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3-3 09: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山“行通济”民俗浅析
佛山“行通济”民俗浅析申小红(佛山市博物馆 佛山 广东 528000)【摘要】“行通济”这一民间民俗活动寄托着佛山人民的美好祝愿,“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尽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桥”,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事事顺利。通济桥在佛山独特的影响力主要源于两点:一是通济桥为佛山古八景之一的“村尾垂虹”所在地;二是数百年来形成的“行通济,无闭翳”的传统习俗。步入新世纪,行通济这一古老的民俗焕发了新的生机,并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献爱心、捐善款万人行活动。几经沧桑的通济桥在原址上重修后面貌一新,再现了古桥“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的恢宏气势。 【关键词】佛山,通济桥,生菜,风车,风铃,花灯 “通济桥”是佛山著名的古桥之一,据考证,该桥原为木质结构,历经多次重修,至明朝天启五年(1625),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到佛山后,见此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议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横跨佛山涌,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祈求来年生意顺利,便行通济桥讨个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清顺治十二年(1655),白衣庵僧人圆朗募捐而重建为石桥。通济桥在佛山独特的影响力主要源于两点:一是通济桥为佛山古八景之一的“村尾垂虹”所在地;二就是数百年来形成的“行通济,无闭翳”的传统习俗。踏入新世纪,行通济这一古老的民俗焕发了新的生机,并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献爱心、捐善款万人行活动。几经沧桑的通济桥在原址上重修后面貌一新,再现了古桥“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的恢宏气势。广东佛山的“行通济”是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行通济,无闭翳”这句俗语早已闻名佛山,它的意思是说,在正月十六到通济桥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烦恼,得到幸福、安康,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一、佛山通济桥的前世今生 通济桥原是一座拱形的桥梁,每当夕阳斜照,桥形倒映于水中,宛如天上出现的一条彩虹,荡漾于碧波之中,古人以为奇观,将它列入佛山八景之一:村尾垂虹。后人在桥旁的牌坊石柱上刻上对联,以形容此般美景:上联: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 下联: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通济桥位于佛山城区东南角,原水路通往大沙、弼塘、简村、奇槎等乡,佛山洛水涌即源于此;陆路通大汀、深村、石头、潘村等地,是历史上佛山的主要桥梁之一。明代始建木桥,具体年代未见载于史志,曾先后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隆庆二年(1568年)、万历九年(1581年)修建,后因木桥朽腐致毁。明代天启五年八月(1625年)由乡人李征问、李待问兄弟捐资、募资而重建石木三孔拱桥,桥面用潭州红石铺砌,桥中以巨石为柱,并筑亭于桥左畔供行人歇息。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竣工,取名“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僧人圆朗曾募资修建。至建国前历经数百年,曾多次由民众捐资修建,并增建牌坊,正面有牌额有“通济古迹”牌匾,据说该匾今仍埋在通济桥畔大榕树附近地下。牌坊正脊有“八仙过海”陶塑人物。左面题额上书“通济”,额画是一幅“梢公撑渡”图。右面题额上书“胜境”,额画是一幅“柳堤春晓”图。牌坊左对联是“通运贯千秋启泰群黎兴百业”,右联是“济祠连广宇康圆社稷共升平”。 清代的佛山镇为洛水所环绕,沿河共有20多座桥梁,家家尽枕河,居民往来,悉凭渡船和桥梁。