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32|回复: 3

刚注册,文章请各位老师指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14: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佛山木版年画看佛山民众的信仰
程 宜
(佛山市博物馆,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佛山木版年画题材、功用十分丰富。从目前搜集到的数百幅佛山木版年画实物和图片资料可以看出,佛山民众信仰广泛,包含儒、释、道和基督教信仰。这些信仰本土性演化以后,形成了根植家乡,对佛山民众影响更为深刻的地方民间信仰。佛山木版年画就是呈现佛山这座传统工商业古镇民众信仰状态的重要物质载体。
关键词:佛山木版年画、佛山民众、信仰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4: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年画的初始功能为信仰用品

年画从产生之初,就表现出明显的巫术避邪功用,在以后的发展中,内涵不断丰富,但迎祥辟邪始终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信仰和思想。
岁暮“画荼、垒悬苇索于门,以御凶也”的风俗,可说是民间年画里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 。晋代,有“元旦画鸡于门”的风俗:“尧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明双眼,言双眼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博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望重明之集……。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次之遗像也。”  隋唐佛教空前兴盛,“变文”、“变相”需要大量复制以利宣教,于是,版画得以发生和发展 。最早期的木刻(版)画,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它们作为宗教供养之用的佛像、菩萨像或天王像和其它的宗教宣传画广泛流行于民间。随着宋代雕版印刷的出现 ,宋代汴京每逢“清明节,土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又有“印卖尊胜目莲经”。一到“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过年的节俗,就是由驱逐“年”这个邪魅怪兽而来的,张贴年画即是这一节俗活动的延伸。宗其发展历史,年画的信仰功用是显而易见的。
据明嘉靖《广东通志》记载,早在北宋宣和年间,广东南(海)、番(禺)、顺(德)一带,各种节庆和神诞庙会活动已十分盛行,“岁尽之日,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帖春联,祭祀祖宗,以祈新岁之安”。在各种神诞庙会购买神像回家供奉,在打醮时张贴符箓,又在与冥界神祇打交道时焚烧纸马。无不体现佛山民众用今天我们统称为“年画”的载体,来实现其信仰功能。
明朝是小说传奇及戏曲杂剧等民间流行读物繁盛的时代,而且所刊剧本、通俗小说几乎都附有插图,木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木版年画的发展。虽然早在元代,佛山就出现了木版年画 ,但实际在明清全国木版印刷蓬勃发展和张贴年画的风俗日兴之时,佛山木版年画才真正兴盛起来。佛山木版年画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广东佛山镇生产而得名。明清时佛山曾是全国年画生产和批量销售中心之一,特别在清代乾隆、嘉靖年间至抗日战争前,发展最为鼎盛。
广义的木版年画涵盖极其广泛,包含了大部分的木版印刷品类。就佛山木版年画而言,主要种类为门神画、岁时风俗画、神像画、宗教及民间祭祀用品、生活用品和节庆神诞装饰品等。这些种类中,除岁时风俗画和生活用品(如灯画、扇画)较少表现信仰题材外,其它种类都大量涉及信仰。佛山木版年画信息承载密集,区域民族心理表现鲜明、深切。它表现的题材与形式,反映了当地民众信仰和民俗习尚,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从目前搜集到的数百幅佛山木版年画实物和图片资料可以看出,佛山民众信仰广泛,包含儒、释、道和基督教信仰。这些信仰本土性演化以后,形成了根植家乡,对佛山民众影响更为深刻的地方民间信仰。佛山木版年画就是呈现佛山这座传统工商业古镇民众信仰状态的重要物质载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4: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佛山木版年画反映的信仰

1、佛山木版年画中的儒家信仰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儒家信仰是对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信仰,它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深刻。
