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6|回复: 0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 所内活动之第二届国际史诗专题研讨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2 1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2108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史诗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英雄、英雄史诗与比较口头诗学”。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共有14位来自国内外不同机构的专家、学者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史诗的口头性特征是此次会议一项重点议题。特邀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美国俄勒冈大学人文中心主任,Stever Shankman(尚冠文)教授首先作了题为"荷马《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口头性和超越"的发表。荷马史诗在重唱历史的过程中,对英雄的一些行为也进行了批判。所尊崇的英雄亦具有性格上的弱点
,这就超越了固定的英雄模式。而这一超越规则正是荷马史诗引人入胜之处,它体现了人性的悲剧性之美。朝戈金研究员的论文"史诗英雄的特性修饰语:以冉皮勒《江格尔》为例"从艺人演唱时语言的高度程式化入手,来说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成熟性。李连荣博士的论文介绍了从演唱到讲唱再到讲的《格萨尔》史诗与西藏的演唱传统的演变过程。博士研究生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介绍了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的口头性特征。
  文化规范、群体认同与口头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Mineks Schipper教授的论述重点。她认为对人性的普遍性和文化认同的认识是进行比较研究时需特别注意的问题,因为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研究,作者或研究者皆是从主位来进行,是从自己的文化经验、文化规范、创作体验等出发。所以当认同受到威胁时,要保存认同,强调差异。北京师范大学的董晓萍教授在口头传统与民俗仪式之间发现了一些对应关系。她发表的论文“英雄回家母题:仪式与民族志含义”。不同于西方文本,中国文本中英雄回家的仪式是与其继嗣者相联系的。而在中国的山西、陕西等地至今仍保留的少年十二岁青春期仪式为对这一母题的阐释找寻到了民俗仪式的实证。
  对文本的分析是此次会议的另一个讨论热点。杨恩洪研究员的论文论述了《格萨尔》艺人桑注说唱本的学术价值。刘魁立研究员通过比较不同的螺女型故事文本,推导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吕微研究员则以“夸父神话”的文本类型为例,提出在研究中对文本进行处理时,应当先作文本类型分析,否则无法进行比较。尹虎彬研究员对口头传承研究的田野工作及其意义、表演中的创作问题、口传的文本及其概念等提出了新的理解。
  此次研讨会发表的论文还涉及对中国各少数民族史诗所作的探讨:陈岗龙博士提出蒙古英雄史诗经历了一个从以政治功能为主的部落史诗到以民间信仰功能为主的说教史诗的发展过程。邢莉教授对蒙古史诗中的神马文化进行探源。流传于中国南方的史诗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刘亚虎研究员的论文"南方史诗的性质"概括了中国南方史诗的四大特点。巴莫曲布嫫副研究员的论文详尽介绍了彝族文化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及丰富多样的彝族口头叙事传统。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4 16: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