众多桥梁使得“天堑变通途”,成为城与乡、街与市的重要通道,因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沟通佛山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有关这些桥的文化活动渐渐发展成为一些习俗,通济桥身处佛山南面出口,是沟通城乡的必由之路,佛山人行通济桥的风俗则是这种桥文化的代表。通济桥长32米,宽9.9米。桥两端的抱鼓石,以祥云和蝙蝠衬托风车,体现出通济桥民俗的象征物——风车。桥身上雕刻着相传为八仙过海时所执的神器,寓意市民过桥时祈求消灾、寻求平安的美好愿望。桥柱的上部,用大象的头“拱”出一个果篮,里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了“九出十三归”的生意念头。靠近桥附近的村尾,增建了一座石牌坊,上刻“通济桥”,旁边的对联:上联“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下联“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对联概括了古通济桥的风貌特色。桥建好后,又建有南济观音庙和通运社。桥边的风景很吸引人,桥岸的凉亭成了村人休息、聚会、订立乡规民约的地方。民国初年,通济桥附近河道淤塞,来往人数极少。上世纪50年代,佛山市政府曾修建了一座石桥,后来,随着佛山街道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虽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岁月变迁,昔日通济桥已踪迹难觅,使年年“行通济”徒有其名,实为憾事。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2000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决定筹资重修通济桥,并在桥的前后扩建广场、修建凉亭,使每年春节“行通济”名副其实。2001年1月18日新的通济桥建成。通济桥广场以通济桥、闸门楼及南北两个广场为主轴线,再配以桥下水体、周边绿化,形成一个面积7300平方米的公园。闸门楼的主体用青砖砌成,两边配拱形门洞。闸门的屋脊采用石湾公仔图案,表现佛山美术陶瓷的魅力,画面中勾画出古代通济桥兴旺发达的情景,里面有财神、舞狮、卖风车等,而公仔图两边分别有一条龙和凤,寓意是龙凤呈祥。闸门楼公仔屋下面,是灰雕图“蝙蝠踩双钱”,用“福”“钱”寓意富贵。修复后的通济桥建筑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新建的“通济广场”也成为佛山一个具有极大民间号召力的地段。古桥的独特设计和寓意如今也在新桥上得到了体现:以防滑条取代台阶,在桥的北端安置9条,在桥的南端安置13条。不仅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同时体现了过桥企福的意念。通济桥下面的水体面积2000平方米,并设立了亲水台阶、知鱼轩、乐鱼亭,取古诗“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之意。 二、佛山“行通济,无闭翳”民俗的概况古通济桥横跨佛山涌,是佛山的水上交通要道,无论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还是外出经商的生意人,都要经过这里走出去。佛山商民为求来年生意顺利,便行通济桥讨个好意头,次习俗逐渐成风,也渐有“行通济,无闭翳”之说。 据史料记载,明代时期佛山的典当行业十分兴盛。上桥的台阶数是九级,而下桥台阶数则是十三级。据说这是古时候典当行的行规,即值九块钱物品要用十三块才能赎回,“九出十三归” 寓意“本小利大”。通济桥的设计,寓意人们希望能赚钱发财,说明“行通济”的习俗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民间习俗是文化的载体,凡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很深刻的内涵,它是一个载体,其中体现了很深刻的文化内涵。“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尽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就没有烦恼、忧愁,事事顺利,“行通济”这一民间活动寄托着佛山人的美好祝愿。每年的农历正月15日夜晚到16日,没有任何人出面组织,佛山万人空巷,为了一个共同的企盼,同走一座桥,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顺德的一些村镇的群众也赶来参与“行通济”。这一习俗从明末清初就已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至今已延续400多年。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民俗。