明清时期的佛山,不但是岭南经济重镇,而且是全国性的工商业贸易中心,成为全国的四大名镇之一,各路人马汇聚于此,“商铺、市集、作坊如林 ”。清《广州府志》载佛山一带“乡多年货,凡门神、门钱、金花、童画、条香、爆竹之类,皆以一岁之力为之,至是乃列贩于市,四方来贾者,肩摩踵接,喧闹为广郡最云”。虽然工商业十分繁荣,却并未因此影响佛山人崇儒的传统。作为一个自古以来行政管理就相对薄弱的地区,佛山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协调维护地方的各种关系,自觉地用儒家道德规范来约束个人和各种组织间的行为,遇到大事则由乡里有地位的长老门在佛山祖庙内,通过庙议求得较为公正的解决。长期的儒家思想熏陶,使佛山人拥有敦厚质朴的儒家气质。比较安定、稳步发展的社会环境,使佛山逐渐从帝国的边沿融入主流。佛山在科举入仕方面表现突出,自隋唐科举考试以来,广东一共出现了十四位状元,佛山就占了七位,单是明清时期,佛山就有五位状元,十七位进士,冠于岭南,这是尊重知识、追求入世实现人生价值的儒家信仰的具体表现。
儒家信仰渗透到佛山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佛山木版年画中有丰富的表现。其中表现孝道思想的有现藏佛山市博物馆的古刻版《二十四孝图》残版,原应有二十四幅,现仅剩六幅,分别为《伯瑜泣杖》、《老莱子戏彩娱亲》、《江革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吴孟恣蚊得血》、《杨香猛虎救父》(图1,清版《二十四孝图》之一,佛山市博物馆藏。)。春秋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孝经》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而产生。“自天子至于庶人……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在《孝经》中论述了从天子到镇守各方的诸侯,九卿官员、读书的士人,以及庶人百姓的孝道。“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
此外,佛山中还有不少表现忠、孝、信、义和鼓励入世题材的木版年画,如《和气生财》、《关公坐镇》、《加官进爵》、《福禄封侯》等,还有许多表现儒家思想的历史题材木版年画。儒家信仰在佛山木版年画中的演绎不但是中国传统思想在民间的体现,这种大量复制的木版年画形式又为宣传和强化儒家的道德规范起到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
2、佛山木版年画中的道教信仰
道教是东汉时期形成的一种宗教,它是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佛山木版年画中道教题材的年画极为丰富,这和岭南地区的环境和民俗密不可分。
中古时期,随着北人南迁,许多北方道教神灵也南来岭南安家落户,北帝太乙就是其中之一。“昔汉武伐南越,告祷于太乙,为太乙缝旗,太史奉以指所伐国,太乙即上帝也。汉武邀灵于上帝而南越平,故今越人多祀上帝(真武) ”。北方之“太乙(真武)”、“上帝”随着南下楼船,进入南越社会,并逐渐成为最有影响的民间神祗之一。岭南“民生于咸潮,长于淡汐”,故对司水之神情有独钟。在民间神灵队伍中,那些与江、河、湖、海有关的道教神祗往往是香火最盛,流传最久远的神灵。海神、雷神、飓风神、南海神、天妃(妈祖)、龙母、龙王、北帝太乙、伏波等神皆信众如织。如北帝,南海神之所以在岭南受到崇拜,“盖以黑帝(即北帝)位居北极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于北极,北极为源而南溟为委。祀赤帝(即南海神祝融)者以其治水之委,祀黑帝者以其司水之源也 ”。佛山木版年画中这类与水有关的道教神祇有《北帝群仙图》、《北帝坐镇》、《洪圣大王》(图2,《洪圣大王》,民国36X22厘米,冯均记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藏。)、《龙母》等。
其它道教题材的木版年画也非常丰富,如《祥符——挂镇四方》、《紫薇正照》、《玄坛》、《八仙》、《财神》《封神榜故事》、《南山进士》、《哪咤闹海》、《罗汉》、《魁星踢斗》、《张仙》、《天师符》、《七夕相会》、《嫦娥奔月》、《胜意蚕姑》等。
由于中古以后,民间信仰体系中的神灵已有了专门的分工,岭南民众从事任何活动,往往都先祭祀与该活动有关的神灵。航海祭海神,演戏拜华光大帝,求雨祀龙王,求福禄寿祭西王母,求子则祭金华夫人(又称金花夫人) 。道教构筑的神仙谱系,共有神仙四百余人,佛山木版年画中信仰的诸神都可在道教神仙谱系中找到。
3、佛山木版年画中的佛教信仰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于印度,东汉时传入我国。由于它为人们回答了比本土道教更为清晰的归属问题,使人们的生死得以安顿,因此,信徒日众。
佛山与佛教颇有渊源,相传东晋隆安二年(398年),西域僧人达毗耶舍,携三尊小铜佛像,在佛山塔坡岗上搭棚寮讲佛经,佛教传入佛山。唐代贞观二年(628年),传说塔坡岗夜放亮光,居民经挖掘,获三尊小铜佛并一碣石,上书“塔坡佛寺”,人们估计小铜佛是寺内原祀的佛像 。“佛山”便因此而得名。
  佛山佛教寺庵众多。除达毗耶舍宣扬佛教的“经堂”和明崇祯时期的铁佛庵外,在顺治年间建有仁寿寺、空觉庵、德寿寺等;康熙年间建有三元寺、宏圣庵、借庵、豹庵、西庵、湖峰寺、龙池寺、观音堂、别院、竹院、宝洲禅院等;雍正年间有通济寺、三时寺、竹林寺、迎寿寺、净莲寺、福源寺、白毫寺、弘圣寺、地藏庵、长庆庵、茶庵、华严庵等;清光绪年间建有吉祥庵、严慧庵、莲社等,共有佛教寺庵160余处。有如此深厚的佛教信仰基础,因此,佛山木版年画中反映佛教题材的作品也不少,有《接引念佛善人往生西方》、《观音大士》、《送生图》、《佛主》、《宾公生佛》等。
