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9|回复: 12

家乡文化展示平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7 2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师导言:
春节快乐,童鞋们快来家乡非遗大调查平台集中讨论,过一个别开生面的大年欢吧!
寄语非遗社团八大主任并百名童鞋们:   
    春节来啦,快放鞭剪纸,过一个开心虎年大节吧!
    前有中国民俗学会的春节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后有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的“深度回归家乡非遗大调查”竞赛,虎年如意,如虎添翼,虎虎生风,虎将龙子,虎座凤鼓,虎龙凤三尊一体的中国文化传统……
   吃过家乡菜,走过家乡路,谈过家乡情,听过家乡事,看过家乡戏,想过家乡人……
    这些家乡人,我们的根,我们的亲友,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人生伙伴……
    这些家乡人,真正的家乡非遗传承人,认真的去听,去看,去访,去结伴饮酒,去谈天说地,去回忆童年,去编织未来,去寻找已逝的传统……
    而我们大学生,真是久违了的家乡的游子,远离太久,隔膜已多,家乡学子竞成了归家的客人……
    如何回家,成了我们大学生回乡过年的又一个被清理出来的不是问题的大问题了……
   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深度回归家乡,深度从何而来?
   从家乡非遗大调查活动中来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鸟亲自回乡调查

回乡祭祖:与家乡传统对话的一种基本方式

记得每年回家,最神圣、神秘的莫过于去先祖坟地祭祖了。
利川土家族人,大多的习俗,是在大年三十傍晚,一吃过年夜饭,男丁们(?我是有点反对这种性别文化的)就在父亲的带领下,约好了,去先祖的坟地“送亮”---亦称“上坟”。
祭祖仪式之前,在年夜饭之开餐之际,我们都不能先入座,必须请那些“先人们”回来先团年:
父亲主持这个仪式,先将桌上的饭菜摆好,然后在桌边另置一套独立的凳椅,分别放两副碗筷,两杯酒,摆好之后,轻声唤道:请各位先祖回来团年!再用筷子沾沾每盘菜,蘸蘸酒,父亲自己也退出餐厅,等上几分钟,于是礼毕,我们一家才又进入房内,正式吃我们的团年饭了。
到了先祖坟地,主要有三个程式:
先是清理杂草,打扫四周,整理一下先祖的“庭院”;
其次,将随带的香、烛、纸钱等燃起,一般是先烛后香,再燃纸钱;
第三,祭拜:行三叩一跪大礼,放大鞭(一颗颗的独立鞭炮)二三十响,再放挂鞭(由若干小的鞭炮)一串。
如此之后,临走时,还会再放几个大鞭,以示别意。
……
学生时代,每年回家,皆如此。
等参加工作,有了妻子女儿,回家成了一种很难的期待,但那些一再重演的祭祖仪式,却深深地印入脑海。
我想:家乡传统,正是这种祭祖仪式的传统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正国:“爸爸”家的拜年,还真是一个很特别的我家乡利川的习俗呢:保命认亲仪式。