“行通济,无蔽翳”这种说法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据《佛山史志》主编助理黄国扬介绍,古通济桥两岸建有观音庙和通运社后,每逢正月十六,四乡乡民步行到通济桥,或者在社坛焚烧香烛、烧鞭炮,或者步入观音庙烧香,男子求签,妇女就扯神前花灯灯带,接着就购买“行运风车”走通济桥,而且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否则就不吉利。至于这一风俗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很难考证了。《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据民间传说和一些史料记载,起初行通济的人基本以家庭为单位,这大概是与我国春节拜年的习俗有关,当时家族之风颇盛,一些大家族嫌传统的上门拜年方式单调且费时,便相约行通济桥,也即所谓的“大团拜”。后来随着此习俗的深入人心,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突破了家庭的界限,不论男女老少,工农兵商,都喜欢行通济。 凡行通济桥的人,须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由桥尾右傍大基而去,经尾“兜”至澳口返回佛山镇,否则不吉利。起初通济桥朝北一半有9个阶梯,朝南13个,称为“九出十三归”,生意人视为“吉祥、兴隆”之意,希望行通济后来年招财进宝、生意兴隆。自行通济习俗形成时起就有提生菜的习惯了,生菜的谐音为“生财”,人们便以此祈祷来年发大财。生菜是要拎回家的,招财进门! 正月“行通济”习俗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乾隆年间最为鼎盛。据民国十二年(1923年)出版的《佛山忠义乡志》(冼志)载:“上元(元宵节),开灯宴,普君墟为灯市。……自元旦(春节)为始,他乡皆来买灯,挈灯者鱼贯于道,通济桥边,胜门(现城门头)溪畔弥望,(皆)率灯客矣。”在正月十五晚上吃过汤圆以后,大家都在正月十六凌晨时分就会提着灯笼纷纷涌向通济桥,开始“行通济”,然后在桥上买一把生菜(生财),祈求来年没有烦恼,事事如意,来年发财!“过桥”是中原传统文化习俗的一种,中国很早之前就很普遍的一种传统风俗,到现在,河北省的永平地区还有男女交错过桥的风俗,叫做“度百厄”,以祈求消灾祛病。广东民俗专家刘志文曾经说过,“过桥消灾不只是佛山独有的风俗,因为过桥消灾是中国传统里各地都有的一种风俗,但叫法不同,有的叫做‘走百病’、‘烤百病’、‘消百病’……过去妇女们活动得比较多。而且不仅仅是过桥,妇女们还成群结队地走到城边野外去,遇桥就过,祈求祛百病。”“佛山的‘行通济’有今天的保护状态,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岭南自古以来就是移民地区,许多传统习俗都是从中原流传而来,但现在,中原地区已经式微甚至消失的习俗,却被岭南人民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传统习俗既有流传也有变化,虽然同是过桥,但佛山的‘行通济’却极具珠三角地方特色。”吃汤圆、看花灯习俗是全国各地都有的,是家家户户各自都会履行的习俗,但“行通济”作为一种集体行为,几十万人热闹亲密地去走同一条桥,祈祷幸福,期盼来年,这是由人民自发去维护和执行,政府也进行着有序地保护和倡导,这是非常难得的。进入新世纪,每年正月十五晚上与正月十六凌晨,吸引着无数融入佛山或正在融入佛山的他乡人迈开脚步,熙熙攘攘地涌向通济桥。大家揣着嫩绿的生菜,握着七彩的风车,拎着玲珑的花灯……怀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一同走过通济桥,迎接新的一年,也融入佛山新世纪的生活中。据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梁国澄介绍,如今的“行通济”与昔日“行通济”相比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被称为“行通济”四大吉祥物中的花灯、风车、风铃都是后来增添的新内容、新内涵。解放前市民几乎是“空”手走通济桥的,手里并没有拿花灯或风车,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民间风尚。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商人看到风车有转运之说,开始在行通济期间兜售风车。明清时期,佛山就出现了人们行通济期间自发做善事的现象。不少商家在行通济当晚沿途放置点心、茶水,供途人免费享用,而民间团体也自发组织捐款活动,用善款来扶危济困。“行通济,无闭翳”,当初建桥是为了让人过河方便,如今桥的使命早已变更,随着附在桥上的民间传说的流传,通济桥已成为佛山人心目中的福祥之地,“行通济”更成为佛山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祈福、募捐、游玩,成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古镇风情画卷——“岭南清明上河图”。 