国学术论坛国学研究栏目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6683

[ 本帖最后由 刘辉 于 2009-7-14 22:2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