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0-9 1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北京一位信佛的回族穆斯林mm问
老北京这种吃冥活的,叫裱糊匠。
旧北京的裱糊行业,分为两种方式经营。一种是有店铺的,俗称冥衣铺; 一种是个体经营,在家里坐等雇用,门口外粘贴纸条,上写“某某专应裱糊顶棚”等字样。
那时“冥衣铺”专应为死者糊制“烧活”(冥器)以及十月初一寒衣节糊制冥衣纸皮袄;接三用的纸人纸马纸车;伴宿(出殡前一天谓之伴宿)用的纸楼库、金山、银山;死后六十天糊船桥;五七糊制纸伞等等。除去糊“烧活”,制做纸花圈外,还给住户裱糊顶棚,糊纱窗、暖窗。由冥衣铺担任糊棚或纱窗、暖窗,工料一包在内,估计其顶棚大小,按一间民工料费多少算饯。若由裱糊匠给糊,则只花工夫费,材料则由裱糊匠开单让住户照单购买。至于所用的浆糊(用面粉熬制),都是住户自行预备。
没什么固定的纸,也分三六九等,有用锡箔的,有用黄表纸的。当年读话剧《正红旗下》,第二场提到过一种纸弓子,材料很好,但没说纸名。而且好像没有姑娘家吃这碗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