三、通济桥恋曲及有关通济桥的传说3.1通济桥恋曲庞建民先生创作的《通济桥恋曲》(《佛图通讯》2005年第2期),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是繁华与思念的概括:寻不见如织的艇舫,闻不到南济庙、通云社久远的芬芳,梦中的“村尾垂虹”啊,饮马渡头今安在?日子被一页页撕掉,古老的传说可会随船板一起腐烂?用四个世纪伸过来的手,却无法触摸你远去的跫音。索性铺一片月色,举一把虔诚,拎一把希冀,来回旋转的清风怎不叫人欢腾,让红绳下的思念抽出可意的新绿。摸一摸青砖拱洞,踩一踩苍老的门槛,亲一亲刻满祥云和蝙蝠的抱鼓石。看——那一朵朵笑,在夜空下绽开,川流不息的人群拥挤成一种永恒的风景。听——“引财归家啰”,少女美丽的声音在回荡,丰美了禅城的晚钟。仿佛聆听到古老而美好的召唤与抒情,我一头栽进了这南国多情的夜色,不可自拔。何必再苦苦追寻如潮的往事? 不如折一叶轻舟,遨游在任流先生的目光中,去捡拾那没有受凉的记忆。今夜,又注定是一个万人空巷的日子,没有成行,思念已开始疯长。思念是满眼的风车、满池的生菜,思念是不绝如缕的祝福、祈祷,思念是引财行善的新风,思念是“狂欢节”的异想,思念是永远屹立于佛山人心中的圣桥。3.2通济桥的传说关于通济桥的民间传说颇多,充满着神秘色彩,其中流传最广的要算是游云道士遗银子济世建桥的故事。相传,古时通济桥一带是人口密集的繁华之地,只可惜一河相隔,两岸居民只能以舟楫或涉水渡河,往来十分不便。人们盼望建一道桥以解两岸相隔之苦,但劳苦百姓哪里有巨资建桥? 行通济的习俗据传与神话传说有关,即神仙留金建桥时曾有“通吾困,济吾贫”之言。传说有一天,一位道士手拿红布包袱来到河边一小茶馆,要来大碗酒喝,酩酊大醉后,口中喃喃自语:“通吾困,济吾贫”,然后飘然离去。人们只见一道金光,道士已不见踪影。事后大家发现道士把红包袱留在桌子上,打开一看,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众人回忆道士“通吾困,济吾贫”之语,以为是仙人所赐,便用这些银子建成通济桥。这一神活传说流传至今。 另据传说,行通济时,有求子心切者,到南济观音庙暗扯庙中大油灯挂着的灯带,有扯着红带得女,扯着白带生男之说,故正月十六凌晨起,前往南济庙扯灯带的妇女甚众。不少商贩及地方乡绅,利用行通济机会,在十六零时起便在通济桥方圆500米地方设摊,点起大光灯、大蜡烛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吸引人们购物娱乐。四、近几年“行通济”的主题及人数“行通济,无闭翳。”近几年佛山“行通济”民俗活动的一个总的主题是“行通济、献爱心、捐善款”,但每年略有侧重。“行通济”民俗活动原为禅城及周边乡人的自发祈福活动,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古老的个人祈福活动注入了慈善募捐新元素,体现“通济天下”的精神。如2000年举行了“佛山市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倡导引菜(财)归家,并把生菜灯拍卖所得用作善款捐献给佛山福利事业;2006年更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2007年策划“全国著名作家闹元宵行通济”;2008年策划“省港传媒精英佛山行通济”,2009年吸引了中央、省、港澳以及全国各地多个知名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搜狐、腾讯等网站也争相报道佛山“行通济”民俗活动,分享佛山人民共庆欢乐幸福场景;2010年行通济,百万佛山市民以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活动———“行通济、迎世博”来表达一座古老城市的激情与期待。 “行通济”民俗活动体现佛山人“和谐”、“仁爱”的人文意识和价值观念。这种自发的民俗活动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吸引四面八方民众参与,从10 万人行通济,到20万人行通济,再到2006年的40万人,2007年47万人,2008年53万人,2009年70万人,再到2010年的100万人。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经历着佛山过去的发展,共同分享着佛山今天的成就,共同期盼着佛山未来的美好。“行通济”大大增强了民众对佛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行通济”延续至今已经几百年,一直没有变的就是每年几十万人行通济都平安无事,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印证了行通济是佛山本地的一种淳朴的良风习俗,是人们对和谐幸福的一种企盼,展现作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的佛山的欢乐与祥和。 