佛山木版年画《接引念佛善人往生西方》(图3,《接引念佛善人往生西方》民国62X29厘米,佛山市博物馆藏。),是典型的佛教宣传品。图的上部绘手持莲花的观音大士,正在渡引图下部的一船念佛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船头横批“般若慈航”,对联写有“天堂路上作福为先,生死关头念佛第一”。画面还印有数百文字,劝喻人们每天拜佛念经,脱离地狱苦海,争取得到观音菩萨的普度。与一般宣传品不同的是,此幅《接引念佛善人往生西方》木版年画,除描述念佛前景和指明可保佑的范围外,连具体的念佛指南,直至此图的最终归宿——焚化等细节,都逐一说明,可谓宣传佛教的初级理论与实践版,非常有利于佛教知识的传播普及。
4、佛山木版年画中的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唐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传入中国(中国称景教),唐会昌五年(845年)被禁。元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再次传入中国,元朝灭亡后又中断。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利玛窦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咸丰十年,基督教(1860年)进入佛山,陆续设立了走马路堂、永兴堂、大基尾堂、太平坊堂等多间教堂,设立圣道书院、华英学堂、惠师礼医学堂(培养了多名佛山名医)、护士学校、华英幼稚园等学校,设立广济医局、西医院、循道医院,设立了养老所和福童院等救济机构,又在社区为佛山市民接种疫苗、组织文艺活动等,以多种方式传播基督教。
虽然基督教进入佛山的时间比较晚,吸收的教徒数量远不如佛道教徒的数量大,但它创办的学校、医院和救济机构所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小的。现藏佛山市博物馆的两幅反映基督教信仰的木版年画似一组连续版画中的两幅(图4之一《乐施图》,之一、二《天使显灵图》,清版28.5X71厘米,佛山市博物馆藏),其中一幅描绘三男童和一位着佯装的西方妇人,一男童正在向妇人乞讨,妇人面容慈祥,掬身将手伸向口袋,准备施舍;接下来的一幅,画面中央,祥云之上,降临一位手持十字架,拥有一对翅膀的小天师。妇人惊异地望着天使,小乞丐将妇人施舍的财物举向天使,旁边两位男童变成了一位身着基督教神父长袍的外国人,高举着礼帽向天使行礼,还有一位正跪在地上抱拳行礼。可以看出这是一组基督教宣扬乐施助人,天使显灵的宣传品。看来,佛山木版年画的大众普及性也成为基督教传播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4: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深刻影响佛山民众的本土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即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民间信仰将各种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庞杂的饱含地方特色的神灵信仰体系。
由前文可以看出,佛山木版年画涉及中国传统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儒家信仰,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信仰,已经本土化的佛教信仰,基督教信仰。然而,这些信仰无不被强大的民间信仰侵蚀,对佛道的侵蚀尤为明显。这些信仰都带有很深的民间信仰痕迹,融入了许多与宗教和儒家信仰无关的内容和形式,可谓民间信仰背景下的宗教信仰和儒学信仰。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专门讨论,故在此暂时搁置。上述信仰和佛山本土民间信仰一道,形成佛山多层次的全面的信仰体系,表达了佛山民众最为真切的愿望诉求,共同组成了佛山人的精神世界。
佛山木版年画中反映的比较有佛山本土特色的民间信仰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本土保护神信仰。
佛山民众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接触中,有自己的困惑和渴望,从而创造或强化了自己的保护神。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真武北帝信仰。在佛山木版年画中,《北帝》(图5,《北帝》,清代50.8X31.5厘米,香港文化博物馆藏,采自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佛山卷)》,第110页,中华书局)的版本非常丰富。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是道教尊崇的北方之神。由于佛山地处珠江流域河网交错的地方,历来容易受到水的威胁,北帝作为司水之神,除了作为水上的保护神外,还因“玄武属水,水能胜火”引申为防火防灾之神,再加上历史上北帝为造福乡里的数次显灵,故被佛山民众奉为自己的保护神,加以大肆崇拜,仅《南海县志》里记载的真武庙就有二三十座,北帝在佛山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盖神于天神为最尊,而在佛山则不啻亲也,乡人目灵应祠(祖庙)为祖堂,是值以神为大父母也 ”。
