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9|回复: 2

推荐:《本土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7 2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出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2003年8月号是《本土知识》专号,很值得民俗学者一读。

目录


    阿伦•阿格拉瓦尔:本土知识与分类战略
    梅丽莎•李奇:对垒的知识体系:西非和加勒毕海地区的“公民科学”和“本土知识”
    古鲁拉尼:发展话语中第三世界妇女知识的构建
    拉弗勒斯:亲密知识
    鲁埃:知识与远见:传统知识的预见能力与环境评估
    达夫:亚洲小佃农的混合历史和土著知识
    孙达尔:本土化、民族化和精神化:教育的日程表?
    马飞:濒危语言 濒危知识
    韦塔亚基:利用土著知识
    哈米:作为分类学的系谱学
   
   
斑竹小记:

    专号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刊物,主要是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关注和研究本土文化,与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野并不相同,但有相同的地方。
    中国民俗学者对于本土知识似乎尚且缺乏应有的重视,我们重视的是民间文艺、庙会、仪式、碑刻、迷信、民间宗教等,我们对民间知识的理解似乎还主要局限与民间医药学等实用性明显的方面。
   其实,知识作为人群认知、应对其所处世界的东西,对于我们理解一个地方的民众生活和精神世界也许更有意义。例如一个地方的人们对其认识的动物、植物、星星、地貌等的命名,其与地方密切相关的时间观、空间观等等。
    我认为《山海经》中的《山经》部分就是一个典型的地方知识文本。
    谈论地方知识,不可能摆脱对普遍知识或者说常规科学的参照,其实,地方知识的概念正是相对于普遍知识的概念提出来的,地方知识的倡导者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借助与对地方知识的强调,抗衡普世主义的话语霸权。
    其实,普遍知识和地方知识的张力,在《山经》中就已经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者就是用知识社会的主流话语和知识范畴去描述和组织地方性的博物知识,因此,到处捉襟见肘,词不达意,《山经》中的许多怪物就是这样造出来的。

    另,关于地方性知识的读物,三联近期出版的《非常规科学》(法国学者谈话录)也可参看,但翻译糟糕透顶,译名太“非常规”。
   
发表于 2003-11-9 13: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本土知识》

        刘博士:请问你推荐的专号在哪里可以买到?
                  能否给小可一个邮购的地址?谢过!
 楼主| 发表于 2003-11-9 14: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本土知识》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编辑部(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行部)
邮编:100720,电话:010-640339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12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