五、行通济的效应“行通济”是佛山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风俗,是广佛都市圈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元宵节活动,已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文化效应 元宵佳节,佛山的元宵民俗活动纷纷上演,行通济、看花灯、舞龙狮、吃汤圆……街头巷尾春意盎然,浩瀚夜空烟花璀璨。这一座城市,充满着故事,每一个地方,洋溢着喜庆。念念不忘,是佛山独特的岭南文化;穿街走巷,是永远充满新意的发现;一砖一瓦,辛勤建筑如梦家园;徜徉佛山,品味生活,体会时尚,享受人生…… 讲到“行通济”这一习俗的起源,有专家就说,这是源于中源地区的一种叫“走百病”的习俗,北方人喜欢在春天以行桥等形式进行春游活动,锻炼身体,驱走百病。佛山人行通济也是行桥春游走百病的一种形式,所以流传“行通济,无闭翳”的讲法。2007年元宵节期间,佛山传媒集团在组织旗下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对“行通济”这一民俗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的同时,还主动介入这一民俗盛事,策划举办“著名作家闹元宵”,邀请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总裁张胜友,《天下无贼》原著者赵本夫、“北极村”女作家迟子建、《暗算》作者麦家等20多位全国知名作家齐集佛山,品味畅谈佛山民俗文化。 2008年的元宵节,应佛山传媒集团邀请,来自全国知名媒体及省港两地的传媒精英齐聚佛山,一同见证“行通济”的空前盛况。他们中间既有省政协常委、省广播电视协会会长胡国华,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俊年等领导,更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广州日报、凤凰卫视、TVB等媒体高层,也有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媒体的知名主持人。他们与50余万之众的浩浩人流同行一条引财归家路、共越一座祈福通济桥,亲身感受佛山民俗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借助文化名人的名气,通过境内外媒体的覆盖率、影响力,佛山民俗文化名声远播。“行通济”作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作为佛山城市精神的载体,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现在元宵行通济的民俗文化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珠三角以及港澳地区的年度民俗文化盛宴,也必将成为国内民俗文化盛事。2、经济效应“行通济”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佛山以外的民众为目睹这一文化盛宴,势必要安排时间到佛山,这对刺激佛山的餐饮、住宿、购物、观光、休闲以及手工业等行业发展,推动佛山旅游经济迈向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州商人佛山摆摊卫国路、同济东路上有数公里全是摆摊的,黎先生专程从广州赶来佛山“淘钱”,他在广州做盆花生意,多是自己买材料回来加工。去年行通济他摆了一个摊位,小赚了一笔;尝到甜头后今年又来了,摆出桃花、牡丹、蝴蝶兰、年桔等手工盆花后开始吆喝,“可惜没灯光,不然走过的人更能看清”,整条路上只有他卖盆花。佛山市民都很爱花,过年还有花市,他就看中这一点,如果真卖得够好,他会考虑每年多拿几个摊位卖。排4个钟抢摊位在卫国路、岭南大道、同济东路、普澜一路这四个定点摆卖路段,中午12点前已有商贩陆续到场卸货布置场地,不少路过的市民都停下来挑选自己心仪的风车和玉石产品。一个从平洲过来经营玉石的老板,已经连续三年在通济设摊摆卖了,以往生意都不错,所以今年一知道仍有千个摊位可供经营,一大清早就去排队,但还是排了4个小时才轮上,“希望今年生意在一如往年的基础上,能更上一层楼”。六、2010年行通济的亮点1、行通济、迎世博通济桥牌坊外挂起一排排灯笼和风车,桥上也成了风车和生菜的海洋,数十万市民手执风车、生菜,结伴走过通济桥,祈求今年“无闭翳”。人们手中高举金光闪闪的风车汇成一条条幸福的河流,开心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明月、通济牌坊与人们的笑脸相映成趣……下午3时,举行“行通济、迎世博”活动。人潮中,市民们一手持传统风车、一手挥动着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高呼着“行通济,迎世博”走过通济桥。相关负责人表示,借“行通济”这一民俗可以让上海世博会更深入民心,同时借助上海世博会这一国际平台,也能让“行通济”这一佛山传统年俗文化走出珠三角、走出国门。