“爸爸”是我拜过的类似于干爹的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乡下土家人,大多管自己的父亲叫“伯伯”,而可能会拜另一个保全自己健康成长的人叫“爸爸”:这些个“爸爸”中,多为少女,也有成年妇女。少女多为邻里的渐次成年而未谈婚论嫁者,成年妇女则往往与拜者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也有直接称呼“保爷”、“保娘”的,这些称谓应是保命认亲仪式中最真实的含意了:保命长久、平安健康!
仔细回忆,加之自己的亲历,我称其为人生礼仪中的“未成年礼”:
1
还是先接着上面的话题说拜年。
去“爸爸”家拜年,其实是去“爸爸”的父母家拜年。因为我的爸爸还只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女,待字闺中都还差几年呢。记得是在五六岁时吧,(具体时间等求证于父母再补明)我在亲生爸爸的陪同下去拜年,一般是到了人家院落的大门口,放一挂小鞭,算是通报主人,等爸爸发现了我,亲生爸爸就转身回家了。还好,自己也认亲的,不急着哭,站在原地等她来接我,然后与远远的亲生爸爸招个手就进屋去了。
这样的接与送,可能是拜年仪式中极为珍贵的回忆了。
后来慢慢大些,自己也可以独立地拜年了,才发现一些更细小的关节,比如,送的礼,大多是腊肉,重的时候是猪蹄,其实不只是猪蹄,也包括整整的一段猪腿脚,现在时尚的话叫“火腿”。礼轻的时候也会有一大块猪肉,另外就是面条与酒之类。等到玩过三四天后,爸爸送我回家时,一定会给我一些“打发”,除了打发钱,还必然会有一双崭新的布鞋,这是我拜年最喜欢的礼物了。
2
“未成年礼”的确立。
其实,拜人作保,为婴幼儿祈盼健康与长寿,是诞生礼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发达的风水、八字命运理论的必然仪式。不过,我愿意为其命名为“未成年礼”,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保命认亲仪式并不一定紧跟着诞生礼存在,在未来的儿童成长过程中,只要子女不“顺序”,多病多灾,父母都会请人算命,找一位合适的人来担保过渡,希望健康成人;
二是这种礼仪介于诞生礼与成年礼之间,其旨要在于佑护少儿在未成年阶段的顺利完成。
如此,我将这种保命认亲仪式界定为未成年礼,也就想强调一种理解:
”人生最难十五年,生母多难保爷出。
未必诞生即知命,向着成年许如愿。”
当然,这种前提是,命与保之间的信仰关系。命是一个人生来俱有的一种情势,保也是命中附加的可能增强命质的一种存在。二者之间,如果互为结合,则命有强势,否则有危机在。
性命说,已不是迷信家所言,也不是无神论者所否,而是与鲜活的生命和相关仪式紧密关联。
至少已成为土家族人的一种信仰。
哪个年代开始的呢?
据考古资料可以判断,新石器时代,中国早期人类就已有“命可保”的观念。繁复的礼仪当为更晚的时期才会明确。
3
保命认亲仪式之利川土家族品质,等我这些天调查好再续真面目……
续:
说明:仓促回家,大年二十九夜十一点到家,大年初三返校,简单调查而已……
保命仪式,一般与命相信仰结合,是命相信仰的现实表达。依我的个人情况而言,两岁左右,极好生病,母亲请算命先生算过,说是有近水边之险,必须找一少女做保命人,于是,去一公里开外的邻近村落向家求保,倒是这家的二女儿,十四五岁吧,爽快地答应了,原以为家长会有些犹豫的呢。
自此,我便成了这位少女的干儿子,称呼其为“爸爸”。形式上,我也就与这家邻里成了一家人,本质上,则是一种新的生命寄托。每年一拜年,大约到我大学毕业之后的一两年里,还在拜,算起来,差不多二十多个年头。
回家的短时间,问过父母,为什么要去拜认?父母说,主要因为命中有成长险象,必须借清纯少女的生命给予佑护。后来,大约小学三四年级吧,发生过一次水祸。那是一场夏雨过后的下午,三四点钟放学回家的路上,途经距家约一公里的农业水利工程——堰堂,水涨了一满堂,如同一个小型的方圆三百米的池子,浑浊的水,却有很浓的诱惑,排队回家的小学生,接受了,都纷纷下水游泳,因为水深,只是沿着岸边戏水。我等不急诱惑,连裤带未解开就硬撑着脱下,急急下得水去,没料着岸壁太滑,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已淹入水中,幸好有高年级的小学生及时发现,及时救起,又经两番折腾,方脱险境。真不知道这次水祸与几年前的命相术家的测算有无关系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保命认亲仪式,不仅对被保的小生命有意义,而且,也于担保者有较大影响,通常的会直接影响到她的生命浓度。这正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担保的因素。然而,由于这种保命仪式,也直接地认可了保命者的重要性与德性修养,同时,也具有承担保命能力。这种保命能力,一方面是在她的成长中不断增长起来的,一方面又随着被保者的成长而部分的还原给她,因此,人们如果接到认亲请求,也还是乐意去担当这一重要的生命责任的。
依照生命延续与互渗原则,保命认亲仪式决定了保命者与被保者之间神秘而深刻的内在关系。
一个突出特征是,被保者在人生仪式上,与保命者的关系是近血缘关系,其礼俗方面,也就等同于亲生父母一般,建立了形式与本质上的血缘礼俗,如称谓、节俗、宗族认同、乡俗给养甚至是死亡祭拜仪式上的孝子身份等,完全成为一种生命延续的外在补给礼仪,而且社区认同度极高。