除《北帝》外,《洪圣大王》、《紫薇正照》、《关公》、《天后娘娘》、《胜意蚕姑》也是佛山木版年画中常见的本土保护神。相传早在明代,佛山(珠江三角洲)江河海航运从业者、水上人家、河网低洼地带居民就信仰洪圣大王,祈求洪圣帮助降服洪魔,制止洪涝;紫薇统率三界星辰与鬼神,掌握五雷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化灾减难,佛山多将紫薇作为家宅保护神加以信仰;关公是佛山百姓普遍供奉的家庭保护神;天后娘娘是佛山“疍民”的保护神;蚕姑是佛山蚕农的保护神。
2、        与佛山手工业和商业有关的行业神和财神信仰。
佛山比邻广州,地处富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开发较早,宋代时已经开始发展冶铁、手工业和商业。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并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成药四大行业久负盛名,民间工艺种类繁多。
佛山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保护神。佛山木版年画中的《华光大帝》是佛山粤剧和金花行的行业神;《关帝》是佛山油豆行、商业界和部分武术拳种的行业神;《雷公》是佛山制药业的行业神。佛山目前可知的50多位行业神大多非自己创造,与中国其它地区的行业神相似,但是根据佛山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情况,对神灵进行了本地化的分封。
佛山信仰的财神在木板年画中主要有《关公》、《赵公元帅》、《利是仙官》、《文财神》等。百姓认为“赵公元帅”能统率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成为佛山地位最高的招财护财的“武财神”。过去,佛山一带的商贾,供奉“赵公元帅”成为一种风俗,意求经商安全,发财利是 。财神当中,有一位梁舍人是明代居住在现佛山福禄里一带,经营木材生意的孝子,后来被佛山人创造为本土的财神加以信仰。
3、        巫鬼信仰。
《史记•封禅书》载:“越人勇之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禾毛。’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武帝)信之,越祠鸡卜始用。”可见,上古越人崇鬼信鬼,相信鬼能役使百物,干扰人事,因而巫术占卜之风极盛 。岭南俗信是建立在巫鬼信仰基础上的,南越巫风之盛,历史久远,闻名于世。《论衡•言毒篇》:“热极为毒也……故南越之人,祝誓辄效。”《汉书•郊祀志》:“粤人俗鬼,而其祀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耗。乃命粤巫立粤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粤祠鸡卜自此始用”。此后,粤巫鸡卜之术史不绝书。至唐,岭表的占卜种类较秦汉大为增加,据唐《番禺杂记》载:“岭表占卜甚多,鼠卜、箸卜、牛卜、骨卜、田螺卜、鸡卵卜、蔑竹卜,俗鬼故也 ”。延至明清,此风尤然。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有“粤人崇鬼,而佛山更甚……”的记载。
佛山木版年画中《持刀将军》是最有代表性的门神,是以历史上的勇武之将作为正神来抵御邪魅。另一类常见的是以鬼治鬼,鬼界内部自我管理,以达到免受妖魔鬼怪侵扰的功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钟馗》、《张天师》,《城隍》等。      
由于惧怕的巫鬼具体而微,于是佛山民间也出现许多相应的巫鬼崇拜。在各种祭祀用品中,这种巫鬼信仰特征最为明显。例如《都天太岁》就是对当值太岁的畏惧和崇拜;《宝安雷神》画面绘哪吒带领雷神和负责年、月、日、时的各位雷元帅,为保平安,防鬼魅,百姓祭祀焚烧这种纸马;《金花娘娘》信仰蕴含对生育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的畏惧;还有许多如符箓、宝牒(图6,《免刑克厄金牌宝牒》,民国8.9X11.6厘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采自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佛山卷)》,第127页,中华书局)之类极具地方特色的佛山木版年画,用一种神秘的近似巫术的形式体现佛山普通民众的信仰,是原始巫术信仰在佛山的遗存,反映出不可预知的未来、灾厄、有限的生命等对人们产生的巨大精神压迫。
佛山民众在实践信仰的时候,常常不管真人和天神,不管宗教定义,将认为对家庭、个人有好处的,看似不相干的人神共同组织在一个画面加以供奉,或同时祭拜多位神灵。比如关公就常常与生育保护儿童有关的张仙、司火之神王灵官在同一幅年画中。当然,根据百姓的需要,还有其它各种组合。在佛山木版年画中有一种常见组合是《五位神》、《七位神》、《九位神》,即把佛教观音,道教北帝、华光,真人关公,民间创造的财神、天后和金花(皆有女巫背景)等,按五位、七位或九位的组合,组织在同一幅木版年画当中加以信仰,以达到对家庭的全面护佑,这种现象在佛山民间信仰中极为典型,也是民间信仰多元性和功利性的体现。
佛山木版年画蕴含丰富的佛山传统文化信息,为我们认知佛山民众的信仰提供实物和图像依据。通过对信仰的研究,还可进一步探寻佛山民众的性格、行为和心理等,从而全面认识佛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