百万佛山市民以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活动———行通济、迎世博来表达一座古老城市的激情与期待。这是岭南民众世博情结的集体释放,更是佛山借力借势推进城市转型的盛大宣言。2、岭南文化名家助阵行通济今年元宵节,佛山传媒集团策划了“岭南文化名家行通济”。领导、嘉宾及著名岭南文化人岑桑、中国著名作家范若丁等一众名人,与市民一起行通济,并在“行通济”活动最高潮的时间——晚上10时30分,一同出席“岭南文化节启动仪式”。叶问长子叶准也从香港赶到佛山,参与行通济活动,畅谈咏春拳与佛山的渊源,并亲自率徒表演咏春拳。叶准去年与夫人一道行通济时便说要体验佛山文化氛围,今年回来,更是开心。他说,人老了,自然也想家乡了,他很高兴看到家乡日渐繁荣。3、狮王也来“行通济”今年的“行通济”与往年不同,将与龙狮文化相结合。正月十五上午10时~11时,在通济广场举行了“狮王汇聚•通济祈福”仪式以及第八届粤桂港澳台狮王争霸赛,成为禅城区“首届(中国)岭南年俗欢乐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自粤桂港澳台5地的6支参赛狮队将向广大群众展示南狮文化内涵与魅力。在狮王采青寓意引财(菜)归家后,行通济序幕才正式拉开。4、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筑桥搭台,聚省内外名流共赏共论盛事;穿针引线,邀境内外媒体宣传助势。佛山传媒集团巧心烹烩,不断为“行通济”这一佛山民俗盛宴注入新的内涵、新的活力,为这张佛山文化名片增添更加夺目的光芒。“行通济”盛事吸引了包括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的关注。除省内外平面媒体、电台外,中央电视台、新华社、TVB、广东台、南方台、东方台、广州台、深圳台、湖南经视、福建台、齐鲁台、南京台、苏州台、成都台、珠海台、中山台、淄博台、杭州台等18家电视台的多个频道和栏目都进行了卫星直播或新闻报道。 除现场直播以外,中央台、新华社、TVB、东方台、广东台等也同时派出采访团队宣传报道,在元宵后,会对佛山的年俗活动进行再次报道。新媒体中,新浪、网易、搜狐、21CN、南方新闻网等知名网站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天天新、广佛都市网以及佛山电视台网站进行三网同步视频直播。人民网将元宵当晚的精彩内容放上网站进行视频点播。 七、行通济为何要带“吉祥三宝”? 现在市民行通济,都习惯于带风车、风铃、生菜这“吉祥三宝”:风车象征时来运转,风铃象征迎来福音,生菜象征祈求生财。 据民俗专家余婉韶介绍,旧时行通济,生菜被叫做“胜意菜”,行完通济,买棵生菜带回家,寓意这一年都会“万事胜意”。后来人们取“生财”的谐音,又赋予生菜祈求生财的寓意。 至于带风车和风铃“行通济”,余婉韶说是上世纪80年代后才出现的。当时刚恢复行通济,还没有农民敢带生菜出来卖,烧香拜神又不被允许,有些头脑灵活的商家,就拿风车和风铃来卖,取其“时来运转”、“迎来福音”的好意头,又能吸引小朋友,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习惯。结论古人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之习尚谓之“风”,由社会环境相殊而形成之习尚叫做“俗”。风俗之形成是自然和社会环境同时交互陶冶于人类的结果,它是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良风醇俗需要倡导,随着时代的进步,佛山人“行通济”在演变着,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这项古老的民俗被融入了由个人祈福拓展到慈善募捐等元素,体现“通济天下、和谐、仁爱”的人文意识和价值观念,为古老的传统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世易时移,在经历了时光的洗礼后,这种古老习俗也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注入了新的内涵,那就是“行通济,做善事,献爱心”。这一新的形式给在新时代弘扬佛山的传统文化带来有益的启示。可以说,透过“行通济”这个与时俱进的古老习俗,我们看到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看到了佛山人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与决心。现在,佛山的“行通济”活动在全国都很有名,是岭南民俗活动的一朵奇葩,“行通济”已经作为佛山春节习俗的一项内容,被列为广东省级及佛山市级的“非遗”名录。目前,佛山正在申报成为国家级的“春节习俗保护基地”,如申报成功,将有利于这项传统习俗的保护,对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城市名片,构建和谐社会也将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