要而言之,保命认亲仪式确立了一个人自小成长为独立个体以后的生命线索,未成年仪式的本质就是完整的生命成长,其力量来自于生生之父母,也来自于保命者,从而,建立起了一种信仰上的生命救助方式:少女生命的扩展巫术!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农:三国古都的独特风景:荆州城外"孔明灯"---星座密集的天幕许愿树

大年初十,已近元宵的日子,却看见几个童鞋早早地返校了:
要是我们当年,一定得过了元宵节才来的.
是不是元宵节的团圆意义被团年仪式给抢走了呢?
或者说,是不是童鞋们有新的元宵节玩法?
后者甚是.
昨晚,陪妻子女儿游园,观了一次屈子湖岸与金凤广场的灯展.其实,也不是什么传统的例外,而是政府\企业的一个展示会:每个单位,以自己的身份与身价,立足于显示其特征与理想,用现代烧焊与喷绘拼凑出一些简单的式样,也有声光动感的,但大多则是透明的红绿色的外形,里边装上一个或几个灯具,于是,夜里通电,(旁边还备有消防官员及其车辆)到处就成了灯的光明的世界了.
不过,有很深的意外呢:
荆州古城外,是一片古典的护城河,河外的一岸,则有一片长堤型的广场,塑了闪着火焰的太阳与凤鸟组合,这个节日里,一面是因了灯火通明的单位展示透明罩,一面则是因了千古流传的"孔明灯"---许愿灯.
我们也趁了热闹,也许了几个真实的心愿,花五元钱,买了一盏许愿灯,女儿喜欢粉色,于是,我们家的粉色许愿灯在一簇极小的灯火(固体燃料,据说是酒精)启动下,缓缓升空,并在微风之中斜斜地向古城方向飞去,不断地向上,不断地斜着飞攀,那点灯火却格外的明亮,大约五六分钟吧,已成为北极星般的缥缈而明目了.
古城外的上空,这时候已热闹得成了真正的天宫了:
巨大的许愿灯连成了一片精彩的空间,仿佛构成了一颗天然的明亮的许愿树,众星闪烁,成了这颗许愿树上的点点心愿了!
这真是三国古都的独特风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长鸿:家乡年俗调查:民族传统正在遭遇现代危机

(过年期间没有对特定的年俗做深入的调查,只是走访之中的一种感性认识)
就恩施市而言,除了官方 单位组织的过年活动,没有民众自发的活动,城区还是和寻常一样车水马龙,很少有过年的氛围。而且我专门走访了恩施市的几个地方:柳州古城、恩施古城、枫香坡侗族风情寨,恩施博物馆,市文物管理所,州文体局。
在恩施市政府开发的几个景区里面,民族民俗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了,即使是表演性质的也很少(因为给钱才表演,所以很难看到),大多是一些单位机关组织的春节团拜会(一般在小年那一天),在酒店式的乡村饭店,办一台低俗恶搞的文艺晚会,“有钱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算过年了。
团拜会过后,市区的部分市民选择回自己的老家过年,因为大多数市民都是从农村出去了,现在过年依然保留着回乡里过年的传统,但现在回老家过年的市民们一般是开着小汽车,带着很多超市里买的高档年货;而回老家年后,也会捎上一些老家的土年货:印花糍粑、包谷豆皮、腊猪蹄子、腊肉香肠等等。
在农村,原有的年俗已保留不多,除了贴春联,团年饭(包括放鞭炮,烧纸钱,祭亡人等仪式)、大年三十晚或者下午的祭祖(俗称:上坟,放亮)。其他的年俗都随着老人们的离去而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比方说祭灶神,挑银水等(初一大清早去水井跳水,最好是在别人之前挑到第一桶水)。除夕之夜百分之九十的家庭是和春晚一起度过的,而这其中比较流行的就是十二点转钟的时候放烟火(以前都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的时候放鞭炮)。

以上只是一些新的年俗现象,其实要深究咱土家人的年俗,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呢,如孙老师说的给干爸爸拜年,还有过年祭亡人(祭祖)的一系列仪式……

不过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冲击下,人口流动造成的多元价值观中,民众很难去选择自己原生的民俗传承,少数民族的春节显得大众化而无生态特色之美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老师回答恩施土家的两个问题:

1 荆州正月灯会: 系政府行为,否则将正月不正的,这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当代文化大转型时代,政府的公共职能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2 家乡非遗大调查: 我们安排了三个定点调查小分队----其一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荆州马山民歌调查小分队,非遗协会周会长任队长,三名会员;其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长阳都镇湾民间故事调查小分队,非遗社刘社长任队长,三名会员;其三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长阳撒叶尔嗬习俗调查小分队,苏部长任队长,三名会员。因此,恩施土家是做了专门调查的,不是没有做嘛。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鸟:家乡的小地名:客马堂


客马堂*,我的出生地,但没有查到文字记载,这算音译,原读作“Kematang”。
客马堂是一个非常宁静的小山村,三面环山,像是三个三角形的三角之交点。出入却并不狭窄,三面都是丫口,都不高,相当于山谷了。这个小山村其实就一个小院落,几字形,横的一排房只有三四间,却高高地居于院落上方,正前方是一个长方形的平整庭坝,上到横的一排房内,要登二十多级石阶,气势恢宏的把握了整个院落的精神,成为院落的主心骨。

* 客马堂,北纬30度,东经108度。
  地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西北角的山地之间,东临沪渝高速十五公里,西接鄂渝交界的大山脉、巫山山脉支系--齐岳山脉二十公里,南距长江上游主干支流--清江上游段两公里,北近长江三峡上游入口第一门户--重庆万州区五十公里。(待续)

请各位童鞋也绘绘自己的家乡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家乡的小地名——客马堂》

客马堂自我有记忆开始,一直是宁静而快乐的土家族小村落。
     几字形庭院,竖着的两排都是典型的吊脚楼格局,通过这种支撑来与高高在上的横排房屋相提并论。吊脚楼其实有着坚定的现实需要,那就是通风除湿,优化人畜共在的居住结构: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畜。而且,一律的木质结构,透着暗黄的底色,又如黑灰色的沉实。等到我的同龄伙伴来到这个小村落,已是热闹非凡、生命辉煌的日子了。
     几字形庭院的前面,老一辈称作“朝门口”,意思大约是朝着几字形横排房方向的院落出口吧,据说刚好是东方。于是,没有钟表的时代,院落中长期形成了一个看朝门口太阳斜影来判断时间的重要方式:小时候常听老奶奶在大声地念叨:太阳都过朝门口啦,快吃下午饭啦!(注: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到现在吧,乡亲们也都只吃两餐饭,早饭和下午饭。如果遇到格外的劳累活,晚上会宵夜的。)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施土家:家乡的小地名——浪坝

浪坝,一个隔城镇不远的小山村,因为地貌酷似波浪之形,有很多小丘陵,但整体海拔又不高,似坝非坝,所以得为浪坝之名。听老人们说,原来咱村这个地方是湖海,是水的波浪把原来的山地和平地冲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有趣的是,在村的西边有一座大山(太阳“落土”的那座山)却叫“东阳山”,为何叫个反名,也没有人考证过,我揣度大概是乡民期望太阳不死,太阳下山了却依然寄托着对明天的向往,所以西山也成了东山。
    村里面还有一些小地名,特别有趣,例如:我出生的地方叫“庙湾”,爷爷辈说原来咱家屋后就有一座庙,香火还不错,文革期间捣毁了。离家不远处还有叫“张家湾”“伍家皮”“范家坝”“枫香坡”“青岗树”“顺口河”的地方。由于山坡众多,必须用确切的小地名来定位一个地方,这些纷繁复杂的小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而这些小地名所确指的范围小到一块土,一丘田(大约一亩左右),大到一个生产队,几个组甚至一个村;小地名中包含诸多小地名。仔细考究,这些小地名都是有来历的,或是因以前这里人家的姓氏(张家*,李家*,苏家*),或因这里的地形(湾,坝,坪,沟,河,坡),或因代表性的植物建筑(庙湾,漆树坪,大树子,白果树)……
    小地名伴随着祖祖辈辈走过了无数的岁月,难忘那傍晚炊烟袅,禾锄带月归的生活。妈妈曾在天黑之时带我去烧鬼火驱赶土猪(用稻草等生火以驱赶前来偷吃粮食的野猪),因此我小的时候只记得的那些小地名都和野猪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没有门牌号,没有街道名,更没有叫办事处的地方;上学的时候一直觉得这些小地名很丢脸,别人一看自己的家庭地址就知道是农村的山里娃。九十年代乡政府也给我们配发了门牌号,但用起来却是那么的不方便,说我家住某某村45号,别人肯定找不到,说我住在庙湾的,人家一下就给精确定位了;前几年,村里又把原来的小地名改回来了,我们现在所在的组(原来的生产队)叫大坪组。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笛威辛亢

我们家(山东平度)年三十,大半夜要起来吃饺子,所有的门都要打开,迎接祖神回家,这时候是不能说话的,要说也必须用最小的声音。初一到初三不能扫地,不能倒水,是怕把财运扫出去倒出去,所以这三天内,家里的地上垃圾再多都不能扫出去。初三的早上,在天亮前还要起来吃一次饺子,这是要把祖神送回祖坟的意思,照旧是不能大声说话的。
记得我小时候的禁忌和礼节还有好些的,不过现在移风易俗得好多都不遵守了。譬如,我除了给祖父母一辈的人跪下磕头拜年外,其他辈分的人一律不跪了。我爸爸却还是要给他的父辈们跪拜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鸟:湖北利川大年初一之禁忌:

1 不能拿针
2 不能用剪刀
3 不能磨火钳
4 不能扫地
5 不能说脏话、不吉利的话、不和睦的话、不清白的话
6 不能打针吃药
7 不能生气、哭闹、情绪坏
8 不能睡懒觉、睡午觉
9 不能乱串门(本家拜会可以)
10 不能做与吉利、健康、聪明、快乐、和睦、顺意相悖的一切言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笛威辛亢

不能剪头发,全国很多地区都有这个禁忌的,而且不光是初一不能剪,整个正月都不能。要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才能剪。一般的说法是正月剪头,死舅舅。
不过,有人考证出了这个禁忌的由来,转过来给大家看看哈。
----------------------------------------------(华丽的转载线)

正月不理发的由来

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理由很简单,"正月理发死舅舅"。头发和娘舅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恐怕了解的人不多。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强烈,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历来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顺治皇帝随便找了点茬儿,一声令下,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乘鹤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顺治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了著名的《鞑靼战纪》。其中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

意大利人不懂得我们的国情,他看到的只是局部的一场小小的胜利,他不晓得,天下已经是清人的天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鞑靼人"动真格的了。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一场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头闹剧至今未结。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2: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鸟

笛威君之“正月不理发考”应是大历史中的一段公案了,翻卷清史,有以为证,算一定论了。
基于家乡的新年禁忌,在此补上一说,以示讨论:
春天里的农作物生命祈福巫术----“正月不理发”的土家族观念
我家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利川市土家族也有这一习俗,而且在乡村是绝对的禁忌,因此,可视为湖北土家族新年禁忌之一重要内容。
很小的时候,每到腊月,家乡称其为“年关时节”,母亲都要带上我们仨弟兄去集镇上理发,一般不会超过小年。太迟的话,不但邻里会指责没有安排,而且也会触犯一些禁忌。
等上了大学,这个习俗依旧未改。母亲总说,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不要总以为是迷信,很管用的,一定要做到。
我有一次理发回家的路上,认真的问过母亲:
妈妈,您说这是为什么呀?
老辈子说,农村人不能在正月里理发,怕对庄稼有损害。
是吗?这个回答对于刚上大学的我而言,仍然是一种迷信的解释。
不过,今天回过头来想,其实就是真实的历史答案:以巫术的方式来祈求吉祥与丰收,完成一种生命互渗的关注与良好影响,这也正是人类学调查所证实的普遍史实与功能强大的人类文化现象了。
如此说来,“正月里不理发”算得上寓意深刻、历史久远、信仰执著的新年大俗了:

春天的生命仪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